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开发初体验(下)

Posted Ann进化论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敏捷开发初体验(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周终于完成了敏捷开发的Sprint 1,过程不算坎坷但也不算完美,有收获也有反思。关于敏捷的几点思考如下(按三个角色、三个物件四个会议的思路展开):



0 1
三个角色


Scrum角色之:Product Owner

Product Owner 负责定义、指导产品的开发方向,为团队创建待办事项列表,或者与团队共同创建。这个角色往往需要拥有相关的工作背景,会为决策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


之前有提到,在我们团队中我担任这个角色。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其实我是不满足作为一名PO的条件,毕竟自己还是一个无知又无能的小白。因为这个因素,自己在按用户故事进行描述需求,所写需求不清晰也不够确定,开发的同事开发需要反复确认,经过他们几个反问之后就我又开始动摇不定。或者对于他们的质疑我不为所动,最后导致这个功能一点都不正路。


除专业素养之外,还有几个点也是我在作为PO做得不好的:

1.由于不重视文档,使得文档既无规范可言,也无保存价值。最无奈的是测试完全不能根据文档进行测试,需要再次与我口头确认。敏捷强调高效的沟通,但是多次重复同一话题,无形之中浪费了时间。

2.由于自己有轻微的强迫症,与一任务相关的任务我都会莫名希望一次性做完,所以多次致使故事被扩大,工作量也因此增加。这一点会导致Sprint的周期被拉长,该完成的任务不能及时完成,从而使士气低落,效率变低。

3.作为PO,没有第一时间对开发完成的功能进行体验。因为自己一度认为团队有测试,所以自己就没有必要去检验开发成果。因为敏捷最后会有评审会议,需要进行成果演示,自己在评审会前一天才开始了解开发成果,导致某些开发问题最后时刻才被发现。


Scrum角色之:开发团队(摘录大家的言论,仅供参考)

1.工作量评估不够准确,工作时间偏差较大。大的用户故事在拆解任务时需要更细化。

2.开发环境与测试环境及以后的正式环境理论上应该一致,但实际上却有区别导致一些未知问题,暂未发现其中缘由。

3.团队在Sprint中还需要不断修改生产环境中出现的BUG,不能专注于Sprint的任务。

4.因为上一次开发任务结束后测试量很大,测试人员后期才投入Sprint工作,测试工作滞后。而如果测试能第一时间投入Sprint任务中的话,最好能做到测试前置,开发完成一个story或者一个task就要开始测试。

5.敏捷迭代应更多强调Team,不应过多强调职能部门。例如,并非所有的需求都必须由产品决策,开发或测试也葆有发言权。


Scrum角色之:Scrum Master

Scrum Master 负责确保 Scrum 被理解并实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Scrum Master要确保 Scrum 团队遵循 Scrum 的理论、实践和规则。

他既是团队促进者,也是一种仆人式领导,需要引导、指导和消除障碍技能。



0 2
三个物件


Product Backlog

Product Backlog其实应该是根据市场反应及时更新,但是自己没有一个统一的表哥。仅作零零散散的记录。到计划下一个Sprint故事时,对之前的记录不能完整的回忆。

现在总算明白了什么是需求池,Product Backlog其实可以作为需求池随时保持更新。


Sprint Backlog

Sprint Backlog在Sprint中没有擅自删减,实际如果有新增故事进入这个Sprint,按照时间盒的概念,需要对故事进行优先级排序,加入新的故事,则最好对应移除优先级较低的故事。

实际上PO扩大故事范围也会影响这个物件,所以尽量不要随意进行扩展延伸。


燃尽图

没有画燃尽图,每天SM会记录大家的剩余工作时间,相对燃尽图而言,更精细,却不够直观。

敏捷开发初体验(下)


0 3
四个会议


Sprint计划会议

通过计划会议团队需要明白以下两个问题:

1. 决定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这时需要产品负责人向开发团队介绍排好序的产品待办事项,由整个Scrum团队共同理解这些工作。Sprint中需要完成的产品待办事项数目完全由开发团队决定。做多少工作只能由开发团队决定,产品负责人或任何其它人都不能给开发团队强加更多的工作量。但是实际上在这个点上我们有些被产品需求驱动,而非仅考虑开发团队的实际能力。

2. 决定这些工作如何完成?

开发团队需要根据当前的“完成的定义”一起决定如何实现下一个产品增量。他们需进行足够的设计和计划,从而有信心可以在Sprint中完成所有工作。而由于我们在任务拆分环节就已经出现不足,所以在这一环节也有较大偏误。


每日站立会议

1.由于团队的特殊性,我们不能完全称之为集中办公。一周会有一两天时间敏捷教练与我们异地办公。致使站立会议没能如时如期召开。

2.还是之前提到过的问题,不过现象明显好转——会议期间跑题,使得会议时间会超出15分钟的设置。

3.会议大家仅口述自己的三个问题,其他队员对口述内容不够清晰直观,建议使用白板。或者及时更新TAPD任务状态。


Sprint评审会议及回顾会议

这两个会议就放在一起进行描述了,因为实际上我们几乎算是一起开的。首先用将近两个小时进行DEMO演示,然后大家就这次Sprint进行回顾总结,包括但不仅限于团队在流程、人际关系以及工具方面的回顾总结。

1.DEMO环节的问题前文有提到,作为PO没有及时跟进开发进度及结果。临时准备DEMO演示可能是评审会议最大的败笔。

2.关于DEMO大家也有发表意见,提出一些需要跟进优化的点。下次Sprint这些点可以在Sprint中就完成,不用遗留至下一个Sprint。


在回顾会议中,大家除了提到上述不足,也有分析敏捷的优点。

1.大家的工作更加透明,每天都能了解到自己队友当下工作。尤其对于产品而言,在开发中的参与度明显提高。

2.告别厚重的需求文档,增加了沟通,促进团队的良性合作。

3.开发人员每天的工作目标更加清晰,提高了开发的自由度和开发效率。

4.同时经过回顾会议这一次的深入交流,大家更加清晰自己的成长及不足,对下一个Sprint更有信心。



啊!我这该死的拖延症,晚安!


长按二维码关注Ann 进化论

每期箴言:

上下同欲者胜。

——孙武

以上是关于敏捷开发初体验(下)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从复兴壹号看敏捷开发

菜鸟Scrum Master敏捷实践感悟

如何利用力软敏捷开发框架在线体验

企业IT转型系列培训——敏捷开发转型和用户极致体验

敏捷体验营 | ScrumLeanKanban

敏捷开发的常见误区:你有没有为了敏捷而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