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郎的寿司梦
Posted 法克鸡丝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次郎的寿司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寿司之神》是一部在国内知名度很高的纪律片,除了导演精湛的拍摄技艺外,通过寿司这一传统日餐,从一个独特的侧面也很好的反映的日本的工匠精神,以及那个特殊的年代在每个人心中留下的无疑磨灭的烙印。本人看完后也是感慨颇多,小野次郎对自己工作无穷的坚持和热爱,对自己技术无止境的提升,以及心如止水的平静和自我的认可,都给我带来很多的感触。有一位日本大厨比喻日餐是水,中餐是火,从饮食中似乎也能看出两国之间文化的微妙处,日本匠人十年磨一剑,不求名不求利,只为铸造一把自己认可的利刃,看看窗外的路人,行色匆匆,躁动不安,也许夹杂了太多的物欲,连空气质量都下降了。
首先,什么是工匠精神?个人认为从纪录片的一开头就彰显出中日两国之间的微妙不同。
这是该纪录片的英文名,JIRO是次郎,二郎的意思,也就是小野次郎的名。简单来说,就是次郎的寿司梦。但中国翻译出来就是《寿司之神》,吊炸天的名字。之前我并没有注意这部纪录片的英文名,看完之后还在想,他自称为寿司之神,会不会引起公愤。原来,人家并没有说自己是寿司之神,而是很朴实的一个关于寿司的梦想而已,到了国内,也许是为了吸引眼球,或者符合中国人的措辞,才有了寿司之神的称呼。我想,按照这种逻辑,小野次郎要是中国人,早就上市,开分店,还得找Jack Ma弄一个旗舰店。这就是匠人精神,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内心充满了无限的热情,不过是捏寿司而已,每天不断重复努力以求精进,达到一种极简的纯粹。
纪录片一开始音乐响起,在一段轻快,阴阳顿挫的小提琴协奏曲下,次郎行云流水的捏了一个寿司,接着,镜头面前的次郎,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用他饱经沧桑的声音,缓缓说道:“一旦你决定好职业,你必须全心投入工作之中,你必须爱你自己的工作,千万不要有怨言,你必须穷尽一生磨练技能,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也是让人家敬重的关键。“这话让我自愧不如。想到了罗胖的那句“不吐槽不抱怨”,并不是怕得罪人,而是如果你一旦对一件事情开启了否定模式,就很难看到这件事情中积极的方面,反而会错过一些潜在的机会。所以有些看似简单,随口而出的大道理,反而更不容易做到,也需要多年的修为才能做到修心。本杰明·赞德曾经在TED做了一次演讲,题目是《音乐与热情》,其中他模仿了一个小孩从7岁到11岁之间弹同一首曲子的变化,随着技艺的熟练,一个个的音阶变得更加的流畅而韵动。无论什么事情,或许都需要年复一日,枯燥的练习,才有达到至高的境界。
真的枯燥吗? 我想应该是的。次郎说自己曾经多次在梦中做寿司,如果有一些好的想法,甚至会从梦中惊醒。或许,一个人能在多久的枯燥中煎熬,反而证明了他对这份事业持有多大的热情。足够的热情,正是解除枯燥的一方良药。记录片中,美食作家讲道,当你进入寿司这一行业,到你能够亲自制作寿司,需要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间,你要先学会拧热毛巾,如果你的手无法忍受滚烫的热毛巾,就不可能碰到鱼,然后才会学习用刀料理鱼,十年之后你才会开始真正的制作寿司。作为一名程序员,我也是很有感触,有时候,灵感就来源于经验,也是建立在一万小时的积累之上,中国的职场,如果你足够优秀,往往会升迁到更高的职位,你会做管理,转产品,很少有人能经得起诱惑,没有极大的热情,确实很难沉下心来忍受这一万小时的修行。当然次郎的徒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位卓越的老师,可以倾囊相授。
完美的寿司,就是让各种食材,在同一个时间达到它最美味的那一刻,同时搭配醋饭和酱油达到味道的平衡,那一枚即将入口的寿司,看似简单,却蕴育了整个海洋的味道。如果没有多年的培养,自然不能具备这种直觉,能够拿捏好这个火候。次郎在片中说道:”每一条金枪鱼味道都不同,客人的口味也不一样,捏寿司看似简单,要做到极致却并不简单。“而他的徒弟中泽的经历也让我难忘。中泽自认为已经可以做寿司了,可是一开始做鸡蛋寿司,还是漏洞百出,甚至一度对自己不自信,当他第一次得到次郎认可时,那种喜悦也是难以言表的,中泽说当时他高兴的想要挥舞拳头,很努力才做到不动声色。
枯燥让人自律,而热情能让自律的人拥有自由。次郎坦言,捏寿司是整个过程中最轻松的一个环节,表演的成分更大一些,捏寿司只是整个环节中最后5%的过程。个人觉得这也是日餐和中餐的一个区别,中餐是聚餐,同一个时间会上很多菜,大家一起吃,非常的热闹。但日餐仍然保持分餐,看起来比较干净,次郎的寿司店只有十个座位,一位大厨在中间为大家料理,自然也有一种仪式感,难怪纪律片中有不少人坦言,就餐时会感到紧张。但这里我觉得还是有两点值得学习,第一是团队之间的协作,每一个螺丝在协作中作用都是专业的,另一个就是对细节的极致要求,比如寿司要会根据客人的口味和嘴型稍有不同,保证每一个客人能一口吞下整个寿司,保证就餐的一致性,如果有人是左撇子,摆放寿司的位置也要相应调整等等。真正的匠人,不过分追求做大做广,而是就满足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断的耕植,不断寻找那个最卓越的自己。
纪录片中不仅很好的烘托了小野次郎的匠心精神,也描述了二战后的日本的很多记忆。比如当时家里很穷,次郎的两个儿子看别人买的可乐,攒了好几个月的钱,终于买了一罐可乐。当时日本的饮料都是先摇一摇,让沉淀的果粒均匀后再喝。于是老大用力了摇了几下,然后打开可乐,可乐直接喷出来,只剩下了一半。他说现在想到这件事情都感到愧疚弟弟。
还有次郎八十多岁回家的记录,和老同学聚会后来到了当地的寺庙,寺庙一尘不染,但大门紧闭空无一人。次郎打开寺庙门,自问道:“大家跑到拿去了?”,,此时响起了巴赫的G大调大提琴组曲,不再是片头小提琴那般的轻快,大提琴的悠扬缓慢声下,次郎坐在石阶上也陷入沉思,仿佛一艘小舟在时光的长流中穿梭,慢慢的在夕阳下落下帷幕。
当然,通过金枪鱼,也表达了对环保的担忧,呼吁不要过度捕捞。他说在他年轻的时候,随时都能买到最新鲜的金枪鱼,可是现在就不好说了。总觉得这位老人最朴实的谈话,反而带来很多的反思和震撼。他说:“首先注意到好的海鲜越来越少,是从赤贝开始,然后好的文蛤也消失了,好的海鳗也没有了,我们必须找到某种替代品,但鲔鱼(金枪鱼)有替代品吗?我想应该没有。”
以上是我个人的观后感,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闪光点。看完后,我查询了一下,发现中泽已经在纽约开了一家自己的寿司店,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而次郎也已经退休,长子已经接替他的位置。闭上眼睛,想想千里之外的东京或纽约,此时此刻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双手,日复一日的捏寿司,秉承自己的工匠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也在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所以,上天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你有天赋,剩下的就是要不断努力,不要浪费你的天赋。最后,上一道次郎寿司料理全餐,希望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梦想,希望你做一个有梦就去追的人。
话不多说,上料理,按照记录片中真实的上菜顺序~
以上是关于次郎的寿司梦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