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旋转的原理与实现
Posted HUSTLX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图像旋转的原理与实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图像旋转的原理与实现
一般图像的旋转是以图像的中心为原点,旋转一定的角度,也就是将图像上的所有像素都旋转一个相同的角度。旋转后图像的的大小一般会改变,即可以把转出显示区域的图像截去,或者扩大图像范围来显示所有的图像。图像的旋转变换也可以用矩阵变换来表示。设点逆时针旋转角后的对应点为。那么,旋转前后点、的坐标分别是:
写成矩阵表达式为
其逆运算为
利用上述方法进行图像旋转时需要注意如下两点:
(1)图像旋转之前,为了避免信息的丢失,一定要有坐标平移。
(2)图像旋转之后,会出现许多空洞点。对这些空洞点必须进行填充处理,否则画面效果不好,一般也称这种操作为插值处理。
以上所讨论的旋转是绕坐标轴原点(0,0)进行的。如果图像旋转是绕一个指定点(a,b)旋转,则先要将坐标系平移到该点,再进行旋转,然后将旋转后的图象平移回原来的坐标原点,这实际上是图像的复合变换。如将一幅图像绕点(a,b)逆时针旋转度,首先将原点平移到(a,b),即
然后旋转
然后再平移回来
附录:
B=imread(\'image1.bmp\'); %读取原图像 [m,n]=size(B); %获取原图尺寸w %参数设置 theta = pi/4; %旋转角度 a = sin(theta); b = cos(theta); T = [cos(theta),sin(theta),; %旋转矩阵 -sin(theta),cos(theta)]; %建立存储空间 row=m+round((m)/2); col=n+round((n)/2); rotateima = zeros(row, col); %存储旋转后图像的矩阵 %图像旋转 for i=1:m for j=1:n x=ceil(abs((i-round(m/2))*b-(j-round(n/2))*a+round(row/2))); %坐标平移至中心 y=ceil(abs((i-round(m/2))*a+(j-round(n/2))*b+round(col/2))); %坐标平移至中心 rotateima(x,y)=B(i,j); %未插值的图像 end end nrotateima = uint8(rotateima); imshow(nrotateima); title(\'未插值的图像\') %图像插值(近邻插值法) for i=1:row for j=2:col-1 if(rotateima(i,j) == 0 && rotateima(i,j-1) ~= 0 && rotateima(i,j+1) ~= 0 ) rotateima(i,j) =rotateima(i,j-1) ; end end end %图像显示 figure(1); imshow(B) title(\'原始图像\'); % figure(2); % imshow(nrotateima); % title(\'未插值的图像\'); figure(3); imshow(rotateima/256); imwrite(rotateima/256, \'旋转后图像.jpg\', \'jpg\'); title(\'旋转图\');
以上是关于图像旋转的原理与实现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