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服务器开发二(系统编程)--线程相关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linux服务器开发二(系统编程)--线程相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线程概念
什么是线程
- LWP:Light Weight Process,轻量级的进程,本质仍是进程(在Linux环境下)。
- 进程:独立地址空间,拥有PCB。
- 线程:也有PCB,但没有独立的地址空间(共享)。
- 进程与线程的区别:在于是否共享地址空间。
- 独居(进程)。
- 合租(线程)。
- Linux下:
- 线程:最小的执行单位。
- 进程:最小分配资源单位,可看成是一个线程的进程。
-
安装man文档
sudo apt-get install glibc-doc sudo apt-get install manpages-posix-dev
Linux内核线程实现原理
- 类Unix系统中,早期是没有“线程”概念的,80年代才引入,借助进程机制实现出了线程的概念。因此在这类系统中,进程和线程关系密切。
- 1、轻量级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也有PCB,创建线程使用的底层函数和进程一样,都是clone。
- 2、从内核里看进程和线程是一样的,都有各自不同的PCB,但是PCB中指向内存资源的三级页表是相同的。
- 3、进程可以蜕变成线程。
- 4、线程可看做寄存器和栈的集合。
- 5、在Linux下,线程是最小的执行单位;进程是最小的分配资源单位。
- 察看LWP号:
ps -Lf pid
,查看指定线程的LWP号。
- 三级映射:进程PCB --> 页目录(可看成数组,首地址位于PCB中) --> 页表 --> 物理页面 --> 内存单元
- 参考《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 -- 毛德操
- 对于进程来说,相同的地址(同一个虚拟址)在不同的进程中,反复使用而不冲突。原因是他们虽虚拟址一样,但页目录、页表、物理页面各不相同。相同的虚拟址,映射到不同的物理页面内存单元,最终访问不同的物理页面。
- 但线程不同!两个线程具有各自独立的PCB,但共享同一个页目录,也就共享同一个页表和物理页面。所以两个PCB共享一个地址空间。
- 实际上,无论是创建的fork,还是创建线程的pthread_create,底层实现都是调用同一个内核函数clone。
- 如果复制对方的地址空间,那么就产生一个“进程”;如果共享对方的地址空间,就产生一个“线程”。
- 因此:Linux内核是不区分进程和线程的。只有用户层面上进行区分。所以,线程所有操作函数pthread_*是库函数,而非系统调用。
线程共享资源
- 1、文件描述符表
- 2、每种信号的处理方式。
- 3、当前工作目录。
- 4、用户ID和组ID。
- 5、内存地址空间(.text/.data/.bss/heap/共享库)
线程非共享资源
- 1、线程ID。
- 2、处理器现场和栈指针。
- 3、独立的栈空间(用户空间栈)。
- 4、errno变量.
- 5、信号屏蔽字。
- 6、调度优先级。
线程优点、缺点
- 优点
- 1、提高程序并发性。
- 2、开销小。
- 3、数据通信、共享数据方便。
- 缺点
- 1、库函数,不稳定。
- 2、调试、编写困难、gdb不支持。
- 3、对信号支持不好。
- 优点相对突出,缺点均不是硬伤。Linux下由于实现方法导致进程、线程差别不是很大。
线程控制原语
pthread_self函数
- 获取线程ID。其作用对应进程中getpid()函数。
pthread_t pthread_self(void);
- 返回值:成功:0;失败:无!- 线程ID:pthread_t类型,本质:在Linux下为无符号整数(%lu),其他系统中可能是结构体实现。
- 线程ID是进程内部,识别标志。(两个进程间,线程ID允许相同)。
- 注意:不应使用全局变量pthread_t tid,在子线程中通过pthread_create传出参数来获取线程ID,而应使用pthread_self。
pthread_create函数
- 创建一个新线程。其作用,对应进程中fork()函数。
int pthread_create(pthread_t *thread, 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rt_routine) (void *), void *arg);
- 返回值:成功:0;失败:错误号。Linux环境下,所有线程特点,失败均直接返回错误号。
- 参数
- pthread_t:当前Linux中可理解为:typedef unsigned long int pthread_t;
- 参数1:传出参数,保存系统为我们分配好的线程ID。
- 参数2:通常传NULL,表示使用线程默认属性。若想使用具体属性也可以修改该参数。
- 参数3:函数指针,指向线程主函数(线程体),该函数运行结束,则线程结束。
- 参数4:线程主函数执行期间所使用的参数。
- 在一个线程中调用pthread_create()创建新的线程后,当前线程从pthread_create()返回继续往下执行,而新的线程所执行的代码由我们传给pthread_create的函数指针start_routine决定。start_routine函数接收一个参数,是通过pthread_create的arg参数传递给它的,该参数的类型为void *,这个指针按什么类型解释由调用者自己定义。start_routine返回时,这个线程就退出了,其它线程可以调用pthread_join得到start_routine的返回值,类似于父进程调用wait(2)得到子进程的退出状态,稍后详细介绍pthread_join。
- pthread_create成功返回后,新创建的线程ID被填写到thread参数指向的内存单元。我们知道进程ID的类型是pid_t,每个进程的ID在整个系统中是唯一的,调用getpid(2)可以获得当前进程ID,是一个正整数值。线程ID的类型是thread_t,它只是当前进程中保证是唯一的,不同的系统中thread_t这个类型有不同的实现,这可能是一个整数值,也可能是一个结构体,也可能是一个地址,所以不能简单地当成整数用printf打印,调用pthread_self(3)可以获得当前线程的ID。
- attr参数表示线程属性,本节不深入讨论线程属性,所有代码例子都传NULL给attr参数,表示线程属性取缺省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APUE。
-
【练习】:创建一个新线程,打印线程ID。注意:链接线程库-lpthread
- 由于pthread_create的错误码不保存在errno中,因此不能直接用perror(3)打印错误信息,可以先用strerror(3)把错误码转换成错误信息再打印。如果任意一个线程调用了exit或_exit,则整个进程的所有线程都会终止,由于从main函数return也相当于调用exit,为了防止新创建的线程还没有得到执行就终止,我们在main函数return之前延时1秒,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即使主线程等待1秒,内核也不一定会调度新创建的线程执行,下一节我们会看到更好的方法。
-
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 printf("In thread: thread id = %lu, pid = %u\\n", pthread_self(), getpid());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int ret; printf("In main1: thread id = %lu, pid = %u\\n", pthread_self(), getpid()); ret =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func, NULL); if(ret != 0){ fprintf(stderr, "pthread_create error:%s\\n", strerror(ret)); exit(1); } sleep(1); printf("In main2: thread id = %lu, pid = %u\\n", pthread_self(), getpid()); return 0; }
-
【练习】:循环创建多个线程,每个线程打印自己是第几个被创建的线程。(类似于进程循环创建子进程)
- 拓展思考:将pthread_create函数参数4修改为
(void *)&i
,将线程主函数内改为i = *((int *)arg)
是否可以?不可以。 -
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 int i = (int)arg; sleep(i); printf("%dth thread: thread id = %lu, pid = %u\\n", i+1, pthread_self(), getpid());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int ret, i; for (i = 0; i<5; i++){ ret =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func, (void *)i); if(ret != 0){ fprintf(stderr, "pthread_create error:%s\\n", strerror(ret)); exit(1); } } sleep(i); return 0; }
-
线程与共享
- 线程间共享全局变量
- 【牢记】:线程默认共享数据段、代码段等地址空间,常用的是全局变量。而进程不共享全局变量,只能借助mmap。
-
【练习】:设计程序,验证线程之间共享全局数据。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var = 100; void *tfn(void *arg) { var = 200; printf("thread\\n"); return NULL; } int main(void) { printf("At first var = %d\\n", var); pthread_t tid;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 NULL); sleep(1); printf("After pthread_create, var = %d\\n", var); return 0; }
pthread_exit函数
- 将单个线程退出。
- void pthread_exit(void *retval);
- 参数:retval表示线程退出状态,通常传NULL。
- 思考:使用exit将指定线程退出,可以吗?
- 结论:线程中,禁止使用exit函数,会导致进程内所有线程全部退出。
- 在不添加sleep控制输出顺序的情况下,pthread_create在循环中,几乎瞬间创建5个线程,但只有第1个线程有机会输出(或者第2个也有,也可能没有,取决于内核调度),如果第3个线程执行了exit,将整个进程退出了,所以全部线程退出了。
- 所以,多线程环境中,应尽量少用,或者不使用exit函数,取而代之使用pthread_exit函数,将单个线程退出。任何线程里exit导致进程退出,其他线程未工作结束,主控线程退出时不能return或exit。
- 另注意:pthread_exit或者return返回的指针所指向的内存单元必须是全局的或者是用malloc分配的,不能在线程函数的栈上分配,因为当其它线程得到这个返回指针时线程函数已经退出了。
- 【练习】:编写多线程程序,总结exit、return、pthread_exit各自退出效果。
- return:返回到调用者那里去。
- pthread_exit:将调用该函数的线程退出。
- exit:将进程退出。
-
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 int i = (int)arg; printf("%dth thread: thread id = %lu, pid = %u\\n", i+1, pthread_self(), getpid());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int ret, i; for (i = 0; i<5; i++){ ret =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hread_func, (void *)i); if(ret != 0){ fprintf(stderr, "pthread_create error:%s\\n", strerror(ret)); exit(1); } } pthread_exit(NULL); }
pthread_join函数
- 阻塞等待线程退出,获取线程退出状态。其作用,对应进程中waitpid()函数。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retval);
成功:0;失败:错误号。- 参数:thread:线程ID(【注意】不是指针); retval:存储线程结束状态。
- 对比记忆:
- 进程中:main返回值、exit参数-->int;等待子进程结束, wait函数参数-->int *
- 线程中:线程主函数返回值、pthread_exit-->void *;等待线程结束 pthread_join函数参数-->void **
-
【练习】:参数retval非空用法。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pthread.h> typedef struct{ int a; int b; } exit_t; void *tfn(void *arg) { exit_t * ret; ret = malloc(sizeof(exit_t)); ret->a = 100; ret->b = 300; pthread_exit((void *)ret); }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id; exit_t * retval;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 NULL); //调用pthread_join可以获取线程的退出状态 pthread_join(tid, (void **)&retval); printf("a = %d, b = %d\\n", retval->a, retval->b); free(retval); return 0; }
-
调用该函数的线程将挂起等待,直到ID为thread的线程终止。thread线程以不同的方法终止,通过pthread_join得到的终止状态是不同的,总结如下:
- 1、如果不thread线程通过return返回,retval所指向的单元里存放的是thread线程函数的返回值。
- 2、如果thread线程被别的线程调用pthread_cancel异常终止掉,retval所指向的单元里存放的是常数PTHREAD_CALCELED。
- 3、如果thread线程是自己调用pthread_exit终止的,retval所指向的单元存放的是传给pthread_exit的参数。
- 4、如果对thread线程的终止状态不感兴趣,可以传NULL给retval参数。
-
【练习】:使用pthread_join函数将循环创建的多个子线程回收。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t var = 100; void * tfn(void * arg) { int i; i = (int)arg; sleep(i); if(i == 1){ var = 333; printf("var = %d\\n", var); return var; } else if (i == 3) { var = 777; printf("I‘m %dth pthread, pthread_id = %lu\\n var = %d\\n", i+1, pthread_self(), var); pthread_exit((void *)var); } else { printf("I‘m %dth pthread, pthread_id = %lu\\n var = %d\\n", i+1, pthread_self(), var); pthread_exit((void *)var); } return NULL; }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id[5]; int i; int *ret[5]; for(i = 0; i < 5; i++) pthread_create(&tid[i], NULL, tfn, (void *)i); for(i = 0; i < 5; i++){ pthread_join(tid[i], (void **)&ret[i]); printf("-------%d ‘s ret = %d\\n‘", i, (int)ret[i]); } printf("I‘m main pthread tid = %lu\\t var = %d\\n", pthread_self(), var); sleep(i); return 0; }
pthread_detach函数
- 实现线程分隔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read);
,成功:0;失败:错误号。- 线程分离状态:指定该状态,线程主动与主控线程断开关系。线程结束后,其退出状态不由其他线程获取,而直接自己自动释放。网络、多线程服务器常用。
- 进程若有该机制,将不会产生僵尸进程。僵尸进程的产生主要由于进程死后,大部分资源被释放,一点残留资源存于系统中,导致内核认为该进程仍存在。
- 也可以使用pthread_create函数参2(线程属性)来设置线程分离。
- 【练习】:使用pthread_detach函数实现线程分离。
-
一般情况下,线程终止后,其终止状态一直保留到其它线程调用pthread_join获取它的状态为止。但是线程也可以被置为detach状态,这样的线程一旦终止就立刻回收它占用的所有资源,而不保留终止状态。不能对一个已经处于detach状态的线程调用pthread_join,这样的调用将返回EINVAL错误。也就是说,如果已经对一个线程调用了pthread_detach就不能再调用pthread_join了。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pthread.h> void *tfn(void *arg) { int n = 3; while(n--){ printf("thread count %d\\n", n); sleep(1); } return (void *)1; }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id; void *tret; int err; #if 0 //通过线程属性来设置游离态 pthread_attr_t attr; pthread_attr_init(&attr);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fn, NULL); #else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 NULL); //让线程分离-----自动退出,无系统残留资源 pthread_detach(tid); #endif while(1){ err = pthread_join(tid, &tret); printf("------------err = %d\\n", err); if(err != 0) fprintf(stderr, "thread_join error : %s\\n", strerror(err)); else fprintf(stderr, "thread exit code %d\\n", (int)tret); } }
pthread_cancel函数
- 杀死(取消)线程。其作用,对应进程中kill()函数。
int pthread_cancel(pthread_t thread);
,成功:0;失败:错误号。- 【注意】:线程的取消并不是实时的,而有一定的延时。需要等待线程到达某个取消点(检查点)。
- 类似于玩游戏存档,必须到达指定的场所(存档点,如:客栈、仓库、城里等)才能存储进度。杀死线程也不是立刻就能完成,必须要到达取消点。
- 取消点:是线程检查是否被取消,并按请求进行动作的一个位置。通常是一些系统调用create、open、pause、close、read、write...执行命令man 7 pthreads可以查看具备这些取消点的系统调用列表。也可参阅APUE.12.7取消选项小节。
- 可粗略认为一个系统调用(进入内核)即为一个取消点。如线程中没有取消点,可以通过调用pthread_testcancel函数自行设置一个取消点。
- 被取消的线程,退出值定义在Linux的pthread库中。常数PTHREAD_CANCELED的值是-1。可以头文件pthread.h中找到它的定义:
#define PTHREAD_CANCELED((void *)-1)
。因此当我们对一个已经被取消的线程使用pthread_join回收时,得到的返回值为-1。 -
【练习】:终止线程的三种方法。注意“取消点”的概念。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void *tfn1(void *arg) { printf("thread 1 returning\\n"); return (void *)111; } void *tfn2(void *arg) { printf("thread 2 exiting\\n"); pthread_exit((void *)222); } void *tfn3(void *arg) { while(1){ //printf("thread 3: I‘m going to die in 3 seconds ... \\n"); //sleep(1); pthread_testcancel(); //自己添加取消点 } return (void *)666;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void *tret = NULL;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1, NULL); pthread_join(tid, &tret); printf("thread 1 exit code = %d\\n\\n", (int)tret);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2, NULL); pthread_join(tid, &tret); printf("thread 2 exit code = %d\\n\\n", (int)tret);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3, NULL); sleep(3); pthread_cancel(tid); pthread_join(tid, &tret); printf("thread 3 exit code = %d\\n", (int)tret); }
pthread_equal函数
- 比较两个线程ID是否相等。
int pthread_equal(pthread_t t1, pthread_t t2);
- 有可能Linux在未来线程ID pthread_t类型被修改为结构体实现。
控制原语对比
进程 线程
fork pthread_create 创建
exit pthread_exit 退出
wait pthread_join 等待
kill pthread_cancel 杀死
getpid pthread_self 取得ID
pthread_detach 分离
线程属性
-
本节作为指引性介绍,Linux下线程的属性是可以根据实际项目需要进行设置,之前我们讨论的线程都是采用线程的默认属性,默认属性已经可以解决绝大多数开发时遇到的问题。如我们对程序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需要设置线程属性,比如可以通过设置线程栈的大小来降低内存的使用,增加最大线程个数。 typedef struct{ int etachstate; //线程的分离状态 int schedpolicy; //线程调度策略 struct sched_param schedparam; //线程的调度参数 int inheritsched; //线程的继承性 int scope; //线程的作用域 size_t guardsize; //线程栈末尾的警戒缓冲区大小 int stackaddr_set; //线程的栈设置 void* stackaddr; //线程的位置 size_t stacksize; //线程的大小 } pthread_attr_t;
-
主要结构体成员
- 1、线程分离状态
- 2、线程栈大小(默认平均分配)
- 3、线程栈警戒缓冲区大小(位于栈末尾)
- 属性值不能直接设置,须使用相关函数进行操作,初始化的函数为pthread_attr_init,这个函数必须在pthread_create函数之前调用。之后须用pthread_attr_destroy函数来释放资源。
- 线程属性主要包括如下属性:作用域(scope)、栈尺寸(stack size)、栈地址(stack address)、优先级(priority)、分离的状态(detached state)、调度策略和参数(scheduling policy and parameters)。默认的属性为非绑定、非分离、缺省的堆栈、与父进程同样级别的优先级。
线程属性初始化
- 注意:应先初始化线程属性,再pthread_create创建线程。
- 初始化线程属性。
int pthread_attr_init(pthread_attr_t *attr);
,成功:0; 失败:错误号。
- 销毁线程属性所占用的资源。
int pthread_attr_destroy(pthread_attr_t *attr);
,成功:0;失败:错误号。
线程的分离状态
- 线程的分离状态决定一个线程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终止自己。
- 非分离状态:线程的默认属性是非分离状态,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线程等待创建的线程结束。只有当pthread_join()函数返回时,创建的线程才算终止,才能释放自己占用的系统资源。
- 分离状态:分离线程没有被其他的线程等待,自己运行结束了,线程也就终止了,马上释放系统资源。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离状态。
- 线程分离状态的函数:
- 设置线程属性,分离or非分离。
int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pthread_attr_t *attr, int detachstate);
- 获取线程属性,分离or非分离
int pthread_attr_getdetachstate(pthread_attr_t *attr, int *detachstate);
- 参数:
- attr:已经初始化的线程属性
- detachstate:
- PTHREAD_CREATE_DETACHED(分离线程)
- PTHREAD_CREATE_JOINABLE(非分离线程)
-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设置一个线程为分离线程,而这个线程运行又非常快,它很可能在pthread_create函数返回之前就终止了,它终止以后就可能将线程号和系统资源移交给其他的线程使用,这样调用pthread_create的线程就得到了错误的线程号。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定的同步措施,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可以在被创建的线程里调用pthread_cond_timedwait函数,让这个线程等待一会儿,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函数pthread_create返回。设置一段等待时间,是在多线程编程里常用的方法。但是注意不要使用诸如wait()之类的函数,它们是使整个进程睡眠,并不能解决同步的问题。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void *thread_func(void *arg) { pthread_exit((void *)11);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int ret; pthread_attr_t attr; ret = pthread_attr_init(&attr); if(ret != 0){ fprintf(stderr, "pthread_attr_init error:%s\\n", strerror(ret)); exit(1); }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ret =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hread_func, NULL); if(ret != 0){ fprintf(stderr, "pthread_create error:%s\\n", strerror(ret)); exit(1); } ret = pthread_join(tid, NULL); if(ret != 0){ fprintf(stderr, "pthread_join error:%s\\n", strerror(ret)); exit(1); } pthread_exit((void *)1); return 0; }
线程的栈地址
- POSIX.1 定义了两个常量_POSIX_THREAD_ATTR_STACKADDR和_POSIX_THREAD_ATTR_STACKSIZE
- 检测系统是否支持栈属性。也可以给sysconf函数传递_SC_THREAD_ATTR_STACKADDR或_SC_THREAD_ATTR_STACKSIZE来进行检测。
- 当进程栈地址空间不够用时,指定新建线程使用由malloc分配的空间作为自己的栈空间。通过pthread_attr_setstack和pthread_attr_getstack两个函数分别设置和获取线程的栈地址。
int pthread_attr_setstack(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ckaddr, size_t stacksize);
- 成功:0;失败:错误号
int pthread_attr_getstack(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void **stackaddr, size_t *stacksize);
- 成功:0;失败:错误号
- 参数
- attr:指向一个线程属性的指针。
- stackaddr:返回获取的栈地址。
- stacksize:返回获取的栈大小。
线程的栈大小
- 当系统中有很多线程时,可能需要减小每个线程栈的默认大小,防止进程的地址空间不够用,当线程调用的函数会分配很大的局部变量或函数调用层次很深时,可能需要增大线程栈的默认大小。
- 函数pthread_attr_getstacksize和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提供设置。
- int pthread_attr_setstacksize(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size);
- 成功:0;失败:错误号
- int pthread_attr_getstacksize(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size);
- 成功:0;失败:错误号
- 参数
- attr:指向一个线程属性的指针。
- stacksize:返回线程的栈大小。
线程属性控制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define SIZE 0X10000
void *th_fun(void *arg)
{
while(1)
sleep(1);
}
int main()
{
pthread_t tid;
int err, detachstate, i = 1;
pthread_attr_t attr;
size_t stacksize;
void *stackaddr;
pthread_attr_init(&attr);
pthread_attr_getstack(&attr, &stackaddr, &stacksize);
pthread_attr_getdetachstate(&attr, &detachstate);
//默认是分离态
if(detachstate ==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printf("thread detached\\n");
//默认是非分离
else if (detachstate == PTHREAD_CREATE_JOINABLE)
printf("thread join\\n");
else
printf("thread un known\\n");
//设置线程分离属性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while(1){
//在堆上申请内存,指定线程栈的起始地址和大小
stackaddr = malloc(SIZE);
if(stackaddr == NULL){
perror("malloc");
exit(1);
}
stacksize = SIZE;
//借助线程的属性,修改线程栈空间大小
pthread_attr_setstack(&attr, stackaddr, stacksize);
err = pthread_create(&tid, &attr, th_fun, NULL);
if(err != 0){
printf("%s\\n", strerror(err));
exit(1);
}
printf("%d\\n", i++);
}
pthread_attr_destroy(&attr);
}
NPTL
- 1、察看当前pthread库版本getconf GNU_LIBPTHREAD_VERSION
- 2、NPTL实现机制(POSIX),Native POSIX Thread Library
- 3、使用线程库时gcc指定-lpthread
线程使用注意事项
- 1、主线程退出其他线程不退出,主线程退出应调用pthread_exit
- 2、避免僵尸线程
- pthread_join
- pthread_detach
- pthread_create,指定分离属性
- 被join线程可能在join函数返回前就释放完自己的所有内存资源,所以不应当返回被回收线程栈中的值。
- 3、malloc和mmap申请的内存可以被其他线程释放。
- 4、应避免在多线程模型中调用fork,除非马上exec,子进程中只有调用fork的线程存在,其他线程在子进程中均pthread_exit。
- 5、信号的复杂语义很难和多线程共存,应避免在多线程引入信号机制。
同步
- 所谓同步,即同时起步,协调一致。不同的对象,对“同步”的理解方式略有不同。如,设备同步,是指在两个设备之间规定一个共同的时间参考;数据库同步,是指让两个或多个数据库内容保持一致,或者按需要部分保持一致;文件同步,是指让两个或多个文件夹里的文件保持一致。等等
- 而,编程中、通信中所说的同步与生活中大家印象中的同步概念略有差异。“同”字应是指协同、协助、互相配合。主旨在协同步调,按预定的先后次序运行。
线程同步
- 同步即协同步调,按预定的先后次序运行。
- 线程同步,指一个线程发出某一功能调用时,在没有得到结果之前,该调用不返回。同时其它线程为保证数据一致性,不能调用该功能。
- 举例1:银行存款5000。柜台,折:取3000;提款机,卡:取3000。剩余:2000
- 举例2:内存中100字节,线程T1欲填入全1,线程T2欲填入全0。但如果T1执行了50个字节失去CPU,T2执行,会将T1写过的内容覆盖。当T1两次获得CPU继续从失去CPU的位置向后写入1,当执行结束,内存中的100字节,既不是全1,也不是全0。
- 产生的现象叫做“与时间有关的错误”(time related)。为了避免这种数据混乱,线程需要同步。
- “同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数据混乱,解决与时间有关的错误。实际上,不仅线程间需要同步,进程间、信号间等等都需要同步机制。
- 因此,所有“多个控制流,共同操作一个共享资源”的情况,都需要同步。
数据混乱原因
- 1、资源共享(独享资源则不会)。
- 2、调度随机(意味着数据访问会出现竞争)。
- 3、线程间缺乏必要的同步机制。
- 以上3点中,前两点不能改变,欲提高效率,传递数据,资源必须共享。只要共享资源,就一定会出现竞争。只要存在竞争关系,数据就很容易出现混乱。
- 所有只能从第三点着手解决。使多个线程在访问共享资源的时候,出现互斥。
互斥mutex
- Linux中提供一把互斥锁mutex(也称之为互斥量)。
- 每个线程在对资源操作前都尝试先加锁,成功加锁才能操作,操作结束解锁。
- 资源还是共享的,线程间也还是竞争的,但通过“锁”就将资源的访问变成互斥操作,而后与时间有关的错误也不会再产生了。
- 但,应注意: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持有该锁。
- 当A线程对某个全局变量加锁访问,B在访问前尝试加锁,拿不到锁,B阻塞。C线程不去加锁,而直接访问该全局变量,依然能够访问,但会出现数据混乱。
- 所以,互斥锁实质上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把“建议锁”(又称“协同锁”),建议程序中有多线程访问共享资源的时候使用该机制。但并没有强制限定。
- 因此,即使有了mutex,如果有线程不按规则来访问数据,依然会造成数据混乱。
主要应用函数
- 基本操作
- pthread_mutex_init函数
- pthread_mutex_destroy函数
- pthread_mutex_lock函数
- pthread_mutex_trylock函数
- pthread_mutex_unlock函数
- 以上5个函数的返回值都是: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错误号。
- pthread_mutex_t 类型,其本质是一个结构体。为简化理解,应用时可忽略其实现细节,简单当成整数看待。
- pthread_mutex_t mutex; 变量mutex只有两种取值1、0。
- pthread_mutex_init函数
- 初始化一个互斥锁(互斥量) --> 初值可看作1。
int pthread_mutex_init(pthread_mutex_t * restrict mutex, const pthread_mutexattr_t * restrict attr);
- 参1:传出参数,调用时应传&mutex。
- restrict关键字:只用于限制指针,告诉编译器,所有修改该指针指向内存中内容的操作,只能通过本指针完成。不能通过除本指针以外的其他变量或指针修改。
- 参2:互斥量属性。是一个传入参数,通常传NULL,选用默认属性(线程间共享)。参APUE.12.4同步属性
- 静态初始化:如果互斥锁mutex是静态分配的(定义在全局,或加了static关键字修饰),可以直接使用宏进行初始化。e.g.
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 动态初始化:局部变量应采用动态初始化。e.g.
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 静态初始化:如果互斥锁mutex是静态分配的(定义在全局,或加了static关键字修饰),可以直接使用宏进行初始化。e.g.
- pthread_mutex_destroy函数
- 销毁一个互斥锁。
int pthread_mutex_destroy(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lock函数
- 加锁。可理解为将mutex--(或1)
int pthread_mutex_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unlock函数
- 解锁。可理解为将mutex++(或+1)
int pthread_mutex_un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 pthread_mutex_trylock函数
- 尝试加锁。
int pthread_mutex_trylock(pthread_mutex_t *mutex);
加锁与解锁
- lock与unlock
- lock尝试加锁,如果加锁不成功,线程阻塞,阻塞到持有该互斥量的其他线程锁为止。
- unlock主动解锁函数,同时将阻塞在该锁上的所有线程全部唤醒,至于哪个线程先被唤醒,取决于优先级、调度。默认:先阻塞、先唤醒。
- 例如:T1、T2、T3、T4使用一把mutex锁。T1加锁成功,其他线程均阻塞,直至T1解锁。T1解锁后,T2、T3、T4均被唤醒,并自动再次尝试加锁。
- 可假想mutex锁init成功初值为1。lock功能是将mutex--,unlock将mutex++。
- lock与trylock
- lock加锁失败会阻塞,等待锁释放。
- trylock加锁失败直接返回错误号(如:EBUSY),不阻塞。
加锁步骤测试
-
看如下程序:该程序是非常典型的,由于共享、竞争而没有加任何同步机制,导致产生于时间有关的错误,造成数据混乱。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void *tfn(void *arg) { srand(time(NULL)); while(1){ printf("hello "); //模拟长时间操作共享资源,导致CPU易主,产生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sleep(rand() % 3); printf("world\\n"); sleep(rand() % 3); } return NULL; } int main(void) { pthread_t tid; srand(time(NULL));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 NULL); while(1){ printf("HELLO "); sleep(rand() % 3); printf("WORLD\\n"); sleep(rand() % 3); } return 0; }
-
【练习】:修改该程序,使用mutex互斥锁进行同步。
- 1、定义全局互斥锁,初始化init(&m, NULL)互斥量,添加对应的destroy。
- 2、两个线程while中,两次printf前后,分别加lock和unlock。
- 3、将unlock挪至第二个sleep后,发现交替现象很难出现。
- 线程在操作完共享资源后本应该立即解锁,但修改后,线程抱着锁睡眠。睡醒解锁后又立即加锁,这两个库函数本身不会阻塞。
- 所以在这两行代码之间失去CPU的概率很小。因此,另外一个线程很难得到加锁的机会。
- 4、main中加flag=5将flag在while中--,这时,主线程输出5次后试图销毁锁,但子线程未将锁释放,无法完成。
-
5、main中加pthread_cancel()将子线程取消。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ring.h> //定义锁 pthread_mutex_t mutex; void *tfn(void *arg) { srand(time(NULL)); while(1){ //加锁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printf("hello "); //模拟长时间操作共享资源,导致CPU易主,产生与时间有关的错误 sleep(rand() % 3); printf("world\\n"); //解锁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sleep(rand() % 3); //添加检查点 pthread_testcancel(); } return NULL; } int main(void) { int flag = 5; pthread_t tid; srand(time(NULL)); //锁初始化 pthread_mutex_init(&mutex, NULL); //mutex = 1 pthread_create(&tid, NULL, tfn, NULL); while(flag--){ //加锁 pthread_mutex_lock(&mutex); printf("HELLO "); sleep(rand() % 3); printf("WORLD\\n"); //解锁 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sleep(rand() % 3); } //取消子线程 pthread_cancel(tid); pthread_join(tid, NULL); //锁销毁 pthread_mutex_destroy(&mutex); return 0; }
-
结论:在访问共享资源前加锁,访问结束后立即解锁。锁的“粒度”应越小越好。
死锁
- 1、线程试图对同一个互斥量A加锁两次。
- 2、线程1拥有A锁,请求获得B锁;线程2拥有B锁,请求获得A锁。
- 【作业】:编写程序,实现上述死锁现象。
读写锁
- 与互斥量类似,但读写锁允许更高的并行性。其特性为:写独占,读共享。
读写锁状态
- 1、读模式下加锁状态(读锁)。
- 2、写模式下加锁状态(写锁)。
- 3、不加锁状态。
读写锁特性
- 1、读写锁是“写模式加锁”时,解锁前,所有对该锁加锁的线程都会被阻塞。
- 2、读写锁是“读模式加锁”时,如果线程以读模式对其加锁会成功;如果线程以写模式加锁会阻塞。
- 3、读写锁是“读模式加锁”时,既有试图以写模式加锁的线程,也有试图以读模式加锁的线程。那么读写锁会阻塞随后的读模式锁请求。优先满足写模式锁。读锁、写锁并行阻塞,写锁优先级高。
- 读写锁也叫共享-独占锁。当读写锁以读模式锁住时,它是以共享模式锁住的;当它以写模式锁住时,它是以独占模式锁住的。写独占、读共享。
- 读写锁非常适合于对数据结构读的次数远大于写的情况。
主要应用函数
-
基本操作
- pthread_rwlock_init函数
- pthread_rwlock_destroy函数
- pthread_rwlock_rdlock函数
- pthread_rwlock_wrlock函数
- pthread_rwlock_tryrdlock函数
- pthread_rwlock_trywrlock函数
- pthread_rwlock_unlock函数
- 以上7个函数的返回值都是:成功返回0,失败直接返回错误号。
- pthread_rwlock_t类型,用于定义一个读写锁变量。
- pthread_rwlock_t rwlock;
-
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t counter; pthread_rwlock_t rwlock; void *th_write(void *arg) { int t; int i = (int)arg; while(1){ t = counter; usleep(1000); pthread_rwlock_wrlock(&rwlock); printf("======write %d: %lu: counter=%d ++counter=%d\\n", i, pthread_self(), t, ++counter); pthread_rwlock_unlock(&rwlock); usleep(5000); } return NULL; } void *th_read(void *arg) { int i = (int)arg; while(1){ pthread_rwlock_rdlock(&rwlock); printf("======read %d: %lu: %d\\n", i, pthread_self(), counter); pthread_rwlock_unlock(&rwlock); usleep(900); } return NULL; } //3个线程不定时写全局资源,5个线程不定时读同一全局资源 int main() { int i; pthread_t tid[8]; //初始读写锁 pthread_rwlock_init(&rwlock, NULL); for(i = 0; i < 3; i++) pthread_create(&tid[i], NULL, th_write, (void *)i); for(i = 0; i < 5; i++) pthread_create(&tid[i+3], NULL, th_read, (void *)i); for(i = 0; i < 8; i++) pthread_join(tid[i], NULL); //释放读写锁 pthread_rwlock_destroy(&rwlock); return 0; }
条件变量
- 条件变量本身不是锁!但它也可以造成阻塞。通常与互斥锁配合使用。给多线程提供一个会合的场所。
主要应用函数
-
基本操作
- pthread_cond_init函数
- pthread_cond_destroy函数
- pthread_cond_wait函数
- pthread_cond_timedwait函数
- pthread_cond_signal函数
- pthread_cond_broadcast函数
- 以上6个函数的返回值都是:成功返回0,失败直接返回错误号。
- pthread_cond_t类型,用于定义条件变量。
- 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init函数
- 初始化一个条件变量
int pthread_cond_init(pthread_cond_t * restrict cond, const pthread_condattr_t * restrict attr);
- 参2:attr表条件变量属性,通常为默认值,传NULL即可。
- 也可以使用静态初始化的方法,初始化条件变量:
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INITIALIZED;
-
pthread_cond_destroy函数
- 销毁一个条件变量
int pthread_cond_destroy(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wait函数
- 阻塞等待一个条件变量
int pthread_cond_wait(pthread_cond_t * restrict cond, pthread_mutex_t * restrict mutex);
- 函数作用:
- 1、阻塞等待条件变更cond(参1)满足
- 2、释放已掌握的互斥锁(解锁互斥量)相当于pthread_mutex_unlock(&mutex);
- 1和2两步为同一个原子操作。
- 3、当被唤醒,pthread_cond_wait函数返回时,解除阻塞并重新申请获取互斥锁pthread_mutex_lock(&mutex);
-
pthread_cond_timedwait函数
- 限时等待一个条件变量
int pthread_cond_timedwait(pthread_cond_t * restrict cond, pthread_mutex_t * restrict mutex, const struct timespec * restrict abstime);
-
参3:参看
man sem_timedwait
函数,查看struct timespec结构体。struct timespec{ time_t tv_sec; /*seconds*/ 秒 long tv_nsec; /*nanoseconds*/ 纳秒 };
-
形参abstime:绝对时间。
-
如:time(NULL)返回的就是绝对时间。而alarm(1)是相对时间,相对当前时间定时1秒钟。
struct timespec t = {1,0}; pthread_cond_timedwait(&cond, &mutex, &t); 只能定时到1970年1月1日 00:00:01秒(早已经过去)
-
正确用法:
- time_t cur = time(NULL); 获取当前时间。
- struct timespec t; 定义tiemspec结构体变量t
- t.tv_sec = cur + 1; 定时1秒
- pthread_cond_timedwait(&cond, &mutex, &t); 传参
-
在讲解setitimer函数时我们还提到另一种时间类型
struct timeval{ time_t tv_sec; /*seconds*/ 秒 suseconds_t tv_usec; /*microseconds*/ 微秒 };
-
-
pthread_cond_signal函数
- 唤醒至少一个阻塞在条件变量上的线程。
int pthread_cond_signal(pthread_cond_t *cond);
-
pthread_cond_broadcast函数
- 唤醒全部阻塞在条件变量上的线程。
int pthread_cond_broadcast(pthread_cond_t *cond);
生产消费者条件变量模型
- 线程同步典型的案例即为生产消费者模型,而借助条件变量来实现这一模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假定有两个线程,一个模拟生产者行为,一个模拟消费者行为。两个线程同时操作一个共享资源(一般称之为汇聚),生产向其中添加产品,消费者从中消费掉产品。
-
看如下示例,使用条件变量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借助条件变量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链表作为共享数据,需被互斥量保护*/ struct msg { struct msg *next; int num; }; struct msg *head; struct msg *mp; /*静态初始化一个条件变量和一个互斥量*/ pthread_cond_t has_product = PTHREAD_COND_INITIALIZER; pthread_mutex_t lock = PTHREAD_MUTEX_INITIALIZER; void *consumer(void *p) { for(;;){ pthread_mutex_lock(&lock); while(head == NULL){ //头指针为空,说明没有节点 pthread_cond_wait(&has_product, &lock); } mp = head; head = mp->next; //模拟消费掉一个产品 pthread_mutex_unlock(&lock); printf("-Consume ---%d\\n", mp->num); free(mp); sleep(rand() % 5); } } void *producer(void *p) { for(;;){ mp = malloc(sizeof(struct msg)); //模拟生产一个产品 mp->num = rand() % 1000 + 1; printf("-Produce ---%d\\n", mp->num); pthread_mutex_lock(&lock); mp->next = head; head = mp; pthread_mutex_unlock(&lock); //将等待在该条件变量上的一个线程唤醒 pthread_cond_signal(&has_product); sleep(rand() % 5); } } int main(int argc, char * argv) { pthread_t pid, cid; srand(time(NULL)); pthread_create(&pid, NULL, producer, NULL); pthread_create(&cid, NULL, consumer, NULL); pthread_join(pid, NULL); pthread_join(cid, NULL); return 0; }
条件变量的优点:
- 相较于mutex而言,条件变量可以减少竞争。
- 如直接使用mutex,除了生产者、消费者之间要竞争互斥量以外,消费者之间也要竞争互斥量,但如果汇聚(链表)中没有数据,消费者之间竞争互斥锁是无意义的。有了条件变量机制以后,只有生产者完成生产,才会引起消费者之间竞争。提高了程序效率。
信号量
- 进化版的互斥锁(1-->N)。
- 由于互斥锁的粒度比较大,如果我们希望在多个线程间对某一对象的部分数据进行共享,使用互斥锁是没有办法实现的,只能将整个数据对象锁住。这样虽然达到了多线程操作共享数据时保证正确性的目的,却无形中导致线程的并发性下降。线程从并行执行,变成了串行执行。与直接使用单进程无异。
- 信号量,是相对折中的一种处理方式,既能保证同步,数据不混乱,又能提高线程并发。
主要应用函数
- 函数列表
- sem_init函数
- sem_destroy函数
- sem_wait函数
- sem_post函数
- sem_trywait函数
- sem_timedwait函数
- 以上6个函数的返回值都是:成功返回0,失败返回-1,同时设置errno。(注意,它们没有pthread前缀)。
- sem_t类型,本质仍是结构体。但应用期间可简单看作为整数,忽略实现细节(类似于使用文件描述符)。
- sem_t sem; 规定信号量sem不能<0。头文件<semaphore.h>
- 信号量基本操作:
- sem_wait:
- 1、信号量大于0,则信号量--。(类比pthread_mutex_lock)
- 2、信号量等于0,造成线程阻塞
- sem_post:
- 将信号量++,同时唤醒阻塞在信号量上的线程。(类比pthread_mutex_unlock)
- 但,由于sem_t的实现对用户隐藏,所有所谓的++、--操作只能通过函数来实现,而不能直接++、--符号。
- 信号量的初值,决定了占用信号量的线程的个数。
- sem_wait:
- sem_init函数
- 初始化一个信号量。
int sem_init(sem_t *sem, int pshared, unsigned int value);
- 参1:sem信号量。
- 参2:pshared取0用于线程间;取非0(一般为1)用于进程间。
- 参3:value指定信号量初值。
- sem_destroy函数
- 销毁一个信号量。
int sem_destroy(sem_t *sem);
- sem_wait函数
- 给信号量加锁 --
int sem_wait(sem_t *sem);
- sem_post函数
- 给信号量解锁 ++
int sem_post(sem_t *sem);
- sem_trywait函数
- 尝试对信号量加锁 --。(与sem_wait的区别类比lock和trylock)
int sem_trywait(sem_t *sem);
- sem_timedwait函数
- 限时尝试对信号量加锁--
int sem_timedwait(sem_t *sem, const struct timespec *abs_timeout);
- 参2:abs_timeout采用的是绝对时间。
生产者消费者信号量模型
-
【练习】:使用信号量完成线程间同步,模拟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信号量实现生产者消费者问题*/ #include <stdio.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emaphore.h> #define NUM 5 int queue[NUM]; //全局数组实现环形队列 sem_t blank_number, product_number; //空格子信号量,产品信号量 void *producer(void *arg) { int i = 0; while(1) { sem_wait(&blank_number); //生产者将空格子数--,为0则阻塞等待 queue[i] = rand() % 1000 + 1; //生产一个产品 printf("----Produce----%d\\n", queue[i]); sem_post(&product_number); //将产品数++ i = (i+1) % NUM; //借助下标实现环形 sleep(rand() % 3); } return NULL; } void *consumer(void *arg) { int i = 0; while(1){ sem_wait(&product_number); //消费者将产品数--,为0则阻塞等待 printf("--Consume---%d\\n", queue[i]); queue[i] = 0; //消费一个产品 sem_post(&blank_number); //消费掉以后,将空格子数++ i = (i+1) % NUM; //借助下标实现环形 sleep(rand() % 3); } return NULL; } int main() { pthread_t pid, cid; sem_init(&blank_number, 0, NUM); //初始化空格子信号量为5 sem_init(&product_number, 0, 0); //产品数为0 pthread_create(&pid, NULL, producer, NULL); pthread_create(&cid, NULL, consumer, NULL); pthread_join(pid, NULL); pthread_join(cid, NULL); sem_destroy(&blank_number); sem_destroy(&product_number); return 0; }
-
分析
- 规定
- 如果队列中有数据,生产者不能生产,只能阻塞。
- 如果队列中没有数据,消费者不能消费,只能等待数据。
- 定义两个信号量:S满 = 0, S空 = 1(S满代表满格的信号量,S空表示空格的信号量,程序起始,格子一定为空)。
-
所以有:
T生产者主函数 { sem_wait(S空); 生产... sem_post(S满) } T消费者主函数 { sem_wait(S满); 消费... sem_post(S空) }
- 假设:线程到达的顺序是:T生、T生、T消。
- 那么:
- T生1到达,将S空-1,生产,将S满+1
- T生2到达,S空已经为0,阻塞
- T消到达,将S满-1,消费,将S空+1
- 三个线程到达的顺序是:T生1、T生2、T消。而执行的顺序是T生1、T消、T生2
- 这里,【S空】表示空格子的总数,代表可占用信号量的线程总数-->1。其实这样的话,信号量就等同于互斥锁。
- 但,如果S空=2、3、4……就不一样了,该信号量同时可以由多个线程占用,不再是互斥的形状。因此我们说信号量是互斥锁的加强版。
- 【推演练习】:理解上述模型,推演,如果是两个消费者,一个生产者,是怎么样的情况。
- 【作业】:结合生产者消费者信号量模型,揣摩sem_timedwait函数作用。编程实现,一个线程读用户输入,另一个线程打印“hello world”。如果用户无输入,则每隔5秒向屏幕打印一个“hello world”;如果用户有输入,立刻打印“hello world”到屏幕。
- 规定
进程间同步
- 进程间也可以使用互斥锁,来达到同步的目的。但应在pthread_mutex_init初始化之前,修改其属性为进程间共享。mutex的属性修改函数主要有以下几个。
互斥量mutex
- 主要应用函数
- pthread_mutexattr_t mattr类型:用于定义mutex锁的【属性】。
- pthread_mutexattr_init函数:初始化一个mutex属性对象。
int pthread_mutexattr_init(pthread_mutexattr_t *attr);
- pthread_mutexattr_destroy函数:销毁mutex属性对象(而非销毁锁)。
int pthread_mutexattr_destroy(pthread_mutexattr_t *attr);
- pthread_mutexattr_setpshared函数:修改mutex属性。
int pthread_mutexattr_setpshared(pthread_mutexattr_t *attr, int pshared);
- 参2:pshared取值
- 线程锁:PTHREAD_PROCESS_PRIVATE(mutex的默认属性即为线程锁,进程间私有)
- 进程锁:PTHREAD_PROCESS_SHARED
-
进程间mutex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pthread.h> #include <sys/mman.h> #include <sys/wait.h> struct mt { int num; pthread_mutex_t mutex; pthread_mutexattr_t mutexattr; }; int main() { int i; struct mt *mm; pid_t pid; mm = mmap(NULL, sizeof(*mm), PROT_READ|PROT_WRITE, MAP_SHARED|MAP_ANON, -1, 0); memset(mm, 0, sizeof(*mm)); pthread_mutexattr_init(&mm->mutexattr); //初始化mutex属性对象 pthread_mutexattr_setpshared(&mm->mutexattr, PTHREAD_PROCESS_SHARED); //修改属性为进程间共享 pthread_mutex_init(&mm->mutex, &mm->mutexattr); //初始化一把mutex锁 pid = fork(); if(pid == 0){ for(i = 0; i < 10; i++){ pthread_mutex_lock(&mm->mutex); (mm->num)++; printf("-Child------------num++ %d\\n", mm->num); pthread_mutex_unlock(&mm->mutex); sleep(1); } } else if(pid > 0){ for(i = 0; i < 10; i++){ sleep(1); pthread_mutex_lock(&mm->mutex); mm->num+=2; printf("-------parent-----num+=2 %d\\n", mm->num); pthread_mutex_unlock(&mm->mutex); } wait(NULL); } pthread_mutexattr_destroy(&mm->mutexattr); //销毁mutex属性对象 pthread_mutex_destroy(&mm->mutex); //销毁mutex munmap(mm,sizeof(*mm)); //释放映射区 return 0; }
文件锁
- 借助fcntl函数来实现锁机制。操作文件的进程没有获得锁时,可以打开,但无法执行read、write操作。
- fcntl函数:获取、设置文件访问控制属性。
-
int fcntl(int fd, int cmd, ... /* arg */ );
- 参2:
- F_SETLK(struct flock *),设置文件锁(trylock)。
- F_SETLKW(struct flock *),设置文件锁(lock)W --> wait
- F_GETLK(struct flock *),获取文件锁
-
参3:
struct flock { ... short l_type; /* 锁的类型: F_RDLCK, F_WRLCK, F_UNLCK */ short l_whence; /* 偏移位置: SEEK_SET, SEEK_CUR, SEEK_END */ off_t l_start; /* 起始偏移:1000*/ off_t l_len; /* 长度:0表示整个文件加锁 */ pid_t l_pid; /* 持有该锁的进程ID:F_GETLK, F_OFD_GETLK */ ... };
- 参2:
-
进程间文件锁示例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stat.h> #include <fcntl.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lib.h> void sys_err(char *str){ perror(str); exit(1);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int fd; struct flock f_lock; if(argc < 2){ printf("./a.out filename\\n"); exit(1); } if((fd = open(argv[1], O_RDWR)) < 0) sys_err("open"); f_lock.l_type = F_WRLCK; //选用写锁 //f_lock.l_type = F_RDLCK; //选用读锁 f_lock.l_whence = SEEK_SET; f_lock.l_start = 0; f_lock.l_len = 0; //0表示整个文件加锁 fcntl(fd, F_SETLKW, &f_lock); printf("get flock\\n"); sleep(10); f_lock.l_type = F_UNLCK; fcntl(fd, F_SETLKW, &f_lock); printf("un flock\\n"); close(fd); return 0; }
- 依然遵循”读共享、写独占“特性。但!如若进程不加锁直接操作文件,依然可访问成功,但数据势必出现混乱。
- 【思考】:多线程中,可以使用文件锁吗?
- 多线程间共享文件夹描述符,而给文件加锁,是通过修改文件描述符所指向的文件结构体中的成员变量来实现的。因此,多线程中无法使用文件锁。
哲学家用餐模型分析
多线程版
- 选用互斥锁mutex,如创建5个,pthread_mutex_t m[5];
-
模型抽象:
- 5个哲学家 --> 5个线程; 5支筷子 --> 5把互斥锁; int left(左手), right(右手)。
- 5个哲学家使用相同的逻辑,可通用一个线程主函数,
void *tfn(void *arg)
,使用参数来表示线程编号:int i = (int)arg;
- 哲学家线程根据编号知道自己第几个哲学家,而后选定锁,锁住,吃饭。否则哲学家thinking。
-
5支筷子,在逻辑上形成环,分别对应5个哲学家。
A B C D E 0 1 2 3 4
-
所以有:
if(i == 4) left = i, right = 0; else left = i, right = i + 1;
-
振荡:如果每个人都攥着自己左手的锁,尝试去拿右手锁,拿不到则将锁释放。过会儿五个人又同时再攥着左手锁尝试拿右手锁,依然拿不到。如此往复形成另外一种极端死锁的现象--振荡。
- 避免振荡现象:只需5个人中,任意一个人,拿锁的方向与其他人相逆即可(如:E,原来:左:4,右:0;现在:左:0,右:4)。
-
所以以上if else语句应改为
if(i == 4) left = 0, right = i; else left = i, right = i + 1;
-
而后,首先让哲学家尝试加左手锁:
while(1){ pthread_mutex_lock(&m[left]); 如果加锁成功,函数返回再加右手锁,如果失败,应立即释放左手锁,等待。 若左右手都加锁成功 --> 吃 --> 吃完 --> 释放锁(应先释放右手、再释放左手,是加锁顺序的逆序) }
-
主线程(main)中,初始化5把锁,销毁5把锁,创建5个线程(并将i传递给线程主函数),回收5个线程。
- 避免死锁的方法
- 1、当得不到所有所需资源时,放弃已经获得的资源,等待。
- 2、保证资源的获取顺序,要求每个线程获取资源的顺序一致。如:A获取顺序1、2、3;B顺序应也是1、2、3。若B为3、2、1则易出现死锁现象。
多进程版
- 相较于多线程需注意问题:
- 需注意如何共享信号量(注意:坚决不能使用全局变量sem_t s[5])
-
实现:
- main函数中:
- 循环sem_init(&s[i], 0, 1); 将信号量初始值设为1,信号量变为互斥锁。
- 循环sem_destroy(&s[i]);
- 循环创建5个进程。if(i<5)中完成子进程的代码逻辑。
- 循环回收5个子进程。
-
子进程中:
if(i == 4) left = 0, right = 4; else left = i, right = i + 1; while(1){ 使用sem_wait(&s[left])锁左手,尝试锁右手,若成功 --> 吃;若不成功 --> 将左手锁释放。 吃完后,先释放右手锁,再释放左手锁。 }
-
【重点注意】
- 直接将sem_t s[5]放在全局位置,试图用于子进程间共享是错误的!应将其定义放置与mmap共享映射区中。
- main中:
- sem_t s = mmap(NULL, sizeof(sem_t)5, PROT_READ|PROT_WRITE, MAP_SHARED|MAP_ANON, -1, 0);
- 使用方式:将s当成数组首地址看待,与使用数组s[5]没有差异。
- main函数中:
以上是关于linux服务器开发二(系统编程)--线程相关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Linux系统编程-(pthread)线程的使用案例(分离属性清理函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