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刻意练习》

Posted MyRao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读《刻意练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本书之前提到过,我在微信读书看完第一章后,再次打开书柜上落灰多年的实体书,发现书签同样停留在第一章,不过已经是两种感受,翻到之前写过的读书笔记,做下整理和分享一下我的思考吧。
先看看 4 年前的笔记《续厨师与母亲的厨艺问题的一些想法

  • 再次思考“刻意练习”
  • 分享一个工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与思考

再次思考“刻意练习”

人在一生中会学习到各种技能,无论这些技能是因为工作还是生活需要,很多技能我们能练习得道,然后得心应手。但很多技能却停留在和大多数人一样的级别,比如开车、打篮球、厨艺。
我个人是很喜欢做饭的,并且习惯用做饭类比编程。程序员好比一个厨子:

  • 做饭前需要自己思考想吃什么菜(用户需求、痛点)
  • 这些菜要什么材料(编程语言、技术栈)
  • 设计与理解菜的制作步骤(实现方案)
  • 靠自己能不能做这道菜,花多久做(技术评审、可行度分析)
  • 做菜ing🥘(编码与实现)
  • 快乐用餐与反馈(用户使用、反馈与 bug fix)
  • 洗完过程中思考、复盘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写技术博客、开发总结)

整个过程是很相似的,而一道菜(产品)被用户认同后,自身的成就感与喜悦感也是倍增的,每每看到大家开心称赞的吃着自己做的菜内心是很愉悦的。
回到问题,我的厨艺虽然好,但却远远比不上受过专业训练一两年的厨师,同样的时间做菜几年,成长天花板是远低于专业厨师的。细思极恐,写代码何尝不是呢,所以要打破自己的成长壁垒,必须要自身有“刻意练习”的思维。
分享一个工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与思考

  • 快不等于高效
  • 思维发散,需要及时把自己拉回核心目标

因为合规的事,和猛哥、意莲一起周六加班。下载SDK 有个问题需要排查,在和猛哥一起 debug 的过程中发现了自身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debugging 自己容易陷入代码细节与实现,忽略了真正的本意。并且行为上也有坏习惯,这和技术分享的时候也类似,尽管个人习惯于快捷键,但是两人或多人一起看代码的时候,应该做到慢、准、明确,尽量用鼠标去 demo,而不是快捷键啪啪啪一阵的点击,否则别人看起来会很疑惑。再加之自己陷入代码细节后,容易忽视本意,还需要猛哥拉回来思考我们现在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工作多年少有这种一起共事的机会,暴露了自己原来的很多缺点,这对我个人未来的成长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否则限制了成长天花板的高度。

思考

  • 做之前先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做,节奏慢一些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 多思考我做的对不对,我正在做什么。
  • 另外一点,之前猛哥也提到过,我应该换位思考,别人在听/看我的表述,是否能够清晰的理解我的本意。

如何解决/减少这些问题

  • 多做技术分享,分享后复盘。通过录屏自己讲解某个知识点(技术),回看&发现问题,反思再总结,直到能够流畅/清晰/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 演讲/表达/思维相关的书籍

走出舒适区:身体与大脑不要过于舒适

大多数人都是惰性的,而少部分人创造更大的价值,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创造价值这件事上似乎也遵循着二八定则。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更多的这部分价值就一定都是优秀的人中“二”的人创造的。而人的惰性应该说是天生与之俱来的,很多效率工具正因为是“懒”才被创造出来,而在我的眼中,“舒适”与惰性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越舒适的环境亦能让人更懒惰。所以当技术成长达到一个舒适区的时候,自己容易沾沾自喜的同时,也局限于自己狭隘的技术认知。每每到这个时候,再次突破瓶颈期是非常困难的,要经历一些更大的变数才可以,例如一场打击,一次技术不足带来的眼中挫败感,甚至是一次被人轻蔑的嘲讽,然而有这些遭遇实际是幸运的,不幸的是长时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看清自己的水平高低,等真正明白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去改变了。经常让自己痛苦一些,避免过多的舒适。因为无论是生活还是技术成长,都逃不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魔咒。

挑战不要太过:仰卧起坐引起的腰伤

挑战极限虽然是好事,但是盲目的挑战极限,就是作死行为。还是自己亲身经历,结婚那年为了减肥拍婚纱照,每天都会跑步加仰卧起坐,每一天我都会稍微加量,持续两个月后,感觉已经到了瓶颈,平时只做 30 个仰卧起坐,某一天心血来潮一口气做了 70 个,第二天就发现腰疼没法起床,持续一周的疼痛让我不得不去医院拍片开药养病,这次导致的腰伤一年后才有所好转(还好腰疼不影响工作和跑步)。后来我就学乖了懂得遇事量力而为,不逞强不蛮干。

训练需要大量的时间

多年前看了一本书《异类》,讲述的是很多职业,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训练达到了 10000 小时,而本书恰巧提出了 10000 小时论不一定正确。我自己想了想确实如此,参照物不同,10000 小时确实不太成立,另外因时代变迁,世界上的各种记录与标准都是不停的被刷新高度的,不再能用 10000 小时来度量了。

衍生话题:小提琴训练

今日恰巧和老婆聊到以后如果有了孩子培养 Ta 学习乐器的事。老婆的观点和我一致:无论是小提琴还是钢琴,未来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尝试着自己学习,尽管不会有所成就,至少我们也是和孩子一样成长,学习新的技能,而我一直觉得一个人在合适的环境中,只要努力几乎任何技能都是可以学会的,天赋固然重要,但是并不是拒绝学习的借口,所以看到书中作者描述小提琴的控制难度,自己也在思考如果是我在学习拉小提琴的话,坚持下去应该也会比大部分人拉得好一些(但也仅此而已,个人真的没有音乐细胞)。这个事也类似写博客,有的人多年坚持下来,能够迅速抓住核心要点,提纲梳理后,写得很快也能够抓住读者的内心想法引发共鸣。我认识的一些做知识星球、公众号比较不错的人,都是持之以恒才达到今天的地步的,而写博客这件事,相信是任何一个程序员或者互联网从业者必备技能之一。

培养一位杰出人物的路线

首先大多数杰出人物在成长和发展阶段,其父母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父母的教育与培养使他们从小就将爱好聚焦在某一件事上,比如书中例举了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为了验证一个理论:正确的养育任何一个孩子,都可以将他变为天才。最终选了能够客观并易于测量的国际象棋作为研究学科。最后理论成真,培养出了三位女性国际象棋大师。
成就杰出人物的三个阶段

  • 产生兴趣:从孩童时期,大人就以一种好玩的方式介绍他们最终从事的领域和行业方向。
  • 变得认真:当开始进入某个领域的学习时,需要给与孩子成长的自信与成就感,并能激发他们使他们变得更专注认真。
  • 全力投入:经历了一二阶段后,最重要的则是全力投入。这不光是孩子的付出,同时也包括父母的经济与时间投入。
    培养“天才”的成本是极其昂贵的,父母的付出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与高昂的经济开销。这一点实际上也能够充分说明为什么很多孩子出生就赢在了起跑线。
    我来自一个中国经济比较贫困省份的十八线小城市,好在自幼我的父母就重视教育,让我在市里比较好的学校受教。而事实上当我经历了一所小学,两所初中(转学),三所高中(转学)的经历后,也能感同身受教育环境给人带来的差异是很明显的。举个例子:我所在的小学是当时市里教育资源最好的学校之一,我们班是重点班级,于是身边的同学非富即贵(很多是父母花钱,或者教师子女找关系进来的)。有的同学从小开始学各种乐器,参与校外培训班等,最终这部分同学大多都考入了不错的 985 名校。小升初因为父母比较忙的原因,我去了一所有寄宿制度的初中,这所学校的学生大多数父母都是普通企业职工,家庭环境普遍低于小学那个班级的学生,尽管也是重点班,但最后考上名校的人寥寥无几。再到后面经历的四所不同环境、背景的学校,得出的也是同样的结论:家庭教育环境的水平线决定了孩子的成长与发展的高度。

天生才华一定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杰出人物通过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在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中一步一步的改进,终于练就了他们杰出的能力。没有捷径可走。
这句话精辟的总结了成为杰出人物的三个要素:

  • 年复一年的刻意练习
  • 改进、复盘
  • 没有捷径
    任何行业的领跑者,都是在经过了岁月的洗礼,疯狂的精力和时间投入,才达到今天的高度。

自我实现的预言

很多人所谓的擅长和不擅长,大多数是因为在某个时间点被某个“重要”的人肯定或否定。比如如果一个孩子一开始对数学并不是太擅长,那么父母可能会觉得他不适合学数学,而往其他学科引导,从而导致数学越来越差。我身边就有这样的“示例”。我自己同样也有经历:我的初一因为是寄宿在亲戚家(没有住校,亲戚家寄宿了很多学生),某天一位成绩很好的表姐夸我:“你以后的物理肯定非常好。” 因为这句话的关系,初二转学后我潜意识的认为我的物理很好,大部分时间投入在上面,于是也被物理老师喜爱,物理成绩自然不错。心里暗示和别人的肯定无形之中会带来自己更多的自信,间接促使我们更愿意付出时间在上面,工作也是如此,只有将自己的付出转化成正向 ROI,为公司带来价值的同时,也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以上是关于读《刻意练习》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读《刻意练习》

读《刻意练习》后感,与原文好句摘抄

刻意练习

一切技能的习得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一切技能的习得都是刻意练习的结果

《刻意练习》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