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习: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SVM)

Posted 绽放文化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统计学习: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SVM)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模型
1.1 超平面
我们称下面形式的集合为超平面

{x|aTx−b=0}(1)
其中a∈Rn且a≠0,x∈Rn,b∈R。解析地看,超平面是关于x的非平凡线性方程的解空间(因此是一个仿射集,仿射集和凸集的概念参考Stephen Boyd的《凸优化》)从几何上看,它的的法向量为a,而常数b∈R决定了这个超平面从原点的偏移。这如何得到的呢?这是因为,若我们由法向量a和超平面上一点x0确定超平面,则对超平面上任意一点x,我们可以得到x−x0一定垂直于a,则超平面的集合便可以表示为

{x|aT(x−x0)=0}(2)
R2中的几何化的解释如下图所示,其中深色箭头表示x−x0:
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
一个超平面将Rn划分为两个半空间,(闭的)半空间是具有下列形式的集合:

{x|aTx−b⩽0}(3)
即(非平凡)的线性不等式的解空间,其中a≠0。半空间是凸的,但不是仿射的。集合{x|aTx−b<b}是半空间{x|aTx−b⩽0}的内部,称为开半空间。

1.2 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
我们定义样本空间为X⊆Rn,输出空间为Y={+1,−1}。X为输入空间上的随机向量,其取值为x,满足x∈X;Y为输出空间上的随机变量,设其取值为y,满足y∈Y。我们将容量为m的训练样本表示为:

D={{x(1),y(1)},{x(2),y(2)},...,{x(m),y(m)}}(4)
当y(i)=+1时,我们称x(i)为正例;当y(i)=−1时,称xi为负例。(x(i),y(i))称为样本点。
如果我们假设训练数据集是线性可分的,则我们可以在特征空间中找到一个分离超平面{x|wTx+b=0},将特征空间划分为{x|wTx+b>0}和{x|wTx+b<0}两个开半空间(显然法向量w指
向的一侧为正,另一侧为负),且为正的一侧对应负类,为负的一侧对应负类。

如果训练集线性可分,则我们存在无穷多个分离超平面将两类样本分开。如果我们采用感知机的误分类最小的训练策略(也就是仅仅保证分类的正确性),那么我们将求得无穷多个解。我们接下来定义的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将利用“间隔最大化”求解最优分离超平面(即能将两组数据正确划分且间隔最大的超平面,我们在“学习策略”板块中将详述这一概念),这时解是唯一的。

形式化地说,给定线性可分的数据集,通过间隔最大化策略学习得到的分离超平面为

{x|w∗Tx+b∗=0}(5)
以及相应的分类决策函数

f(x)=sign(w∗Tx+b∗)(6)
称为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

2. 学习策略
我们前面提到最好的超平面需要能将两组数据正确划分且间隔最大,那么间隔最大如何形式化地定义呢?我们先来看函数间隔和几何间隔的概念。

2.1. 函数间隔和几何间隔
直观地看,一个点距离超平面的远近可以表示则我们对它进行分类的确信程度。一个点距离超平面越远,则我们对它的分类则越有把握。我们给定超平面{x|wTx+b=0}和一个实例点x(i),可以发现|wTx(i)+b|可以相对地表示点x(i)举例超平面的远近,而wTx(i)+b的符号与类标记y(i)是否一致可以反映分类是否正确。据此,我们用y(i)(w⋅x(i)+b)来对分类的确信度和正确性进行综合表示。y(i)(wTx(i)+b)为正数,表示分类器能够正确完成分类功能,且y(i)(wTx(i)+b)越大,则分类器越好;y(i)(wTx(i)+b)为负数,就表示分类器连正确分类功能都不能完成了,负得越多,表示错的越离谱(HaHa,应该可以这么理解叭)。 于是,我们给出下列函数间隔的定义。

函数间隔 对于给定的数据集D和超平面{x|wTx+b=0},定义该超平面关于数据集中样本点(x(i),y(i))的函数间隔为

γ^(i)=y(i)(wTx(i)+b)(7)
定义该超平面关于训练集D的函数间隔为该超平面关于D中所有样本点函数间隔的最小值,即

γ^=mini=1,...,mγ^(i)(8)
如果单单根据函数间隔的大小来选顶最佳超平面,那还不够准确。因为我们知道,令超平面的法向量w经过缩放变换为λw,超平面的截距项缩放变换为λb,超平面是本身并没有改变的,但函数间隔γ^(i)却变为λγ^(i),这显然与事实不符。因此,我们需要对超平面的法向量加一些约束,如规范化,令||w||=1,使得间隔是确定的。这时的函数间隔就是我们后面所提到的几何间隔的一种特殊情况。

我们定义实例(x(i),y(i))到超平面{x|wTx+b=0}的带符号距离为wTx(i)+b||w||(在法向量那一侧则为正),我们用这个做为来做为分类的确信度。类似地,我们我们用y(i)wTx(i)+b||w||来对分类的确信度和正确性进行综合表示。于是,我们给出下列几何间隔的定义。

几何间隔 对于给定的数据集D和超平面{x|wTx+b=0},定义该超平面关于数据集中样本点(x(i),y(i))的几何间隔为

γ(i)=y(i)wTx(i)+b||w||(9)
定义该超平面关于训练集D的函数间隔为该超平面关于D中所有样本点函数间隔的最小值,即

γ=mini=1,...,mγ(i)(10)
对比一下式(7)、(8)和式(9)、(10)我们知道,函数间隔和集合间隔存在下列关系γ(i)=γ^(i)||w||,γ=γ^||w||。可以看到,若||w||=1,则函数间隔等于几何间隔,如果w和b都进行大小为λ的缩放变换,函数间隔也会缩放λ,但几何间隔不变。

2.2 间隔最大化
要想使分离超平面更可靠,我们只需要保证该超平面关于D中所有样本点几何间隔的最小值γ尽量大即可(这样自然就能保证所有点的几何间隔尽量大),我们称此为间隔最大化策略(或称为硬间隔最大化,和后面训练集近似线性可分的软间隔最大化相对应)。

可以知道,满足间隔最大化的超平面是唯一的,它能够对所有训练数据有足够大的确信度分类,也就是说不仅能够对实例点进行分类,而且对于所有实例点能够有足够大的确信度分类,这样的超平面的未知的测试实例有很好的分类预测能力。我们将该问题表述为以下带约束优化问题:

maxw,bγs.t.y(i)wTx(i)+b||w||≥γ(i=1,2,...,m)(11)
根据γ=γ^||w||,我们可以将优化问题(11)写作:

maxw,bγ^||w||s.t.y(i)(wTx(i)+b)≥γ^(i=1,2,...,m)(12)
我们将w和b缩放变换为λw和λb,则函数间隔γ^变为λγ^。我们法线函数间隔的这一改变对(11)中最优化问题的约束目标函数和不等式约束都没有影响,也就是说它产生了一个等价的最优化问题。

这样,就可以取γ^=1。将γ^=1代入上面的最优化问题,相当于最大化1||w||。不过这样目标函数非凸,一般较难求解,为了将其转换为凸优化问题,我们将原本的优化目标函数等价转换为最小化12||w||2,这样我们就将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的学习策略转换为了一个(凸)二次规划问题:

maxw,b12||w||2s.t.y(i)(wTx(i)+b)−1≥0(i=1,2,...,m)(13)
该形式称为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的标准型。

附:

这里提一下凸优化问题和二次规划问题的概念。凸优化问题定义如下

minxf0(x)s.t.fi(x)≤0(i=1,2,...,m)hi(x)=0(i=1,2,...,p)(14)
其中目标函数f0(x)和约束函数fi(x)都为凸函数,且等式约束函数hi(x)为仿射函数(也就是说,hi(x)可以写成hi(x)=aTx+b的形式。

特别地,当凸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f0(x)是(凸)二次型并且约束函数fi(x)为仿射时,该问题称为二次规划(QP)。二次规划可以表述为:

minx(12)xTPx+qTx+rs.t.fi(x)≤0(i=1,2,...,m)hi(x)=0(i=1,2,...,p)(15)
其中P是对称正定矩阵(在式(13)中,P即是单位阵I),约束函数fi(x)和等式约束函数hi(x)都是仿射函数。

接下来我们会介绍该凸二次规划问题的求解算法。

三. 算法
接下来我们推导求解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的高效算法。(真的是万般皆推导,难的是算法的推导过程,算法实现反而很简单)

直接求解式(13)计算复杂度过高,而凸优化理论中告诉了我们许多可以高效求解(13)问题的理论。我们将问题(13)的形式做为原始问题(primal problem)。应用拉格朗日对偶性。通过求解对偶问题(dual problem)同样得到原始问题的最优解,而且求解会更加高效。问题求解可分两步走。
第一步:推导原始问题的对偶形式并求得对偶问题的最优解α∗。

我们引入拉格朗日乘子向量α=(α1,α2,...,αm)T,每个不等式约束对应一个拉格朗日乘子αi≥0,i=1,2,...,m,我们以此定义拉格朗日函数:

L(w,b,α)=12||w||2+(−∑i=1mαiy(i)(wTx(i)+b))+∑i=1mαi(16)
(注意,标准凸优化问题式(14)的约束项是小于等于,我们的式(13)是大于等于,在写出拉格朗日函数前,需要对原来的约束不等式两边同乘−1)

根据拉格朗日对偶性,原始问题的对偶问题是极大极小问题:

maxαminw,bL(w,b,α)(17)
我们将问题拆解为先对w、b求极小,再求对α求极大。

(1) 首先,我们求g(α)=minw,bL(w,b,α)。由凸函数L(w,b,α)极值满足的一阶必要条件有

∇wL(w,b,α)=w−∑i=1mαiy(i)x(i)=0∇bL(w,b,α)=−∑i=1mαiy(i)=0(18)
可得:

w=∑i=1mαiy(i)x(i)∑i=1mαiy(i)=0(19)
关于w的等式是一个对w的显式替换,而第二个等式是对式L(w,b,α)的一个约束,我们先将式(19)中的等式一代入式(16)的L(w,b,α)中有

L(w,b,α)=12∑i=1m∑j=1mαiαjy(i)y(j)〈x(i),x(j)〉−∑i=1m∑j=1mαiαjy(i)y(j)〈x(i),x(j)〉−∑i=1mαiy(i)b+∑i=1mαi(20)
虽然式(19)没有显式的关于b的等式可供代入,但我们发现将第二个等式∑mi=1αiy(i)=0带入后就可以将b的那项消掉,得到原问题的拉格朗日对偶函数(或对偶函数)为

g(α)=minw,bL(w,b,α)=−12∑i=1m∑j=1mαiαjy(i)y(j)〈x(i),x(j)〉+∑i=1mαi
(2) 接下来我们再求maxαg(α),这也就是我们需要求的对偶问题。

maxα−12∑i=1m∑j=1mαiαjy(i)y(j)〈x(i),x(j)〉+∑i=1mαis.t.∑i=1mαiy(i)=0αi≥0,i,2,...,m(22)
可以看出,式(22)这个对偶问题只用求解α系数而α系数只有支持向量才非0,其他全为0,这样的话求解对偶问题的计算就会更加高效。至于求解式(22)算法的具体实现(一般采用内点法)可以调用凸优化库Gurobi,在此不再详述。
解式(22)后我们得到α的解α∗=(α∗1,α∗2,...,α∗m)T。

第二步:由对偶问题的最优解α∗求得原始问题式(13)的最优解w∗,b∗

如果α∗=(α∗1,α∗2,...,α∗m)T是对偶最优化问题的解,我们将αi>0对应的实例点集合被称为支持向量,我们设U={αi|αi>0},我们U从中随机采一个αs,对应的样本为(x(s),y(s)),可按下式求得原始最优化问题(13)的解w∗,b∗。

w∗=∑i=1mα∗iy(i)x(i)b∗=y(s)−∑i=1mα∗iy(i)〈x(s),x(i)〉(23)
附:

式(23)可根据KKT条件推导而得。KKT条件如下:

\\nabla_{\\bm{w}}L(\\bm{w}^{*}, b^{*}, \\bm{\\alpha}^{*}) = \\bm{w}^{*} - \\sum_{i=1}^{m}\\alpha_{i}y^{(i)}\\bm{x}^{(i)} = 0 \\\\
\\nabla_{b}L(\\bm{w}^{*}, b^{*}, \\bm{\\alpha}^{*}) =  - \\sum_{i=1}^{m}\\alpha_iy^{(i)} = 0 \\\\
\\alpha_{i}^{*}[y^{(i)}(\\bm{w^{*}}^T \\bm{x}^{(i)}+b^{*}) - 1] = 0, \\quad i=1,2,...,m \\\\
y^{(i)}(\\bm{w^{*}}^T \\bm{x}^{(i)}+b^{*}) - 1 \\geq 0, \\quad i=1, 2,..., m \\\\
a_i^* \\geq 0
\\tag{24}
由式(24)中第一个等式,我们可得:

w∗=∑i=1mαiy(i)x(i)(25)
其中至少有一个α∗i>0(用反证法,假设αi全为0,则w∗为0,而易得w为0不是原始问题(13)的最优解,产生矛盾,故假设不符)。

式(24)中第三个等式称为KKT互补条件,我们设U={α∗i|α∗i>0},我们U从中随机采一个α∗s,对应的样本为(x(s),y(s))。因为有α∗s>0,则必有

y^{(s)}(\\bm{w^{*}}^T \\bm{x}^{(s)}+b^{*}) - 1 = 0
\\tag{26}
我们将式(25)代入式(26),方程两边同乘y(s),并注意到y(s)2=1,我们有

b∗=y(s)−∑i=1mα∗iy(i)〈x(i),x(s)〉(27)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分离超平面如下:

{x|∑i=1mα∗iy(i)〈x(i),x〉+b∗=0}(29)
分类决策函数如下:

f(x)=sign(∑i=1mα∗iy(i)〈x(i),x〉+b∗)(29)
(之所以写成〈x(i),x〉的内积形式是为了方便我们后面引入核函数)

给定测试样本x∗,我们就能按照式(29)计算其类别f(x∗)。由式(23)可知,w∗和b∗只依赖于αi>0的样本点(x(i),y(i)),而其他样本点对w∗和b没有影响。我们将训练数据中对应于a∗i>0的实例点x(i)∈Rn称为支持向量。
综上,按照式(13)的策略求解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的算法如下: 
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学习算法
一个超平面将Rn划分为两个半空间,(闭的)半空间是具有下列形式的集合:
观察算法的2、3步可知,我们只需要关注αi>0对应的相关的实例(也就是支持向量),故实际计算复杂度其实很低。

以上是关于统计学习: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SVM)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统计学习: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SVM)

李航统计学习方法(第二版)(十三):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与硬间隔最大化

数据挖掘学习——支持向量机(SVM)

大数据-10-Spark入门之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

支持向量机(SVM):超平面及最大间隔化支持向量机的数学模型软间隔与硬间隔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线性支持向量机非线性支持向量机核函数核函数选择SMO算法SVM vs LR优缺点

机器学习——支持向量机:从感知机到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