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模型——模型解读
Posted 维维说思维模型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操作系统”模型——模型解读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写这篇文章之前发生了一件非常值得引起深思的事情(其实在发表上一篇文章之前就已发生,只是自己没空去关注罢了),从网上翻了一下,大体描述是这样的:
“7月4日,李笑来的一则私下场合的谈话被录音且传出,除了脏话连篇,这位所谓‘币圈首富’割韭菜之难看吃相跃然纸上……”
我从网上找到了这段长达50多分钟的录音,将其完整地听了一遍。何感?
——失望?愤怒?无语?坦诚?虚伪?狂妄?无耻?屠夫?龌龊?铜臭?人渣?……
作为他的长期读者或者粉丝的你,怎么想?怎么看?反正上面列出来的感觉我都有。是的,他在我心中的形象肯定变了:变得口是心非,变得面目狰狞,变得口蜜腹剑,变得出尔反尔。虽然他讲的是事实,也是不可公之于众的“套路”,但很明显,他写了好几本书,却并不相信写进自己书中的所有的话。也就是说,他说过的有些话,用他自己在录音中的话来说,“你要是真信那套,你就废了”。反观自己,不觉有些暗自庆幸——幸亏自己不是他的脑残粉,因为我在写思维模型文章之初就提出:
我必须成为一个有真正“输出”的人,而不是一个一辈子都在别人的教导(“忽悠”)中膜拜前行的人,那样的人虽然看上去“很上进”,也会常常因为自己有不断的“新输入”而感激涕零、踌躇满志,但他们的状态不会有任何太大改变。
所以,我在整理这些源自他的思维模型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照搬照抄,而是在他的基础之上进行了二次创作,升级迭代(注:本文的题图与之前的预告文章中的题图相比有变化)。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很多思想和理论确实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他也曾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在对他进行重新认识之后,就更要不断警醒自己:
必须批判地吸收他的理论和思想,万不可盲从!
突然想起他在《你的世界究竟是活的还是死的》这篇文章中说过的一句话:“如果你是个好人,这个世界就会对你好一点;如果你是个坏人,这个世界就会对你坏一点”。看来这句话他自己是不信的,或者就算信他也无法做到,否则他怎么会把自己搞得如此被动呢?同时,我又相信他说过的另一句话:“很多人从未有意识地思考过,绝大多数人的脑子里的操作系统完全不属于他们自己,而是被别人植入的……”由此可见:
我们每一个人打造一款强悍的个人操作系统是多么的重要,也是多么的必要!
让我们言归正传,开始我们的“操作系统”思维模型之旅吧。我在这个模型的预告文章中提出,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所谓“操作系统”,就是指:
管理和控制人与外部世界交互方式的若干组思考逻辑和行为逻辑。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些思考逻辑和行为逻辑是怎么产生的?它们的源头在哪里?我们从哪里可以一步一步地搭建或者构建自己的操作系统呢?
在下面这篇文章中,李笑来阐述了他自己对“操作系统”这个模型的理解(点击下面的文字即可前往阅读):
他在文中指出,人的操作系统由“概念与关联”、“价值观与方法论”、“实验与践行”构成,并绘制了一个操作系统模型图(见下图)。
他认为,概念和关联构成了操作系统的底层核心,所有其它部分都依赖与它们有多清晰、多准确、多必要。反复阅读之后,我目前也赞同他的这个观点。需要注意的是,他这个观点的提出也是经过升级之后的结果,因为他原先认为“人的操作系统是由概念和方法论构成”的,见下面这篇文章(点击下面的文字即可前往阅读):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之所以是“物种”之间的区别,本质上来说就是因为每个人操作系统中概念的多少不一样,概念的准确性不一样,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联不一样。而我们做出的所有选择和判断,我们采取的所有方法和行动,都是基于这些“概念和关联”而生的,他讲:
你得先知道“什么”究竟是什么,才能知道“这个”和“那个”熟优熟劣,一些价值观会自然形成或自然进化。有了清晰的价值观,就会有决断(而不是面对选择犹豫不决)。同时,当决断摆在那里的时候,我们会研究方法论,因为选择要配合行动才有意义。
如果我们有了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和关联,同时也有了清晰、准确、必要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我们的“操作系统”是否就搭建完毕并可以正常运转了呢?显然不是,因为这些我们自认为“清晰”、“准确”、“必要”的各个要素并非真的如此,因此,他强调:
为了进化,总是要用实验与践行去检验我们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把好的留下继续打磨,把不合适的去掉——这就是升级过程。若实验与践行的结果不尽人意,我们就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更进一步,为了纠正自己的价值观,改进自己的方法论,我们还要深入一步,去审视我们大脑中的概念和关联,甚至重新定义它们,让它们更清晰、更准确,或者干脆抛弃一些已然没有必要存在的概念,否则就无法从“根”上完成“升级”(即“进化”)。
不难看出,我们的操作系统是一个永远在路上的与时俱进的系统,它在运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打磨升级才能日趋完美。就像我们使用的电脑操作系统一样,需要不时安装补丁来确保运行的安全可靠,甚至到了一定时候,干脆来一个升级换代。这里有一个特别需要留意的地方:电脑操作系统有生产厂家去发现和堵住漏洞,去进行更新升级,那人的操作系统该如何进行呢?显然不能靠别人,我们得靠自己。其涉及到的一个核心概念叫做“元认知能力”(注:如果这个“概念”对你来说是崭新的,那你的操作系统中就由此多了一个非常“必要”的概念了),为了让这个概念在我们的操作系统中“清晰”起来,“准确”起来,请大家看李笑来写的下面这篇文章(点击下面的文字即可前往阅读):
他在这篇文章中特别强调,“元认知能力”这个概念非常重要,它几乎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有机会成长。几乎是一切学习与进步的最底层和最根本的能力“。
我深以为然。很多时候,我们发现有些人脾气很大、很有个性,其实往往是因为它们的元认知能力尚未启动所致。他们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我行我素,最终的后果是若干年后还是原地踏步,无法成长。下面这段话太重要,我不得不整段引用:
元认知能力几乎主导了一切。是它去审视操作系统中每个最底层的概念是否清晰、准确、必要,每个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的关联是否清晰、准确、必要;是它去审视价值观是否正确,究竟是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反复审视自己的方法论,不断纠正,不断改进。没有它,我们就很难产生主动行动,因为固守在我们基因的很多东西就是更倾向于让我们变成好吃懒做的人。
既然我们知道了“元认知能力”如此重要,如果们没有这种能力,该怎么获得呢?他给出了一种方法,也创造了一个概念,叫“坐享”,从表面看和我们都听说过的“打坐”、“禅修”、“冥想”差不多,但如果大家看了下面这篇他写的文章,你就会发现有明显的区别,也有着自身的道理(点击下面的文字即可前往阅读):
在这篇文章中他专门解释了为什么要创造“坐享”这个概念,也讲了长期运用这种方法带来的神奇效果(这些效果并不是他主观认为的,而是参考了国外的英文文献中的结论)。实话实说,我看他的书已经有这么久了,自己还没有亲身实践过这种方法。主要原因可能是自己没有过类似体会,导致自己没有动力去进行“实验”和“践行”,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是觉得自己的“元认知能力”还行,没有必要给“忙碌”的自己增添新的忙碌。
这肯定是错的。无论如何,我得试试。不然我的操作系统是有缺陷的,是有bug的,运行时间长了肯定是会出问题的,对吧。
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操作系统”是指:
管理和控制人与外部世界交互方式的若干组思考逻辑和行为逻辑。它的底层核心是“概念”和“关联”,由此而产生了相应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最后通过“实验”和“践行”去进行修正和迭代,而操作系统模型中的所有要素最终能否得以“进化”,关键还要靠一个核心能力,即“元认知能力”。
下一篇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将这个模型加以应用,欢迎各种各样的意见建议。
以上是关于“操作系统”模型——模型解读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