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硬件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硬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硬件
作为一名即将统治世界的程序员,我们可以用我们指间的力量改变世界,但总而言之也要懂一些底层的东西嘛。
程序员编程的本质就是让计算机去工作,而编程语言就是程序员与计算机沟通的介质
程序员要想让计算机工作,必须知道计算机能干什么,怎么干的,这也就是我们必须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原因。
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分为: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软件(程序员开发的就是软件),如下图。因而我们的python编程之路分为计算机硬件基础,操作系统基础,和python编程三部分,就让我们先从计算机硬件学起吧!
好了不说废话了,一起来学习吧!
编程语言就是程序员与计算机沟通的介质 应用程序通过操作系统来控制硬件
一台简单的计算机可以抽象成CPU、内存以及I/O设备都由一条系统总线(bus)连接起来并通过总线与其他设备通信
理解各部分功能的一个简单的方法是,把计算机各部分组件往人的身上套,比如
cpu是人的大脑,负责运算
内存是人的记忆,负责临时存储
硬盘是人的笔记本,负责永久存储
输入设备是耳朵或眼睛,负责接收外部的信息传给cpu
输出设备是你的表情,负责经过处理后输出的结果
以上所有的设备都通过总线连接,总线相当于人的神经
计算机硬件有处理器、存储器、磁盘、磁带、总线、
处理器
计算机的大脑cpu,他从内存中取指令->解码->执行,然后再取指->解码->执行下一条指令,周而复始,直至整个程序被执行完成。
因为内存访问数据的时间远远大于cpu等待指令的时间,所以所有CPU内部都有一些用来保存关键变量和临时数据的寄存器 对于开发人员来说最后一中寄存器最为重要,这个寄存器包含了条码位(由比较指令设置)、CPU优先级、模式(用户态或内核态),以及各种其他控制位。用户通常读入整个PSW,但是只对其中少量的字段写入。在系统调用和I/O中,PSW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重要.
处理器的设计和改变
1.最开始取值、解码、执行这三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这意味着任何一个过程完成都需要等待其余两个过程执行完毕,时间浪费
2.后来被设计成了流水线式的设计,即执行指令n时,可以对指令n+1解码,并且可以读取指令n+2,完全是一套流水线。
3.超变量cpu,比流水线更加先进,有多个执行单元,可以同时负责不同的事情,比如看片的同时,听歌,打游戏。
两个或更多的指令被同时取出、解码并装入一个保持缓冲区中,直至它们都执行完毕。只有有一个执行单元空闲,就检查保持缓冲区是否还有可处理的指令。
这种设计存在一种缺陷,即程序的指令经常不按照顺序执行,在多数情况下,硬件负责保证这种运算结果与顺序执行的指令时的结果相同。
CPU的两种工作状态
内核态与用户态
内核态
当cpu在内核态运行时,cpu可以执行指令集中所有的指令,很明显,所有的指令中包含了使用硬件的所有功能,(操作系统在内核态下运行,从而可以访问整个硬件)
用户态
用户程序在用户态下运行,仅仅只能执行cpu整个指令集的一个子集,该子集中不包含操作硬件功能的部分,因此,一般情况下,在用户态中有关I/O和内存保护(操作系统占用的内存是受保护的,不能被别的程序占用),当然,在用户态下,将PSW中的模式设置成内核态也是禁止的。
用户态与内核态切换
用户态不能够直接调用硬件来进行操作,但是生活中总会遇到,比如你点开一个播放器他是如何播放的呢?——用户程序当需要调用硬件来使用时,通过特定的指令——系统调用来实现,通过用户态转变成内核态来调用硬件来使用的。
存储器
多线程和多核芯片
L1
I.第一步增强:在cpu芯片中加入更大的缓存,一级缓存L1,用和cpu相同的材质制成,cpu访问它没有时延
II.第二步增强:一个cpu中的处理逻辑增多,intel公司首次提出,称为多线程(multithreading)或超线程(hyperthreading),对用户来说一个有两个线程的cpu就相当于两个cpu,我们后面要学习的进程和线程的知识就起源于这里,进程是资源单位而线程才是cpu的执行单位。
多线程运行cpu保持两个不同的线程状态,可以在纳秒级的时间内来回切换,速度快到你看到的结果是并发的,伪并行的,然而多线程不提供真正的并行处理,一个cpu同一时刻只能处理一个进程(一个进程中至少一个线程)
III.第三步增强:除了多线程,还出现了傲寒2个或者4个完整处理器的cpu芯片,如下图。要使用这类多核芯片肯定需要有多处理操作系统
以上是两家主流cpu
计算机中第二重要的就是存储了,所有人都意淫着存储:速度快(这样cpu的等待存储器的延迟就降低了)+容量大+价钱便宜。然后同时兼备三者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了如下的不同的处理方式
存储器系统采用如上图的分层结构,顶层的存储器速度较高,容量较小,与底层的存储器相比每位的成本较高,其差别往往是十亿数量级的
寄存器即L1缓存:
用与cpu相同材质制造,与cpu一样快,但价格高昂,不适合大规模使用
高速缓存即L2缓存:
高速缓存L2是一种介于寄存器和内存之间的产物,他的速度快于内存慢于寄存器,造价适中。
缓存是一个好方法,在现代cpu中设计了两个缓存,再看4.1中的两种cpu设计图。第一级缓存称为L1总是在CPU中,通常用来将已经解码的指令调入cpu的执行引擎,对那些频繁使用的数据自,多少芯片还会按照第二L1缓存 。。。另外往往设计有二级缓存L2,用来存放近来经常使用的内存字。L1与L2的差别在于对cpu对L1的访问无时间延迟,而对L2的访问则有1-2个时钟周期(即1-2ns)的延迟。
内存:
内存是计算机必不可少的存储设备,他可以运行大于他的软件,在服务器中通常还有交换分区swap,主存的易失性存储,断电后保存的数据会消失。市面上还有一种内存ROM,是一种只读不易失的,还有EEPROM 电可察rom还有闪存可多次rw的存储设备,还有cmos,纽扣电磁,他是存储主板时间的,一块可用5-6年。
磁盘
磁盘低速的原因是因为它一种机械装置,在磁盘中有一个或多个金属盘片,它们以5400,7200或10800rpm(RPM =revolutions per minute 每分钟多少转 )的速度旋转。从边缘开始有一个机械臂悬在盘面上,这类似于老式黑胶唱片机上的拾音臂。信息卸载磁盘上的一些列的同心圆上,是一连串的2进制位(称为bit位),为了统计方法,8个bit称为一个字节bytes,1024bytes=1k,1024k=1M,1024M=1G,所以我们平时所说的磁盘容量最终指的就是磁盘能写多少个2进制位。
每个磁头可以读取一段换新区域,称为磁道
把一个戈丁手臂位置上所以的磁道合起来,组成一个柱面
每个磁道划成若干扇区,扇区典型的值是512字节
数据都存放于一段一段的扇区,即磁道这个圆圈的一小段圆圈,从磁盘读取一段数据需要经历寻道时间和延迟时间
平均寻道时间
机械手臂从一个柱面随机移动到相邻的柱面的时间成为寻到时间,找到了磁道就以为着招到了数据所在的那个圈圈,但是还不知道数据具体这个圆圈的具体位置
磁带
磁带是一种大容量存储设备,他价格低廉,存储量大,是一些企业容灾备份的首选,缺点是I/O速度慢。
总线
四小节中的结构在小型计算机中沿用了多年,并也用在早期的IBM PC中。但是随着处理器和存储器速度越来越快,单总线很难处理总线的交通流量了,于是出现了下图的多总线模式,他们处理I/O设备及cpu到存储器的速度都更快。
北桥即PCI桥:连接高速设备
南桥即ISA桥:连接慢速设备
操作系统启动流程
下三层设备启动流程
接通电源。bios运行---硬件加电自检--读取cmos,选择启动项。读入bootloader启动装载模块,启动操作系统。bios--mbr--bootloader--grub--kernel
应用程序启动流程
上三层设备启动流层
应用层序调用操作系统,操做系统找到层序所在硬盘,加载到内存, cpu用户态,内核态相互转化 调用硬件。
以上是关于计算机基础——硬件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