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etch China 社区创始人静电:如何成为不一样的设计师
Posted 蓝湖产品设计协作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Sketch China 社区创始人静电:如何成为不一样的设计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静电
▼
对互联网设计及产品思维的结合有着深刻的理解,倡导感性设计与理性思维的融会贯通。
他认为:“有想法,有思维,真正能为产品创造价值的设计师才是优秀的设计师。”
不一样的设计师
▼
众所周知,静电老师最新的一本设计畅销书名曰《不一样的设计师》,
那么这其中的“不一样”指的是什么呢?
-为什么要“不一样”
静电老师经过几年的教学,和与大量初中级设计师的接触过程中发现:
很多设计师在设计技能,软件操作层面并不差,
但设计是一个需要方法论和思维锻炼的学科/职业,
在完成初级技能的积累后,很多设计师会进入迷茫期。
他们异常努力,
但对于设计和产品思维的训练却大多欠缺,
这就造成了设计师与其所在团队中的其它职位,产品经理,开发工程师等,出现配合协作方面的问题。
对于商业设计而言,UI设计师更应该从根本上理解设计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他的第一本书《Sketch+Xcode双剑合璧》,侧重基础技能层面的讲解,
而第二本书《不一样的UI设计师》,便基于前一本书的基础,让设计师从设计方法、设计思维及交互层面持续进阶,并得到提升。
没有灵魂和个性的设计千篇一律,
设计师应当从只注重基础工具和技法学习的思维中跳出来,让自己成为真正有想法,有思维,真正能为产品创造价值的优秀设计师。
-优秀设计师的定义
关于“优秀设计师”的定义,静电老师说:
“设计师不是艺术家,最终,优秀的设计师一定是使用设计提升产品的商业价值,最终被市场认可,被公司认可,被同事认可,最终被同行认可的人。”
当有一天,你可以自豪的说,因为你的设计,让产品的使用人数加倍,让它产生的商业收益大大提升,
同时让用户沉浸在你所设计的完美的产品体验中的时候,
那么,你就真正成功了。
-自我评级的三个维度
当我们明确了最终大的目标,做一名为产品提升价值、乃至创造价值的设计师时,
在向这个目标努力的过程中,常常要总结反思,自我评级,
即自我判定自己的设计水平、了解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有一个深刻警醒的自我认知。
★ 我们可以从这几个维度来判断:
1.设计认知和思维的提升;
这一项需要大量的阅历,和敏锐的产品洞察力,
能够深刻地剖析产品及其市场、受众人群属性,
并相应给出设计解决方案,给用户以好的体验、促使用户口碑传播、助力产品价值的提升等。
2.创意性和独特性;
这一项体现在设计师对于产品的表达层面,是单纯地将所有设计都在套流行风格,比如 Dribbble 风。
还是融入了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在其中,随之帮助用户解决问题呢?
3.设计基础技能(软件熟练程度)。
为什么把设计基础技能放到第三位呢?
因为基础技能是根基,所有的设计师经过一两年的工作后,软件技能不应该再被作为一个设计师是否优秀的考核范畴。
除了以上三个维度,
还有一个隐性的维度,那就是收入,
从某个层面来说,这是外界对你的认可程度。
我们可以有多个维度对自我进行综合定义,
不建议将评定的标准单纯地设为初级、中级、高级设计师,这样模糊的评级并不能帮助我们有清楚的自我认知。
所有设计师都应该以以上三个标准去努力,
最终,你可能在其中一两项上出现了闪光点,
那对于自身而言,就是优秀的。
-保持“自学能力”,敢于折腾
在任何阶段,自学能力都异常珍贵。
静电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于一些基础技能学习宝贵经验。
总结成两个字,就是“折腾”,四个字就是“敢于折腾”。
在大学期间,流行网页三剑客,也就是 Fireworks,Dreamweaver,Flash,
而当时没有这么多的视频可以学习,所以静电老师就自己去图书馆找书,去泡机房和网吧。
打开一款认为陌生的设计工具,你要怎么办呢?
静电老师当时就是左点右点。
不要怕点错,反正电脑不会爆炸。
这是一种很好的自学方式,先别急着去找教程,总之操作鼠标去折腾功能就对了。
当工具慢慢熟悉起来之后,再去网上找各种案例教程学习,强化对工具的熟练程度。
在这个过程中,建议自己能练习一些真实的项目,
当时,恰逢静电老师所在的院系网站改版,静电老师就接了下来,
在那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逼着他去百度,或者去请教其它人,这是提升最快的时间段,
好事多磨,最后网站上线,然后还是一名学生的静电老师在全校火了一把。
这样,他就积累了一个很好的“工作经验”,虽然那是在学校。
另外,
建议设计师们在接触一件新事物的时候,不要首先想着找现成的教程,那样会极大地培养自己的惰性,
当这种惰性增加到一定程度,你就会变得不去独立思考,事事依赖教程,这对于自己的提升是致命的。
多多去折腾,以后你就知道对于一件新事物,如何去学习,如何去举一反三,因为你能很快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了。
-提升思维能力,多看多听多思考
对于思维能力层面的提升,静电老师的经验就是:多看多听多思考。
1.多看
去看“设计之外”的东西,多多去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场景,去看外面的世界,各种演出,各种画展等等等等。
如果只是一天到晚待在电脑面前,相信这绝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没事就出去走走,多接触不同的事物。
有时候,灵感就是这么突然就来了。
2.多听
说到如何训练设计思维能力,很重要一点就是一定要具备“产品设计”思维,形成“面向用户”的设计导向。
有事没事多跟你的产品经理聊聊,多听听他们在想什么,这样对设计师行程整体的设计观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多思考
最后一点,就是思维的整理,杂乱的思维和杂乱的桌面一样,都需要整理和归纳。设计推导也是这么来的。
在设计前期,你需要了解用户,做用户访谈,给用户画像,设定情绪版,最终决定设计目标,这一切都是思维的整理过程。
设计师就像一个医生一样,去分析和诊断病人的病情,最终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
静电老师推荐了一本书《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这本书对他整个职业生涯的帮助都非常大,希望对你也有所帮助。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谈到职业生涯的规划,静电老师说:
“设计师在大学时代就应该着手考虑未来的职业生涯,在这个阶段,也是最有时间和精力的。”
有很多小伙伴在找工作时反馈:“我没有工作经验,我没有自信”。
这其实就是你在学生时代准备不足的结果。
如果你未来打算成为UI设计师,那么可以积极参加学习社团,争取行业对口的兼职工作,这对于自身是个很好的提升计划,而且可以积累工作经验。
在进入职场一两年后,相信设计师的基础技能和工作技能,都没有太大问题了,这个阶段要开始考虑后续的职业规划。
比如你未来想当一个设计Leader,或者你在沟通方面天赋异禀,想晋级成为产品经理?
或者你打算在设计精专的路上一路走到黑,成为一个“匠人”?
或者,未来你想创业?
这一切都需要对自身进行多多的认知,找出自己的优势,作出适时的改变。
(这时候就需要运用到上文提到的“自我评级的三个维度”了。)
独特、流行与商业
▼
每一位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
每一段时间,设计界都有一定的流行趋势;
每一款产品,都有自己独特的商业属性。
作为一名设计师,这三者该如何取舍平衡呢?
-流行,不代表实用
流行趋势之所以成为流行趋势,
一方面是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所造成;
比如当今社会人们追求快节奏,高效率,碎片化,科技感,
期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目标,那么设计就会随之变的“实用”起来。
简约的扁平化设计就是这种实用的最直观体现,而实用的本质。就是更直观和快速的获取内容或者信息。
因此,内容至上,去除多余雕饰和干扰因素就是对设计最直观的影响。
另一方面,设计趋势由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组织或者公司,去引领和推动。
它们决定了我们随后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设计的总体风格。
设计趋势和所谓的时尚趋势,都是有“轮回”的,当人们厌倦了某种一成不变的风格,那么一种新的风格就会出现,或者之前流行过的风格就会再度流行。
不管是从颜色,风格上,都让我们感觉某一时段的设计好像似曾相识。
比如时不时出现的怀旧风潮,这就是所谓的“轮回”。
但是不是所有的流行风格,都是实用的。
拿 Dribbble 风举例,它在这一两年的时间,突然就在设计师圈子里火了起来。
但 Dribbble 本质上并不是一种风格,这种设计风格有几个明显的特征:
夸张的大投影;
五彩斑斓极具夸张的多种用色;
油腻的渐变,比如最常见的高饱和度蓝色和紫色的渐变;
在动效方面,夸张绚丽的过场效果;
有大量的设计师为了追求视觉效果对设计稿通篇使用英文,甚至与应用本身无关的图片……
最初看到这些设计,你会觉得眼前一亮,特别抓人眼球。
但这种风格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是不小的,它极易产生视觉疲劳,对于用户来说,不利于长期使用。
在某种层面上来说,Dribbble 风所带来的实用性来说并不强,
而设计师之间的“炫技”才是背后更深层的目的所在。
纵观国内和国外的大多数应用,Dribbble 风并没有在这些商业应用上发扬光大,这些商业应用保持了他们本该有的样子。
这是一个相当矛盾的现象,
但也从另一个层面也说明,Dribbble风并不适合,也没有在设计圈外产生太大的影响力和受众认知。
这时候,设计师小伙伴们,应该从深层次去考虑,为什么商业应用或者用户受众并不认为“Dribbble风格”是合适的。
在设计任何项目之前,设计师都应该考虑用户群体,受众,企业整体风格和调性,
只有这样设计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造福所有人,而不仅仅是设计师群体“自嗨”的“艺术品”。
-通过“共情”将设计风格融入进产品中
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风格,发挥自己个性,进而将其融入设计稿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但对于商业设计而言,设计师无疑是戴着镣铐起舞的舞者。
这就像一名优秀的演员,他们除了有自己的个性,也能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完全表达故事人物的喜怒哀乐,这就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了。
当设计师无法去平衡“自己的设计风格”“产品的商业属性”两者的关系的时候,
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你的用户,你的商业目标群体的想法,“共情”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式。
就是你需要去了解你的用户在想什么,然后尝试去理解他们的想法,
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
整个思考过程是怎样的?
最终他们想要的效果或者结果是什么?
什么样的效果能超出他们意料并给予他们惊喜?
当你自己对这件事的理解足够深刻时,你的设计必将会成为无论是作为设计师的你,还是使用的用户、商业需求方都满意的作品。
-无论“精专”还是“全栈”,需要知识广度
对于不同的组织构架方式,设计师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
大型企业或者组织更倾向于精细化分工,以产生最大化的效率和利益,
但这种现象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组织规模达到一定量级之后,会出现创新力和效率的下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船大难掉头”。
分工越精细,每个职位越像流水线上的工人,
特别对于设计师而言,无法发挥自己的创意和主动性,进而工作就成了一种枯燥无味的事情。
中小型企业以及现在流行的趋势,则是将一个大的团队拆分进入项目组。
这样的中小型项目组,可以保持足够高的开发效率和执行效率,快速迭代产品,减少因分工过细,流程过长产生的沟通及各种损耗。
在这种组织中,对于设计师整体能力会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也势必对设计师的知识广度产生挑战,沟通协调能力,各个维度的设计能力,都成为必须。
在这种构架中,设计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推进自己整体设计风格的推广和在产品中的应用。
是要做一个螺丝钉,成为一个点的精专人才,或者是成为一个全才?
这取决于设计师自己的选择。
但是不管你想成为怎样的人才,知识的广度都是要有的。
因为我们处在一个协作的时代,单打独斗已经越来越不可能,
只有广度提升,设计师才能和自己的团队融成一个整体,让整个产品设计效果实现最大化。
国内设计风格的出路
▼
静电老师说:“设计稿可以‘不完美’,但绝对不能没有自己的个性。”
-设计中要有灵魂
用户可以从你的设计作品中读到你倾注了哪些感情在这些图形里,文字里。
就像优秀的演员与非优秀演员的区别,前者让观看者觉得,他们就是故事中的主角,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情绪;
而后者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只有躯壳的木偶一般。
所以,与其片面的追求某种设计风格,还不如追求一些“不一样”。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只要UI设计师敢于表达自己的个性,作出有血有肉的作品,都是好的或者有潜力的作品。
静电老师认为,这也是国内设计必需改变的一点。
仅仅从设计风格上来说,
在几年前,韩国设计师以其细腻的情绪让韩国插画风格走向世界,
而欧美设计则以现代、简约粗犷的风格影响一大批人,
目前国内还处在探索的初期。
只有我们国内的设计师更有灵魂,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中国设计风格在未来一定可以成为世界设计具有影响力的一部分。
-历史文化需和现代理念融合
在今年的2018俄罗斯世界杯上,
俄罗斯设计师让全世界看到了,他们对于本国风格独特而新颖的表达,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俄罗斯“另一面”的独特魅力。
我们也常常推崇“中国风”,很多国内设计师也做出过不少尝试,最明显的就是水墨风格的文字,古朴的建筑,琉璃砖瓦的屋檐所形成的雕饰。
但是单纯这样的风格是否能代表“中国风”,静电老师持怀疑态度。
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内容非常丰富,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素材的一部分。
但是如何将现代的设计理念与这种悠久的历史文化进行融合,这才是最需要着重考虑的点。
在这方面,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是我们最好的学习榜样。
这个国家是我国唐文化的最好吸收者,我们可以在这个国家,看到太多太多继承唐代风格的建筑。
这些文化与20世纪以来日本广泛接受的西洋文化完美融合,加之佛学的影响,诞生出我们了解颇深的“日式风”,“ Muji 风”。
而对于国内设计风格而言,中国设计师个性充分展现,灵魂充分表达在设计稿的那一天,
就是中国风设计真正能国际化的时候。
总结
▼
当国内每一位设计师都能成为一名“不一样的设计师”,
勇于承担,敢于折腾,保持好学,常常自审、善于思考,
能够将自己的风格融进各种产品中,将现代意志融合我们的历史文化元素,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期待,下一个设计流行趋势,将从中国诞生?
轻松闲聊时刻
▼
蓝湖小记者:静电老师最近在忙什么呢?可以跟大家透露下吗?
静电老师:
最近这边除了在运营 Sketch China 中国社区外,还与国内一知名制作组作,
翻译并即将为大家推出国外知名设计师制作的最新的 UI 视频课程系列,希望届时能给大家一个惊喜,敬请期待!
蓝湖小记者:感谢静电老师能接受我们的访谈,最后您有什么话要对我们的读者说呢?
静电老师:
蓝湖是一款很棒的在线产品协作平台,在其中设计师可以很方便的上传图稿,制作交互原型,也可以快速导出设计素材交付开发,生成设计稿标注。同时也使用科技手段解决了产品、设计、开发直接的沟通问题,非常好用!
感谢蓝湖的访谈,能与大家进行的观点交流和碰撞。
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我的新书《不一样的UI设计师》和《静电的UI设计教室》系列在线课程。
最后祝蓝湖越来越好~各位产品、设计师小伙伴工作顺利,生活幸福~ 有机会我们再见!
后台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 配色 | 手绘 | 网页 | 排版 | 动效 | 福利
▲
关注“蓝湖产品设计协作”
以上是关于Sketch China 社区创始人静电:如何成为不一样的设计师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