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30讲 精华笔记 1/6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梁宁产品思维30讲 精华笔记 1/6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梁宁,著名产品人,江湖人称中关村第一才女。

湖畔大学产品模块学术主任。百度顾问,曾任联想、腾讯高管,工作经历横跨 BAT,与京东、美团、小米等企业有长期深度交流。

1、同理心:看懂情绪,找到天分

2、机会判断:从一个 “点”,看到一个 “体”

3、系统能力:组建系统,制造确定和依赖

4、用户体验:让产品拥有效率、进行演化

5、创新模式:找到创新模式,发现新大陆

6、产品世界观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从一个普通人,到成为一个产品人的过程,就是一个人学习建立认知框架的过程。

建立 用户驱动 ,学习怎么看到用户、倾听用户、判断用户,怎么能够与用户建立连接,并且在用户的交互反馈中去迭代和优化,这是这门课的五大模块。通过建立系统能力,向用户交付一种确定性;建立交互能力,在不断地连接与迭代中,深化产品人与用户的关系。

不管你的第一直觉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其实你都可以用这套框架,相对完整地度量你对一个在开始长期关系之前,如何有框架地去观察一个人,进行是否适配的判断,是更关键的。

学会从外到内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感知层

一个产品,你拿到它,它设计的美不美,质感怎么样。一个人,你看到他的第一眼,这个人的身材、相貌,说话什么口音,穿衣服怎么搭配,这个就是最外层的感知层。

第二层:角色框架层

产品方面:只抓表面数据。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角色里,并且被角色驯化。咱们日常和人的接触多半都是浅层关系,因为大家上班都是基于角色在做彼此的交流。大家在接受各种服务。为你提供服务的那个人,其实也都是角色所设定好的沟通方式和交付内容,然后再与你进行沟通、交割和讨论。如果你和别人在角色扮演里对接,你就会被牢牢地捆在设定的角色中。

什么是深层关系?从第三层开始就是一个人的深层部分了。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

一个人的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

每个人的资源不一样,大家的精神资源不一样,出身背景、家庭的人脉资源不一样等等。

资源结构会推动每个人去往不同的地方。

我们可能都曾处在某一个角色中,但未来会进入到不同系统的不同角色中。如果是只能抓表面数据的产品经理,肯定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一个女生,如果她只能基于一个人的感知层、角色层进行交流,或者基于表面数据的存款和房车去对一个人进行判断,那这个人也是没有办法和别人建立深度关系的。

第四层:人的能力圈

存在感被满足后,就不会再扩充能力圈了。就好像说好多女人结了婚就不化妆了,男人满足了就不奋斗了是一样的。

一个人明确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就会不断改变自己的能力圈、资源等。

第五层:人的内核: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

什么状态下,人的存在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就是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一个人为什么奔波、焦虑、不安,机关算尽,上窜下跳?其实是因为他的存在感还没有被满足。

因为用户是无法像专业的产品经理那样,分层次说出他的体验的,他能展现的就是用户情绪。

情绪是人的底层操作系统。产品人要重视情绪,学会读懂用户情绪。

四种最基础的生物性情绪:愉悦、不爽、愤怒、恐惧。

满足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它也是你可以用来衡量很多东西的刻度:

1. 一个产品好不好

2. 你和一个人的关系好不好

3. 你对你自己的认识

愉悦就是被满足。

生物的本能就是生存,所以它的操作系统,驱动它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

--动物的生存条件被满足,比如,一只虫子,一只鸟,一只猫,温度、湿度适宜,有充足的食物,它就会愉悦。

--人类,不单纯作为生物性的存在,更是社会性的存在。 我们不仅需要生存条件被满足,我们还需要在社会关系中被确认。 比如度假,住得舒适、吃好吃的,你会愉悦。

需求被满足,这种感觉叫愉悦。

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了,叫 “爽”。

拉动你玩游戏的,就是微小的愉悦感,和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的爽感。加在一起,这种确定性的满足就会成瘾。

觉察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这就是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的密码, 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你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持续给你满足感,你可以一直花时间在这里,不厌其烦。 时间久了,其实你就会与众不同。

持续的满足和愉悦,才能撑一个人持续投入一万小时。 所以,你吸收谁的营养,你就变成谁。你靠什么满足你,你就会成为它的样子。什么东西持续满足你,什么东西永远让你不爽,这就是你的命运。

满足就愉悦,不满足就不爽。

比如,一只虫子,本来温度适宜。突然,温度大幅提升,它就会瞬间不爽。做产品,是通过产品建立与人的关系,通过产品来服务人,本质就是用户是否通过你的服务得到了满足。

1. 你可以量度,一个产品到位不到位。

2. 你可以量度,你和一个人的关系。

3. 你还可以看到,自己的天分和命运。

优秀的人会有的几个特性:敏感、不能忍、有动手优化的能力。

愤怒

就是感觉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人的边界就是自己的存在感的边界。

比如职场上,一个人去抢另外一个人的工作,就是侵犯边界。

恐惧

如果龙卷风来了,你就不愤怒了,你就恐惧了。

不同的人,愤怒和恐惧的点也不一样。 比如,有人侵犯你,比如,被偷,被抢,被打。有人呈现愤怒,有人呈现恐惧。

愤怒其实是一种恐惧。

焦虑

焦虑也是恐惧。 它来自对恐惧的想象。 因为是想象,所以无从逃避,所以是 一种持续的恐惧, 就会内化为焦虑。

羞耻感

羞耻感也是一种恐惧,它来自对 社会评论的恐惧 。

恐惧是观察人和做产品非常重要的点。

恐惧会困住一个人的手脚。

看到一个人的恐惧,就可以基本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

你内在的愉悦、恐惧才是操作系统。 有时候你不是缺某个APP,而是你的操作系统,只能支撑你到这里了。

愉悦和满足感会支撑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投入一万个小时,从而使这个人成为天才。恐惧是另外一种动力。 甚至,比愉悦的动力更为强劲。

有时候,你看到一个人兢兢业业,完全忽略自我的身体感受和家庭体验,一切以这件事为核心,彻底忘我。他是因为愉悦吗?很多时候,是因为恐惧。

面对一个年轻人,如果他在工作中,既没有愉悦,也没有恐惧。你基本上可以判断,他在这件事上,不会有什么成就。

很多人会把“难受”当痛点,其实不对的。 每个人的痛点都是他的恐惧,恐惧是痛点。

人们会为了解决恐惧,毫不犹豫地花钱。

做产品就要抓住痛点:

要么做一个让人愉悦到爆爽的产品,要么做一个可以帮人抵御恐惧的产品。

产品经理要体会各种人的情绪和潜意识,不被一个人基于角色化的交流而说出的言辞所迷惑,看到人基于潜意识流露的真实选择。

那个时候什么都不知道,还没有建立意识和防御辨别。 这时的观念就会直接进入你的潜意识,成为你最内在的感知、你本能情绪的一部分。 所以为什么说要了解一个人,需要了解他的童年。

你想了解一个人的关系模式, 最好是了解他童年时与亲近的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几乎就是一个人一生的模式。

基于意识与人交流,其实是高防御模式。 基于意识清醒的交流,达成交易的唯一方式,就是让对方清晰地感觉到一点——“我占了便宜”。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要做的事就是不让用户启动防御。  主观愿望过强的产品经理,非常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

如果要做一个拥有大用户量的产品经理, 你会看到的是“人欲即天理”,要尊重人欲。 所谓的用户调研,就是清空自己,接纳别人的世界观。

当你初步去接触一个人或者一群人时,你一开始看到的其实也只是他(们)的角色。就好像你看一只寄居蟹,你只看到它的壳一样。

咱们从小的教育其实就是角色化教育。

角色化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训练你成为我需要的那个角色。

当我们都被角色训练好,收敛自我,钻进一个同质化的壳里,我们就成为了一个集体。 这群钻进了同质化壳里的人,就会呈现出来一种集体人格。

我们是怎么被训练成为角色的?其实就是被教育的过程。

你要知道这一次教育或者培训的目标是什么,要树立一个什么样的观念。

我们给狗狗的观念就是说不能随便尿尿,只能尿在垫子上。

你需要让狗狗知道,它没有做被希望的事情就会被呵斥,甚至惩罚。

这时候狗狗就会建立恐惧,它知道自己的行为会被惩罚。

正确的动作只有一个,就是在垫子上尿尿。

尿在垫子上就被奖励,听话的孩子就有糖吃。

重复是动作的关键,重复还可以树立榜样。

于是,小狗就会产生角色化的行为,尿尿只尿在垫子上,因为不尿在垫子上就会被惩罚。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工作之后所受的培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便于被管理。

如果说尿尿只能尿在垫子上是违反狗性的,那么其实教育是违反人性的。教育是按照人类对社会的美好期望来教育你,换句话来讲, 所有的教育都是理想化的。 如果人本身就是这个样子,也就没必要教育了。

要学会通过“去角色化”来研究真实的用户。

微信之父张小龙认为:“好的用户体验,目标就是做到自然。”

人其实只有在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才会去扮演角色。除非你能给他的压力非常到位,否则就不要对他做角色化预期。 基于角色化预期其实很难和人互动。不管是在生活中真实地与人互动,还是通过一个产品与人互动,你都很难基于角色化预期做到。

不能习惯于角色化思考,放弃对一个真实、完整、鲜活的人的观察和接纳。

集体就是角色的聚集。这群人就会呈现出来一种集体人格。

小米拍了一个广告片叫《100个梦想赞助人》,大概就是讲前100个小米粉丝的故事。这个产品其实是精准地投放给属于这个集体的人。因为我不属于这个集体,所以我是个无效用户。

左脑思维:

逻辑推理能力强,时间观念强,感受力差,因为感受力差,没那么敏感和情绪化,整个人体现为情绪稳定,甚至刻板,更容易根据规则调适自己,更自律,更容易角色化。

右脑思维:

感受力强,能在别人已经有结论的地方,建立自己的新观察,并且不太喜欢听已有的逻辑。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激情地表达自己,具有人格魅力,时间观念差,比较自我和自私。

优秀的产品经理善于感知,能在已经有结论的地方建立新观点。 而做其他管理的人更善于逻辑推理和总结归纳。

自我的人,更适合做产品经理,因为 创造力是自我的延伸,控制力是自律的延伸。

自己应该释放哪方面的能力?

找到自己的愉悦和恐惧。

自我的人靠愉悦驱动,自律的人靠恐惧驱动,这两者都会催生出非常优秀成功的人。

每个希望成大事的人,都需要想办法接纳与自己完全相反的那个人,让他成为你亲密的合作伙伴。

博客制作目录的方法

一、效果

 

自己制作索引,点击跳转到对应的文章。

解决问题:文章过多不方便查找。

 

二、方法

利用markdown的语法

步骤一:设置博客园默认编辑器为markdown

 

步骤二:语法

 

# 一、认知
> * ###[【笔记】得到-《梁宁·产品思维三十讲》](http://www.cnblogs.com/smallmars/p/8732642.html)
> * ###[Markdown 语法](http://www.cnblogs.com/smallmars/p/8881574.html)
> * ###[【笔记】得到-《薛兆丰的经济学课》模块一:人性与稀缺](http://www.cnblogs.com/smallmars/p/8902130.html)

# 二、Python基础

> * ###[简介](http://www.cnblogs.com/smallmars/p/6790294.html)
> * ###[字符编码](http://www.cnblogs.com/smallmars/p/6936842.html)

 

以上是关于梁宁产品思维30讲 精华笔记 1/6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梁宁产品思维30讲 精华笔记 1/6

《梁宁·产品思维30讲》精华总结

《梁宁·产品思维30讲》笔记6:痛点、爽点、痒点,都是产品的机会

《梁宁·产品思维30讲》笔记10:All in

万字长文《梁宁产品思维30讲》思考笔记(二)

产品思维30讲(梁宁)-- 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