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SS的K均值算法
Posted 好奇小圈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基于SPSS的K均值算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言
菜鸡学习数学建模
一、K均值算法是什么?
K-means聚类的算法流程:
一、指定需要划分的簇的个数K值(类的个数);
二、随机地选择K个数据对象作为初始的聚类中心(不一定要是我们的样本点) ;
三、计算其余的各个数据对象到这K个初始聚类中心的距离,把数据对象划归到距离它最近的那个中
心所处在的簇类中;
四、调整新类并且重新计算出新类的中心;
五、循环步骤三和四,看中心是否收敛(不变),如果收敛或达到迭代次数则停止循环;
六、结束。
优点:
(1)算法简单、快速。
(2)对处理大数据集,该算法是相对高效率的。
缺点:
(1)要求用户必须事先给出要生成的簇的数目k。()对初值敏感。
(3)对于孤立点数据敏感。
二、动画演示
1.网站
2.示例
确定初始点
不断更新得到结果
对于不同的分类点结果不一样
三、缺点解决(K-means++算法)
K-means++算法选择初始聚类中心的基本原则是:初始的聚类中心之间的相互距离要尽可能的远。
一一算法描述如下:
(只对K一means算法“初始化K个聚类中心”这一步进行了优化)
步骤一:随机选取一个样本作为第一个聚类中心;
步骤二:计算每个样本与当前已有聚类中心的最短距离(即与最近一个聚类中心的距离),这个值越大,表示被选取作为聚类中心的概率较大;最后,用轮盘法(依据概率大小来进行抽选)选出下一个聚类中心;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到选出K个聚类中心。选出初始点后,就继续使用标准的K-means算法了。
四、SPSS实现
首先导入数据
将数据标准化
选择K均值算法(实际是K均值++算法)
选择变量和个案标注依据,设置好类别数目
得到最终聚类中心
以及聚类结果(部分)
总结
没有总结,嘿嘿
以上是关于基于SPSS的K均值算法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