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的“最短路径”
Posted 车图腾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魏建军的“最短路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 腾马丁博士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 ●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当前,汽车市场遇到了20年来最严重的“寒流”。业内都在说,今年车市的负增长几乎已成定局,明年的形势也会非常严峻。刚刚过去的11月份,国内乘用车共售出201.99万辆,相较去年大幅下滑18%,这已经是自7月起连续第五个月出现同比下滑。
如此光景,就显得魏建军领导下的长城汽车,有一股松柏之气。行业的舆论也从去年此时的质疑有所转变。
今年1-11月,长城汽车已累计销售新车91.92万辆,2018年突破100万辆大关已成定局。在12月10日WEY两周年品牌之夜上,官方宣布WEY品牌突破了销量20万的里程碑,成为了第一个拥有20万用户的中国豪华品牌。
有人说,中式豪华那是领克的,或者是红旗的,无论如何也轮不到WEY头上。也有人说,你们还没有看懂魏建军。
因此,本文简要回顾魏建军的几次重大转型,并试图论证,魏建军不仅不是盲目和固执,恰恰相反,长城的每一步转型,实际上都是最短路径。
▶ 只做皮卡
1996年,长城汽车的第一款车型最后确定为皮卡。在随后的5年时间,长城汽车只生产皮卡。
从1998年起,长城皮卡已经连续20年获得全国销量冠军:2017年,国内皮卡销售41万辆,长城皮卡销量近12万,高出第二名江铃5万台,也是唯一年销量突破10万的皮卡品牌。
▶ 完整享受SUV红利
2013年3月29日哈弗品牌正式独立,当年正是中国SUV车市发展的关键节点,SUV占乘用车的销量比例突破20%,打破轿车一股独大的格局。之前的占比增幅维持在2-4%,之后提升至4-8%,到今年上半年,SUV与轿车销量比例是0.88:1。
SUV市场每年都会有新贵爆款,最早的比亚迪S6、后来的长安CS系列,这几年的广汽GS4、以及目前日渐崛起的吉利系列。
哈弗H6是2011年推出,同期的还有S6等,但几年下来会发现,长城把绝大多数精力和资源投入到H6的完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据统计,H6一个车型已经有了100多款。今天的H6和2012年的H6已经是天壤之别,而再回头看当年的对手,要么直接没了,要么还是老样子。
2011年8月25日上市的哈弗H6
现在的全新哈弗H6
而且,这些爆款产品通常各领风骚2-3年,然后在销量到顶后就出现了后劲不足的情况。而哈弗H6一心一意做精一款车,结果是竞争对手们10余款车加起来,都不如H6一款车销量高、知名度高、利润高。
2012-2013年,哈弗H6单车月销2万台;2014-2015年,单车月销4万台;2016-2018年则到了惊人的单车月销7-8万台。
可以说,长城完整地享受了中国车市的SUV红利。
▶ WEY:不豪华,毋宁死
2016年底,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提出WEY两大聚焦战略:一是聚焦SUV,二是聚焦15-20万元价区。
正是这一战略,让有些人开始唱衰魏建军。
当年大家对长城的判断是这样的:这个公司更多的是依靠赶上了SUV的红利,加上迎合消费者的设计,因此销售很好、一旦SUV变成红海,竞争加剧,长城就要受到极大影响。
换句话说,聚焦SUV,忽略轿车,你不但成不了独角兽,只会成为独脚兽。
但两年下来,即使在寒流之中长城也还能站稳脚跟,稳稳拿下全年百万销量。而WEY品牌,两年来销量也突破了20万辆。
反观打着多品牌战略旗号的奇瑞在哪里呢?今年前11个月,包括观致、奇瑞捷豹路虎以及凯翼汽车在内,奇瑞一共销售了52万台。
更重要的是,魏建军在聚焦战略中,始终牢牢把控住了利润。
长城汽车的赚钱能力人尽皆知。早在2013年,长城利润率达到16.4%,超过法拉利、保时捷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车企。
2016年长城汽车全年销售107.45万辆,超额完成95万辆的年销量目标,那也是长城汽车首次冲破年销百万辆大关。而且不仅销量“破百”,利润也“破百”:2016年长城营收986.16亿元,净利润为105.47亿元。
这一数据曾在2017年有过波动,当时业界唱衰愈烈,但其实魏建军是把钱花在了WEY的营销和哈弗的终端补贴上。
看长城最新的2018年上半年财报:官方称,预计2018年上半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加52.07%;营业总收入486.8亿元,同比增加17.99%。
公告同时解释道,净利润增长主要原因为公司优化产品结构及WEY品牌产品销售占比提升,使整体产品盈利能力提升。
换句话说,WEY已经成为长城新的利润奶牛。2018年上半年,长城汽车的单车利润由去年同期的5217元提升至7848元,同比增长50.4%,WEY带来的品牌溢价效果十分显著。
有人说,利润并不等于品牌价值。但对自主汽车来说,利润,就是灵魂。
我们看到,2016年很可能是中国车市最后一次“井喷”式增长,汽车市场从皆大欢喜的“增量竞争”时代进入到了刺刀见红的“存量竞争”时代。在如此残酷的时代,销售量额极速下滑,又不能享受到品牌溢价的自主品牌车企,如何支撑可持续运营?
对比同行:上半年其它很多自主车企的净利润均出现了同比下滑趋势。如长安汽车(000625.SZ),其发布的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亿元-1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7.54%-63.21%。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懂,魏建军为什么一定要聚焦SUV,并且一定要做豪华SUV了。15-20万区间,只是自主与合资的第一步交锋。没有利润,就只能停留在逆向研发的魔道上。
所以,对于自主品牌来说,不豪华,毋宁死。
而早就看准了这一点的魏建军,已经在他步步为营的最短路径上,跑赢了20万辆的第一步。
▶ 后记:
在WEY品牌出现后的两年间,各大中国自主车企也陆续推出了高端品牌或高端车型,它们车标更国际化,做工更精细,性能也更优良。而这些变化,与WEY的引领不无关系。
里斯全球合伙人、里斯中国公司总经理张云,在WEY两周年品牌之夜上讲道,WEY的出现,是因为长城把握住了中国汽车打造豪华品牌的历史性机遇。不过在WEY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他也指出,WEY需要控制节奏。豪华品牌的创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像特斯拉、雷克萨斯、苹果们的成长都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对于WEY品牌的打造周期我们也要重新认知,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要以十年为单位。WEY下一步需要做的,是投入资源,聚焦全球领先技术,打造全球品牌。
而WEY也正在路上。
从WEY VV7国内首次成功挑战小重叠碰撞,到VV5获屏法兰克福车展最成功五款车型之一,再到C罗代言;从WEY在日本、美国、德国、印度、奥地利、韩国分别建立研发中心,到推出C+智能战略,再到2021年进军北美与德国市场,WEY的每一步,都在为打造全球领先技术,打造全球品牌而努力。
我们,其实也需要多给WEY一些时间。
车图腾
资深汽车媒体人暮四先生(刘小闷)领衔打造
腾爷文化 · NDIMedia旗下新媒体
暮四(刘小闷)个人微信:musixians
以上是关于魏建军的“最短路径”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