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strix容错
Posted codingjav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Hystrix容错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Hystrix的容错主要是通过添加容许延迟和容错方法,帮助控制这些分布式服务之间的交互。 还通过隔离服务之间的访问点,阻止它们之间的级联故障以及提供回退选项来实现这一点,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弹性。Hystrix主要提供了以下几种容错方法:1. 资源隔离,2. 熔断,3. 降级。
1 资源隔离
资源隔离主要指对线程的隔离。Hystrix提供了两种线程隔离方式:线程池和信号量。
1. 线程隔离 - 线程池
Hystrix通过命令模式对发送请求的对象和执行请求的对象进行解耦,将不同类型的业务请求封装为对应的命令请求。如订单服务查询商品,查询商品请求->商品Command;商品服务查询库存,查询库存请求->库存Command。并且为每个类型的Command配置一个线程池,当第一次创建Command时,根据配置创建一个线程池,并放入ConcurrentHashMap,如商品Command:
final static ConcurrentHashMap<String, HystrixThreadPool> threadPools = new ConcurrentHashMap<String, HystrixThreadPool>();
...
if (!threadPools.containsKey(key)) {
threadPools.put(key, new HystrixThreadPoolDefault(threadPoolKey, propertiesBuilder));
}
后续查询商品的请求创建Command时,将会重用已创建的线程池。线程池隔离之后的服务依赖关系:
通过将发送请求线程与执行请求的线程分离,可有效防止发生级联故障。当线程池或请求队列饱和时,Hystrix将拒绝服务,使得请求线程可以快速失败,从而避免依赖问题扩散。
线程池隔离优缺点
优点:
1. 保护应用程序以免受来自依赖故障的影响,指定依赖线程池饱和不会影响应用程序的其余部分。
2. 当引入新客户端lib时,即使发生问题,也是在本lib中,并不会影响到其他内容。
3. 当依赖从故障恢复正常时,应用程序会立即恢复正常的性能。
4. 当应用程序一些配置参数错误时,线程池的运行状况会很快检测到这一点(通过增加错误,延迟,超时,拒绝等),同时可以通过动态属性进行实时纠正错误的参数配置。
5. 如果服务的性能有变化,需要实时调整,比如增加或者减少超时时间,更改重试次数,可以通过线程池指标动态属性修改,而且不会影响到其他调用请求。
6. 除了隔离优势外,hystrix拥有专门的线程池可提供内置的并发功能,使得可以在同步调用之上构建异步门面(外观模式),为异步编程提供了支持(Hystrix引入了Rxjava异步框架)。
注意:尽管线程池提供了线程隔离,我们的客户端底层代码也必须要有超时设置或响应线程中断,不能无限制的阻塞以致线程池一直饱和。
缺点:
线程池的主要缺点是增加了计算开销。每个命令的执行都在单独的线程完成,增加了排队、调度和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因此,要使用Hystrix,就必须接受它带来的开销,以换取它所提供的好处。
通常情况下,线程池引入的开销足够小,不会有重大的成本或性能影响。但对于一些访问延迟极低的服务,如只依赖内存缓存,线程池引入的开销就比较明显了,这时候使用线程池隔离技术就不适合了,我们需要考虑更轻量级的方式,如信号量隔离。
2. 线程隔离 - 信号量
上面提到了线程池隔离的缺点,当依赖延迟极低的服务时,线程池隔离技术引入的开销超过了它所带来的好处。这时候可以使用信号量隔离技术来代替,通过设置信号量来限制对任何给定依赖的并发调用量。下图说明了线程池隔离和信号量隔离的主要区别:
使用线程池时,发送请求的线程和执行依赖服务的线程不是同一个,而使用信号量时,发送请求的线程和执行依赖服务的线程是同一个,都是发起请求的线程。先看一个使用信号量隔离线程的示例:
public class MyHystrixCommandSemaphore extends HystrixCommand<List> {
private final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MyHystrixCommandSemaphore.class);
private UserService userService;
public MyHystrixCommandSemaphore(UserService userService) {
super(Setter.withGroupKey(HystrixCommandGroupKey.Factory.asKey("orderService"))
.andCommandKey(HystrixCommandKey.Factory.asKey("queryByOrderId"))
.andCommandPropertiesDefaults(HystrixCommandProperties.Setter()
.withCircuitBreakerRequestVolumeThreshold(10)至少有10个请求,熔断器才进行错误率的计算
.withCircuitBreakerSleepWindowInMilliseconds(5000)//熔断器中断请求5秒后会进入半打开状态,放部分流量过去重试
.withCircuitBreakerErrorThresholdPercentage(50)//错误率达到50开启熔断保护
.withExecutionIsolationStrategy(HystrixCommandProperties.ExecutionIsolationStrategy.SEMAPHORE)
.withExecutionIsolationSemaphoreMaxConcurrentRequests(10)));//最大并发请求量
this.userService = userService;
}
@Override
protected List<User> run() {
return userService.findUserByProc("");
}
@Override
protected List getFallback() {
return new ArrayList();
}
}
由于Hystrix默认使用线程池做线程隔离,使用信号量隔离需要显示地将属性execution.isolation.strategy设置为ExecutionIsolationStrategy.SEMAPHORE,同时配置信号量个数,默认为10。
客户端需向依赖服务发起请求时,首先要获取一个信号量才能真正发起调用,由于信号量的数量有限,当并发请求量超过信号量个数时,后续的请求都会直接拒绝,进入fallback流程。
信号量隔离主要是通过控制并发请求量,防止请求线程大面积阻塞,从而达到限流和防止雪崩的目的。
3. 线程隔离总结
线程池和信号量都可以做线程隔离,但各有各的优缺点和支持的场景,对比如下:
线程切换 | 支持异步 | 支持超时 | 支持熔断 | 限流 | 开销 | |
信号量 | 否 | 否 | 否 | 是 | 是 | 小 |
线程池 | 是 | 是 | 是 | 是 | 是 | 大 |
线程池和信号量都支持熔断和限流。相比线程池,信号量不需要线程切换,因此避免了不必要的开销。但是信号量不支持异步,也不支持超时,也就是说当所请求的服务不可用时,信号量会控制超过限制的请求立即返回,但是已经持有信号量的线程只能等待服务响应或从超时中返回,即可能出现长时间等待。线程池模式下,当超过指定时间未响应的服务,Hystrix会通过响应中断的方式通知线程立即结束并返回。
2 熔断
1. 熔断器简介
现实生活中,可能大家都有注意到家庭电路中通常会安装一个保险盒,当负载过载时,保险盒中的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以保护电路及家里的各种电器,这就是熔断器的一个常见例子。Hystrix中的熔断器(Circuit Breaker)也是起类似作用,Hystrix在运行过程中会向每个commandKey对应的熔断器报告成功、失败、超时和拒绝的状态,熔断器维护并统计这些数据,并根据这些统计信息来决策熔断开关是否打开。如果打开,熔断后续请求,快速返回。隔一段时间(默认是5s)之后熔断器尝试半开,放入一部分流量请求进来,相当于对依赖服务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如果请求成功,熔断器关闭。
2. 熔断器配置
Circuit Breaker主要包括如下6个参数:
(1)circuitBreaker.enabled
是否启用熔断器,默认是TRUE。
(2)circuitBreaker.forceOpen
熔断器强制打开,始终保持打开状态,不关注熔断开关的实际状态。默认值FLASE。
(3)circuitBreaker.forceClosed
熔断器强制关闭,始终保持关闭状态,不关注熔断开关的实际状态。默认值FLASE。
(4)circuitBreaker.errorThresholdPercentage
错误率,默认值50%,例如一段时间(10s)内有100个请求,其中有54个超时或者异常,那么这段时间内的错误率是54%,大于了默认值50%,这种情况下会触发熔断器打开。
(5)circuitBreaker.requestVolumeThreshold
默认值20。含义是一段时间内至少有20个请求才进行errorThresholdPercentage计算。比如一段时间了有19个请求,且这些请求全部失败了,错误率是100%,但熔断器不会打开,总请求数不满足20。
(6)circuitBreaker.sleepWindowInMilliseconds
半开状态试探睡眠时间,默认值5000ms。如:当熔断器开启5000ms之后,会尝试放过去一部分流量进行试探,确定依赖服务是否恢复。
3. 熔断器工作原理
下图展示了HystrixCircuitBreaker的工作原理:
熔断器工作的详细过程如下:
第一步,调用allowRequest()判断是否允许将请求提交到线程池
(1)如果熔断器强制打开,circuitBreaker.forceOpen为true,不允许放行,返回。
(2)如果熔断器强制关闭,circuitBreaker.forceClosed为true,允许放行。此外不必关注熔断器实际状态,也就是说熔断器仍然会维护统计数据和开关状态,只是不生效而已。
第二步,调用isOpen()判断熔断器开关是否打开
(1)如果熔断器开关打开,进入第三步,否则继续;
(2)如果一个周期内总的请求数小于circuitBreaker.requestVolumeThreshold的值,允许请求放行,否则继续;
(3)如果一个周期内错误率小于circuitBreaker.errorThresholdPercentage的值,允许请求放行。否则,打开熔断器开关,进入第三步。
第三步,调用allowSingleTest()判断是否允许单个请求通行,检查依赖服务是否恢复
(1)如果熔断器打开,且距离熔断器打开的时间或上一次试探请求放行的时间超过circuitBreaker.sleepWindowInMilliseconds的值时,熔断器器进入半开状态,允许放行一个试探请求;否则,不允许放行。
此外,为了提供决策依据,每个熔断器默认维护了10个bucket,每秒一个bucket,当新的bucket被创建时,最旧的bucket会被抛弃。其中每个blucket维护了请求成功、失败、超时、拒绝的计数器,Hystrix负责收集并统计这些计数器。
服务的健康状况 = 请求失败数 / 请求总数。熔断器开关由关闭到打开的状态转换是通过当前服务健康状况和设定阈值比较决定的。熔断器的开关能保证服务调用者在调用异常服务时,快速返回结果,避免大量的同步等待。并且熔断器能在一段时间后继续侦测请求执行结果, 提供恢复服务调用的可能。
3 回退降级
1. 降级情况
降级,通常指务高峰期,为了保证核心服务正常运行,需要停掉一些不太重要的业务,或者某些服务不可用时,执行备用逻辑从故障服务中快速失败或快速返回,以保障主体业务不受影响。Hystrix提供的降级主要是为了容错,保证当前服务不受依赖服务故障的影响,从而提高服务的健壮性。要支持回退或降级处理,可以重写HystrixCommand的getFallBack方法或HystrixObservableCommand的resumeWithFallback方法。
Hystrix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会走降级逻辑:
(1)执行construct()或run()抛出异常
(2)熔断器打开导致命令短路
(3)命令的线程池和队列或信号量的容量超额,命令被拒绝
(4)命令执行超时
2. 降级回退方式
(1)Fail Fast快速失败
快速失败是最普通的命令执行方法,命令没有重写降级逻辑。 如果命令执行发生任何类型的故障,它将直接抛出异常。
(2)Fail Silent 无声失败
指在降级方法中通过返回null,空Map,空List或其他类似的响应来完成。
@Override
protected Integer getFallback() {
return null;
}
@Override
protected List<Integer> getFallback() {
return Collections.emptyList();
}
@Override
protected Observable<Integer> resumeWithFallback() {
return Observable.empty();
}
(3)Fallback: Static
指在降级方法中返回静态默认值。 这不会导致服务以“无声失败”的方式被删除,而是导致默认行为发生。如:应用根据命令执行返回true / false执行相应逻辑,但命令执行失败,则默认为true
@Override
protected Boolean getFallback() {
return true;
}
@Override
protected Observable<Boolean> resumeWithFallback() {
return Observable.just( true );
}
以上是关于Hystrix容错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