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长的设计师必须知道的事情!(深度好文)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想成长的设计师必须知道的事情!(深度好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可能是小苗UI设计师们最关心的问题
人分三种类型:自燃型,可燃型和不燃型。
你是自燃的,必定能出众;
你是可燃的,点一下也能持续发热发光;
你是不燃的,点死都没用!
先正三观!再去努力!并且把周围人当参考,看看自己是否跑的比市场上80%的人快!
UI/UX行业目前处在了一个非常微妙的时期,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工作没有以前好找了,和大家讲,并不是UI设计行业不行了,而是处在泡沫沉淀期,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时间可能会持续两年左右。
先来回顾一下过去十年的互联网发展的几个热点:
房地产
电子商务
社交
大数据
LBS
国内手机品牌崛起
移动互联网(手游爆发)
互联网+ O2O
众筹
智慧城市
智能家居
双11,双12
快递运输
旅游
P2P金融,各种宝
汽车租赁
保险
第三方支付 打车,支付宝,APPLE PAY
微商
智能电视,影业
互联网教育
前几年UI行业大发展的泡沫,是怎么形成的?
传统行业有3%的利润已经很厉害了,但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利润都在15%以上!
中国的制造业,在1980年-2000年是非常火爆的,但现在人力成本陡增,传统行业利润很薄,而互联网行业赚钱。很多传统公司就把线下公司卖了,拿出几百、几千万来做投资,也来赌一把。还有传统行业本身要进行线上渗透,开设移动互联网部门。有好点子的人成立了创业公司,其中以移动互联网(APP)公司居多,他们向资本方要资金,有了天使轮、A轮、B轮、C轮、风投等等。于是大量热钱流入互联网行业。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互联网方向的创业公司会增加6000甚至10000多家,如果每家公司都配一个设计师,每年就增加12000个岗位;如果每家配2个设计师,就是24000个左右的设计师岗位。
但是创业公司非常辛苦,而入行多年的老UI不愿意放弃已经稳定的工作去创业公司,创业公司很难招到人,但同时又要尽快给投资方展示产品成果,于是开出高薪招聘。大家都从中看到了机会和商机,就有大量人涌入。三年前一个UI难求,只要会PS和画画界面,就能拿到高薪,但现在每天有100个人给创业公司投简历,招聘的人也变成了“皇帝闺女不愁嫁”,挑挑拣拣。
创业公司的UI占整个团体的比重是多少呢?2014年我的调查结果是52%的UI设计师在创业公司,2016年是48%。虽然创业公司生生死死,可也并没掉多少。
这么多学设计技能的同学,市场能消化吗?其实是消化得掉的。
2015年的数据显示,很多设计毕业的同学并不全部做UI,很多去做了电商美工。浙江电商报告:
天猫店铺总数:137734家
旗舰店:83071家
专卖店:15423家
专营店:3920家
除了做电商美工,还有不少同学进了高歌猛进的互联网金融业。
几个月前,这个被吹大的泡沫还运行得好好的,现在的UI行业就是到了一个拐点。
目前国内制造业一片狼藉,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相对还是好的。
我2006年入行,手机一支,经历了黑白像素时代→彩色像素时代→彩色小屏时代→彩色中屏时代→彩色触屏时代→彩色大触屏时代;电脑一支,黑白像素时代→彩色像素时代→彩色小屏时代→大屏时代→移动PAD时代。
互联网接入的方法和我们的网速,经历了拨号上网→宽带→2G→WIFI→3G→4G……
可穿戴设备从IWATCH→GLASS→VR
经历了基础设施和硬件的发展。
大家关心的是UI设计行业的未来该怎么走?
我要和大家说的一件事是互联网设计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首先是响应式设计。
现在有两种声音——UI设计师到底要不要学习前端代码?
屏幕的尺寸越来越多,我们的使用习惯都是多端混用。
电脑、PAD、手机、可穿戴,及今后的VR、智能家居、TV、车载,他们上面可能会用同样的应用,同样的数据交换。
如果用古老的拟物风格做适配,5-7个屏幕尺寸就会累死,扁平化对响应式适配是非常有优势的。
这张图是最低适配 PC-PAD-手机 的网页,他用一套代码一套数据库,用交互信息架构的布局展示不同,来控制信息内容的呈现方式,如果要做的好一些,估计要做5-7个不同屏幕尺寸的交互布局。
也就是说,将来对UI设计师的职能需求里面,对各端口的交互响应式适配会要求更高,甚至比画图还高。如果说你不懂一些代码的实现方法或者一些APP的GUI层可能也要用上前端的技术,也要加一些封装,如果不了解一些前端的技术,以后切图都会变的很麻烦。
做响应式的话,信息结构会更模块化,当然我并不是主张UI设计师去写代码的一类人,相反,我只希望大家了解前端的一些简单的实现方法就行了。
一个企业在拼命为我们简化步奏,可视化的做响应式,多端混用技术:Phone、Pad、Watch、TV、PC、Car、VR……就是,一个逗比公司——A DO BE。
要注意ADOBE家的动向,虽说现在Sketch和Axure这些软件做适配和交互目前看来很有优势,但是我觉得Adobe将来会更多投入可视化的html5的或者一些代码的输出,设计师只要拖拖拽拽就能出很棒的交互效果。
Adobe After Effects做交互动画
从MUSE模板化做网页到Adobe Edge做HTML5页面
Adobe Flash Animation 产生FLASH一般的HTML5动画
Adobe Project Comet 交互原型工具
Adobe Experience Design 交互原型工具
虽然比起PS和AI,对大家来说还比较陌生,但是我觉得Adobe是非常能做一个设计软件普世需求的,他也不希望移动APP设计被Sketch和Axure把他的份额分走。
互联网设计的另一个大方向——虚拟现实
从2015年初至今,我已经做了1年多的VR项目了,高盛在前几个月刚发表了一个报告,2020年,预估VR产值将达到800亿美元。
现在很多大公司都开始了VR和AR的研发,其实大家最关心的是,我能不能从这个即将到来的大潮中分一杯羹?这是必然的。
大家知道“摩尔定律”吧?大意是每18个月,计算机硬件速度将会提高一倍,价格降低一倍。目前VR产品已经基本能商用了。但是卡帧、分辨率的问题、价格贵和内容稀少,都是需要解决的。2017年时这些问题可以解决一小半,到时有硬件、有系统、有平台,就需要有内容,就像当年的苹果APP Store。届时又会像三年前一样,大大小小的资本流入VR项目。
内容=梦,而VR又是以替换人类视觉为主要交互方式的,各种造梦设计人才又会成为抢手货。
比如现在动作捕捉类输入设备的代表产品:
诺亦腾:全身动作捕捉设备;
Dexmo:机械外骨骼输入设备;
Ximmerse:力反馈手势输入设备;
微动:手势识别输入设备;
Usens:手势识别输入设备。
KAT 体感跑步机
KAT Speed 随动模拟驾驶座椅
蚁视体感枪
PP GUN
硬件交互上也会和现在有很大不同。
2016年1月,我对5000个在职UI设计师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市面上又2.5%的设计师在从事和VR/AR有关的一些项目,但是到了明年中旬,也就是2017年,这个百分比会增长到15%-20%,2018年会更高一些。
VR对UI设计的技能要求上有没有变化?
是有的!大家知道,像素时代→拟物时代→扁平时代→响应式多端时代,对视觉表现及技能要求不同。
2006年以前,可能像素点很好,小标很精致就是一个合格的UI设计师;到了拟物时代,PS要像照片拍出来的质感才是优秀的设计师;到了扁平时代,就要高端洋气上档次,类似欧美的风格就可以了;到了响应式多端时代,你要学会各个端切图适配;到了VR时代是不是对工种的技术需求有不同呢?
不像PC端有微软,GOOGLE有android,苹果有ios,目前还没有“一统天下”的VR操作系统,很多VR项目,用U3D,虚幻引擎啦,或者其它引擎来做的很多,现在市面上规范还比较乱,有点像IPHONE还没诞生前的大屏智能机市场,大公司都纷纷的在推自己的SDK,或者各种开发包提供给开发者,也就是目前大厂商都在争取基础建设的施工,在铺路。
项目=路上的汽车,我们UI设计=车上的乘客。
设计师“乘客”们目前能做的是什么?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做出项目,有很多大公司做出各种引擎模块,让设计师能快速的移植过去,就要看后期有没有人把3DUI引擎做好,比如有很多内置效果,换换皮肤就可以的一套系统架构,比如U3D的UGUI模块,如果没有做或者你需要非常自由的交互效果,你可能要学3D软件或者AE能操作空间动效的一些技术。
你可以理解成——这边有金矿,我有人(UI设计师),他们有的会用铁锹(PS、AI、AE、3D软件)但是提高产能需要更高效开采工具挖掘机(UI引擎模块)。如果未来UI引擎模块设计得比较好,我们UI设计师学一个引擎交互的使用,就能做项目了,如果想在引擎里做点特别的效果,估计你还是要学会简单的3D建模和3D动画和AE的一些3D效果。
UI设计师到底可以做到几岁?
有一个2016年世界范围的UX调研报告,大概有7725名国际UX设计师参与问卷。
从上图上看,在国外,从18到70岁都是有设计师的,而且分布还是比较均匀的,然后看他们的工作方式。
前不久讲UI泡沫,硅谷女设计师说他们美国情况,比如美国比我们互联网前沿10年的话,美国现在纯粹UI消失了,现在都是视觉带产品 视觉带前端,视觉带用研,视觉带交互,让产品指一下动一下,比较被动的GUI,视觉已经没有了。
除了响应式多端交互设计,VR设计,2个迅猛而来的变化云办公也会慢慢兴起,随着VR的兴起,文化娱乐业会空前的发展。和传统行业和资源开采不同,互联网会无穷无尽的发展,不断的有新机遇产生,比如说1971年有人发明了电子邮件,有人发现这个东西发广告很好,大笔的电邮广告就诞生了;那垃圾广告又太烦,我发明一个拦截软件又挣钱,所以互联网的魅力就在于会生生不息的产生新需求。
我身边几个老UI设计师,今年跳槽都涨薪60%+,刚出道的是弱势群体。
UI小苗们刚出道又遇泡沫期,该如何发展呢?
首先来看看HR是如何选简历的。HR看重的方面按顺序分别如下:
工作经历
技能匹配度
学校学历
外表沟通能力
性别年龄
薪资性价比
现在招聘网站上出来一个UI设计师的职位,基本上都是有100-300人投简历,而其中99%的人并不符合这个岗位。
HR虽然求贤若渴,但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饥渴了。甚至已经懒得看这100多份简历了。
如何在海量简历中脱颖而出?
目前HR收到简历的状态,他根本没时间去看,基本还是靠内推。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网上发作品,吸引注意力,增加存在感。不过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很多人说那我要出名,目前我看来在UI圈子里要出名3条路:
画得好,作品好,比赛获奖,视觉实力派;
写教程,具人气,一直写,至少6-7篇;
大公司,大项目,教育背景牛或者其他能力。
我这边建议是,最好是结交几个基友,基友要跳槽互推,对公司比较了解,形成社交圈。
现在能快速找到工作的,运气好的排除外,年前都做了非常多的准备。
虽然网上岗位很多,但是能够得到的并不很多,大家最好保持一个和自己差不多的社交圈,经常联系,知道行情,朋友之间互推和内推,我鼓励年轻人1-2年跳槽,这样对涨薪很有好处。
我鼓励年轻人多跳槽
除非这家公司你呆着非常舒服,其它我还是建议年轻人适当跳槽。
跳槽有利于涨薪;
可以接触到不同的项目;
可以积累人脉;很多人如果工作很认真或者受目前公司里的某些程序员或者其他人认可,今后都会成为人脉。
很多HR其实对设计师能力并不是太了解,你就有必要多发作品,多吸引眼球,多积累人气,那很多HR看,这个人好像好评挺多的,能力可能也比较强,所以,有一份比较精彩的线上作品集会比较好,一定要不断迭代优化。UI中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师发布作品和文章经验的平台。
做一个专精的GUI视觉设计师,还是一个多面手?
据我调查,BAT和大公司里,设计师占全体的17%左右,83%左右的设计师身处普通私营企业,而其中48%是创业公司,他们其实能吸纳掉大部分设计师劳动力。
如果你就押宝押在一个诸如视觉GUI一个点上,当然也没问题,就以去大公司为目标而修炼自己,把视觉GUI技能修炼到炉火纯青。
但是中小公司是以实用为目的,如何平衡你成长期的利益得失,这个要自己考虑好,在中小企业里,可能因为你不会做一些杂项减低了你初期的竞争力度。
老板雇佣你来,其实就是为了让你给他创造价值的,他获利至少你年终奖都不会很难看,也就有机会涨薪,穷忙和看似勤奋,有些创业公司的老总或者员工都很忙碌的。思考得少,就会干得多,这没意义产生不了价值,不思考就容易穷忙。梳理项目、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切记资源有限,不要过度设计。
反复改稿不过怎么办?
最近群里有个新人,总是要求被老板改稿,改了20几次,还被打回第一稿,很难推进这个设计。我问他怎么和老板沟通的?他是改一点给老板看一看,然后返回来在改一点点。然后我让他把可能会调整的稿子2-3个有对比的方案给老板看,后来很快过稿了。
很多设计师每次都只提交一个方案,老板没法对比,但他也说不清哪里不好,就东挑挑。我后来教他,你把同一个稿子的配色、信息摆放、字体尺寸,稍微重构几个可能性同时提交上去,而不是线性的1次不行、2次、3次……
就像谈恋爱,问姑娘,这个好不好?不好,那个好不好,不好,那你说什么好,姑娘说你猜。你猜我猜不猜,而你是个“富有”的设计师,你的做法是——“姑娘姑娘你看看,我这边衣服,包包,香水……一堆,你挑个你比较喜欢的!”姑娘要了包包,然后你再给她,爱马仕、古奇、驴牌包给她挑,慢慢你就会知道姑娘到底要什么;比你一次一次询问,她只会觉得你笨:“连我的心思也不懂!”
重要的是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UI设计师在工作中最需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时单看作品无法鉴别设计师是否有这个能力。比如有些人连PS自己都搞不定。
市场早期对UI设计的需求是,你只要会画图,创业公司的老板或PM说什么画什么就行了,现在UI设计师那么多,他们一定要招一个省心的。
一般有经验的设计师在看到一个项目时,发生了什么问题?如何去解决?他们心里都是有谱的。新人设计心里没谱,都是瞎撞瞎撞的。
我们都是用钱去解决自己缺的那个东西,老板缺设计能力,所以花钱为他去解决产品设计的问题,是你能力的体现。你的能力越突出,价格就越高。
做过大项目、大公司待过的人抢手,是个人设计信誉度的问题;如果拿不到大项目,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小项目看潜力和工作态度。什么都没有的看作品和综合能力,还有就是热情。找工作需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做符合单位需求的简历,至少要70%的作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沟通最重要
设计不是从打开PS这刻开始的,因为你自己的体力和手速有限,想法也有限,好的设计是需要时间调整出来的。不同的项目,也有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功能,不同的用户群,直接去套是没意义的。如果不前期摸清楚客户上级的需求,你怎么做都是错的。
设计前期是要知道很多支撑设计的需求,这个不去了解,你设计的是自己的设计,不是在为产品设计。一般我做项目,上来先看需求,需求不明确的地方,找我能揣测出的各种类似的点子,竞品的界面、灵感创意、配色、元素和客户沟通,打开PS前,已经和客户几十回合了,虽然没动笔,但客户的指点欲望已经满足了,我也套足了情报和需求,这时才会开始设计。
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会花30%-70%的时间来做沟通。很多人一上来就花70%的时间做一个用户不想要的效果图,或者抄一个很牛的设计。你要知道,一个很牛的设计说不定人家是花1个月做的,你几天抄了四不像,客户没法认可,剩下的30%的时间再改几下,一个蹩脚的半成品上线了,你不爽,上司和客户也不爽。很多设计师的问题是脸皮薄,缺乏沟通技巧。
如何把客户提供的需求文档,文字的东西转换成原型?
本文出自 “11363316”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11373316.blog.51cto.com/11363316/1755219
以上是关于想成长的设计师必须知道的事情!(深度好文)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