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死挣扎-2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垂死挣扎-2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请求分段系统是在分段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请求调段功能和分段置换功能所形成的分段式虚拟存储系统。分段式存储管理方式分配算法与可变分区的分配算法相似,可以采用最佳适应法、最坏适应法和首次适应法等分配算法。显然仍然要解决外碎片的问题。
- 首次 适应分配算法: 这种算法按分区序号从空闲分区表的第一个表目开始查找该表, 把最先找到的大于或等于作业大小的空闲分区分给要求的作业 。然后,再按照作业的大小,从该分区中划出一块内存空间分配给作业,余下的空闲分区仍留在空闲分区表中。如果查找到分区表的最后仍没有找到大于或等于该作业的空闲区,则此次分配失败。 优点:优先利用内存中低址部分的空闲分区,而高址部分的空闲分区很少被利用,从而保留了高址部分的大空闲区。为以后到达的大作业分配大的内存空间创造了条件。缺点:低址部分不断被划分,致使留下许多难以利用的、很小的空闲分区。
- 循环 首次 适应分配算法: 这种算法是由最先适应分配算法经过改进而形成的。在为作业分配内存时,不再每次从空闲分区表的第一个表项开始查找,而是从上次找到的空闲区的下一个空闲区开始查找,直至找到第一个能满足要求的空闲区为止,并从中划分出一块与请求大小相等的内存空间分配给作业。为实现该算法,应设置一起始查找指针,以指示下一次开始查找的空闲分区,并采用循环查找方式。即如果最后一个空闲分区的大小仍不能满足要求,则返回到第一个空闲分区进行查找。 优点 :内存中的空闲区分布得更均匀,减少查找空闲分区的开销。 缺点 :系统中缺乏大的空闲分区,对大作业不利。
- 最佳适应分配算法 :该算法从所有未分配的分区中挑选一个 最接近作业大小且大于或等于作业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 ,目的是使每次分配后剩余的碎片最小。为了查找到大小最合适的空闲分区,需要查遍整个空闲分区表,从而增加了查找时间。因此,为了加快查找速度,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从小到大递增的顺序进行排序。这样,第一次找到的满足要求的空闲分区,必然是最佳的。 缺点:每次分配之后形成的剩余部分,却是一些小的碎片,不能被别的作业利用。因此,该算法的内存利用率是不高的。
- 最坏适应分配算法: 该算法从所有未分配的分区中挑选一个 最大的空闲分区分配给作业 ,目的是使分配后剩余的空闲分区足够大,可以被别的作业使用。为了查找到最大的空闲分区,需要查遍整个空闲分区表,从而增加了查找时间。因此,为了加快查找速度,要求将所有的空闲分区按从大到小递减的顺序进行排序。这样,第一次找到的空闲分区,必然是最大的。优点:最坏适应分配算法在分配后剩余的空闲分区可能比较大,仍能满足一般作业的要求,可供以后使用。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系统中不可利用的碎片。缺点:这种算法使系统中的各空闲分区比较均匀地减小,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不能满足对较大空闲分区的分配要求。
在虚拟存储系统中,若进程在内存中占三块(开始时为空,采用先进先出页面淘汰算法,当执行访问页号序列为1、2、3、4、1、2、5、1、2、3、4、5、6时,将产生( )次缺页中断。
操作系统采用缓冲技术,通过减少对CPU的()次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引入缓冲的主要原因包括: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减少对CPU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提高CPU和I/O设备之间的并行性。所以采用缓冲技术,可减少对CPU的中断次数,从而提高系统效率。
Linux用户分为:拥有者、组群(Group)、其他(other)
linux中的文件属性过分四段,如 -rwzrwz---
第一段 - 是指文件类型 表示这是个普通文件
文件类型部分
-为:表示文件
d为:表示文件夹
l为:表示<a href=
"https://www.baidu.com/s?wd=%E9%93%BE%E6%8E%A5%E6%96%87%E4%BB%B6&tn=44039180_cpr&fenlei=mv6quAkxTZn0IZRqIHckPjm4nH00T1Y3nWnzPWbzmHNBn1RYuHmd0ZwV5Hcvrjm3rH6sPfKWUMw85HfYnjn4nH6sgvPsT6KdThsqpZwYTjCEQLGCpyw9Uz4Bmy-bIi4WUvYETgN-TLwGUv3En1TvPHmzn1b4"
target=
"_blank"
>链接文件,可以理解为 windows中的快捷方式(link file)
b为:表示里面可以供存储周边设备
c为:表示里面为一次性读取装置
第二段 rwz 是指拥有者具有可读可写可执行的权限
类似于windows中的所有者权限比如 administrator 对文件具有 修改、读取和执行权限
第三段 rwz 是指所属于这个组的成员对于这个文件具有,可读可写可执行的权限
类似于windows中的组权限比如administrators组,属于这个组的成员对于文件的都有 可读可写可执行权限
第四段 --- 是指其他人对于这个文件没有任何权限
类似于windows中的 anyone 一样就是说所有人对着个文件都会有一个怎样的权限
</a>
局域网的网关或主机的网关设置有误
主机IP设置有误
没有设置连接局域网的网关
局域网的网关或主机的网关设置有误
局域网DNS服务器设置有误
- A.主机IP设置有误的话,内网是无法联通的
- B.玩了个文字游戏吧, 局域网通讯没有网关这一说啊! 网关都是对两个网络来讲才有这一个说法, 同一个网络, 网关不起作用
- C.网关设置有误,不会影响内网的PING,内网只要保证IP在同一个网段就可以ping同。所以此时内网是可以ping通的。但是网关是两个网络之间的一扇门,要想跟外网ping通就必须又打开这扇门的钥匙即网关配置正确。
- D.DNS配置是为的域名解析。跟ping不ping的通无关。
在Linux系统中,/etc/skel你可以存储用于创建用户目录的系统用户默认文件
Linux下的/etc/skel目录往往不被人注意,其实此目录在新建用户时还是很有用的,灵活运用此目录可以节约一定的配置时间。
skel是skeleton的缩写,意为骨骼、框架。故此目录的作用是在建立新用户时,用于初始化用户根目录。系统会将此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目录都复制到新建用户的根目录,并且将用户属主与用户组调整为与此根目录相同。所以可将用户配置文件预置到/etc/skel目录下,比如说.bashrc、.profile与.vimrc等。
注:
1.如果在新建用户时,没有自动建立用户根目录,则无法调用到此框架目录。
2.如果不想以默认的/etc/skel目录作为框架目录,可以在运行useradd命令时指定新的框架目录。例如:
sudo useradd -d /home/chen -m -k /etc/my_skel chen
上述命令将新建用户chen,设置用户根目录为/home/chen,并且此目录会自动建立;同时指定框架目录为/etc/my_skel。
3.如果不想在每次新建用户时,都重新指定新的框架目录,可以通过修改/etc/default/useradd配置文件来改变默认的框架目录,方法如下:
查找SKEL变量的定义,如果此变量的定义已被注释掉,可以取消注释,然后修改其值:
SKEL=/etc/my_skel
Nagle算法主要是用来避免大量的小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从而降低网络容量利用率。比如一个20字节的TCP首部+20字节的IP首部+1个字节的数据组成的TCP数据报,有效传输通道利用率只有将近1/40。如果网络充斥着这样的小分组数据,则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是相当低下的。—— 但是对于一些需要小包场景的程序,比如像telnet或ssh这样的交互性比较强的程序,你需要关闭这个算法。可以在Socket设置TCP_NODELAY选项来关闭这个算法。
格式:sync
强制将内存中的文件缓冲内容写到磁盘。
对一个含有20个元素的有序数组做二分查找,数组起始下标为1,则查找A[2]的比较序列的下标为
以上是关于垂死挣扎-2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