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文章

Posted 云水木石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未命名文章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随着高考分数的公布,这几天媒体都在热议高考状元,各个中学都纷纷出喜报,清北上线多少,600分以上多少。喧嚣之后,所有毕业生开始面临选择,该填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

由于我从事计算机行业二十多年了,经常会有人问我计算机专业还能报吗?

这个问题实际包含三个疑问:

  1. 计算机专业还能火多久?

  2. 软件行业是不是太劳累?

  3. 以后年纪大了,会不会面临中年困境?

虽然说,干一行厌一行,但我还是极力建议选择计算机专业。针对上面的三个问题,我来逐条分析一下。

计算机专业还能火多久

我高考的那会,计算机专业就已经十分火热,算下来也红火了三十年。所以有人担心,计算机行业会不会要开始走下坡路了。

最近读了一本李开复、陈楸帆合著的《AI未来进行式》,展望了二十年后,人工智能将如何深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描画了一幅美妙的未来愿景。该书并非科幻小说,而是基于现有的科技和发展速度出发对未来作出的预测,这是很可能实现的。当然要实现书中所描述的自动化、智能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完成,这一切对于未来计算机工程师来讲都是一个机会。就拿现在的人工智能来说,我们往往调侃其为“人工智障”,要达到我们都能接受程度的智能,都有很多工作要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无人驾驶、大数据、量子计算、VR/AR,元宇宙。。。这么多领域,等待人类突破。

最为重要的是,计算机更多是一种工具,它与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着密切关系。智能制造、网购、外卖、电子支付、网约车。。。都极大的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这种以技术驱动的变革,似乎源源不断。就拿网购来说,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兴起电子商务,二十多年过去了,网上购物越来越方便,购物体验越来越好,但还没有到尽头,依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计算机的工具属性,它将会越来越多的影响到现有的产业。比如说建筑行业,现在的智能化程度依然很低,如果3D打印技术成熟,那这些行业将会迎来质的突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几年,让我们认识到人类依然像一个小孩,对这个世界知之甚少。如果借助更强大的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基因工程会有新的突破,研制新药和疫苗的速度将大大提高。

所以说,只要人类依然在进步,计算机将会扮演重要角色,我们会更加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行业在发展,自然就少不了计算机工程师。

计算机行业太辛苦?

说计算机行业辛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工作辛苦,二是学习辛苦。

先说一说工作辛苦。互联网行业凭一己之力将 “996”、“007” 等词带到公众面前,其实这种现象早就存在。制造行业的三班倒、两班倒,车间的流水线作业,比996、007可辛苦得多。大街小巷的小店,哪一个不是一直营业到晚上。深夜,外卖员、的士司机依然忙忙碌碌,建筑工地,如火如茶。说 HW 加班多,那可不是这一两年才如此,从它成立之初,一贯如此。你如果去问律师、建筑设计师、会计师。。。,他们一样会吐槽加班多。

要知道,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些年来经济腾飞,不就是靠干欧美不愿意干的脏活、苦活吗?学欧美人高福利,钱从哪儿来?

由于互联网从业者普遍高知高学历,掌握着话语权,再加上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人们开始追求更幸福的生活,所以才敢于挑战这一问题。这对计算机行业的从业者而言是一件好事。互联网大厂已经开始减少加班,以后不论从舆论还是从经济上考量,会更多的引入智能化,减少加班。估计不少从业者还会抱怨,都是你们这些看热闹的人在那呐喊,本来可以摸个鱼,拿个加班费的,现在这部分收入都给闹没了。

其实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选择也不限于互联网、通信大厂,如果想过舒适的生活,可以去考公务员、去研究所、去事业单位、去学校。。。,这些地方一样需要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不要认为计算机毕业了就只能去这些民营企业。

再来说说学习辛苦。中国一直有“苦读”这一说法,“寒窗苦读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现代人读到大学毕业,通常需要 16 年时间,这个时间确实不短,可能达到大多数人的读书极限。偏偏计算机又是一个发展特别快的行业,不断有新的知识需要学习。作为一名从业者,自然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被抛弃。如果你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那从事计算机相关工作也确实苦。

不过这个事情可以这样看,大学教授、研究员,是不是也是在终身学习,不断发表论文,大家会认为大学老师辛苦吗?

在大学之前的学习,都是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争取高分,同样的题型要翻来覆去的做,也不知道学习了以后干啥用,自然比较枯燥。工作中的学习不一样,是有针对的学习,是学以致用,有应用场景,效果不一样。

学习这件事,如果能够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就不会觉得辛苦,而且现在都在提倡终身学习。所以针对这一问题,有效途径是改变对学习的看法。

如何渡过中年危机

程序员圈子中,普遍流行 35 岁门槛这一说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年危机。其实这一问题在中国也是普遍存在,连报考公务员也要求 35 岁以下,甚至服务员、地产中介等服务性行业,普遍都是清一色的小伙子、小姑娘。以前工厂招工人,也是要求年轻人,现在年龄都放开了。为什么,因为招不到年轻人,自然要放宽年龄限制。

在中国有“人口红利”这一说法,说白了,不就是廉价的年轻人多吗?

不过随着中国人口增速放缓,进入老龄化社会,公司不容易招到那么多年轻人,自然会放宽年龄限制。最为重要的是,计算机编程是脑力劳动,受年龄的影响很小。你看那些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研究员,都可以研究到七八十岁。虽然程序员经常自黑自己是“码农”、“搬砖的”,外人要是说他们没技术,保证和你急眼。

随着八零后逐步迈入四十岁, 35 岁门槛这一说法应该不攻自破了吧。八零后正碰上中国计算机大爆发的时代,从事这一行的人非常多,现在也是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如果都只能干到 35 岁,那这些人都去哪儿了,哪个行业还能容纳这么多的高薪人才?

今年由于受疫情的持续影响,互联网行业裁员比较严重,这些被裁员的人找不到工作吗?也许他们没有找到像之前那么好的工作,但工作总归还是有的。


所以,如果你对计算机编程有兴趣,或者说你现在啥兴趣也没有,就想选一个以后好就业的专业,我仍然建议你报考计算机或相关专业。

以上是关于未命名文章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未命名文章

未命名文章

2016-9-19未命名文件

2016-8-29未命名文件

2017-4-2未命名文件

2021-06-25未命名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