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个图表“小心机”,用对了雪中送炭,用错了是惨不忍睹
Posted Leo.yuan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这3个图表“小心机”,用对了雪中送炭,用错了是惨不忍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是一篇报告心机文,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示范,然而却是当你的数据惨不忍睹,没有内容可以汇报时,可以偶尔使用一下。
但也只能偶尔使用,一直使用这些“小心机”,领导就不仅该怀疑你做事的能力,还要怀疑你的态度问题了。
以下内容纯属瞎扯,认真你就输了。
一、从0开始的折线图
折线图是否从0开始并不是一个硬性规定,要从实际出发。譬如你们公司每天的销售额是几十万,此时刻度起点从0 开始,间隔为10万,那么即便是较大的变化也会在一眼上缺少起伏而变得平缓,此时如果领导不清楚实际情况,也只会浅浅掠过。
但如果你的纵轴刻度从10万开始,那么即便是微小的减少,也将会有显著的变化。
同样通过更改单位间距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所以起点是门学问,如何选择合适的起点和间隔,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你想让人注意到什么?忽略什么?
当然一般正确做法是根据实际数据集来调整比例,最好能够保持整个图形占据纵轴的2/3范围最为合适。
2、差距是对比出来的
大多数时候,我们去描述一个数据,并不只看某条数据的本身,而是放在一堆数据里才能说明问题,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发言权。正因如此对比的方法有时也可以成为我们能够操作的点。
譬如下面这张图:你会得出微信渠道的投放效果是微博渠道的3倍,从而得出可以加大投放微信渠道,减少微博渠道投放。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微信渠道与微博渠道差距并不大,可能也就50%的差距。
正确做法:如果你是采用的柱状图来展现数据,从0开始更能保证数据的数据的准确性
3、愉悦的平滑曲线
曲线图和折线图从功能来说整体区别不大,然后视觉效果却让人有着不同的体验。
曲线图整体较为柔和,当数据较为密集时,对其变化展现更为温和,让人有种愉悦感。
而折线图更为锋利,在展现变动数据时,尤其是时时间跨度较大时,容易忽略期间的细微变化,给人一种变动是急剧的感觉。
正确做法:看数据的颗粒度,如果数据较为密集,则选择曲线图更容易展现事务的整体变化趋势;如果目的是为了突出数据的变化,则选择折线图更为精准。
4、最后
正是因为数据可视化的直观性,导致人们一眼获取的信息更加直白,无需经大脑处理,因而有很多的操作空间,一般情况下数据可视化是为了让数据的传递更加准确,所以此方法仅为了让你的努力看起来不是那么白费,为了让你的报告稍微好看点,故此仅可偶尔使用。
但最终还是要回归数据可视化的初心–即正确的披露数据信息,所以你也可以将此篇文章当作是验证图表准确性的建议文。
以上图表均以FineBI制作,其内置了上千种图表,还可以自定义多种样式,回复“BI”即可获取同款工具。
以上是关于这3个图表“小心机”,用对了雪中送炭,用错了是惨不忍睹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