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ussDB(for MySQL) :Partial Result Cache,通过缓存中间结果对算子进行加速
Posted 华为云开发者联盟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GaussDB(for MySQL) :Partial Result Cache,通过缓存中间结果对算子进行加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摘要:华为云数据库高级内核技术专家详解GaussDB(for mysql)Partial Result Cache特性,如何通过缓存中间结果对算子进行加速?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GaussDB创新特性解读:Partial Result Cache,通过缓存中间结果对算子进行加速》,作者:GaussDB 数据库 。
为了加速查询性能,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比如Oracle、DB2,都有结果集缓存的特性,用来缓存一条查询语句的结果集。如果后续同样的语句被查询,数据库将直接从结果集缓存中获取结果,而不用再重新执行该查询。MySQL 在4.0版本中也引入了结果集缓存Query cache,但是在设计上有局限性,具体如下:
- Query cache针对单个查询,任何一个表做了修改,如果影响到结果集就需要刷新或者失效。
- Query cache对隔离级别有依赖,不同的隔离级别产生的结果集不一样。
- Query cache需要对所有数据进行缓存,如果表结果比较大的话,缓存需要占据较大的内存或者写入磁盘。
这也导致了该特性在MySQL 8.0版本被移除。
鉴于结果集缓存对查询性能的增益,我们在GaussDB(for MySQL)引入Partial result cache这一新特性,简称PTRC。顾名思义,这也是一个结果集缓存特性。不同于传统的结果集缓存,PTRC是用来辅助单个查询的内部算子的执行。也就是说PTRC粒度更小,是对查询内部的某个算子的中间结果进行缓存,从而起到算子加速的作用。
这里的Partial 有两层概念:
从这两点可以看出,PTRC是与单个查询相关的,生命周期从查询开始到查询结束,自动终止。由于它是对算子进行加速,所以一个查询内部可以有多个PTRC。只要优化器根据代价计算,认为该算子适合PTRC,那么优化器就会为该算子引入PTRC。
PTRC如何确定对算子并加速?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新概念:参数化的重复扫描,指的是扫描算子根据参数的不同进行算子扫描。比如Nested Loop Join,对于外表扫描的每一条数据,内表会根据JOIN条件进行扫描,那么对于内表来说就是一次“参数化的重复扫描”。再比如correlated subquery,对于父查询的每一次扫描都会根据父查询的结果集调用子查询执行,然后返回子查询的结果集。
PTRC是如何工作的?
如前所述,PTRC是缓存算子的中间结果集,那么也和其他cache一样,将数据以key ,value的方式缓存到cache中,通过key来命中,得到value。那么PTRC的相关key和value是如何获取的?
下面我们以Correlated subquery为例做简单分析,查询语句如下:
SELECT *
FROM t1
WHERE t1.a IN (SELECT a
FROM t2,
t3
WHERE t2.b = t1.b
AND t2. c > t3.d);
上图是子查询使用EXISTS策略执行的流程图。可以看出:对于数据表t1中的每一条数据,都会驱动子查询执行,直到数据表t1中的所有记录都循环结束。对于数据表t1中的每一条记录对应的t1.a,都需要根据该列值重新扫描子查询,进而判断子查询的返回值。
我们通过EXPLAIN来对比引入PTRC前后执行计划的差异:
EXPLAIN format=tree
SELECT *
FROM t1
WHERE t1.a IN (SELECT a
FROM t2,
t3
WHERE t2.b = t1.b
AND t2. c > t3.d);
-> Filter: <in_optimizer>(t1.a,<exists>(select #2)) (cost=0.35 rows=1)
-> Table scan on t1 (cost=0.35 rows=1)
-> Select #2 (subquery in condition; dependent)
-> Result cache : cache keys(t1.a, t1.b)
-> Limit: 1 row(s) (cost=0.80 rows=1)
-> Filter: (t2.c > t3.d) (cost=0.80 rows=1)
-> Inner hash join (no condition) (cost=0.80 rows=1)
-> Table scan on t3 (cost=0.35 rows=2)
-> Hash
-> Filter: ((t2.b = t1.b) and (<cache>(t1.a) = t2.a)) (cost=0.35 rows=1)
-> Table scan on t2 (cost=0.35 rows=1)
可以看出引入PTRC后,多了一个算子Result cache(标红部分),表明该算子当前的子查询引入了PTRC,引入后的执行流程变更为:
引入PTRC后,对于数据表t1中的每一条数据对应的t1.a列值,优先查看PTRC,如果命中,直接从PTRC中获取结果集,而不需要执行子查询。如果未命中,需要按原来的方式继续执行子查询,子查询执行的结果会储存到PTRC中。如果下一次同样的列值来驱动执行子查询,可以直接从PTRC获取。
优化器如何选择PTRC?
优化器在为算子选择PTRC的时候会依赖代价估算,主要是看命中率(命中率 = 不同键值的行数/键值的总行数), 如果命中率大于rds_partial_result_cache_cost_threshold(具体含义参考下文的系统变量介绍)变量定义的最小代价,PTRC将会被选择,反之则不会被选择。是否选择了PTRC,可以通过Explain format=tree或者Explain analyze来观察实际的命中情况。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
EXPLAIN analyze
SELECT *
FROM t1
WHERE t1.a IN (SELECT a
FROM t2,
t3
WHERE t2.b = t1.b
AND t2. c > t3.d);
-> Filter: <in_optimizer>(t1.a,<exists>(select #2)) (cost=0.35 rows=1) (actual time=3800.595..3800.595 rows=0 loops=1)
-> Table scan on t1 (cost=0.35 rows=1) (actual time=0.064..0.093 rows=1 loops=1)
-> Select #2 (subquery in condition; dependent)
-> Result cache : cache keys(t1.a, t1.b) (Cache Hits: 0, Cache Misses:1, Cache Evictions: 0, Cache Overflows: 0, Memory Usage: 40960 ) (actual time=0.115..0.115 rows=0 loops=1)
-> Limit: 1 row(s) (cost=0.80 rows=1) (actual time=0.094..0.094 rows=0 loops=1)
-> Filter: (t2.c > t3.d) (cost=0.80 rows=1) (actual time=0.093..0.093 rows=0 loops=1)
-> Inner hash join (no condition) (cost=0.80 rows=1) (actual time=0.092..0.092 rows=0 loops=1)
-> Table scan on t3 (cost=0.35 rows=2) (never executed)
-> Hash
-> Filter: ((t2.b = t1.b) and (<cache>(t1.a) = t1.a)) (cost=0.35 rows=1) (actual time=0.039..0.039 rows=0 loops=1)
-> Table scan on t2 (cost=0.35 rows=1) (actual time=0.038..0.038 rows=0 loops=1)
从Result cache这个算子后面可以看到:
- Cache Hits: 0,表示命中的次数为0
- Cache Misses:1,表示没有命中的次数为1
- Cache Evictions: 0,表示使用LRU淘汰的记录数
- Cache Overflows: 0,表示内存overflow的次数
- Memory Usage: 40960,表示当前查询使用的内存量
由于优化器使用代价估算来计算是否使用PTRC,如果估算错误的话,PTRC还是有额外的代价,比如创建自身的一些数据结构,以及记录的拷贝。为了尽可能的保证查询的性能,PTRC采取了动态反馈的方式来查看PTRC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是否继续使用。PTRC会自动判断命中率是否适合保留PTRC,优化器根据没有命中的次数,每隔rds_partial_result_cache_hit_ratio_frequency会检查命中率是否低于rds_partial_result_cache_min_hit_ratio。如果低于该值,优化器会自动禁止继续使用PTRC。
优化器如何限制PTRC的内存使用
由于单个查询可以有多个PTRC算子,每个算子都会使用内存来存储缓存数据,那么控制PTRC内存使用就非常有必要,以防止内存OOM。
通过系统变量rds_partial_result_cache_max_mem_size来定义每个查询所使用的所有PTRC算子使用的最大内存。如果PTRC使用的内存总数超过该值,优化器会根据LRU算法来进行淘汰。如果通过LRU算法可以找到适合当前存储记录的大小的记录进行淘汰,当前记录可以进行缓存,否则当前记录将不被缓存。
PTRC如何配置?
首先,PTRC默认是开启的,可以通过Optimizer_switch中的partial_result_cache选项更改设置:设置为ON,启用PTRC,否则就关闭。通过下表中的4个系统变量,对PTRC进行具体设置。
PTRC性能测试
下面是我们使用TPCH的Q17来测试不同数据量下启用PTRC前后的性能变化。
由于PTRC是一个cache,所以命中率越高性能提升就会越高。当然如果PTRC相关的算子执行代价越高的话,那么PTRC获取的性能提升也是越高的。
MariaDB的subquery cache是对重复扫描算子correlated subquery进行加速引入的一个特性,我们参照MariaDB的subquery cache测试样例,同样基于dbt-3 scale 1 数据集,测试PTRC对于correlated subquery的加速效果。
由于MySQL和MariaDB索引创建的不同,执行时间与MariaDB不同,这里只需要关注相对时间即可。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出:上表中最后一行命中率为0的情况下,PTRC默认值检查如果miss了200条之后,会触发检查命中率,发现命中率太低了,所以PTRC自动失效了,所以可以看到miss列里只有200条。
MariaDB的测试样例和结果请参考:https://mariadb.com/kb/en/subquery-cache/#performance-impact。
PTRC对于参数化的重复扫描都可以进行适配,只要命中率足够,就可以加速执行。对于查询中的多种算子包括Correlated Subquery, Nested Loop Join, Semijoin, Antijoin都有加速作用。PTRC已经正式上线,欢迎大家使用。
高性能云服务器 精品线路独享带宽,毫秒延迟,年中盛惠 1 折起以上是关于GaussDB(for MySQL) :Partial Result Cache,通过缓存中间结果对算子进行加速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GaussDB(for MySQL) HTAP只读分析特性详解
华为云GaussDB(for MySQL)2.0全新升级,三大技术大揭秘
周家恩:GaussDB(for MySQL) 云原生数据库技术演进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