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惯性的思考-架构师

Posted x3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思维惯性的思考-架构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个问题,我第一反应是那个笼子里的新猴子总被被老猴子打的故事。群体环境中这一种不加改进的经验传承,每进到一个环境,接受既有事实和游戏规则,是一种本能的思维惯性。

比如关于产品需求的开发流程。

一种典型的需求沟通流程是这样的,BA或者产品经理在搜集整理了客户或业务部门的需求后,产出产品原型图和需求文档,然后组织业务部门和研发部门相应人员在一起沟通,各自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经过几轮会议的梳理,终于完成确认可以开始开发了。

大多数人都习惯和接受了这套路子。

在系统的中早期阶段、功能逻辑比较简单等前提下,一群经验和能力比较一般的人这样去干,是说得通的、也是有效的。

当然这样的描述,未免会给人很不舒服的感觉,没有人愿意被划到“一般人”的行列。但这样的评价应该算是客观的。

但是我一直在尝试打破这种惯性。系统到了一定阶段后,不应该再走这种看似正常的流程。

产品扯上设计心理学等一系列经验性科学,有它的玄幻性,系统因为架构这种工程特性也有它的复杂性,运营更因KPI有它的破碎性。产品形态只是系统的脸面,但是谁最终对系统负责是IT界的一个辩证性难题。

系统开发出来是给人用的。这好像可以作为系统的第一性原理。那么需求的响应和实现,也与人息息相关。

根据周爱民老师在《大道至易》系列书籍中的阐述,从“架构师能力模型”部分,我觉得可以得到这方面的一些答案。

架构师能力模型:

技术图片

系统架构模型:

技术图片

以上是关于思维惯性的思考-架构师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成为架构师课程系列架构设计中的核心思维方法

[思维模式-6]:《如何系统思考》-2- 认识篇 - 为什么要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系统架构师系统设计师的基本技能

解决方案架构设计实践的方法模型与思维

[架构之路-51]:架构师 - 用系统化结构化思维解决复杂难搞的软件故障问题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软件系统中的应用

思考思维:《极简思考》结构化思维

思考思维:《极简思考》结构化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