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2年落下帷幕。对于多数产业而言,过去一年是特殊的一年,产业处在外部挑战严峻和自身破旧立新的关键节点上。同时,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也加速了产业数字化的进程,IT运维市场处在逆势上扬的高速增长之中。

市场对ITOM(IT运维)的认知,也在2022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达成了空前的一致:在基础设施在业务中越来越承载生产力角色的今天,ITOM不仅仅关系到降本增效,更可能会成为企业抗风险工作的重要一环。这也使得ITOM信创产业迎来了新机遇。仔细审视2022年的IT运维信创市场,将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产业迭代的历史重大进程,获得颇具前瞻性的经验。

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_运维


2022,ITOM信创市场稳中向好

近年来,下游信息化建设水平持续提高,同时业务运营系统关联度上升,IT运维水平,也成为衡量赢一个企业数字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巨大的市场需求加速了IT运维服务行业的繁荣,2019年时,我国IT运维服务市场增速明显,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324.2亿元,同比增长15.85%。近三年来,这一数字还在稳步上升,预计2025年将达到3668亿元。

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_IT_02


IDC同样对中国的IT运维市场持乐观态度,根据他们最新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中国IT统一运维软件市场在2022年上半年市场规模达到2.36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值得注意的是,在IT统一运维软件中,侧重于基础设施管理的运维软件,较侧重于应用层管理的运维软件受到的影响略小,ITIM(IT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和NMS(网络管理软件)市场同比分别增长了4.0%及5.5%,而ITSM(IT服务管理)和NPM(网络性能分析管理软件)市场则同比分别下降1.2%和9.5%。IT统一运维软件的细分市场较为固定,以金融和互联网领域需求最为巨大。

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_运维_03


2022年,国内IT统一运维软件市场在基础设施端、业务端呈现了落差较大的增速。宏观外部环境的影响有目共睹,投资降温和疫情为所有产业共同面对的问题;但IT运维服务市场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速,则意味着尽管关联业务类IT市场拓展放缓,此消彼长,基础设施端IT运维反而处在高速增长的状态,呈现出企业依旧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修内功”的顽强态势。

受IT运维市场需求的驱动,国内IT运维相关信创产业面临巨大机遇。尽管受业务痛点、数字化转型速度、政策倾向性等因素影响,IT运维信创产业对各行各业的渗透程度有所区别,但其中的内在逻辑是基本一致的:

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_运维_04


其一是数字化转型的先驱者已经逐渐聚焦到IT运维上。较早开始探索信创应用于数字化转型的政府、金融机构,目前已经从“信创试点”来到“信创规模化应用”的阶段。如政府方面,2022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让数字政府建设快马加鞭,标志着我国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进入快车道。金融科技同样炙手可热。

极快的增速让政府、金融机构对IT运维平台建设进入了“去粗取精”的阶段,此趋势可通过信创赋能的过程看出来:《中国政府采购报》表示,此前数字政府普遍存在重设计建设而轻运维、缺乏统筹考虑的问题。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系统,其高层也在公开讲话中表示:银行应避免陷入“为数字化而数字化”的怪圈,银行对运维的依赖性较强,粗暴数字化会为银行IT运维带来不可预估的风险。

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_基础设施_05


其次是技术自主可控的时代需求,驱动IT运维转向信创。近年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科技既是国家发展的后盾又是制约发展的软肋。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现状是,诸如核心硬件、工业软件、操作系统之类的关键技术,其进口产品在市场上依然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IT运维市场是数字化的晴雨表,也是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必须先迈出的一步。

第三是场景多样化带来的IT运维迭代加速。5G、云原生、虚拟数字人、数字孪生等技术突破,带来了更多业务场景的同时,也赋予基础设施更高的协同需求,IT运维产品的“基石”效应更加显著。传统的IT运维方式和产品,功能落后、难以进行场景化迭代,已经难以胜任如今的数字化需求;这些需求需要高速发展的信创产业予以满足。

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_基础设施_06


ITOM的新路线:技术表象背后的一致诉求

机遇同时也伴随着挑战。针对上述趋势,ITOM也逐渐萌生出一些相应的技术趋势,赋能IT信创运维发展,主要有如下几种:

首先是AIOps智慧运维。业界认为,在过去二十年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间歇性影响了ITOM的进步,ITOM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可以实现更高效的“AI运维”。尤其对于传统企业而言,这一点更为明显,因为传统的ITOM平台,核心组件普遍缺少大数据采集、分析和机器学习的能力;在加上了AIOps平台介入、完善后,则可实现强度更大、更复杂的运维,提高决策效率。出于运维成本、运维效率的综合考虑,AIOps被认为应该具备包含以下能力:

  • 提供独立、开放的历史/实时数据采集、算法分析平台,整合IT数据和业务指标数据;
  • 提供定向告警、消除冗余告警;
  • 提供跨系统追踪和关联分析,有效进行故障的根因分析;
  • 设定动态基线捕获超出静态阈值的异常,实现单/多指标异常检测;
  • 根据机器学习结果,智能预测未来事件,防止潜在的故障;
  • 直接或通过集成启动解决问题的动作。

AIOps多以IT基础设施、APM、NPM、日志、数字化体验监测数据为基本指标,旨在缩短从问题发生到做出相应处理的洞察、决策线程。而据统计,2022年,国内部署AIOps平台的企业仅约10%左右 。

其次是DevOpsdevelopment & operations,开发和运营维护)设计理念。传统ITOM平台大数据采集的能力较弱,却也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在数字化业务场景日益丰富的今天,针对业务需求部署基础设施早已是常态,ITOM变得更复杂、更为依赖前后端的数据互通。这就要求开发人员根据IT运维具体任务的特性“定制”IT运维工具。为了降低企业的IT运维成本,开发人员针对不同业务场景、设施部署需求,设计出通用的、可复制的运维工具是最为理想的情况,这种理念强调全局上的架构设计。

与之相对,如开发与运维缺乏协同,则可能造成“烟囱式自动化”,即局部实现自动化而无法整体协同。这也是很多“为数字化而数字化”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DevOps倡导架构先行、全局规划,从根源上避免数据孤岛。

第三是ITOM平台SaaS化。对于企业而言,传统ITOM模式最大的痛点在于人力投入巨大且效率低下,因此ITOM平台应当具备敏捷高效的特征,具体体现为易用、集成,便于专家经验高效介入故障根因,而非通过服务方,以及额外解析工具的解析转化。这也对应了对信创产品的一个重要要求:技术可控。ITOM服务商提供SaaS化的产品,既保证了双方的高效合作,又规避了关键技术被第三方卡脖子的窘境。同时,SaaS化对产品的兼容性要求极高,需要识别、适配子网络内所有IT设备。

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_IT_07


以上趋势,无不在彰显一个最为核心的诉求:底层数据的可观测性。数据可识别、可观测,AI统筹才有抓手,研发/运维协同效率才能提高,ITOM平台SaaS化才有基石。

IT运维信创产业下一步迭代的关键,是消除基础设施的数据孤岛,以实现产业的降本增效,并以一体化、可拓展的IT运维模型持续扩张。

监控易:泛IT基础设施,一体化运维

面对成千上万台、甚至数十万规模的运维对象,IT运维团队需要有更强大的整体把控能力。在国内信创时代背景下,必然需要借助全栈信创的一体化运维管理平台,在消除基础设施数据孤岛的同时实现集中运维。


在IT运维领域,美信时代推出的监控易AIOps智慧运维平台是一体化运维的代表性产品。监控易可统一监控IT基础软硬件系统机房动环和智能物联网设施,并集实时监测、智能预警、故障告警、AI分析和集中运维一体,提供全栈信创运维、跨区域管理、网络管理、自动化巡检、GIS定位、远程终端自我保全等功能,性能稳健、稳定可靠、安全可控。

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_IT_08



监控易充分考虑了技术自主和底层兼容两个要素的平衡,采用多管控模式监控、多渠道数据采集等方式,实现对上百家厂商的服务器、网络设备、数据库、存储、中间件、虚拟化、Web业务、WebServer、防火墙、服务器硬件配件、日志、应用系统等的深入监控,并可按厂商及设备类型进行标签分类管理,对信创硬件落地提供了大力支持。


美信监控易内置2000+开箱即用的资源模型、220000+监控指标,基于标准协议对IT软硬件、动环设施、IoT设施进行统一建模、指标采集和告警管理,同时能够对接其他系统的数据,实现海量基础设施的运行性能指标数据统一采集

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_IT_09



对于各厂家自带的运维工具,或企业单位之前已有的监控工具,监控易可以通过南向北向接口,根据应用场景需要集成或被集成到管理平台,实现多资源统一监控。基于此,提供更为高效的机房动环、网络管理、IP地址管理、视频管理等多场景运维方案。


与行业里普遍提供的面向中小型网络的单机版运维软件不同,监控易可以为国内TOP3000等大规模复杂网络环境企业提供跨区域、跨网络、跨安全域的IT基础设施分布式运维管理

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_IT_10


监控易底层数据库、监测器、中间件、消息队列、WebServer、拓扑发现、报表管理、北向接口等核心功能组件均为自主研发,能够监测10万+数据量级的网络环境,满足各种分布式的部署需求,高效实现一体化集中运维。


一体化监控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面对大规模海量设施,如何保障运维系统的稳健性。监控易采用采集集群+数据库双机,实现容灾备份,减少故障率,采集能力更稳定;系统按照采集量自动分配采集器,实现负载均衡,达到性能最优


此外,监控易还具备一些特性功能,可进一步提升运维团队的工作效率,包括:采集集群单元模式和凭证式管理,实现设备批量接入多机房IT基础设施及动环系统的统一监控自定义复杂场景、标签管理,实现多级资源组管理全域资源纳管,助力远程自动巡检等。


一体化运维系统能够解决因IOT资源分散而导致人工巡检费时费力的问题通过统一纳管,实现跨区域跨网络的远程自动巡检、故障告警,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管理工具只有融合于业务体系之中,才能真正发挥提升工作效率的价值。监控易目标定位为“洞察一切设备和网络”提供业务、运维、地域、智能等企业管理视角,支持创建多个运维场景分组集中管理,进而实现海量数据基础设施的高效、统一运维

几大领域优先敲响ITOM信创大门

ITOM信创产业对传统ITOM痛点的各个击破、自身理念和技术迭代,已逐渐满足多个领域的IT运维数字化转型条件。从市场需求分析,并结合近年来信创产品对IT运维的赋能成效来看,在已经拉开帷幕的2023年,下述下游领域会加速拥抱ITOM信创产品。

首先是政府机构。政府机构对信创产业提供了不遗余力的支持,成为信创最大试验田,对信创产业落地形成自循环助益良多。目前,数字政府的提出提供了更大的信创产品落地空间,对ITOM的需求急速放大。目前政府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维需求,主要来自于电子政务。推动“互联网+政务”,其公益性和服务范围的全国性,使其对系统运维要求较高。2022年全年,数字政府建设进入深化改革阶段,全国多地地方政府开启“比学赶超”;2023年,ITOM信创产业还将迎来一轮爆发式需求。

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_基础设施_11


第二是金融机构。我国金融机构组织架构分支较多,注重数据集中和资源整合,关注业务的连贯性和可靠性;与之相对的是数字化金融产品、业务种类繁多,拥有巨量用户,因此运维风险较大。金融产业与信创产业高度匹配的一点原因是,金融产业几乎是与政府机构同期开启了对信创产业的大力支持,经历过概念期、试点期的经验沉淀,也逐渐步入推广期,对数字化建设的脉络逐渐清晰。近期,国资委、中金等相关部门、单位密集出台指导意见,确立数字化转型需要宏观战略目标、企业架构优先等共识;在大方向层面,将滞后一步、体量巨大的中小金融机构也纳入数字化转型快车道。可以预见的是,2023年金融领域也将对ITOM信创产业继续保持需求态势。

第三是如医疗、教育等民生服务业。疫情期间,社会看到了发展在线教育、医疗一体化数字网络的必要性,尤其医疗数字化关系到面对重大疾病来袭时医疗资源的合理调配。早在2021年,中央人民政府网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加大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这一进程持续推进,甚至还在加速中。

第四是如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产业。得益于新能源、储能技术的高速增长,电力系统的稳定安全、高效运维迎来严峻考验。同样由于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电信产业的设施运营难度和工作量大幅增加,面临的数字化压力更为长期化。

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_基础设施_12


这些领域,在2023年,亟需ITOM信创产业的加速赋能。

本质上,IT运维服务于企业的信息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高效性因此也并不局限于上述领域,政策扶持、业务场景爆发、重大历史变局、技术突破等外在因素,都可能推动数字化车轮加速转动。随着对数字化理解逐渐深入,市场、资本还将持续发掘ITOM信创产业新的增长潜力;伴随着经济复苏的进程,我们在2023年观测到的ITOM信创产业,或许会以超乎我们意料的速度成长。这也是ITOM信创产业稳中向好、逐步形成自循环的必然结果。

IDC:2017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分析与2018年预测

在2017年11月14日,IDC中国在北京召开了2017 CXO数字化转型年度盛典。会上IDC发表了一些跟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市场的一些预测、分析和观点。

在上午的主会场,发布了IDC对2018年中国ICT市场的10大预测,其中包括安全:

技术分享图片

在对安全的预测中,IDC提出了新一代安全解决方案正在冲过国内安全市场的观点,大抵是指那些为了应对新威胁而涌现出来的新技术和新架构。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IDC的安全分析师王军民表示,预计2017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的年增长率在23.9%,低于去年。而未来4年的年均增长率也不会超过2016年,总体上呈现逐年略有下降的趋势。2017年的市场规模预计为41.56亿美元【注:原图中坐标标记单位为K,应该是有误,应为M】。这个数据实在是不够高,尽管相较于前几年的IDC中国预测已经调高了很多。

技术分享图片

更有趣的还在后面,可见安全的投入是多么的可怜,尽管我们已经有了网信工作领导小组,空前重视网络安全。对于安全投入占IT投入的比值问题,我之前也做过分析,结果更加堪忧。

技术分享图片


在IT投资结构上,也基本是以硬件设备购买为主,可见中国安全市场还是多么稚嫩。对此问题,我以前也从我所从事的领域的角度做过一些分析

技术分享图片


看完IDC的分析,结论就是目前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小、投入小、投资结构落后


【参考】

IDC:中国IT安全硬件、软件和服务2015–2019全景图

IDC:中国安全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IDC:中国信息安全市场现状与未来展望

IDC:中国IT安全硬件、软件和服务全景图2014–2018 预测与分析

IDC:2012年中国IT安全市场规模将达到16.67亿美元

IDC分析报告:亚洲安全软件市场兴旺


以上是关于监控易:2023年ITOM信创市场分析与预测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2023年全球骨传导耳机市场规模预测分析,10年增长超过2800%

2023年全球骨传导耳机市场规模预测分析,10年增长超过2800%

2023 年机器学习趋势分析与展望

2023 年机器学习趋势分析与展望

如何为OpenStack云平台构建高可用存储设施?

2023年五大趋势预测 |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云产业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