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30讲》笔记6:痛点、爽点、痒点,都是产品的机会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梁宁·产品思维30讲》笔记6:痛点、爽点、痒点,都是产品的机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
恐惧会害怕,愤怒会变勇敢。

做一个产品要么使人能够抵御恐惧,要么让人愉悦到爆。

梁宁的这一讲结合人的底层情绪,分析了产品机会点,如下图示:

创业者在开始做产品的时候,以这个思路进行思考和分析,可以突破层层迷雾。

得到app和教育培训机构都是以痛点作为切入点的产品。 抓住了人们对知识的焦虑,也就是对生存的恐惧。我们害怕失去生存的竞争力,害怕孩子在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被淘汰,所以期望通过这些产品能抵御恐惧。

得到app 作为成年人典型的知识服务产品可以让我们减少恐惧,至少可以得到心理安慰。

教育培训机构 作为学生典型的知识服务产品,通过培训使学生成绩得到提升,可以缓解家长和学生的焦虑。

一直以来,我对社会上的教育培训机构都是相当排斥的,认为这些培训机构偏离了教育轨道,更是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压力。所以儿子从小学到初中,从来都没有上过这类培训班。

原以为我会坚持初衷,希望儿子在学校环境中自然成长,不必要去承受太大的压力。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自从儿子考上省重点高中以后,切切实实感受到周围巨大的竞争压力:

在教育培训机构、家庭和学校各方“共同努力”创造的这种环境下,苦了像我儿子这种从来不培训的娃,唯有感叹现在教育的日新月异。

虽然我心存不满,觉得这种教育方式违背了“为学生减负”和“素质教育”的宗旨,但最终还是没能扛住内心的恐惧,儿子也“顺利”开始了培训之旅。

先抛开教育的本质,回到产品中来:正是因为心里“怕”,所以这些产品都是成功的产品,它们抓住了“痛点”。不过我还是得澄清一下:
表面上看来成功的产品是否能产生积极正面的社会影响,需要当提别论。

现在的大多数产品,会把爽点作为切入点。 如摩拜单车、饿了么外卖平台、以及我们曾自以为豪的24小时智能快递柜等等。

首先看看摩拜单车。你每天上下班坐地铁,如果地铁口离公司或者离家还有一段不近又不远的距离,出了地铁口看到一辆摩拜单车,扫码就可以骑走,大大减少了去公司或者回家的时间,我们会感觉很爽,得到了即时满足。
摩拜单车的确解决了周边出行一公里的问题,最后一公里不是痛点,而是爽点。

但是如果扫了几辆单车都提示无法开锁,那感觉也是相当糟糕的,所以产品本身也需要有很强的质量属性。

其次看看饿了么。到了吃饭时间,但手头的工作还没做完,出去吃饭可能也会打断正形成的工作思路。这时候拿起手机点开饿了么app,几分钟点了外卖,然后继续工作。工作刚做完,可口的外卖也到了,这时候你是不是会感觉很爽?

24小时智能快递柜也是如此,用户什么时候到家都可以通过取件码或者微信扫一扫,快速取到快件,获得了即时满足,这就是一种“爽”的感觉。

2010年1月27日,在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主题为“Come See Our Latest Creation.”苹果发布会,看过发布会视频的朋友应该有印象:产品大神史蒂夫.乔布斯,坐在黑色的沙发上,翘着二郎腿,单手或双手拿着iPAD,用手指轻轻拨划着屏幕,时而浏览新闻,时而观看视频,很具画面感的一个生活场景。这样的生活方式现在已经渗透到许许多多的家庭中了。

iPAD是一个典型通过痒点作为切入点的产品。 乔布斯在发布会构建的这个轻松而又悠闲的场景,成了人们期待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iPAD成功了。

梁宁说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的机会。但更深入一层思考,谁给了产品这个机会?是最终的用户吗?

我的观点是“客户”而不是“用户”。 也就是说,是决定购买这个产品的人,而这个人未必是最终使用产品的用户。

前面文章中提到过我的观点,基于角色、目标、场景设计的产品多数情况下是为了集体人格设计的,我理解多数ToB的产品都是这种类型。

ToB类产品为集体人格设计,很难满足最终用户的情绪要求。 因为它主要是为组织协同和效率服务的,很可能无法让最终用户爽得起来,也无法抵御他们的恐惧。以指纹打卡机为例,最终使用打卡机的用户是公司员工,不是老板。而我们公司要求一天要打四次卡,早晚上下班各一次,中午上下班各一次。没有员工因为一天打四次卡感到满足,甚至中午打卡时心里可能还会不爽,当然这也跟公司制度有关。但至少打卡机没有给员工带来爽的感觉,这就是反人性的。因为这不是基于信任的管理,尤其是面对越来越崇尚“自由”的90后或00后。

但指纹打卡机是不是一个好产品呢?我认为是的,因为老板从满满的打卡数据里面好像看到了员工的努力,也许一种掌控的满足感油然而生,解决了老板的“焦虑”,毕竟多数老板还是无法放任自由。这里老板是客户,不是最终使用产品的用户,但是他是决定购买产品的人。

类似的产品有很多,譬如梁宁提到的钉钉、复杂的项目管理工具等,只要是约束员工自然行为的工具都属于这种类型。

基于ToC的产品,目标应该做到“自然”。 也就是以人的情绪为最终的判断标准,能抵御人的恐惧,或者让人爽到爆。这类产品是由自我情绪驱动主动购买或者使用的,譬如得到app、微信、印象笔记、智能快递柜等等。这些产品购买者或愿意主动使用者就是最终用户。

痛点、爽点、痒点也是可以并存的,不是说一定只是满足了某个用户的某一个点。 如智能快递柜就同时解决了快递员的“痛点”和“爽点”,也满足了收件人的“爽点”。

痛点是基础功能,爽点和痒点是增值功能。 就像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要先解决温饱,现在则是有条件去追求享受一样。在经济和技术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痛点的机会可能慢慢变少,而痒点、爽点的机会可能会更大。从抖音、火山视频等各种火爆现象也可以窥见一斑。

所以,痛点、爽点、痒点都是产品的机会。如果前面一定要加上定语的话,那就是“客户”,而不是“用户”!

路线图:程序员领域知识体系搭建

技术分享图片

读完了梁宁的专栏《产品思维30讲》,其中有一篇是《点线面体的战略选择》,特别有感触。虽然是讲产品,但假如把个人的成长当成产品演进一样来发展,会有一种异曲同工,殊途同归的感觉。

个人的成长有很多方面,但关于技术人的成长最重要的是知识体系构建,这其实就是一个「点线面体」的演进过程,下面结合我自己的成长演进过程来梳理下。

进入任一领域,都是选择从一个点开始的。

技术分享图片

上图是我从大学进入软件开发领域的一系列的点,按时间序列排列。我入行的年代,流行的是 C/S 架构的软件开发模型。当时客户端开发三剑客是 PB(PowerBuilder)、VB(VisualBasic)和 Delphi,所以我顺势选了其中的一两点,开启了程序员生涯。

没过两年陆续 B/S 架构开始流行,逐步取代了 C/S 架构。只是因为研究生时学校开了一门面向对象语言课,老师用 Java 做教学语言,所以我后来就成了一名 Java 程序员,只是因为 Java 的生命力特别旺盛,所以也就延续至今。

早些年,前后端还没太分离时,因为项目需要,所以又去涉猎了一些前端 JS 开发,之后移动互联网崛起,又去学习了些移动开发的东西,再之后就是 ABC(AI 人工智能、Big Data 大数据、Cloud 云计算) 时代,又被潮流裹挟去追逐技术的浪潮。

每一个技术点,似乎都是自己选择的,但又感觉只是一种被趋势推动的一次次无意选择。有些点之间有先后的承接关系,而更多点都慢慢变成了孤点,从这片技术的星空中暗淡下去。

线

当形成的点足够多了后,一部分点开始形成线,而另一些点这在技术趋势的演进中被自然淘汰。

技术分享图片

如上,我用了一个技术人成长的形象 T(纵横)型图来串联如今沉淀下来的点。从成为了一名 Java 程序员开始,以前涉猎的技术点逐步就暗淡了。在纵深线,先向下走,专注于解决业务发展碰到的技术问题。后来开始往上走,更多关注目标的价值、路径的有效与合理性。

整个纵向的技术线,最终汇总到顶点,就体现了我对这条线的 「掌控力」。然后在这里可以横向发展,如图中,也就有了新的能力域 —— 领导力、组织力。

一个个点,构成了基本的价值点。这些点串起来,就形成了更大的价值输出链条。

线的交织,将形成面。

技术分享图片

如上图,近六年我都在做电商客服和即时通讯领域的工作,所以我的整个面都围绕于此织就。从最早的聚焦于某个业务点和技术栈,逐步延伸扩展到整个面。

事实是,整个团队才会分布工作在整个面上,而每个个体只会具体工作在这个面上的某个或某些点。

在点上我们解决具体问题,是做解答题;但在整个面上我们选择路径,是做选择题。

体是经济体或其中的单元。

从电力时代到信息时代再到智能时代,互联网、电商、移动互联网,这些都是 “体” 的变化。今天互联网行业的软件工程师,它们面临的挑战和难度不见得比传统的机械电力工程师更大,只不过他们所从事的点所属的面,附着于一个快速崛起的体上,获得了更大的加速度。

...

在领域知识体系中,“点” 是利器,“线” 是路径,“面” 是地图。


写点文字,画点画儿,记录成长瞬间。
微信公众号「瞬息之间」,既然遇见,不如同行。
技术分享图片



以上是关于《梁宁·产品思维30讲》笔记6:痛点、爽点、痒点,都是产品的机会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完结】梁宁产品思维30讲 精华笔记 5&6/6

梁宁产品思维30讲 精华笔记 1/6

《梁宁·产品思维30讲》笔记10:All in

万字长文《梁宁产品思维30讲》思考笔记(二)

笔记得到-《梁宁·产品思维三十讲》

产品思维30讲(梁宁)-- 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