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参悟-6]:阳明心学三大核心思想: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解
Posted 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机缘参悟-6]:阳明心学三大核心思想: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主页(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文火冰糖(王文兵)的博客_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_CSDN博客
本文网址:https://blog.csdn.net/HiWangWenBing/article/details/123961483
目录
第1章 主客体架构
阳明心学是明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思想体系,在明朝中后期产生巨大的影响。
阳明心学自诞生时就被指为“禅学”或“外儒内佛”,王阳明本人对其思想体系与佛教(主)、道教(辅)的相通性并不避讳,还经常讨论儒家与佛教、道教在思想上的相同或相异问题。
阳明心学是一种以儒为主、融合佛教禅学的人生哲学,其诞生与宋明时期佛教禅学与我国传统儒道学说碰撞的思想基础有关,与王阳明所在的王氏家风“不求闻达”“淡泊名利”“无为”等有关,与王阳明跌宕起伏的仕途生涯有关。从古籍上很难看出王阳明学习佛教禅学的轨迹,却能够从王阳明多次游九华山、出入佛寺、游览道观的行动轨迹了解到其所接受的熏陶,从王阳明的学说中窥探到其核心思想与佛教禅学的关系。比如王阳明将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与佛教禅学的“行善论”相融合,将对良知的认识和解读提升到新的高度;将孔子的“四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与佛教禅学的“戒律说”相融合,提出“戒惧克治”等,都可以明确体现出阳明心学与佛教禅学有着紧密的关系。
阳明心学看起来像一种哲学,他探索的是人的内心感知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
他的核心思想包括三大部分:
(1)心即理、心外无物:它看似阐述的是主客体关系、认识论,实则阐述的“仁”与“心”的关系。
(2)知行合一:它看似阐述的是人的行为与人自身的认知之间的关系,实则阐述的“知”和“行”都归于“心”。
(3)致良知:它阐述的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孔孟儒家思想,探讨的是人的本源是善还是恶问题,它是阳明“心”学根基和道德立场。
第2章 对“心即理、心外无物”的理解
“心即理”,是王阳明心学的第一个核心思想。
2.1 概述与主要观点
从哲学上看,粗看,它阐述的是主客体关系、认识论。 他认为,不存在在人心之外的“理”,存在与人心之外的真理,从哲学的角度看,阳明心学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这样说,这也是大多数人的观点。
不过,这不完全正确。
因为,我个人观点认为,阳明先生并不是不知道万事万物,特别是大自然,是存在与人心之外的。
我们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来看阳明先生的这个观点。
“心即理”这个观点是为了推翻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而言的。从这个角度来看,阳明先生的“心即理”就不是在否定唯物,而是强大了“理就存在人心中”,“理必须与人心协同”,而不是要完全隔离“理与心”。
2.2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亦称为“程朱道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 [1] ,其由北宋时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程颢与程颐兄弟开始创立,其间经过弟子杨时,再传罗从彦,三传李侗的传承,到南宋时期朱熹集为大成。
理学根本特点就是将儒家的社会、民族及伦理道德和个人生命信仰理念,构成更加完整的概念化及系统化的哲学及信仰体系,并使其逻辑化,心性化、抽象化和真理化。
这使得理学具有极强的自主意识,形成了理高于势,道统高于治统的政治理念,为抑制君权,让中国政治在宋明两朝走向了平民化和民间参政议政提供了理论支持。也使得逻辑化抽象化系统化的伦理道德化的主宰“天理”、“天道”,取代了粗糙的“天命观”和人格神,是中国及世界哲学思想的一次巨大飞跃。
他们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可以理解为保存心中本具的天理,消灭人的私有欲望。仁即是天理,不仁即是人欲。义即是天理,不义即是人欲。忠即是天理,不忠即是人欲。孝即是天理,不孝即是人欲。心平气和即是天理,浮躁骄狂即是人欲。是谓存其天理,灭其人欲!
当然,这里的天理与现代哲学的自然规律、原理不是一回事。
程朱“理”学是儒学。
程朱“理”学的“理”是指:“仁爱”、“义气”、“忠君”、“孝道”,是针对他人的,它存在人心之外。
程朱“理”学的“人欲”是指:个人的欲望,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都是个人的欲望,是这对自己的。
程朱“理”学把一个人对待他人的“仁爱”、“义气”、“忠君”、“孝道”和一个人对待自己的欲望,完全对立起来,导致整个社会不尊重个体,过于强调集体。
程朱“理”学为“君权”赋予了独立于人“心”和民“心”之外的合法的神圣性。强化了统治阶级的合法性。
2.3 阳明“心”学
(1)“心即理”:阳明“心”学与要推翻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
阳明“心”不认同“存天理、灭人欲”这样的核心观点,提出了自己的口号:“心”即理。
他认为“仁爱”、“义气”、“忠君”、“孝道”这些理和个人的欲望,都在于个人的“心”,他们不是隔离的,是共存的。
有了这个背景,我们再看阳明“心”学的“心即理、心外无物”,并非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
他探讨的是仅仅是,忠君和尊重个人内心欲望是一体的,“仁爱”、“义气”、“忠君”、“孝道”这里“道”并不存在与人心之外,而存在与人心中,因此,要使得社会具备“仁爱”、“义气”、“忠君”、“孝道”的社会风尚,需要的是教化人心,也需要尊重个体的需求。在人“心”之外,并不独立存在所谓的“仁爱”、“义气”、“忠君”、“孝道”,某种意义上讲,它否定了“君权”的天理性。
(2)“心外无物”
这里“物”,并非现代哲学意义上的物、物体、大自然或物质的概念。
而是针对于程朱理学认为的有一个可以独立于人心之外承载所谓的““仁爱”、“义气”、“忠君”、“孝道””的这个物。阳明先生认为,在人的“心”之外,不存在这样的“物”。
(3)阳明“心”学的重要意义
阳明“心”学的意义非常重大:
对于统治者而言:“君权”要想长存,必须获得“民心”,因为“理”在民心中!!!!
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独立于人心之外的规则和规章制度固然重要,然而,如果这些规章制度,没有深入人心,不过是一张废纸,无法真正对员工有多大的约束,要想员工的行为能够符合公司的利用,就需要关注员工的“心”。"心”即理,这里的理,就是公司的规章制度。
对于个人修行而言:所有的道理其实都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内心。我们需要的不是向外求,而是向自己的内心求索,也就是向内求。人生的意义,生命的意义,乃至世界的意义,都不是外界赋予的,而是你自己的内心为你自己附加的意义。你觉得你的生命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它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让自己的内心找到这个意义而已。
“佛不渡人,唯人自度”。除非我们将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身上,否则我们的人生将永远处在虚妄和悲哀之中。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心境,才能获得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安详,试图通过改变他人来迎合自己内心的需求,终究是失败。因为个体的痛苦、快乐都源于个体自己的内心中,而不在于个人的内在之外。
阳明“心”学这一观点,即符合了心理学对各个心理的阐述,也蕴藏这深厚的佛学“禅宗”的思想。
第3章 知行合一 :“一”即为“心”
知行合一的字面意思是,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
知是指内心的觉知,对事物的认识,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
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行合一。
而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观点,有着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对“心即理、心外无物”的进一步阐述:
(1)首先他否定了人的行为是受到外界神圣力量的支配的,而是受到人“心”的支配。
(2)他强调了“知”和“行”,都源于人的“心”,知行合一于人“心”,这个“一”就是“心”,是通过“心”达成了高度的统一。
(3)“心”不是'“知”、不是知识。“心”也不是“行”,不是行为。“心”用于指导“知”和“行”,用于统一“知”和“行”。
(4)“知”和“行”必须一致,当“知”和“行”不一致时,一定是"心”出了问题。
第4章 致良知:心是什么?
4.1 “致良知”是心学的根据和道德立场
“致良知”充分阐明了阳明心学的整体的"道德立场"和根基。这是方向性问题,是立场问题。
阳明心学源于儒学,因此,也集成了儒学的核心根基:人之初、性本善的核心理念。
他认为,“心”的根本是“善”、是良知,每个人内心都存在良知,即使是十恶不赦之人,其内心的本质都有一个'“善”和良知的存在。
'“善”和“良知”如何体现呢?阳明先生认为“孝”最能体现““良知””,除了“孝”,如“义”、羞耻之心都是“良知”的体现。
心”是能使人实现视听言动之生命活动的本原,即是本原生命本身,是天道在人的本原性实在,所以“便是天理”。
“致良知”阐明了阳明心学的本色是“善”,而不是用于“攻心”或“诡辩”。
4.2 “致良知”与人性善恶
从基因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善恶都是心性的一部分,它们善恶是阴阳的两面,只有善,不符合大自然的规律,只有恶,也不符合大自然的规律,阴阳本是一体的,这是道家的思想,在道家眼里,天地无善无恶,或者或有善有恶,天地以万物为刍狗。
但阳明心学,肯定和崇尚了“善”的一面,这并不是说阳明先生没有认识到人性中有恶的一面。
从某种意义上讲,“致良知”体现了阳明先生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阳明先生的“心”学是刻意弘扬人性中“善”的一面,而刻意弱化人性中“恶”的一面。这与儒家和禅学的思想是一致的,却不同于道家的思想。
第5章 进一步理解
5.1 阳明心学与唯心主义
从字面意义上看,阳明“心”学是乎是唯心主义。
但从内容和内涵上看,阳明“心”学并没有涉及到现代哲学中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他只是否定了程朱“理”学倡导的独立于人心之外的“仁爱”、“义气”、“忠君”、“孝道”这样的“道”,他并没有否定现代哲学意义上的“物质”、大自然是独立于人心之外的存在。
因此,不能简单粗暴的把阳明心学归于“唯心主义”,也不能把它归于“唯物主义”。
阳明心学并没有谈到现代哲学意义上的物质与意识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5.2 阳明心学与儒学
很显然,阳明心学是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继承了儒学的核心思想和道德根基。
但他否定了程朱“理”学倡导的独立于人心之外的“仁爱”、“义气”、“忠君”、“孝道”这样的“道”,对儒学进一步的发展。他倡导的“心即理”,即理在人心中,“仁爱”、“义气”、“忠君”、“孝道”都在于民心,民心所向是君权存在的唯一理由,并不存在什么“天子”和独立于人心之外的天理。
对于统治者而言:“君权”要想长存,必须获得“民心”,因为“理”在民心中!!!!
这是对儒学的一次大的变革和发展。
阳明心学融入了佛教禅学,王阳明在“心体”上认同佛教禅学,但在主体上是儒学思想,在“心用”上认同儒家的善恶论调,甚至“四句教”的后三句都是与儒家有关的内容。由此可见,王阳明对于佛教禅学的认可更多体现在佛家对心性修养、对精神境界追求等方面,而在人伦道德、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王阳明更认同儒家学说,认为佛家可以用来自修,但不可用来治世,这也是王阳明被称为外儒内佛的原因。
从“无善无恶”的心性论调出发,王阳明的阳明心学一方面吸纳佛教禅学对于心性修养、精神世界追求的优秀之处,另一方面又公开辟佛,认为佛教所谓“善恶不思”有明显的自私自利倾向,是违背基本人伦道德的学说,这种抨击尖锐且鞭辟入里,彰显了王阳明作为一个儒家学者“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和社会责任感。
5.3 阳明心学与佛道'禅学”
阳明心学处处体现了佛道'禅学”的思想,阳明心学的诞生与佛教禅学有莫大关系。
并倡导通过修“心”的方式来完成自我修为的提升。
王阳明追求的“成圣”与佛教追求的“成佛”都是追求人本心的清净、无滞,追求让心回到本来面目、摆脱世俗羁绊、淡泊名利,达到来去自由的境界。王阳明认为人人都可以达到这个境界,这与佛教认为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也吻合。
“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教”与王阳明心学的“诚意”“知行合一”“格物”“致良知”有紧密关系,这四方面的诞生都与佛教禅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王阳明虽然早年间受到朱子学说影响,但不认同朱子的外吾心以求理,认为应当将“格物”纳入“致良知”,追求本心,追求对良知的体验,让个体回归自我。这一点又与佛教禅学相近,佛教始终主张参悟佛意应向本心参悟,认为“自若无佛心,何处觅真佛”。
“格物”是王阳明青年时期接触的思想内容,是朱子的学说;“心即理”是陆氏的命题,王阳明将二者相结合提出自己的学说,认为道德根于人的内心,无需向外求。王阳明的“心即理”源头不在儒,而在佛。佛教之中对于“心性”的阐述与王阳明的“心即理”頗为相似,“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本生不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的阐述与王阳明“心外无理”“心外无善”的学说相吻合。
“无善无恶”与“去来自由,心体无滞”
在“四句教”中王阳明提出“无善无恶心之体”,与儒家主张的“性善论”不符,却与佛教主张的“去来自由,心体无滞”的“性体”之说相合,体现了王阳明思想体系与佛教禅学的密切关系。这个思想也与道家的天地以万物为刍狗的思想有一定相似性,不过更能体现佛教禅学的思想。
总结:
阳明心学以儒家为主,借鉴佛家、道家学说,形成王阳明本人融会贯通、兼容并包的特殊的“外儒内佛”思想体系。
无善无恶心之体:佛家思想,“心”本无善恶之分,心的本体是不分善恶的。
有善有恶意之动:佛家思想,善恶来自于人的“意念”和欲望,而不是来自于人的“本心”。
知善知恶是良知:儒家思想,人之初,性本善。
为善去恶是格物:佛家思想,心即理,只有“修心”,才能去掉意念中的恶,而留存善,纠正人的行为,格物就是修行、修心。修心,就是去除因意升起的善恶,达到无善无恶的心之体的本源状态。
作者主页(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文火冰糖(王文兵)的博客_文火冰糖的硅基工坊_CSDN博客
本文网址:https://blog.csdn.net/HiWangWenBing/article/details/123961483
以上是关于[机缘参悟-6]:阳明心学三大核心思想: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的理解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机缘参悟-60]:《兵者,诡道也》-1-开篇:“死“与“生“都是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