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和心理活动机制总结 --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总结
Posted AI架构师易筋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际关系和心理活动机制总结 --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总结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霍桑效应
实验结论
- 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 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而不是工作条件;
- 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研究者认为,这种自然形成的非正式组织,它的职能,对内在于控制其成员的行为,对外则为了保护其成员,使之不受来自管理阶层的干预。这种非正式的组织一般都存在着自然形成的领袖人物。至于它形成的原因,并不完全取决于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与更大的社会组织相联系。 推翻“胡萝卜与棒子”(Carrot and stick)可提升生产力的看法,反而认为主管的关怀才是关键。由于论点并不一致,所以当时经理人员有些采任务导向,有些则采关系导向,有些干脆两者并用。
霍桑实验最初的研究是探讨一系列控制条件(薪水、车间照明度、湿度、休息间隔,等)对员工工作表现的影响。研究中意外发现,各种试验处理对生产效率都有促进作用,甚至当控制条件回归初始状态时,促进作用仍然存在。这一现象发生在每一名受试验者身上,对于受试验者整体而言,促进作用的结论亦为真。
很显然,实验假设的各项条件并非是唯一的或决定性的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对此,梅奥以及他的助手们所做的解释是,受试者对于新的实验处理会产生正向反应,即由于环境改变(试验者的出现)而改变行为。所以绩效的提高,并非由实验操控造成。这种效果就是我们所称的“霍桑效应”。
霍桑实验的关键发现是:人,是决定效率的重要因素,人心的效率,人应该成为一切管理工作的中心。
非正式组织的共同利益才是决定生产效率最核心的东西,而不是每个人的能力和组织事先定下的目标。如果员工的不满情绪能够得到及时的排解,他们的生产效率是会提升的;反之,就会下降。小推搡的大后果,领导在正式组织渠道传播的正能量是缓慢的、低效的。职工在非正式组织中传播负能量则往往迅速而高效。
2. 认知不协调
- 有知不一定有行。以往的管理学,使用理性的视角来看人的,但是现实世界中不是理性的,而是有着天然局限性。
- 改变行为可以改变认知,先改变一个人的行为,随后他就会自己去改变态度。
- 面试的技巧最优策略是先讲价值观,后半段的时候再强调你的能力。
认知失调(英语:Cognitive dissonance)在心理学中形容人产生矛盾的认知,观察到对立的讯息。这些讯息包括人的行为、情绪、想法、信念、价值观、信仰,外界环境中的事物等。认知失调通常体现为因进行与自己的思想、价值或自我概念相悖的行为而产生的心理压力或焦虑。根据利昂·费斯廷格提出的认知失调的理论,为了缓解认知失调的压力与不适,人会努力更改矛盾的认知,使自己的认知调和一致。[1][2]
以正在减肥与食用蛋糕的认知失调为例,调和认知的方法包括更改对自己行为的认知(“我并没有吃很多”)、增加一致的认知(“蛋糕很有营养”)、降低矛盾的重要性(“人生苦短,我其实并不在意超重什么的啦”)、否定两种认知间的关联(“没有实验证明那块蛋糕会导致肥胖”)、降低对于自身控制的认知(“是他母亲逼我吃那块蛋糕的,拒绝那块蛋糕等同于侮辱他母亲的厨艺”)与更改自己的思想与态度(“我不需要也不想减肥”)。最后一种,更改自己的思想与态度最常见。
认知失调的理论最早由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Henry Riecken(英语:Henry Riecken)与Stanley Schachter(英语:Stanley Schachter)在他们1956年的著作《当预言失灵(英语:When Prophecy Fails)》中提出。这三位心理学家秘密加入并观察了一个名为“探索者(英语:The Seekers (rapturists))”的小型幽浮末日宗教。该宗教认为世界会在1954年12月21日毁灭,只有信徒会被外星人救走。12月21日晚上信徒都聚在领袖的房屋里等待世界毁灭、外星人拯救他们。接近凌晨,所有人都很焦虑,想著等到十二点,21日结束,或许外星人就会到来。到了凌晨十二点,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屋子里非常安静,没有人说任何话。过了五至十分钟,终于有人说话了,不过是试图解释,或许我们这个房间里的时钟错了,我们应该再等等。又过了十几分钟,有人确认了屋子里的所有时钟的时间都是一致的,过了12月21日凌晨十二点,外星人还是没有来。于是又有人解释,可能外星人使用了另一个时区,我们应该再等等。终于到了早上,外星人还是没有来。信徒谁都不说话,该宗教的领袖Thedra姊妹终于决定到她的房间里去接受外星人的启示。出来后,她告诉所有信徒,因为你们的虔诚,世界被拯救了,外星人决定宽恕世人的罪孽,不再毁灭地球。大部分信徒都相信了这个牵强的解释。在地球灭亡的预言失败后,预期落空(英语:Disconfirmed expectancy)增加了认知间的失调,结果使大多数没有心理准备的信徒,为了减缓认知失调带来的心理压力与不适,转而接受新的预言。[3]
认知失调的其他作用案例包括时薪过低劳累而相信自己热爱工作,被众人指责是因为自己的错误,内心感到愧疚不愿承认而故作轻松,对遭严酷考验而进入的团体更有归属感等。
3. 阈下意识
从情境到意识,再到行为的传到链条。我们受到外部刺激,再到特定情境中产生特定的意识,再到产生行为、形成记忆,这一长串的过程,实际上非常复杂。
- 76秒内不能完成有效地购买,冲动就会消失。
- 阈下意识,人肉眼可以看见光度有一个临界值,称为阈。比阈值稍微低一点的亮度,我们肉眼已经看不见了,但是我们的阈下意识可以感受到,于是商人利用这一点做手脚,比如隐形广告。
以我们的视觉为例,当亮度低于某一个水平的时候,你就会什么都看不到了,这个临界点我们就把它称为“阈”,也就是我们视觉神经能够感受到外界刺激的一个阈值。
不了解神经科学的人可能不知道,比这个阈值稍微低一点的亮度,我们肉眼已经看不到了,但我们的阈下意识是可以感受到的,于是商人们就利用这一点来做手脚。
美国有个商家在饼干的包装带上打印了一个肉眼看不到的“sex”字样,结果销量大增,而且男女都喜欢购买这种饼干。
再举个例子
美国脑科学家在电影院做了个实验:在电影里播一段闪烁的阈下意识的广告,每隔五秒钟就播放一个长度为三毫秒的广告词,广告词特别简单,就是“吃爆米花、喝口可乐”这样几个字。
因为这个广告在电影里穿插着播放,你肉眼看不到,但你的阈下意识已经感受到了。
据说就因为这两行字,在6周里,爆米花的销售量增加了58%,可乐的销售量增加了18%。
隐形广告
第一个例子:人们的阈下意识已经感受到了sex这三个英文字母。
第二个例子:吃爆米花、喝口可乐已深入观众阈下意识。
单纯的阈下意识是不能促成销售的,或效果不会太明显。
有学者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看到好东西后形成的购买冲动,只会持续76秒,如果在76秒钟内不能完成有效的购买,冲动就会消失。
但是,阈下意识再加上视觉、味觉的刺激以及76秒的消费冲动,就会使销售出去的概率大大增加。
4. 冲动基因
- 你的冲动水平是由D4基因决定的,人类中大约有20%的人发生过D4基因突变。突变之后的人较容易发生冲动行为。而这种冲动行为在商业决策当中往往起到孤注一掷的作用。而孤注一掷又往往是企业获得大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简单地说,如果你想办企业,首先要知道自己是哪一类人,因为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问题,做法会不一样。
- 把人性的洞察融入管理决策,未来的管理学,一定是建立在能够更加洞察人性的基础上。在做管理决策的时候,甚至在做生活重大决策的时候,你需要考虑,怎样让本能发挥作用,或者抑制本能的发挥作用。
你的冲动水平是由基因决定的
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回答,但也许你不知道,任何人在做一件他认为值得的事时,头脑中都在分泌多巴胺及其他一些神经物质。多巴胺是什么?就是一种能让你产生“爽”的感觉的神经物质。所以庸俗地说,人就是为了“爽”而活着,当你感到爽的时候,多巴胺分泌得刚好合适,人就会感到充满活力,健康快乐,很有干劲。比如我们看足球时的哈哈大笑,吃美味大餐时的兴高采烈,其实都是多巴胺的功劳。
不过上帝也怕我们爽翻了,所以每个人出生以后,脑子里都会分泌一种平衡性的化学物质,防止你多巴胺分泌过多。科学家们在研究这个平衡机制的时候发现,不同的人平衡点是不同的,而这个平衡点的高低取决于基因的差异。影响这个平衡点水平的基因就叫“D4基因”,大约会有20%的人在这个基因上出现突变。“D4基因”的突变就会改变人分泌神经物质的机制,也会改变人对于新鲜感的判断,更直接地说,他们的冲动水平会不同,所以“D4基因”也被称为“新鲜感基因”。
5. 理性注入
- 理性的力量和后天的力量是强大的,在人的行为管理上会大有作为。我们要重视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出他们的力量。
- 人为什么会慌张情景让你产生意识,意识导致你的内分泌系统发生了变化,然后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慌张,这是一个传导关系。所以慌张管理本质上就是学会如何从情景、意识上去控制去甲激素的分泌水平。物理方法比如深呼吸,掐手指,憋尿,本质都是转移注意力。帕瓦罗蒂多年演出培养的对付慌张的方法,就是上场之前必须要看到一颗钉子,看到钉子他就踏实了。
- 情感注入,用另外的情感注入来改变意识形成环境。
- 理性注入问自己两件事情:1) 事先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不是不合适。 2)你的准备对于达到那个目标是不是已经充分了?理想地回答这两个问题。那么答案就能让自己自然而然地平静下来。
参考
- 得到 -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
-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6645220
- 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s/%E8%AA%8D%E7%9F%A5%E5%A4%B1%E8%AA%BF
-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9%9C%8D%E6%A1%91%E6%95%88%E5%BA%94
- https://zhuanlan.zhihu.com/p/496139379
以上是关于人际关系和心理活动机制总结 --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总结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2 资源关系 | 到底什么是”局“-- 清华宁向东的管理学课总结
2 资源关系 | 到底什么是”局“-- 清华宁向东的管理学课总结
复盘二: 了解自我和管理自我,诚惶诚恐,保持敬畏--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总结
复盘二: 了解自我和管理自我,诚惶诚恐,保持敬畏-- 宁向东的清华管理学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