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近邻算法(KNN)
Posted huangyc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k近邻算法(KNN)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前言
K近邻法(k-nearest neighbors,KNN)是一种很基本的机器学习方法了,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也会不自主的应用,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如,我们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只需要观察他来往最密切的几个人的人品好坏就可以得出了。这里就运用了KNN的思想。KNN方法既可以做分类,也可以做回归,这点和决策树算法相同。
KNN做回归和分类的主要区别在于最后做预测时候的决策方式不同。KNN做分类预测时,一般是选择多数表决法,即训练集里和预测的样本特征最近的K个样本,预测为里面有最多类别数的类别。而KNN做回归时,一般是选择平均法,即最近的K个样本的样本输出的平均值作为回归预测值。由于两者区别不大,虽然本文主要是讲解KNN的分类方法,但思想对KNN的回归方法也适用。本文后面主要介绍的是KNN的分类问题。
2. KNN算法原理
给定一个训练集,对新输入的实例,在训练集中找到与该实例最邻近的k个实例,这k个实例的多数属于某个类,我们就把该输入实例分为这个类。
2.1 算法描述
输入:训练数据集(T={(x_1,y_1),(x_2,y_2),...,(x_N,y_N)}),其中(x_iin{chi})为实例的特征向量,(y_iin{{c_1,c_2,...,c_m}})为实例的类别;实例特征向量x
输出:实例x所属的类别y
- 根据给定的距离度量方式,在训练集T中找到与x最邻近的k个点,涵盖着k个点的x的领域记住(N_k(x))
- 在(N_k(x))中根据分类决策规则决定x的类别y
[ y=argmax_{c_j}sum_{x_iin{N_k(x)}}I(y_i=c_j) ]
其中(I(y_i=c_j))为指示函数,当(y_i=c_j)的时候(I=1),后者(I=0)
3. KNN的基本要素
对于一个确定的训练集,只要确定了距离度量、k值和分类决策规则,就能对任何一个新的实例,确定它的分类。
3.1 距离度量
距离度量是描述特征空间中两个实例的距离,也是这两个实例的相似程度。在n维实数向量空间中,我们主要使用的距离度量方式是欧式距离,但也可以使用更加一般化(L_p)距离(闵可夫斯基距离)。
在特征空间中,取出两个特征(x_i),(x_j),它们分别是n维的特征向量。
3.1.1 欧氏距离
[ L_2(x_i,x_j)=(sum_{l=1}^n|x_i^l-x_j^l|)^{frac{1}{2}} ]
3.1.2 曼哈顿距离
[ L_1(x_i,x_j)=sum_{l=1}^n|x_i^l-x_j^l| ]
3.1.3 闵可夫斯基距离
[
L_p(x_i,x_j)=(sum_{l=1}^n|x_i^l-x_j^l|)^{frac{1}{p}}
]
从上式可以看出,欧氏距离和曼哈顿距离分别是闵可夫斯基距离的((p=2,p=1))特殊情况
3.2 k值的选择
对于k值的选择,没有一个固定的经验,一般根据样本的分布,选择一个较小的值,然后通过交叉验证选择一个合适的k值。
- 选择较小的k值,就相当于用较小的领域中的训练实例进行预测,训练误差会减小,只有与输入实例较近或相似的训练实例才会对预测结果起作用,与此同时带来的问题是泛化误差会增大。换句话说,k值的减小就意味着整体模型变得复杂,容易发生过拟合。
- 选择较大的k值,就相当于用较大领域中的训练实例进行预测,其优点是可以减少泛化误差,但缺点是训练误差会增大。这时候,与输入实例较远(不相似的)训练实例也会对预测器作用,使预测发生错误。换句话说,k值的增大就意味着整体的模型变得简单,容易发生欠拟合。
一个极端是k等于样本数m,则完全没有分类,此时无论输入实例是什么,都只是简单的预测它属于在训练实例中最多的类,模型过于简单。
3.3 分类决策规则
对于分类决策规则,一般都是使用前面提到的多数表决法。
4. kd树
KNN算法最简单的实现方式,就是好计算输入实例和所有训练实例的距离,然后进行排序,取前k个,进行分类。但是训练集特别大的时候,这种方式非常耗时,不可行。下面介绍kd树的方式,kd树是通过减少输入实例和训练实例的计算次数来达到优化的目的。
kd树算法包括三步,第一步是建树,第二部是搜索最近邻,最后一步是预测。
4.1 构造kd树
kd树是一种对n维空间的实例点进行存储,以便对其进行快速检索的树形结构。kd树是二叉树,构造kd树相当于不断的用垂直于坐标轴的超平面将n维空间进行划分,构成一系列的n维超矩阵区域。
我们首先来看建树的方法。kd树建树采用的是从m个样本的n维特征中,分别计算n个特征的取值的方差,用方差最大的第k维特征(n_k)来作为根节点。对于这个特征,我们选择特征nk的取值的中位数(n_{kv})对应的样本作为划分点,对于所有第k维特征的取值小于(n_{kv})的样本,我们划入左子树,对于第k维特征的取值大于等于(n_{kv})的样本,我们划入右子树,对于左子树和右子树,我们采用和刚才同样的办法来找方差最大的特征来做更节点,递归的生成kd树。
下面的流程图更加清晰的描述了kd树的构建过程:
构建好的kd树,大概如下:
4.2 kd树搜索最近邻
当我们生成kd树以后,就可以去预测测试集里面的样本目标点了。预测的过程如下:
- 对于一个目标点,我们首先在kd树里面找到包含目标点的叶子节点。以目标点为圆心,以目标点到叶子节点样本实例的距离为半径,得到一个超球体,最近邻的点一定在这个超球体内部。
- 然后返回叶子节点的父节点,检查另一个子节点包含的超矩形体是否和超球体相交,如果相交就到这个子节点寻找是否有更加近的近邻,有的话就更新最近邻,并且更新超球体。如果不相交那就简单了,我们直接返回父节点的父节点,在另一个子树继续搜索最近邻。
- 当回溯到根节点时,算法结束,此时保存的最近邻节点就是最终的最近邻。
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kd树划分后可以大大减少无效的最近邻搜索,很多样本点由于所在的超矩形体和超球体不相交,根本不需要计算距离。大大节省了计算时间。
搜索过程,大致如下:
4.3 kd树预测
有了kd树搜索最近邻的办法,kd树的预测就很简单了,在kd树搜索最近邻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到了第一个最近邻样本,就把它置为已选。在第二轮中,我们忽略置为已选的样本,重新选择最近邻,这样跑k次,就得到了目标的k个最近邻。然后根据多数表决法,如果是KNN分类,预测为k个最近邻里面有最多类别数的类别。如果是KNN回归,用k个最近邻样本输出的平均值作为回归预测值。
以上是关于k近邻算法(KNN)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