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的要素与结构
吴炳忠
所谓论证要素,就是在论证中这些东西必须具有,它是构成论证的必要因素。
我们讨论论证的要素,实际上是讨论论证中所必须具有的东西。如果没有这些要素的参与,那么,论证是不完善的,正是这些要素的参与,论证的内容、结构才完整。
我们之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是发现在学生的议论文里,大量存在着论证要素缺乏的现象。叶黎明教授说:“议论文写作中论证的缺乏、不充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突出的问题。-------对1602篇议论文的分析显示,论证不充分的占58%,论证缺乏的占31%,合起来比例高达89%。---------这样的议论文,其论证过程基本等同于“举例子”,整个论证的逻辑就是“因为例1、例2、例3都说明了道理a,因此,道理a是正确的”。”
写作思维就是一种文体思维。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中之重,三要素中的核心要素,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靠的就是论证。不会论证,就是不会写议论文。
有人说,议论文写作有四个要素,即目的、论题(论点)、证据、逻辑。其中,逻辑直接指向论证,论证的过程就是逻辑推理的过程。
讨论论证要素,首先要明确什么是论证?
论证是依赖逻辑推理,选择、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是表明论点与论据之间存在合理、必然的逻辑关系的过程。
既然是一个过程,那么,起码应该有“开始、中间、结束”这样三个阶段,或者说有“引论、证明、结论”三个部分。在这个三个部分里,必须具备的因素有那么些呢?
论证的要素包括:
1、论点。
论点就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任何一篇议论文不一定要有分论点,但是一定要有中心论点。在提出中心论点时,要做到正确、准确、明确、简洁、严密,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中心论点可以在开篇提出,开门见山;可以在篇末概括水到渠成。
2、论据。
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一篇议论文只有论点和分论点是不能称之为议论文的,还必须具备典型而鲜活、具体而富有说服力的论据。论据可以是生活中的事实,也可以是名言警句,多种多样。论据要注意其准确性,要与论点有内在的一致性,起到支撑的作用。
对论据要有概述、说明、阐释。
对论据要有分析。论证就是分析说理,通过对论据的分析,就是找到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分析就是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谁说“分析”不是一种论据呢?是理论论据。优秀的议论文不仅建立在可靠的证据上,而且建立在用证据证明论点的分析上。
分析包括:因果分析、意义分析、点面分析、假设分析、实质分析、辩证分析、条件分析、批判分析--------
逻辑关系,包括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对比关系、转折关系、目的关系、条件关系、解说关系--------
论据是文章的内容知识,内容知识越丰富,对问题思考就越丰富、深刻。
#论点、论据,是论证的前提,也是论证的内容。
3、论证方式。
论证方式是抽象的,在论证过程中是隐含的,是指论证的形式,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等。因此,论证又叫逻辑证明。
也有人说论证方式包括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必须指出的是,立论和驳论不是论证的方式,而是论证的角度。
论证要有推理过程。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过程就是推理的过程。论点是由论据推导出来的。推理的过程是论证的核心。
这个过程实际是回答如何进行论证的、怎样证明的。这个过程包括:1、要有论点,并解释,2、概述、引用论据,3、阐释论据,4、分析,或演绎或归纳,推导论据与论点的关系,5、得出结论。
论证方式就是论证过程中的判断、推理形式。即显示如何将论点与论据联结起来的。这个联结,靠的是推理。论证方式是论证的形式,一一思维形式。
论证是一个过程。论证过程是一个以论点、论据为内容,以论证方式为形式的逻辑结构化过程。证明,就应该有严密的推理过程。
4、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是具体的,是指使用了什么论据(如,事实、事理、比喻)和如何使用论据(如,对比、类比、引证)。
论证方法和论证方式,解决“如何论证”的问题。
论证知识的核心是逻辑知识。写议论文首先要“讲逻辑”。议论文的主要特点就是逻辑性,表现为把论点和论据、观点和材料紧密地组织起来。因而,议论文的思路脉络,不是记叙的线索,不是说明的条理,而是中心论点的阐述论证过程。中心论点是核心,揭示论点与论据的逻辑关系是关键。
5、论证思路:
学会纵向、横向、反向等开拓方法,有四个开拓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会怎样”。一般重在“为什么”上下功夫。
6、论证结构:
议论文的思路脉络,或说论证过程,一般说是“提出问题一一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具体的布局谋篇法有:起承转合法、逻辑推理法(演绎推理、归纳推理)。
议论文的本论部分的论证结构(即段与段的关系)有四种: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
议论文段内基本层次有:分论点+阐释+论据+推理、分析+结论。这也是论说展开的常用技巧,另一个技巧,或说变式是:举例(或对比、比喻、类比、引用等)+推理、分析+结论。
总之无论是文章结构还是论证结构,要合理(布局科学、层次清晰)、严谨(各部分都是逻辑上的必然关系、精密、周严)、自然(顺理成章)、完整(不残缺、不混乱,首尾照应)、统一(文脉统一、思路统一)。
7、论证的语言特点:①准确、严密;②概括性和简洁性;③使用修辞,体现其态度鲜明、和感情色彩。反对议论文语言的“文学化”“抒情化”。
叶黎明教授说:“议论文教学的两个方向,一是表达技巧,包括语言风格、结构组织和行文思路。另一个则是论证技巧,包括获取论点的途径与方法、搜集论据、分析论据、修改论点等。”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写作的重点。(《写作教学内容新论》302页。)
8、精彩展示:
(1)典范例段:对于我的朋友,我很重要。
相处多年,知面知心,有时言语都显得多余。仅凭一个微蹙的眉尖、一次睫毛的抖动,一眼呆呆的凝望,就可以明了对方的心情。一个眼神,让彼此宁静;一句问候,让彼此感怀;一次紧握,能给我信心;一声歌唱,能给她感动。我会因她的感动而鼓舞;她会因我重拾信心而雀跃。夜深人静时,手指在揿了几个电话键码后,骤然停住,那一串数字再也用不着默诵;逢年过节时,她写下一沓贺卡。轮到写我的地址时,她闭上眼睛……假如我不在了,就像计算机丢失了一份不曾复制的文件,胶卷里翻出了一张没有图像的底片,她的记忆库里留下不可填补的黑洞。许久之后,她将一张没有地址只有姓名的贺卡填好,在无人的风口将它焚化。然后,她一个人恍如走入茫茫沙漠……面对这般友情,能说我不重要吗?(《我很重要》)
简要评析:有时用来证明分论点的材料不必惊天动地,列举身边的琐屑小事即可。这些“小事”宛如散落一地的珍珠,主旨句(分论点)就是一条彩线,只要能够发挥彩线的作用,就能串成精美的项链。“彩线串珠法”就是围绕一个分论点,恰当地组织大量的琐碎的细节材料来展开论证的方法。关键是如何组织,使材料有情,有理,有序。
上面的例段,材料非常丰富,它是怎样展开并组织的呢?首先明确分论点“对于我们的朋友,我很重要”。在哪些方面体现了“我”对于朋友来说很重要呢?从最细微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说起,列举我们相知的程度,说明我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我。这里全部用的是整句,句式整齐对称,有时还有对比。接下来用散句,基本上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后面的“假如我不在了”和“许久之后”是作者用想象中的情景来拓展充实。这些琐屑的材料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组织起来的。本段文字,在评卷教师看来不仅是理性的感受,也是对他自己生活的一种体悟。怎么不会给高分呢?文段收到这样的效果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情动人。
(2)典范例段:
要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就要让乐观的旗帜永远飘扬。悲观只能产生平庸,乐观才能造就优秀。从平庸的人那里,我们很容易找到悲观的影子;从优秀的人那里,我们不难发现乐观的精神。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在悲观的人眼里,原来可能的事也能变成不可能;在乐观的人眼里,原来不可能的事也能变成可能。悲观的人,即使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乐观的人,即使所受的磨难无量,前途更无量。因此,航行在生活的海洋中,我们要选择乐观,要让乐观的大旗在我们的桅杆上高高飘扬。(《让乐观的旗帜高高飘扬》)
简要评析:
摆事实讲道理是最基本的论证方法。不少同学在选择论证方法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例证法,有的同学甚至除了例证法,不知道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展开一个段落。例证法固然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有时我们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事例,或者即使能找到,但篇篇如此,段段如此,每次作文,都是一段举一个例子了事,也难以改变平庸单调的作文面貌。只有熟练掌握引证、喻证、假设、对比等常用技法,并且具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的强烈意识,才能在考场上文思泉涌,左右逢源。
上面这个例段,分论点是提倡乐观的生活态度,作者没有列举苏轼屡遭贬谪,依然高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等事例,而是把乐观和悲观联系起来,正反对比,双管齐下,反复比较二者的不同结果,鲜明而有力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这种抽象说理的方法运用得当,不但没有空泛议论的毛病,反而能充分表现我们的思维深度和语言机智,以精彩的警句赢得评卷老师的青睐。
(3)典范例段:诚信是美好心灵的表现,是高尚的品格。诚信是一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生活中的诚信是变化的高手:公平买卖,童叟无欺,是商人的诚信;清正廉明,奉公执法,是公仆的诚信;诚实守信,遵守诺言,是朋友的诚信;不说谎话,不欺骗人,是孩子的诚信……变化虽多,诚信的实质却是一成不变的。
简要评析:巧用判断句是一种操作简便但非常有效的构段方法,尤其适合开头段与结尾段,因为在这些段落中,往往需要我们用简洁明了、鲜明突出的句子来阐述题旨或文章的中心论点。上面这个例段开头就用一个简明的判断句对诚信进行界定阐述,鲜明有力,给人以很深的印象。再举几例:
“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精神的平安,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王蒙《善良》)
“飞翔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从容。一种笑看滔天骇浪的大度和沉着。”“飞翔是一种拒绝妥协的姿态,一种摒弃平庸的决裂,一种追寻自由的勇气,是一种昂首阔步、勇往直前的信念!”
“超越前人是一种必需,是一种进化,是一种向上的精神和力量。”
判断句还可以构成暗喻,化虚为实。高考作文很多题目都是比较抽象的,我们可以用若干具体的、可触摸的物化意象或某个细节、某个生活画面、某个社会情景构成暗喻句去诠释抽象的概念。如例段用散文、商人、公仆、朋友、小孩来诠释诚信。再如:
坚韧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是“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的鉴湖女侠秋瑾!我,也决心像他们那样,追求拥有坚韧的品格。
思念是爸爸头上的白发,是额上的皱纹;思念是深夜打来的长途电话,思念是远方寄来的厚厚信笺;思念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
这种写法可以使文章形象生动、文采飞扬,能化平凡为神奇。但在写此类语段时要注意从不同角度对抽象概念进行诠释,从而避免内容的重复。
(4)典范例段:眼泪为感动而流淌。为朱自清笔下父亲穿棉布袍子的笨重的背影而流淌,那朴素的文字下跳动着至爱的亲情;为《红岩》中的英雄群体而流淌,他们让人看到,信仰曾经具有抵抗死神的力量;为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美人鱼公主而流淌,她为了获得王子的爱情,不惜牺牲生命;为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那些年轻的女兵而流淌,她们用柔弱的身躯抗击侵略者,花朵般的生命殒灭在德寇的枪口下;也为美国犹太作家辛格笔下的吉姆佩尔而流淌,他受尽欺骗嘲弄,被人们称为傻瓜,却始终坚信‘好人’信念,以自己的善良、忠诚、以德报怨映衬世人精明乖巧背后的愚蠢堕落……他们体现了作为人的尊严,显示了爱与献身的价值,标举了正当的生活应该遵循的原则,让人仰望。
简要评析:什么是点例?点例是与繁例相对而言的。繁例是叙述较为详尽,占用篇幅较长的例证,点例是叙述较为简略,所用文字极少的例证。运用繁例,一般一段只用一例;运用点例,一段可以连续使用三至五个相关的事例。巧用点例,繁点结合易于酿造佳篇,使文章显得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蕴深刻、文采斐然。
上面文段中有5个精彩的点例,从不同侧面概括值得感动的文学作品人物,体现了作者丰厚的阅读积累,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运用点例排比构段需注意的问题:一是排比事例一定要有内容上的某种相似性(例段中五个事例的相似性是都有令人感动之处),这是运用点例排比的基础,如果事例间缺乏这种相似性的,就不能排比运用;二是根据论述需要,简要概括人物或形象的主要事实;三是在分述事例时,尽可能保持语言句式的相似,从而形成排比,彰显气势与文采;四是例后要有概括总结、分析求同。
【以上语段选自一松柏博客】
(5)典范例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我言秋日胜春朝
江苏考生
无意中翻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几点水纹,几抹残云。一扁舟,一钓叟,除此之外,满卷皆虚空。这叫留白,是中国水墨画中荡开的浓重一笔。全卷只有几处重点物像是细心勾勒的,其余只是略作铺陈,甚至不沾半点墨。全卷意蕴于是从二维纸面伸展成了无限。
留白是与前人的叫板。南宋马远与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画师,大多是事无巨细,皆一一列举下来。怕是远处草丛中几块石子、几块污秽的牛粪,前人也会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装裱以登大雅之堂。布满画纸的山水,自也有它的美,碧水蓝天,枯藤怪石,强烈的视觉冲击,喂饱了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仿照古人的《清明上河图》,一千多人物,雕梁画栋,飞桥屋檐,美、大气。但马远与夏圭,偏不爱这耗尽精力、体力的活儿。再者,前人已留下大量如此详尽的山水,再走这条路,恐怕历史上只会多两个无名的山水画师,却少了“马一角”“夏半边”!
古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乐观与通达,也是个性与创新。自古太多的悲秋怀古,似乎一到秋天,日历一撕下,人的心境也会转凉,尽管那炎热与夏天并无二致。“前人之述备矣!”秋,承载了太多的悲伤情怀,有“天凉好个秋”,也有“物换星移几度秋”“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只有这一声啼鸣,唤起了后世对秋的审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那成排的雁、鹤不同于以往,成了欣欣向荣的象征,成了最美的秋词。这便是“唱反调”“叫板”之美。
有些话,别人也说过,我便不必再附庸风雅; 只有别人无话可说时,才是我的主场,我的黄金时代。国学大师陈寅恪不正是这样的人吗? 面对一个妓女,他不似别人一样心怀芥蒂,以别样目光看她,而是在目盲情况下口述了百万字巨著《柳如是别传》。这是个性与创新,也是对人性的敬重。同样,韩干,那个画马的宫廷画师,亲身入马厩,与马儿共同生活,不听从老师的劝诫,才成就了《照夜白》。韩干的马,大多腰体肥圆,怒目圆睁,没了以往画师的瘦马,病不啦唧的。
鲁迅先生的话犹在身边萦绕,“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了,只有于杂草丛生处辟蹊径,才能避免在他人的康庄大道上流于平庸,才能成为为人记住的开路人,才能成为有个性的个体,才能成为马远、夏圭、陈寅恪和韩干……只愿在不断流淌的长河中,尽管洪流碾过,巨山平偃而下,我却依旧能听到“我言秋日胜春朝”抑或更响亮、更不同于他的啼鸣。
【点评】
这篇实属难得的考场佳作,其亮点如下:
1.善找由头,材料丰富。作者悠闲从容地从《寒江独钓图》起笔漫谈,材料援引丰富而妥帖,从马远、夏圭、韩干到陈寅恪、鲁迅等,古今史料,尽显风流。
2.叙议精当,巧妙扣题。可贵的是文章不是脱离材料空谈道理,也并非生搬硬套堆砌事例,而是在精当的列举、巧妙的引用之后,恰到好处地加以议论,自然地勾进了题旨,用“留白”“唱反调”“叫板”“独辟蹊径”等词,生动地诠释了题目材料中的“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意蕴丰富,颇有新意。
3.积累厚实,行文从容。以文而论,作者胸中有墨,故清词丽句汩汩而来,行文纡徐从容,又节奏分明。
http://www.sohu.com/a/161448309_648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