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票房论的时代,小众电影如何大众化?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唯票房论的时代,小众电影如何大众化?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技术分享

《百鸟朝凤》出品人方励微博直播下跪!一个63岁的老人究竟做错了什么,竟要下跪?

原来,吴天明导演的绝唱之作,《百鸟朝凤》遭遇排片占1%的尴尬,上映一周票房仅有300余万元,这与其在豆瓣、猫眼电影等专业网站上的爆棚口碑形成巨大反差。更为尴尬的是,《百鸟朝凤》在上映首日就遇上《美国队长3》这样的IP大片,夹缝中艰难前行实属心酸。不过,方励老人的一跪还是打动了许多院线。随后,《百鸟朝凤》排片已达到7.4%,虽不至于票房飘红,但也可谓峰回路转,票房最终以8000多万收尾。

小众电影“跪求排片”一事在网上引发了热议狂潮。有网友认为,下跪虽悲壮,但利用这种方法求排片是一种道德绑架。还有的网友则认为,方励也是性情中人,为了能让观众看到这样一部反映中国文化的好电影,用什么方式其实都可以理解。

小众电影下跪求排片的现象不免让人心酸,不禁让人疑虑难道只有以下跪的方式才能得到排片?才能引起观众注意吗?下跪求排片到底是有意而为之还是无可奈何而为之,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小众电影确实身处极度尴尬的位置。

这是一个唯票房论的怪时代

近年来,国产电影走进了一个“口碑差却票房高”的怪圈。许多人气明星加烂剧情的商业片大行其道,而一些宣发投入较少却获各大电影节认可的小众艺术电影与观众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不少导演与电影人面对艺术电影少得可怜的排片量只能无奈发出“呐喊”,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唯票房论”。

随着电影消费人群的年龄层次逐步向“80后”、“90后”和“00后”推移,受众的审美和品味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很多年轻人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娱乐化和盲目跟风的问题,不注重剧情,只关注电影中的明星。这也导致一些明星出身的导演或者制片人利用自身名气“大打人情牌”,吸引粉丝观众,从而谋取私利,这种现象的产生也难怪国产电影一直无法受到国际的认可,没有流量担当明星主演的小众电影为什么没有高票房也就一目了然了。

就拿电影《富春山居图》来说,伴随着一边倒的差评,票房却直奔3亿元大关,排片比例一直力压同期上映几乎零差评的小众影片《逆光飞翔》,最终《逆光飞翔》仅仅收获了500多万的票房。无独有偶,2015年“五一档”,在各大院线被《何以笙箫默》和《左耳》等商业片刷满之际,小众电影《闯入者》上映头天不到1.5%的排片率。

这样的现实不禁让人发问:电影艺术就这样败给商业市场了吗?小众艺术电影的未来会好吗?

无论如何,“唯票房论”是个错误的崇拜,电影不是普通的商品,它的文化属性决定了它能从思想上和艺术上影响人,决定了它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要求它承担着精神娱乐与修养提升的责任。因此,电影市场的发展绝不能唯票房论,不能仅以票房来衡量作品优劣,不能仅以票房导向进行作品创作。

面对“唯票房论”的现状,小众电影能做的就是不再俯身迎合所谓市场需求,尊重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的高度,勇于引领市场追求更高的艺术品质,用高品质的电影引领观众。但是归根究底小众电影虽然口碑极好,但要走向大众视野,仍旧需要不断的努力才行,因为摆在面前的是一道道栅栏。

小众电影口碑扛起大旗,却始终叫好不叫座

小众电影的口碑历来都是备受好评的,无论在专业的评分网站上还是在获奖的数量上都是有口皆碑的。例如《我的诗篇》电影在全球首映后,随即摘得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并入围台湾电影金马奖,进入全球最大纪录片节荷兰IDFA的主竞赛单元,并且拿下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年度最佳纪录片”与“最佳音效”两项大奖,在国内外也取得不俗影响。

此外,《烈日灼心》、《一个勺子》、《百鸟朝凤》等等小众影片皆获得不俗的成绩,虽然获奖无数但是始终难以斩下高票房,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材不符合大众口味。21世纪,大众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和娱乐属性日益凸显,大众以宣泄为目的的消费文化的支配下,更乐意选择轻松、刺激、科技含量高的商业大片,来缓解他们工作生活中疲惫的身心,而小众电影的整体氛围较为沉重,虽有很深的个人情感和印记,但却不太符合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高压力人群的口味。

其二,上映档期选择不当。近两年来,除了春节档,最为拥挤的档期就是暑期档了,由于选在暑期档上映的电影过多,相当多的中小成本电影如果没有突出的优点,很容易成为大片的“陪跑”。加上由于自身的票房竞争力不足,小众电影在选择档期时,最好避开“卖相”极好的国内外大片。

其三,小众电影缺乏营销。小成本文艺片投入少,缺乏营销成本,上映之后也是自生自灭的态度,想靠着口碑逆袭出不错的票房,但小众电影往往就没有这样的运气,只能是静悄悄地上映静悄悄地下线。相对于商业片上映时明星的卖力宣传,小众电影的宣传力度一直不够。

其四,小众电影具有一定的观影门槛。文艺片的接受,需要有大量具有一定审美素质的观众。比如由汤唯主演的《黄金时代》,其情节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如果在不了解这段背景的情况下观影,就会显得很吃力。因此,在快餐文化的冲击下,高素质观众的缺失,也是导致文艺片上座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五,小众电影的演员知名度不高。在这个疯狂追星的年代,主演的知名度不足,很难形成强大的票房号召力。现在的观影者走进影院大部分是为了看自己喜欢的偶像,这也是商业片为什么烂口碑却能揽下大票房的原因之一,影片想要赚钱大多数会找流量担当来主演,引发粉丝效应,而小众电影却只能遭到商业片的排挤。

虽然小众电影面临着叫好不叫座的困局,但始终没有被大道其行的商业片淘汰出去,这就证明了小众电影的市场还是一定优势的的。

小众电影虽面临困局依旧层出不穷,为何?

小众电影虽然生不逢时,始终避免不了被商业片碾压的命运,但隔山差五会有小众电影被搬上银幕,甚至有些还出现了逆袭,例如《失恋33天》以低成本狂澜3.5亿票房。小众电影虽面临困局,但却层出不穷的原因或许就如冯小刚所说的:“输了什么都不能输了姿态”。

一方面,小众电影拍摄出了商业片缺乏的情怀。小众电影能通过纪实性叙事手法来反应表达电影的内涵和意义,还原生活的真实面目。小众电影普遍关注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希望通过电影给予他们更多人文关怀。与商业影片倡导和反映的现实情况、价值取向形成一定的反差。这类“底层叙事”的影片能对传统的镜头语言进行开拓创新,对固有的电影美学进行了改进与变革,让银幕多了几分朴素平凡的深情和几笔虽不光鲜却有温度的色彩,这往往是商业片办不到的。

另一方面,小众电影正在慢慢与时俱进,争取艺术性与商业性的统一。从2016年中下旬,国产小众片市场便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无论市场化运作,还是票房表现上都有了一些实质性的突破。但并不意味着应该刻意迎合大众的口味,而是更专注于影片内容,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小众电影的艺术魅力和深层次的思考,通过引导和提高审美取向,培养、壮大自己的观众群体。这正是小众电影之于产业、观众的根本意义所在,也是“唯票房论”很难触及的层次。

由此可见,小众电影是电影市场必不可少的一个电影类型。现在的电影市场尤其是有艺术、文化内涵,接地气,反映普通人生活的电影太少。电影环境好了,就越发需要提供给观众多样化的选择,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渐渐在生活接受的洗礼,人们会希望看到有思想、能触动人心的电影。中国观众对文艺电影的需求一定会越来越大,市场一定会越来越需要文艺片。但是要想小众电影被更多人所知,影响更多人,走上大众化道路是必不可少的。

小众电影如何走向大众化道路?

酒香也怕巷子深,宣传也要出“奇兵”。在如今快餐消费时代,人们对事物的选择呈现出标签化和脸谱化,对电影的选择也是如此,大部分人都奔着明星、大片而去,很少会把时间和精力赌在小众电影上,那么小众电影如何出奇制胜,在唯票房论的时代占得一方土地?

第一,建立小众艺术电影的放映体系,调整影院和片方的分成比例。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放映文艺片的艺术院线,但相比拥有完善电影机制的欧美国家,这一力度,远远不够。一个健康的电影市场,偏大众的商业电影和偏小众的艺术电影,应该都有属于各自的发展空间。

第二,着重培养优秀、客观的电影评论家和具有审美修养的高素质观众。客观公正又深刻的电影批评,不仅可以促进电影观念的传播,普及电影文化,还可以扩展文艺片的宣传途径,利用媒体,从文化的角度来不断巩固和扩大文艺片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同时还可以通过在高校举办大学生影视节,以及一系列针对大学生的具体宣传,来激发高校学生的关注度与参与度,从而培养潜在的受众群体。

第三,文艺电影工作者应该提升自己,影片质量过硬,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电影的市场竞争力。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国产文艺片票房惨淡的同时,也应该反思电影的质量。就目前的国内电影形势来看,国内文艺片还处在不断探索的阶段,要想真正走出“叫好不叫座”的困局,真正在商业电影的冲击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四,完善对电影的奖惩制度,不能够让电影陷入无序的“唯票房论”中。不能够只是观察商业片的高票房,需要给予小众电影更多的空间,,应设置多元的奖惩机制,来鼓励和发展电影形成多元的发展态势,让所有小众电影都能够有发展的契机,通过政策扶植让其健康发展,形成电影发展领域内多元状态。

第五,把握市场脉搏,电影也要接地气。小众电影既然最终要面向大众市场,那么就不能曲高和寡,不能唯我独尊,必须符合观众的口味,做到从受众中来、到受众中去。小众电影制片方要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电影给养,才能与市场中爱好文艺片的观众产生共鸣,进而激荡起更多涟漪。

总而言之,小众电影要想走向大众化,还是有一段艰辛的路途要走,打破唯票房论的现象也还是需要时间的,商业片霸屏的时代愈演愈烈,但只要唤醒了观众内在对于艺术的需求,小众电影必将引来井喷,必将走向大众化道路。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微信公众号:liukuang110

以上是关于唯票房论的时代,小众电影如何大众化?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ActiveReports 大数据分析报告:2018中国电影再次迎来黄金时代

python数据分析实战电影票房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

1-2 爬取猫眼票房网上的电影票房信息

回答好的,追加200分,推荐票房过亿的电影或你认为最好的电影

电影票房

电影票房与评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