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技术架构师分享:高并发场景下缓存处理的一些思路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华为技术架构师分享:高并发场景下缓存处理的一些思路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技术A
在实际的开发当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磁盘数据的读取和搜索,因此经常会有出现从数据库读取数据的场景出现。但是当数据访问量次数增大的时候,过多的磁盘读取可能会最终成为整个系统的性能瓶颈,甚至是压垮整个数据库,导致系统卡死等严重问题。
常规的应用系统中,我们通常会在需要的时候对数据库进行查找,因此系统的大致结构如下所示:
1.缓存和数据库之间数据一致性问题
常用于缓存处理的机制我总结为了以下几种:
首先来简单说说Cache aside的这种方式:
Cache Aside模式
这种模式处理缓存通常都是先从数据库缓存查询,如果缓存没有命中则从数据库中进行查找。
这里面会发生的三种情况如下:
缓存命中:
当查询的时候发现缓存存在,那么直接从缓存中提取。
缓存失效:
当缓存没有数据的时候,则从database里面读取源数据,再加入到cache里面去。
缓存更新:
当有新的写操作去修改database里面的数据时,需要在写操作完成之后,让cache里面对应的数据失效。
关于这种模式下依然会存在缺陷。比如,一个是读操作,但是没有命中缓存,然后就到数据库中取数据,此时来了一个写操作,写完数据库后,让缓存失效,然后,之前的那个读操作再把老的数据放进去,所以,会造成脏数据。
Facebook的大牛们也曾经就缓存处理这个问题发表过相关的论文,链接如下:
分布式环境中要想完全的保证数据一致性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我们只能够尽可能的减低这种数据不一致性问题产生的情况。
Read Through模式
Read Through模式是指应用程序始终从缓存中请求数据。 如果缓存没有数据,则它负责使用底层提供程序插件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 检索数据后,缓存会自行更新并将数据返回给调用应用程序。使用Read Through 有一个好处。
我们总是使用key从缓存中检索数据, 调用的应用程序不知道数据库, 由存储方来负责自己的缓存处理,这使代码更具可读性, 代码更清晰。但是这也有相应的缺陷,开发人员需要给编写相关的程序插件,增加了开发的难度性。
Write Through模式
Write Through模式和Read Through模式类似,当数据发生更新的时候,先去Cache里面进行更新,如果命中了,则先更新缓存再由Cache方来更新database。如果没有命中的话,就直接更新Cache里面的数据。
2.缓存穿透问题
在高并发的场景中,缓存穿透是一个经常都会遇到的问题。
什么是缓存穿透?
大量的请求在缓存中没有查询到指定的数据,因此需要从数据库中进行查询,造成缓存穿透。
会造成什么后果?
大量的请求短时间内涌入到database中进行查询会增加database的压力,最终导致database无法承载客户单请求的压力,出现宕机卡死等现象。
常用的解决方案通常有以下几类:
1.空值缓存
在某些特定的业务场景中,对于数据的查询可能会是空的,没有实际的存在,并且这类数据信息在短时间进行多次的反复查询也不会有变化,那么整个过程中,多次的请求数据库操作会显得有些多余。
不妨可以将这些空值(没有查询结果的数据)对应的key存储在缓存中,那么第二次查找的时候就不需要再次请求到database那么麻烦,只需要通过内存查询即可。这样的做法能够大大减少对于database的访问压力。
2.布隆过滤器
通常对于database里面的数据的key值可以预先存储在布隆过滤器里面去,然后先在布隆过滤器里面进行过滤,如果发现布隆过滤器中没有的话,就再去redis里面进行查询,如果redis中也没有数据的话,再去database查询。这样可以避免不存在的数据信息也去往存储库中进行查询情况。
什么是缓存雪崩?
当缓存服务器重启或者大量缓存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失效,这样在失效的时候,也会给后端系统(比如DB)带来很大压力。
如何避免缓存雪崩问题?
1.使用加锁队列来应付这种问题。当有多个请求涌入的时候,当缓存失效的时候加入一把分布式锁,只允许抢锁成功的请求去库里面读取数据然后将其存入缓存中,再释放锁,让后续的读请求从缓存中取数据。但是这种做法有一定的弊端,过多的读请求线程堵塞,将机器内存占满,依然没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在并发场景发生前,先手动触发请求,将缓存都存储起来,以减少后期请求对database的第一次查询的压力。数据过期时间设置尽量分散开来,不要让数据出现同一时间段出现缓存过期的情况。
3.从缓存可用性的角度来思考,避免缓存出现单点故障的问题,可以结合使用 主从+哨兵的模式来搭建缓存架构,但是这种模式搭建的缓存架构有个弊端,就是无法进行缓存分片,存储缓存的数据量有限制,因此可以升级为Redis Cluster架构来进行优化处理。(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的经济实力,毕竟Redis Cluster的搭建需要更多的机器)
4.Ehcache本地缓存 + Hystrix限流&降级,避免mysql被打死。
使用 Ehcache本地缓存的目的也是考虑在 Redis Cluster 完全不可用的时候,Ehcache本地缓存还能够支撑一阵。
使用 Hystrix进行限流 & 降级 ,比如一秒来了5000个请求,我们可以设置假设只能有一秒 2000个请求能通过这个组件,那么其他剩余的 3000 请求就会走限流逻辑。
然后去调用我们自己开发的降级组件(降级),比如设置的一些默认值呀之类的。以此来保护最后的 MySQL 不会被大量的请求给打死。
在高并发环境下该如何构建应用级缓存
摘要:立志成为资深架构师的你,是否能够在高并发环境下合理并且高效的构建应用级缓存呢?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高并发】在高并发环境下该如何构建应用级缓存?》,作者:冰 河。
随着我们的系统负载越来越高,系统的性能就会有所下降,此时,我们可以很自然地想到使用缓存来解决数据读写性能低下的问题。但是,立志成为资深架构师的你,是否能够在高并发环境下合理并且高效的构建应用级缓存呢?
缓存命中率
缓存命中率是从缓存中读取数据的次数与总读取次数的比率,命中率越高越好。缓存命中率=从缓存中读取次数 / (总读取次数 (从缓存中读取次数 + 从慢速设备上读取次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监控指标,如果做缓存,则应通过监控这个指标来看缓存是否工作良好。
缓存回收策略
1.基于空间
基于空间指缓存设置了存储空间,如设置为10MB,当达到存储空间上限时,按照一定的策略移除数据。
2.基于容量
基于容量指缓存设置了最大大小,当缓存的条目超过最大大小时,按照一定的策略移除旧数据。
3.基于时间
TTL(Time To Live):存活期,即缓存数据从创建开始直到到期的一个时间段(不管在这个时间段内有没有被访问,缓存数据都将过期)。
TTI(Time To Idle):空闲期,即缓存数据多久没被访问后移除缓存的时间。
4.基于对象引用
软引用:如果一个对象是软引用,则当JVM堆内存不足时,垃圾回收器可以回收这些对象。软引用适合用来做缓存,从而当JVM堆内存不足时,可以回收这些对象腾出一些空间供强引用对象使用,从而避免OOM。
弱引用:当垃圾回收器回收内存时,如果发现弱引用,则将它立即回收。相对于软引用,弱引用有更短的生命周期。
注意:只有在没有其他强引用对象引用弱引用/软引用对象时,垃圾回收时才回收该引用。即如果有一个对象(不是弱引用/软引用对象)引用了弱引用/软引用对象,那么垃圾回收时不会回收该弱引用/软引用对象。
5.回收算法
使用基于空间和基于容量的缓存会使用一定的策略移除旧数据,常见的如下。
- FIFO(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算法,即先放入缓存的先被移除。
- LRU(Least Recently Used):最近最少使用算法,时间时间距离现在最久的那个被移除。
- LFU(Least Frequently Used):最不常用算法,一定时间段内使用次数(频率)最少的那个被移除。
实际应用中基于LRU的缓存居多。
缓存类型
堆内存: 使用Java堆内存来存储对象。使用堆缓存的好处是没有序列化/反序列化,是最快的缓存。缺点也很明显,当缓存的数据量很大时,GC(垃圾回收)暂停时间会变长,存储容量受限于堆空间大小。一般通过软引用/弱引用来存储缓存对象。即当堆内存不足时,可以强制回收这部分内存释放堆内存空间。一般使用堆缓存存储较热的数据。可以使用Guava Cache、Ehcache 3.x、 MapDB实现。
堆外内存: 即缓存数据存储在堆外内存,可以减少GC暂停时间(堆对象转移到堆外,GC扫描和移动的对象变少了),可以支持更多的缓存空间(只受机器内存大小限制,不受堆空间的影响)。但是,读取数据时需要序列化/反序列化。因此,会比堆缓存慢很多。可以使用Ehcache 3.x、 MapDB实现。
磁盘缓存: 即缓存数据存储在磁盘上,在JVM重启时数据还存在,而堆/堆外缓存数据会丢失,需要重新加载。可以使用Ehcache 3.x、MapDB实现。
分布式缓存: 分布式缓存可以使用ehcache-clustered(配合Terracotta server)实现Java进程间分布式缓存。也可以使用Memcached、Redis实现。
缓存模式
单机模式: 存储最热的数据到堆缓存,相对热的数据到堆外缓存,不热的数据到磁盘缓存。
集群模式: 存储最热的数据到堆缓存,相对热的数据到对外缓存,全量数据到分布式缓存。
最后,附上并发编程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知识图,祝大家在学习并发编程时,少走弯路。
以上是关于华为技术架构师分享:高并发场景下缓存处理的一些思路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