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yone和EDP区别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vbyone和EDP区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VBYONE、KEL、LVDS、eDP、Cable、屏线、线束、排线、连接线、同轴线、测试线、VBYONE屏线、KEL同轴线、VByOne屏线、LVDS屏线、eDP
DP/eDP协议学习--视频传输格式
接上篇文章control symbols插入规则
协议里面关于对这部分还是讲的很清楚,但如果真的要实现,也没那么容易,因为支持得格式太多了。这里还是要简单介绍一下,不然总感觉漏了一部分。
视频数据流传输格式
如下图所示,不同的lane数量和像素的传输有一定的关系,如:使用4条lane,4N像素职能在lane0传输,即使在10ppc时,也不能把剩余的bit放在lane1传输,这个规定实际上简化了Tx和Rx的实现。
协议中规定BS后面必须跟着VBID+MVID+MAUD,VB-ID的定义如下图所示:
根据该定义可知,VB-ID可能随时在变化,最少vertical blanking区域和vertical display区域是不一样的,这里实现直接用组合逻辑就行:
always@(*)begin
vbid[0]=逻辑;
vbid[1]=逻辑;
。。。。
vbid[7]=reserved;
end
还有一个重要规则是,无论使用几条lane,BS+VB-ID+Mvid+Maud都要发送4遍。这个规则应该就是增强鲁棒性,大家看视频的时候应该能体会到,人感知音频比视频敏感,所以后面协议介绍音频数据传输是有校验的,视频数据是没有校验的。同理,这些控制位要是出错了,那RX就别想解对数据。协议后面还讲到lane数据之间要有skew,也是为了增强鲁棒性,防止高频脉冲把同一时刻的所有数据都影响了。
另外这个还涉及到一个功能的实现-------在无视频传输的情况下,每条lane上,每8192个symbols要插入一个BS(上篇文章讲过),也就是每8188个symbols插入一个“BS+VB-ID+Mvid+Maud”
8bpc RGB/YCbCr 4:4:4 (24 bits per pixel)
相信大家都喜欢这种规则的排序
可是现实如果都是这么简单,DP协议的逼格何在!!!
10bpc RGB/YCbCr 4:4:4 (30 bits per pixel)
For YCbCr 4:4:4, replace R with Cr, G with Y, and B with Cb
我所接触项目的色深也就这两种,也是现在大部分视频的色深吧。
这里还有一个实现技巧:
就是无论色深是多少,先把有效像素截位,然后按照要求顺序拼在一起送你FIFO,这要读的时候按照8bit截取就好了。
!!!最重要的提示:
协议中规定,link_clk是链路速率的10分之一,也就是说当链路速率是5.4Gbps时,link_clk就是540MHz。但是DP1.4a中,当链路速率为8.1Gbps时,link_clk时810MHz,这个即使在14nm工艺下,芯片的时序也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可以在一个时钟周期产生4个symbols,这样link_clk就时链路速率的40分之以一,即使链路速率到了20Gbps,500MHz对于芯片时序还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8bpc YCbCr 4:2:2 (16 bits per pixel)
10bpc YCbCr 4:2:2 (20 bits per pixel)
YCbCr444和YCbCr422区别请参考YCbCr444和YCbCr422区别
8bpc YCbCr 4:2:0 (12 bits per pixel)
YCbCr420这个比较有意思,一般情况下DP的视频数据接口是48bit的,对于420来说有些浪费,所以在实现的时候,可能Tcon的数据是Cb+Y0+Y1,这个时候像素时钟是减半的。
FS/FE的插入
diFS与FE时为了像素输入速率与发送速率的平衡,像素的打包速率只能小于等于发送速率,如果时小于,那么肯定要插入FS/FE。
这里面讲了TU中active symbol的计算协议简介
Inter-lane Skewing
inter-lane skewing就是在最终输出时,每条lane要有两个时钟的skew,其目的就是防止高频噪声的干扰。
以上是关于vbyone和EDP区别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DBA教育丨企业家为什么要读DBA?DBA与EMBA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