用邻接表表示图的广度优先搜索时的存储结构,通常采用()结构来实现算法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用邻接表表示图的广度优先搜索时的存储结构,通常采用()结构来实现算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B

广度优先搜索使用队列(queue)来实现,整个过程也可以看做一个倒立的树形:

1、把根节点放到队列的末尾。

2、每次从队列的头部取出一个元素,查看这个元素所有的下一级元素,把它们放到队列的末尾。并把这个元素记为它下一级元素的前驱。

3、找到所要找的元素时结束程序。

4、如果遍历整个树还没有找到,结束程序。

扩展资料

队列的基本运算

1、初始化队列:Init_Queue(q),初始条件:队q不存在。操作结果:构造了一个空队;

2、入队操作:In_Queue(q,x),初始条件:队q存在。操作结果:对已存在的队列q,插入一个元素x到队尾,队发生变化;

3、出队操作:Out_Queue(q,x),初始条件:队q存在且非空,操作结果:删除队首元素,并返回其值,队发生变化;

4、读队头元素:Front_Queue(q,x),初始条件:队q存在且非空,操作结果:读队头元素,并返回其值,队不变;

5、判队空操作:Empty_Queue(q),初始条件:队q存在,操作结果:若q为空队则返回为1,否则返回为0。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宽度优先搜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队列

深度优先算法和广度优先算法

算法:深度优先算法和广度优先算法(基于邻接矩阵)

1.写在前面

  图的存储结构有两种:一种是基于二维数组的邻接矩阵表示法。

            另一种是基于链表的的邻接表。

  在邻接矩阵中,可以如下表示顶点和边连接关系:

    

说明:

  将顶点对应为下标,根据横纵坐标将矩阵中的某一位置值设为1,表示两个顶点向联接。

  图示表示的是无向图的邻接矩阵,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们的分布关于斜对角线对称

  我们在下面将要讨论的是下图的两种遍历方法(基于矩阵的):

     

  我们已经说明了我们要用到的是邻接矩阵表示法,那么我首先要来构造图:

  矩阵图的数据结构如下表示:

#define MaxVnum 50
typedef double AdjMatrix[MaxVnum][MaxVnum];   //表示一个矩阵,用来存储顶点和边连接关系
typedef struct {
    int vexnum,arcnum;               //顶点的个数,边的个数
    AdjMatrix arcs;                 //图的邻接矩阵
}Graph;

  这样我们可以首先来创建上述图,为了方便,我们直接在代码中书写矩阵,而不用每次调试手动输入了

复制代码
void CreateGraph(Graph &G)
{
    G.vexnum=8;
    G.arcnum=9;
    G.arcs[0][1]=1;
    G.arcs[0][2]=1;
    G.arcs[1][3]=1;
    G.arcs[1][4]=1;
    G.arcs[2][5]=1;
    G.arcs[2][6]=1;
    G.arcs[3][1]=1;
    G.arcs[3][7]=1;
    G.arcs[3][6]=1;
    G.arcs[4][1]=1;
    G.arcs[4][7]=1;
    G.arcs[5][2]=1;
    G.arcs[5][6]=1;
    G.arcs[5][5]=1;
    G.arcs[6][2]=1;
    G.arcs[6][5]=1;
    G.arcs[7][3]=1;
    G.arcs[7][4]=1;
}
复制代码

  这样我们就已经完成了准备工作,我们可以正式来学习我们的两种遍历方式了。

2.深度优先遍历算法

  分析深度优先遍历

    从图的某个顶点出发,访问图中的所有顶点且使每个顶点仅被访问一次。这一过程叫做图的遍历。

    深度优先搜索的思想:

      ①访问顶点v;
      ②依次从v的未被访问的邻接点出发,对图进行深度优先遍历;直至图中和v有路径相通的顶点都被访问;
      ③若此时图中尚有顶点未被访问,则从一个未被访问的顶点出发,重新进行深度优先遍历,直到图中所有顶点均被访问过为止。

    比如:

    

    在这里为了区分已经访问过的节点和没有访问过的节点,我们引入一个一维数组bool visited[MaxVnum]用来表示与下标对应的顶点是否被访问过,

流程:
☐ 首先输出 V1,标记V1的flag=true;
☐ 获得V1的邻接边 [V2 V3],取出V2,标记V2的flag=true;
☐ 获得V2的邻接边[V1 V4 V5],过滤掉已经flag的,取出V4,标记V4的flag=true;
☐ 获得V4的邻接边[V2 V8],过滤掉已经flag的,取出V8,标记V8的flag=true;
☐ 获得V8的邻接边[V4 V5],过滤掉已经flag的,取出V5,标记V5的flag=true;
☐ 此时发现V5的所有邻接边都已经被flag了,所以需要回溯。(左边黑色虚线,回溯到V1,回溯就是下层递归结束往回返)
☐ 
☐ 回溯到V1,在前面取出的是V2,现在取出V3,标记V3的flag=true;
☐ 获得V3的邻接边[V1 V6 V7],过滤掉已经flag的,取出V6,标记V6的flag=true;
☐ 获得V6的邻接边[V3 V7],过滤掉已经flag的,取出V7,标记V7的flag=true;
☐ 此时发现V7的所有邻接边都已经被flag了,所以需要回溯。(右边黑色虚线,回溯到V1,回溯就是下层递归结束往回返)

  深度优先搜索的代码

复制代码
bool visited[MaxVnum];
void DFS(Graph G,int v)
{
    visited[v]= true; //从V开始访问,flag它
    printf("%d",v);    //打印出V
    for(int j=0;j<G.vexnum;j++) 
        if(G.arcs[v][j]==1&&visited[j]== false) //这里可以获得V未访问过的邻接点
            DFS(G,j); //递归调用,如果所有节点都被访问过,就回溯,而不再调用这里的DFS
}

void DFSTraverse(Graph G) {
    for (int v = 0; v < G.vexnum; v++)
        visited[v] = false; //刚开始都没有被访问过

    for (int v = 0; v < G.vexnum; ++v)
        if (visited[v] == false) //从没有访问过的第一个元素来遍历图
            DFS(G, v);
}
复制代码

 3.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分析广度优先遍历    

      所谓广度,就是一层一层的,向下遍历,层层堵截,还是这幅图,我们如果要是广度优先遍历的话,我们的结果是V1 V2 V3 V4 V5 V6 V7 V8。

      

      广度优先搜索的思想:

         ① 访问顶点vi ;

         ② 访问vi 的所有未被访问的邻接点w1 ,w2 , …wk ;

         ③ 依次从这些邻接点(在步骤②中访问的顶点)出发,访问它们的所有未被访问的邻接点; 依此类推,直到图中所有访问过的顶点的邻接点都被访问;

   说明:

      为实现③,需要保存在步骤②中访问的顶点,而且访问这些顶点的邻接点的顺序为:先保存的顶点,其邻接点先被访问。 这里我们就想到了用标准模板库中的queue队列来实现这种先进现出的服务。

      老规矩我们还是走一边流程:

   说明: 

     ☐将V1加入队列,取出V1,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将其邻接点加进入队列,则 <—[V2 V3] 

     ☐取出V2,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则 <—[V3 V4 V5]

☐取出V3,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则 <—[V4 V5 V6 V7]

☐取出V4,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则 <—[V5 V6 V7 V8]

☐取出V5,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因为其邻接点已经加入队列,则 <—[V6 V7 V8]

☐取出V6,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则 <—[V7 V8]

☐取出V7,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则 <—[V8]

☐取出V8,并标记为true(即已经访问),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则 <—[]

  广度优先搜索的代码

复制代码
#include <queue>
using namespace std;
....
void BFSTraverse(Graph G)
{
    for (int v=0;v<G.vexnum;v++) //先将其所有顶点都设为未访问状态
        visited[v]=false;
    queue<int> Q;
    for(int v=0;v<G.vexnum;v++)    
    {
        if(visited[v]==false)   //若该点没有访问
        {
            Q.push(v);    //将其加入到队列中
            visited[v]=true;
            while (!Q.empty())  //只要队列不空,遍历就没有结束
            {
                int t =Q.front();  //取出对头元素
                Q.pop();
                printf(" %d ",t+1);  
                for(int j=0;j<G.vexnum;j++) //将其未访问过的邻接点加进入队列
                    if(G.arcs[t][j]==1&&visited[j]== false)
                    {
                        Q.push(j);
                        visited[j]=true; //在这里要设置true,因为这里该顶点我们已经加入到了队列,为了防止重复加入!
                    }
            }
        }
    }
}
复制代码

 两种算法的复杂度分析

  深度优先

    数组表示:查找所有顶点的所有邻接点所需时间为O(n2),n为顶点数,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2)   

  广度优先

    数组表示:查找每个顶点的邻接点所需时间为O(n2),n为顶点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O(n2)

      

 

以上是关于用邻接表表示图的广度优先搜索时的存储结构,通常采用()结构来实现算法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c语言图的遍历,邻接表存储,深度,广度优先遍历

编程实现以邻接表或邻接矩阵为存储结构,图的广度和深度优先搜索

用广度优先遍历能将邻接表转化成逆邻接表吗

以邻接多重表为存储结构,实现连通无向图的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

图的邻接表存储表示,图的深度优先和广度优先遍历

图的搜索算法之广度优先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