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追赶到超越,中国开源正在蜕变!
Posted CSDN资讯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从追赶到超越,中国开源正在蜕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 | 屠敏
出品 | CSDN(ID:CSDNnews)
2021 年 6 月 17 日,由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COPU)主办,赛迪传媒、《软件和集成电路》杂志社联合承办,CSDN 独家直播的“2021 第十六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次论坛通过“现场论道+云端连线”的方式,邀请国内外开源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领袖、技术大咖等齐聚一堂,围绕“拥抱开源,缔造创新模式”主题,深度分享开源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开源技术与模式创新以及开源生态构建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大会伊始,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名誉主席陆首群在发表开幕致词时表示,如今开源已经成为全球创新和协同模式,也成为开拓互联网和深度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中国开源之所以快速发展:
第一,因为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开发者群体;
第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源应用市场;
第三,中国已建设全球开源的智库高地。全球多位开源资深专家以多种形式参与和推进中国的开源建设。
陆主席指出,今天开源的概念已从早期开源软件发展成为开源软件、开源硬件、开源技术、开源生态、开源文化、开源教育、开源社区、开源经济等综合体系。面向下一步,中国开源还有很多重点工作要做,一是要建设完善开源操作系统的生态系统;二是结合深度信息技术的发展;三是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四是做好开源教育,大力培养开源技术和法律方面的人才,而这方面人才是国际开源考虑的重点。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名誉主席 陆首群
紧接着,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主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子河发表致词,他表示,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开源供应链越来越错综复杂,为开源软件和项目管理、开源安全以及风险防护、开源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都提出了不一样的挑战。对此,黄子河建议道,要从建立开源软件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升国际开源社区参与力度、建设我国产业力量主导的开源社区等方面积极作为,合理合法利用开源软件,突破底层技术的壁垒,稳固我国信息产业技术的根基,依托优质产业打造我国主导的开源价值链,构建完善的开源原生态,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开源管理和供应链监测评估预警,防范安全风险,推动国际开源软件互利共赢体系的建立,促进国际开源领域的深度合作。也希望有更多的同仁能加入到开源大潮中来,共赢美好的未来。
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副主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黄子河
开源吞噬世界,开源改变世界!
本次论坛上,Linux 基金会执行董事 Jim Zemlin 发表了主题为《开源世界及其迷人的未来》的演讲。他表示,今年是 Linux 的 30 周年,很难想象 30 年前,在芬兰赫尔辛基的一间宿舍里,一个年轻的大学生 Linus Torvalds 开始了这个项目。30 年后,Linux 驱动着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计算系统,包括超级计算机、云计算、汽车系统、消费电子嵌入式系统等等。对于 Linux 基金会本身而言,它一直致力于让大量的新项目进入组织,这些项目在全球有成千上万的开发人员和机构一起协作,且使用开源来帮助新兴行业解决大问题。与此同时,Linux 基金会还创建了一整套工具可供开源项目或组织利用,为这些项目本身创造更好的结果,这些工具包括更有效的协作、提供指导计划、面对面见面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芯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 CPU 的研发门槛很高,仅以 14nm 的芯片为例,需要上亿的投入经费,且把芯片做成产业界的产品时,只有少数企业能够支持重大的投入。借助开源软件 Linux 成功的经验,有可能帮助 RISC-V 架构芯片方面实现成功。如今面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的领域,这些极有可能作为 RISC-V 发展的支撑。因为开源的 RISC-V 大大地降低了掌握 CPU 技术需要的门槛,同样它代码的规模都很小。总体而言,RISC-V 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合作的结晶,具有成为新时代主导架构,有望成为中国芯片发展的途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
作为一项开源合作技术,超级账本执行董事兼 Linux 基金会 Blockchain、Healthcare 与 Identity 总经理 Brian Behlendorf 分享了超级账本的根本立意所在,它旨在构建企业级区块链,且也被应用于多种行业。他表示,在该项目构建的五年以来,累计研发了 6 个分布式账本平台、多款工具和程序库,包括 Hyperledger Fabric、Hyperledger Besu、Cactus 等。另外,五年前,超级账本团队就已在中国组建了一个技术工作组,支持使用超级账本工具的中国开发者,帮助中国开发者学习使用超级账本技术,使中国的开发人员参与进来,并且做一些完善。
接下来,OpenHarmony 工作委员会成员欧建深从技术、开放治理规则和章程、使用方法三大角度深度分享构建 OpenHarmony 的细则。他表示,华为将 OpenHarmony 于去年捐赠给开放原子基金会的寓意是希望以开放的方式去建鸿蒙生态。今年所发布的 OpenHarmony 2.0 是在 1.1 的基础上增加了标准系统的版本,目前为止有 27 个子系统,它支持 128 兆以上所有设备的能力,包括初始化系统提供桌面、设置和 SystemUI、全新的 OpenHarmony 应用框架能力,同时支持媒体、音视频、GPU 能力。其次,OpenHarmony 以两个月一个版本的更新频率,且将特性清单公开,方便用户查看。最后,对于 OpenHarmony 的使用方法,华为提供了社区行为准则、学习资源,同时也与技术社区合作,希望大家共同发展 OpenHarmony 的生态。
小米集团副总裁崔宝秋在提及小米 AIoT 生态发展历程时,回顾道,小米从 2014 年开始布局 IoT;2016 年大力投入 AI;2018 年深度推进 AIoT;2019 年,小米将手机+AIoT 变成小米未来长期发展的核心战略,即双引擎;2020年,小米正式将其升级为手机×AIoT 战略。从早期小小的集合到今日琳琅满目的 AIoT 产品,小米的 AIoT 生态发展非常迅猛,而在这之中,开源扮演了无法取代的角色,为小米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在今天信息、大数据、AI 时代,开源将是人类技术进步的最佳的平台与模式。
Kaldi 之父、小米集团首席语音科学家 Daniel Povey 表示,从语音识别到语音唤醒、声纹识别、口语评测,再到语种的识别,Kaldi 都在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今,Kaldi 已经成为语音识别领域的标准工具包,并广泛适用于语音识别的相关任务。新一代 Kaldi 兼容 PyTorch,从而可以十分便捷的使用最新的模型结构。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龙芯中科董事长胡伟武带来了《指令系统自主和兼容》的主题报告演讲。他表示,面向指令集系统,我们要建第三方生态体系,构建独立于 Wintel 体系和 AA 体系的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生态。但 CPU 的自主可控度还满足不了生态建设要求,指令系统是信创产业绕不过去的话题。同时,他指出,自主和兼容是矛盾,开放和兼容也是矛盾。针对这一点,充分考虑兼容需求的自主指令系统,龙芯吸收了很多特点,如先进性、兼容性、二进制翻译系统等。除了处理好自主和兼容关系,还要处理好开放和兼容的关系,不能让平台碎片化。对此,龙芯指令集也将持续改进软件和硬件优化,争取 2025 年消除指令系统的壁垒。
在 AI 时代,IBM 开放技术副总裁 Todd Moore表示,如今 AI 能力的使用帮助我们在可信赖方面赢得公众的信任。基于此,在开发 AI 应用过程中,专家需要参与其中,一方面,需要确保使用 AI 时进行道德风险评估;其次,确保 AI 是可扩展的、可靠的;此外,使用 AI 时一定要确保建立公众信任。基于此,如何让 AI 系统产生的结果让人们更轻易地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保持模型和数据的延续?而这些就需要解决可解释性问题。
对此,Watson 数据和人工智能开源平台 CTO Animesh Singh 补充道,一直以来,IBM 对开源世界做出了贡献,不仅开发了大量的工具和方法,还将这些方法提供给 Linux 基金会和 AI 组织,如捐赠一些 Python 函数库、研发对抗式稳健的工具箱可以帮助用户查看系统、提供分析系统并在结果中查找偏差的 AI Fairness 360 工具,使其能够以合乎道德的方式,以公平的方式使用 AI。
百度自动驾驶平台生态部总经理董芳芳在谈及百度自 2013 年开启探索的自动驾驶的 8 年间,从自主研发到宣布全球开放共享计划,Apollo 一直秉承“开放能力,共享资源,加速创新,持续共赢”的 16 字方针,开源了超过 60 万行的代码,覆盖全球 97 个国家,有超过 65000 名开发者,还包括车企、高校在内超过 210 家合作伙伴。Apollo 现在已经不仅仅在中国,也成为了全球最为活跃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除了赋能生活服务方面,百度自动驾驶生态在工业生产、教育等领域也为其带来了更深的变革。基于教育维度,百度推出了面向教育版本的 Apollo 6.0 EDU 和开箱即用的套件,该教育版本继承了开源开放的架构,方便老师和学生直接做二次开发和拓展。
产学研全面拥抱开源,共同缔造创新模式!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李星教授表示,网络每十年会有一个里程碑,如 1970年 NCP 协议,80 年代 IPV4 的 TCP/IP 成型,90 年代域名系统和 BGP 路由协议,2000 年 HTTP 协议,2010 年 HTTPS,而到了 2020 年以后的 10 年,极有可能就是 IPV6 新的模式与开源的结合。开源为 IPV6 提供了新的平台,因为细节都要摸索,都要实现。其次,IPV4 和 IPV6 是不同的协议,不兼容,且它们最大的区别是 IPV6 地址空间增大了很多,由于这么大的地址空间,所以有可能会为开源带来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IPV6 为开源提供的平台无须把自己想象力局限于与 IPV4 一样,可能是完全不同的。
联想集团技术院士副总裁于辰涛表示,做制造型企业,最早在做软件思考的时候,所有 IT 部门都怕出错,企业生产过程链条非常长,供应链的管理过程链条也非常长。因此最早期,联想 IT 采用了国外的软件,但是近五年间,无论是 ERP,还是 PRM,这些均是以 IBM 的方法论为基础的,这意味着这些方法论在中国落地都将面临着巨大的改造。因此,联想开始使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做数字化转型。在于辰涛看来,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买不来的。要做好这件事情,唯一一条路,就是做真正适合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支撑,而这些只有依赖于开源技术,通过低代码和微服务的技术和工具,去重构企业 IT 的基础能力。
腾讯开源联盟主席、TARS 基金会董事主席单致豪表示,腾讯以内外部结合的方式实现腾讯在开源价值双轮驱动,腾讯所在的业务单元里面,成立了独立的技术委员会,在云原生以及云开源生态会投入更多的人力来做开源领域的投入以及开源商业化的闭环工作。同时在开源人才培养计划以及跟外面的开源组织联合平台也在建立起来。总体的开源协同会给整个腾讯包括企业带来很大的收入,不同的团队合在一起做同样的项目,重复的动作会减少。研发的项目也会提高,利润的成本也会降低。内部的优秀项目对外开源,有部分的开源的项目,整体的组织会通过腾讯开源联盟,通过腾讯云的开源组织做孵化和指导。到外面就会有一个开源的项目以及技术产品和商业和社区形成闭环,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给整个社会以及商业带来很大的价值。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韩乃平表示,开源极大的影响着软件的生态。对于操作系统而言,最重要的应用能力并不一定是技术成熟或是稳定,而是生态。韩乃平指出,生态对于我们积累最难的一点则是时间。麒麟软件经过近 30 年 Linux 操作系统的研发,以及最近 10 年基于开源进行大规模的生态建设,目前的生态数量已经有 2000 家合作厂商,也包括了现在主流的 5 万款以上的硬件产品和超过 18000 台以上的软件产品。对于国产操作系统来说,最重要的基础是共性的开源基础社区和软硬件产业链。开源软件在中国,现在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应用时代,我们要和硬件广泛的结合,提供一个核心的技术体系。
英特尔架构图形和软件集团副总兼中国区总经理谢晓清表示,从底层系统基础软件栈到中间的运行库、中间件,以及框架层,英特尔公司一直都有较多的投入。而在优化软件生态的战略上,英特尔于去年提出从 CPU 为中心转移到 XPU 为中心,还有以芯片为中心转移到以平台为中心,都是以软件优先的原则。oneAPI 是作为其中一个非常主要的软件的方案,面向异构计算开放给业界,基于此,可以把用户的场景在 oneAPI 平台上实现深度的定制。
云原生基金会总经理 Priyanka Sharma 表示,未来就是“云原生”。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的使命让云原生计算无处不在。从 2000 年代非虚拟化硬件开始,到 VMWare 实现虚拟化、亚马逊推出 AWS 把云原生通过它们的产品带到了前沿,再到 2013 年 Docker 公司让容器化变得更加流行,2015 年,谷歌决定将名为 Kubernetes(K8s) 的项目开源,为了容器编排且帮助容器来回高速运转,那便是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的开始。截止目前,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管理了 96 个开源项目,来自全球 177 个国家的捐助者超过 12.3 万人,在这其中,中国在云原生计算基金会的运营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是云原生计算基金会项目的世界第二大贡献者。
Linux 基金会战略项目副总裁、LF AI&Data 的执行董事 Ibrahim Haddad 表示,开源为人工智能领域提供了非常独特的好处,主要体现在确定性、坚固性、说明能力和完成方面。借助开源,人工智能的发展透明,带来了蓬勃发展,让无能者出局。
阿里云智能基础软件部总经理马涛表示,开源是基础软件发展最佳的途径。对于基础软件而言,首先,它的生态非常丰富,开发商希望这种生态能够服务更多的客户;第二,它有很多场景,无论是数据库、中间件,还是操作系统,更核心的是用户可以无缝对接在系统上面,通过开源,可以使得系统让更多人用起来,客户可以对所有软件更加放心。阿里在基础软件层面做了很多尝试,如开源了 PolarDB 和 OceanBase 数据库,和微软合作了 OIM 中间件、深耕龙蜥开源操作系统。对于开源而言,马涛认为,基础软件不能为开源而开源,最核心的目的还是希望能够通过上游和下游去影响或者去连接整个产业的发展。相信随着中国在基础软件领域投入不断的加大,中国软件行业在基础软件领域也能持续的发展,持续提升,未来中国在基础软件开源领域,也一定能够有更多的话语权,也能更多主导社区的发展。
矩阵元创始人、CEO 孙立林表示,新一代分布式隐私人工智能环境下,最终向用户交付的并不是数据,而是数据的价值。为了把数据利用起来,最重要的技术就是隐私人工智能或者叫隐私 AI。这个技术的使用,要克服包括隐私安全、数据的权属和收益等非常多的问题。不过,它可以充分调动数据要素市场的积极性,能够把孤立的游离的小数据汇聚成大数据,并且形成智能。矩阵元目前正在做隐私 AI 开源框架,包含区块链组成的基础的共识和管理层、隐私计算层、隐私计算网络层、应用层等等,基于开源框架未来是非常宏大的目标,希望做成基础设施。
开源路上的奠基者们,“2021 中国开源优秀人物”大揭晓!
在开源加快各行各业创新步伐的同时,更离不开其背后默默无闻的贡献者们,在本次论坛上,大会还正式发布“2021 中国开源优秀人物”,完整获奖名单如下:
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 TOC 主席、Apache 基金会 Member 堵俊平
木兰开源社区运营负责人、Ceph 基金会大使、Soda 基金会 AC 委员会成员&大使 耿航
Apache Foundation Member、Apache Dolphin Scheduler PMC,前易观 CTO 郭炜
PingCAP 联合创始人兼 CTO 黄东旭
矩阵元创始人兼 CTO 李升林
OpenHarmony 社区、鸿蒙开源团队、开源社区负责人 刘果
腾讯开源联盟主席 TARS 基金会董事主席 单致豪
滴滴城市运输与服务事业群技术负责人 石东海
小米集团开源委员会主席 覃左言
Intel 云基础设施软件研发总监、OpenInfrastructure 基金会个人独立董事 王庆
Zilliz 创始人兼 CEO,LF AI 基金会董事会主席 星爵
开源社理事长 庄表伟
至此,“第十六届开源中国开源世界高峰论坛”第一天会议到此结束。
意犹未尽?别担心,6 月 18 日精彩继续,日程如下: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者【阅读原文】点击预约观看:
戳”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以上是关于从追赶到超越,中国开源正在蜕变!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