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H(Struts,Spring,Hibernate)和SSM(SpringMVC,Spring,MyBatis)区别
Posted JAVAFT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SSH(Struts,Spring,Hibernate)和SSM(SpringMVC,Spring,MyBatis)区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SSH 和 SSM 的定义
本人经历过两种技术架构,分别是常说的 SSH 和 SSM ,SSH 在本科的时候老师就教过。SSM 则是去公司后用的比较多。现在我想将这两大阵营的技术做一下对比。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涉及技术较多,我只从具体的应用方面做一些对比。
SSH 通常指的是 Struts2 做前端控制器,spring 管理各层的组件,hibernate 负责持久化层。
SSM 则指的是 SpringMVC 做前端控制器,Spring 管理各层的组件,MyBatis 负责持久化层。
共同之处是都使用了Spring的依赖注入DI来管理各层的组件,使用了面向切面编程AOP来实现日志管理,权限认证,事务等通用功能的切入。
不同之处是 Struts2 和 SpringMVC 做前端控制器的区别,以及 Hibernate 和 MyBatis 做持久化时的区别。但是,Struts2 也可以和 MyBatis 搭配使用,SpringMVC 也可以和 Hibernate 搭配使用。本文为了简化对比,指定 Struts2 要和 Hibernate 搭配,SpringMVC 要和 MyBatis 搭配。
SSH 和 SSM 的实现原理区别
所在分层 | SSH | SSM |
---|---|---|
页面层(View) | JSP | JSP |
控制器层(Controller) | Struts2 | SpringMVC |
业务层(Service) | Java | Java |
持久层(DAO) | Hibernate | MyBatis |
数据库层(DB) | mysql/Oracle | MySQL/Oracle |
组件管理(Bean) | Spring | Spring |
(1) Struts2 的原理
一个请求在Struts2框架中的处理大概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客户端初始化一个指向Servlet容器(例如Tomcat)的请求
2、这个请求经过一系列的过滤器(Filter)(这些过滤器中有一个叫做ActionContextCleanUp的可选过滤器,这个过滤器对于Struts2和其他框架的集成很有帮助,例如:SiteMesh Plugin)
3、接着FilterDispatcher被调用,FilterDispatcher询问ActionMapper来决定这个请求是否需要调用某个Action
FilterDispatcher是控制器的核心,就是mvc中c控制层的核心。下面粗略的分析下FilterDispatcher工作流程和原理:FilterDispatcher进行初始化并启用核心doFilter。
5、ActionProxy通过Configuration Manager询问框架的配置文件,找到需要调用的Action类
6、ActionProxy创建一个ActionInvocation的实例。
7、ActionInvocation实例使用命名模式来调用,在调用Action的过程前后,涉及到相关拦截器(Intercepter)的调用。
8、一旦Action执行完毕,ActionInvocation负责根据struts.xml中的配置找到对应的返回结果。返回结果通常是(但不总是,也可 能是另外的一个Action链)一个需要被表示的JSP或者FreeMarker的模版。
9、将处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2) SpringMVC 的原理
执行步骤:
第一步:发起请求到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
第二步:前端控制器请求HandlerMapping查找 Handler
可以根据xml配置、注解进行查找
第三步:处理器映射器HandlerMapping向前端控制器返回Handler
第四步:前端控制器调用处理器适配器去执行Handler
第五步:处理器适配器去执行Handler
第六步:Handler执行完成给适配器返回ModelAndView
第七步:处理器适配器向前端控制器返回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是SpringMVC框架的一个底层对象,包括 Model和view
第八步:前端控制器请求视图解析器去进行视图解析
根据逻辑视图名解析成真正的视图(jsp)
第九步:视图解析器向前端控制器返回View
第十步:前端控制器进行视图渲染
视图渲染将模型数据(在ModelAndView对象中)填充到request域
第十一步:前端控制器向用户响应结果
(3) Hibernate 的原理
1.通过Configuration().configure();读取并解析hibernate.cfg.xml配置文件
2.由hibernate.cfg.xml中的<mapping resource="com/xx/User.hbm.xml"/>
读取并解析映射信息
3.通过config.buildSessionFactory();//创建SessionFactory
4.sessionFactory.openSession();//打开Sesssion
5.session.beginTransaction();//创建事务Transation
6.persistent operate持久化操作
7.session.getTransaction().commit();//提交事务
8.关闭Session
9.关闭SesstionFactory
(4) MyBatis原理
MyBatis框架执行过程:
1、配置MyBatis的配置文件,SqlMapConfig.xml(名称不固定)
2、通过配置文件,加载MyBatis运行环境,创建SqlSessionFactory会话工厂
SqlSessionFactory 在实际使用时按单例方式。
3、通过SqlSessionFactory创建SqlSession
SqlSession 是一个面向用户接口(提供操作数据库方法),实现对象是线程不安全的,建议sqlSession应用场合在方法体内。
4、调用 sqlSession 的方法去操作数据。
如果需要提交事务,需要执行 SqlSession 的 commit() 方法。
5、释放资源,关闭SqlSession
Struts2 和 SpringMVC 在 web.xml 中配置的不同
(1) Struts2
Struts2使用Filter嵌入自己的框架。配置文件加载顺序为:default.properties -> struts-default.xml -> struts-plugins.xml -> struts.xml -> struts.locale。
加载顺序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的源码分析了解更多。https://my.oschina.net/gschen/blog/121433
(2) SpringMVC
SpringMVC使用Servlet嵌入自己的框架。
(3)web.xml不同之处
SpringMVC的入口是Servlet,而Struts2是Filter(这里要指出,Filter和Servlet是不同的。以前认为filter是servlet的一种特殊),这就导致了二者的机制不同,这里就牵涉到Servlet和Filter的区别了。但是这只是接管用户请求的两种不同方式而已,控制权被Struts2和SpringMVC掌握之后,想做什么事都是可以做到的。
Servlet
servlet是一种运行服务器端的Java应用程序,具有独立于平台和协议的特性,并且可以动态的生成web页面,它工作在客户端请求与服务器响应的中间层。最早支持 Servlet 技术的是 JavaSoft 的 Java Web Server。此后,一些其它的基于 Java 的 Web Server 开始支持标准的 Servlet API。Servlet 的主要功能在于交互式地浏览和修改数据,生成动态 Web 内容。这个过程为:
1) 客户端发送请求至服务器端;
2) 服务器将请求信息发送至 Servlet;
3) Servlet 生成响应内容并将其传给服务器。响应内容动态生成,通常取决于客户端的请求;
4) 服务器将响应返回给客户端。
在 Web 应用程序中,一个 Servlet 在一个时刻可能被多个用户同时访问。这时 Web 容器将为每个用户创建一个线程来执行 Servlet。如果 Servlet 不涉及共享资源的问题,不必关心多线程问题。但如果 Servlet 需要共享资源,需要保证 Servlet 是线程安全的。
为了简化开发流程,Servlet 3.0 引入了注解(annotation),这使得 web 部署描述符 web.xml 不再是必须的选择。
Filter:Filter是一个可以复用的代码片段,可以用来转换HTTP请求、响应和头信息。Filter不像Servlet,它不能产生一个请求或者响应,它只是修改对某一资源的请求,或者修改从某一的响应。Servlet中的过滤器Filter是实现了javax.servlet.Filter接口的服务器端程序,主要的用途是过滤字符编码、做一些业务逻辑判断等。其工作原理是,只要你在web.xml文件配置好要拦截的客户端请求,它都会帮你拦截到请求,此时你就可以对请求或响应(Request、Response)统一设置编码,简化操作;同时还可进行逻辑判断,如用户是否已经登陆、有没有权限访问该页面等等工作。它是随你的web应用启动而启动的,只初始化一次,以后就可以拦截相关请求,只有当你的web应用停止或重新部署的时候才销毁。Filter可认为是Servlet的一种“变种”,它主要用于对用户请求进行预处理,也可以对HttpServletResponse进行后处理,是个典型的处理链。它与Servlet的区别在于:它不能直接向用户生成响应。完整的流程是:Filter对用户请求进行预处理,接着将请求交给Servlet进行处理并生成响应,最后Filter再对服务器响应进行后处理。
Servlet与Filter的区别可以从这篇文章了解更多。http://www.cnblogs.com/doit8791/p/4209442.html
Struts2 和 SpringMVC 处理用户请求的不同
Struts2和SpringMVC的核心都是接管用户的请求,解决传统Servlet开发过于繁琐,重用性不高的问题。
Struts2和SpringMVC都有注解和配置文件两种匹配用户请求URL的方式。
Struts2注解方式匹配URL
参考网址:http://struts.apache.org/docs/convention-plugin.html
首先需要将架包(struts2-convention-plugin-xxx.jar)导入工程中
1、Struts2是类级别的拦截, 一个类对应一个request上下文,SpringMVC是方法级别的拦截,一个方法对应一个request上下文,而方法同时又跟一个url对应,所以说从架构本身上SpringMVC就容易实现restful url,而struts2的架构实现起来要费劲,因为Struts2中Action的一个方法可以对应一个url,而其类属性却被所有方法共享,这也就无法用注解或其他方式标识其所属方法了。
2、由上边原因,SpringMVC的方法之间基本上独立的,独享request response数据,请求数据通过参数获取,处理结果通过ModelMap交回给框架,方法之间不共享变量,而Struts2搞的就比较乱,虽然方法之间也是独立的,但其所有Action变量是共享的,这不会影响程序运行,却给我们编码 读程序时带来麻烦,每次来了请求就创建一个Action,一个Action对象对应一个request上下文。
3、由于Struts2需要针对每个request进行封装,把request,session等servlet生命周期的变量封装成一个一个Map,供给每个Action使用,并保证线程安全,所以在原则上,是比较耗费内存的。
Struts2 和 SpringMVC 实现 RESTful 的不同
http://localhost/jpkc/item/1609032329404095427579225
实现上面这个链接,其中localhost是域名,jpkc是项目名。
Struts2实现方式
对于类似于http://localhost/jpkc/item/id1这种链接,Struts2实现RESTful风格需要在代码中调用ServletActionContext.getActionMapping().getName()获取ActionName。SpringMVC直接将链接映射到方法参数里去了。
如果类似于http://localhost/jpkc/id2/id1这种链接,Struts2要进一步分析链接得到id1和id2。SpringMVC依然可以将id2映射到方法参数上。从调用的角度来看SpringMVC要方便一些。但是如果将Struts2获取方式封装一下,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效果。
Struts2 和 SpringMVC 获取 request 参数的不同
前台页面有一个表单需要提交。
Struts2 接收 request 参数
Struts2单个方法可以处理一个request,接收参数Account需要定义一个成员变量,Struts2会自动将对应的参数调用成员变量的set方法设置进去。处理方法可以在方法内获取到。用完还存在request级别Map中。
SpringMVC的单个方法也对应于一个request,接收参数Account需要定义一个方法参数,SpringMVC会自动将对应的参数设置到方法参数中去。处理方法可以在方法内获取到。用完即销毁。
可以看出两种框架都可以实现参数的自动转换。Struts2定义一个成员变量,其他方法都是可以共享的,不用重新定义。SpringMVC每个方法都是独立的,方法参数是每一个方法独享的。
各有利弊。
成员变量共享可以避免重复定义,但是方法一多,用到的成员变量原来越多,整个Action类会惨不忍睹,因为你不知道其中一个方法具体会用到哪几个成员变量。而且用不到的成员变量也被存储到request级别Map中了。造成内存的浪费。
方法参数是方法独享的。则不能复用到其他方法,但是对于当前方法来说有哪些参数足够明确,而且不用和其他方法搅合,干脆利落。
从JVM角度来说,Struts2成员变量会被分配到堆中。SpringMVC方法参数则会存在于方法栈中,一般认为栈比堆更轻量一些,方法结束,用完参数即回收。堆需要垃圾回收触发时才能统一回收。
Struts2 和 SpringMVC 限制访问方式GET和POST的不同
在上例中,表单提交有密码,需要指定只接受POST提交方式。
Struts2指定POST方式
Struts2限制只能通过POST方式访问,是通过调用request的getMethod方法来得到当前访问方式。然后手工的去判断。
SpringMVC也可以调用request的getMethod方法来判断,但是框架本身提供了方便的内置判断。使用注解即可。
Struts2通过拦截器设置好访问方式的代码后,也可以通过注解的方式指定拦截器得到同样的效果。本身不是太难的事情,两个框架都可以实现,Struts2需要手工实现,SpringMVC默认提供了。即使SpringMVC不提供,调用SpringMVC的拦截器也能和Struts2的拦截器的效果一样。在GET和POST访问限制方面,并没有谁优谁劣,都可以实现。只是SpringMVC愿意往前多走一小步。
Struts2 和 SpringMVC 拦截器的不同
后台页面需要登录,我们可以使用拦截器限制未登录的用户访问。
Struts2实现拦截器的方式
拦截器实现机制上,Struts2有自己的interceptor机制,SpringMVC用的是独立的AOP方式。都可以实现在前后进行拦截。
Struts2 和 SpringMVC 支持 JSON 的不同
有时我们界面的一些操作,是通过 Ajax 调用后台的服务,获取服务器返回的 json 数据,进行后续的操作。
可以看出,Struts2 和 SpringMVC 都可以实现 Ajax 请求返回 JSON。实现方式上,Struts2在配置文件配置返回类型为JSON。SpringMVC在方法上加一个@ResponseBody注解即可返回对应类型转成的JSON字符串。都是对返回数据转成JSON,但是不得不说SpringMVC的写法方便太多了。
Hibernate 和 MyBatis 在 ORM 侧重点的不同
Hibernate对数据库结构提供了较为完整的封装,Hibernate的O/R Mapping实现了POJO 和数据库表之间的映射,以及SQL 的自动生成和执行。程序员往往只需定义好了POJO 到数据库表的映射关系,即可通过Hibernate 提供的方法完成持久层操作。程序员甚至不需要对SQL 的熟练掌握,Hibernate/OJB 会根据指定的存储逻辑,自动生成对应的SQL 并调用JDBC 接口加以执行。
MyBatis 的着力点,则在于POJO 与SQL之间的映射关系。然后通过映射配置文件,将SQL所需的参数,以及返回的结果字段映射到指定POJO。 相对Hibernate“O/R”而言,MyBatis 是一种“Sql Mapping”的ORM实现。
SQL语句支持:Hibernate可以完全不用手写SQL语句,MyBatis手动维护SQL语句。Hibernate修改优化SQL语句困难,MyBatis由于SQL语句自己控制,优化非常方便。
开发速度:Hibernate的真正掌握要比Mybatis来得难些。Mybatis框架相对简单很容易上手,但也相对简陋些。
开发社区:Hibernate 与Mybatis都是流行的持久层开发框架,但Hibernate开发社区相对多热闹些,支持的工具也多,更新也快。而Mybatis相对平静,工具较少。
开发工作量:Hibernate和MyBatis都有相应的代码生成工具。可以生成简单基本的DAO层方法。
针对高级查询,Mybatis需要手动编写SQL语句,以及ResultMap。而Hibernate有良好的映射机制,开发者无需关心SQL的生成与结果映射,可以更专注于业务流程。
Hibernate 和 MyBatis 在调优方面的不同
制定合理的缓存策略;
尽量使用延迟加载特性;
采用合理的Session管理机制;
SQL优化方面
Hibernate的查询会将表中的所有字段查询出来,这一点会有性能消耗。Hibernate也可以自己写SQL来指定需要查询的字段,但这样就破坏了Hibernate开发的简洁性。而Mybatis的SQL是手动编写的,所以可以按需求指定查询的字段。
Hibernate HQL语句的调优需要将SQL打印出来,而Hibernate的SQL被很多人嫌弃因为太丑了。MyBatis的SQL是自己手动写的所以调整方便。但Hibernate具有自己的日志统计。Mybatis本身不带日志统计,使用Log4j进行日志记录。
扩展性方面
Hibernate与具体数据库的关联只需在XML文件中配置即可,所有的HQL语句与具体使用的数据库无关,移植性很好。MyBatis项目中所有的SQL语句都是依赖所用的数据库的,所以不同数据库类型的支持不好。
Hibernate 和 MyBatis 在对象管理与抓取策略的不同
对象管理
Hibernate 是完整的对象/关系映射解决方案,它提供了对象状态管理(state management)的功能,使开发者不再需要理会底层数据库系统的细节。也就是说,相对于常见的 JDBC/SQL 持久层方案中需要管理 SQL 语句,Hibernate采用了更自然的面向对象的视角来持久化 Java 应用中的数据。
换句话说,使用 Hibernate 的开发者应该总是关注对象的状态(state),不必考虑 SQL 语句的执行。这部分细节已经由 Hibernate 掌管妥当,只有开发者在进行系统性能调优的时候才需要进行了解。
而MyBatis在这一块没有文档说明,用户需要对对象自己进行详细的管理。当调用sqlSession.commit()方法时才会进行真正的提交。
抓取策略
Hibernate对实体关联对象的抓取有着良好的机制。对于每一个关联关系都可以详细地设置是否延迟加载,并且提供关联抓取、查询抓取、子查询抓取、批量抓取四种模式。 它是详细配置和处理的。
而Mybatis的延迟加载是全局配置的,在resultMap中使用association中的select指定延迟加载去执行的statement的id。
Hibernate 和 MyBatis 在缓存机制的不同
Hibernate缓存
Hibernate一级缓存是Session缓存,利用好一级缓存就需要对Session的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好。建议在一个Action操作中使用一个Session。一级缓存需要对Session进行严格管理。
Hibernate二级缓存是SessionFactory级的缓存。 SessionFactory的缓存分为内置缓存和外置缓存。内置缓存中存放的是SessionFactory对象的一些集合属性包含的数据(映射元素据及预定SQL语句等),对于应用程序来说,它是只读的。外置缓存中存放的是数据库数据的副本,其作用和一级缓存类似.二级缓存除了以内存作为存储介质外,还可以选用硬盘等外部存储设备。二级缓存称为进程级缓存或SessionFactory级缓存,它可以被所有session共享,它的生命周期伴随着SessionFactory的生命周期存在和消亡。
MyBatis缓存
MyBatis 包含一个非常强大的查询缓存特性,它可以非常方便地配置和定制。MyBatis 3 中的缓存实现的很多改进都已经实现了,使得它更加强大而且易于配置。
一级缓存是SqlSession级别的缓存,二级缓存是mapper(命名空间)级别的缓存,默认情况下是没有开启二级缓存的。
要开启二级缓存,你需要在你的 SQL 映射文件中添加一行: <cache/>
字面上看就是这样。这个简单语句的效果如下:
映射语句文件中的所有 select 语句将会被缓存。
映射语句文件中的所有 insert,update 和 delete 语句会刷新缓存。
缓存会使用 Least Recently Used(LRU,最近最少使用的)算法来收回。
根据时间表(比如 no Flush Interval,没有刷新间隔), 缓存不会以任何时间顺序 来刷新。
缓存会存储列表集合或对象(无论查询方法返回什么)的 1024 个引用。
缓存会被视为是 read/write(可读/可写)的缓存,意味着对象检索不是共享的,而 且可以安全地被调用者修改,而不干扰其他调用者或线程所做的潜在修改。
所有的这些属性都可以通过缓存元素的属性来修改。
比如: <cache eviction="FIFO" flushInterval="60000" size="512" readOnly="true"/>
这个更高级的配置创建了一个 FIFO 缓存,并每隔 60 秒刷新,存数结果对象或列表的 512 个引用,而且返回的对象被认为是只读的,因此在不同线程中的调用者之间修改它们会 导致冲突。可用的收回策略有, 默认的是 LRU:
LRU – 最近最少使用的:移除最长时间不被使用的对象。
FIFO – 先进先出:按对象进入缓存的顺序来移除它们。
SOFT – 软引用:移除基于垃圾回收器状态和软引用规则的对象。
WEAK – 弱引用:更积极地移除基于垃圾收集器状态和弱引用规则的对象。
flushInterval(刷新间隔)可以被设置为任意的正整数,而且它们代表一个合理的毫秒 形式的时间段。默认情况是不设置,也就是没有刷新间隔,缓存仅仅调用语句时刷新。
size(引用数目)可以被设置为任意正整数,要记住你缓存的对象数目和你运行环境的 可用内存资源数目。默认值是1024。
readOnly(只读)属性可以被设置为 true 或 false。只读的缓存会给所有调用者返回缓 存对象的相同实例。因此这些对象不能被修改。这提供了很重要的性能优势。可读写的缓存 会返回缓存对象的拷贝(通过序列化) 。这会慢一些,但是安全,因此默认是 false。
相同点
Hibernate和Mybatis的二级缓存除了采用系统默认的缓存机制外,都可以通过实现你自己的缓存或为其他第三方缓存方案,创建适配器来完全覆盖缓存行为。
不同点
Hibernate的二级缓存配置在SessionFactory生成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详细配置,然后再在具体的表-对象映射中配置是那种缓存。
MyBatis的二级缓存配置都是在每个具体的表-对象映射中进行详细配置,这样针对不同的表可以自定义不同的缓存机制。并且Mybatis可以在命名空间中共享相同的缓存配置和实例,通过Cache-ref来实现。
两者比较
因为Hibernate对查询对象有着良好的管理机制,用户无需关心SQL。所以在使用二级缓存时如果出现脏数据,系统会报出错误并提示。
而MyBatis在这一方面,使用二级缓存时需要特别小心。如果不能完全确定数据更新操作的波及范围,避免Cache的盲目使用。否则,脏数据的出现会给系统的正常运行带来很大的隐患。
Hibernate 和 MyBatis 对比总结
两者相同点
Hibernate与MyBatis都可以是通过SessionFactoryBuider由XML配置文件生成SessionFactory,然后由SessionFactory 生成Session,最后由Session来开启执行事务和SQL语句。其中SessionFactoryBuider,SessionFactory,Session的生命周期都是差不多的。
Hibernate和MyBatis都支持JDBC和JTA事务处理。
Mybatis优势
MyBatis可以进行更为细致的SQL优化,可以减少查询字段。
MyBatis容易掌握,而Hibernate门槛较高。
Hibernate优势
Hibernate的DAO层开发比MyBatis简单,Mybatis需要维护SQL和结果映射。
Hibernate对对象的维护和缓存要比MyBatis好,对增删改查的对象的维护要方便。
Hibernate数据库移植性很好,MyBatis的数据库移植性不好,不同的数据库需要写不同SQL。
Hibernate有更好的二级缓存机制,可以使用第三方缓存。MyBatis本身提供的缓存机制不佳,更新操作不能指定刷新指定记录,会清空整个表,但是也可以使用第三方缓存。
Hibernate 封装性好,屏蔽了数据库差异,自动生成SQL语句,应对数据库变化能力较弱,SQL语句优化困难。
MyBatis仅实现了SQL语句和对象的映射,需要针对具体的数据库写SQL语句,应对数据库变化能力较强,SQL语句优化较为方便。
SSH 和 SSM 对比总结
SSH 和 SSM 的技术框架的不同只需要比较Struts2和SpringMVC的不同,以及Hibernate和MyBatis的不同。
对于不同的功能,两大技术阵营均有对应的解决方案。SSH将配置文件开发用到极致。SSM将注解开发用到极致。
企业进行技术选型,以低成本高回报作为技术选型的原则,根据项目组的技术力量来进行选择。
小弟水平有限,只能总结到这里。更进一步的底层代码级别的对比,才是本质的区别。用法上的区别只是表象而已,但是对于广大开发者来说,谁的开发者用户体验好,显然更能赢得开发者的青睐。
以上是关于SSH(Struts,Spring,Hibernate)和SSM(SpringMVC,Spring,MyBatis)区别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SSH框架搭建 Spring + Struts + Hibernate
SSH(Struts+spring+hibernate)配置
spring+struts2+hibernate整合(s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