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度分离理论
六度分离(六度区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根据这个理论,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五个人,不管对方在哪个国家,属哪类人种,是哪种肤色。
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Stanley Milgram)提出了一个“六度分离”理论。
简单地说,该理论认为在人际交往的脉络中,任意两个陌生人都可以通过“亲友的亲友”建立联系,这中间最多只要通过五个朋友就能达到目的。这个看似非常简单,却又很玄妙的理论引起了数学家、物理学家,以及电脑科学家们的关注。他们研究发现世界上许多其它的网络也有极相似的“六度分离”结构,例如经济活动中的商业联系网络结构、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甚至人类脑神经元结构,以及细胞内的分子交互作用网络结构。
2.定义六个维度
我们将一个人的世界分成六个维度,分别是:
(1) 空间位置维度,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生活过的城市、曾经去过的地方等等;
(2) 时间维度,可以认为是一个人生活的时代,80后,90后,00后等等;
(3) 生活维度,比如一个人生活的圈子,业余生活、兴趣爱好等等;
(4) 工作维度,一个人从事的行业,工作过的公司等等;
(5) 教育维度,一个人的教育经历;
(6) 网络空间维度,一个人的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知乎、博客等社交途径。
空间位置维度,随着现代交通的四通发达,很大一部分人不会只停留在一个地方,TA可能背离家乡去求学、工作,也可能旅游,在空间位置上的跨度越来越大,就有可能接触并且认识更多的人,与更过人产生交集。
时间维度,在求学的过程中,接触最多的应该是同龄人,朋友也大多是同龄人。70后和00后的交集肯定是比较少的,80后的90后的交集更过一些;
生活维度,我们生活的圈子可能是很小的,关系比较要好的人还是少数;兴趣点相同点人更容易产生交集;
工作维度,一个人所处的行业不同,接触的人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互联网行业和建筑行业的交集很少。工作如果是稳定的同事也基本是同行;
教育维度,求学阶段,认识最多的就是同级同学,最多加上学长学姐和学弟学妹,又比如校友等等;
网络空间维度,通过网络世界,能接触更多的人,但是很多一部分未能投射到现实世界。
每个维度之间同样是存在交集的,每个人的六个维度的交集越多,他们在现实世界中见面的次数、接触的频率会越高。让自己的六个维度范围更广,就能认识更多的人。见识过很多人,与许多人有过交集,社会经验更丰富,看人看得会很准。。。然后就能。。。。。。
朱卫恒 2017年12月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