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区块链五大缺点

Posted timxgb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周鸿祎区块链五大缺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没看到什么非用不可的场景

区块链也不是牢不可破的。

想实现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也不是随便一个创业项目就能够满足要求的。

 

51%攻击

首先聊一下周鸿祎提到的这个“51%攻击”到底是啥。其实类比起来也很好理解,就像美国人选总统,获得51%选票的人就会顺利当选,接下来就可以为所欲为。当然比特币世界里的51%攻击并不那么容易实现,首先你必须要掌握全球51%以上的挖矿算力,然后才可以设法将别人挖出来的区块“孤立化”,从而让新出的区块(比特币就藏在里面)全部归于自己名下。这样,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就不复存在,“不可篡改”的功能也可能消失。

在比特币的历史上,曾经有多个矿池(如btcguild、eligius.st、ghash.io等)的算力都接近过51%,但当时矿池们都主动转移算力,矿工们也主动更换矿池,避免了比特币末日的提前到来。如今最接近51%算力的是比特大陆旗下的蚂蚁矿池,但他们也是主动转移算力到其他自己控股但并不直接控制的矿池。

 

“去中心化”难度高

51%攻击是数字货币挖矿的一个特征,也是区块链的特征,它的出现就宣告了“去中心化”的终结。比特币是如何做到避免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是“去中心化”。

依靠全球数以百万计的节点(其实就是一个个的比特币钱包,每个钱包里都同步了一份区块链文件),以及日夜不停进行加密运算的比特币矿机,维护了比特币区块链的安全运行。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实现“去中心化”的难度是非常高的。

比特币尚且如此,那么现在鱼虾混杂的山寨币、分叉币、ICO币呢?他们到底有没有能力建立起这么牢固的区块链系统?随随便便搞个白皮书,上个交易所,就开始到处撒币,你的节点数量能否支撑起“去中心化”?是否可以防范51%攻击?可以肯定的说,这些“空气币”绝大多数都是在浑水摸鱼,根本就是伪“去中心化”。

 

转账时间慢

为了保障转账交易的安全,需要矿工们的辛勤劳动,而一旦交易过频或者全网算力下降,矿工们就会处理不过来,造成区块链网络堵塞。

这种堵塞历史上出现过多次,我记得2013年底有一段时间,我有几笔比特币转账花了两天时间才到账;而前段时间以太猫游戏流行,也造成了以太坊区块链网络的堵塞。

这就是“去中心化”的坏处。相比之下,“中心化”的网银、支付宝、微信却能实现秒速到账,这时候感觉“去中心化”还真就不是刚需呢!

 

转账手续费

炒过币的朋友都知道,在交易平台之间转移数字货币需要交手续费,尤其是比特币,一笔转账手续费(以比特币结算)可能价值人民币几十上百元,这个时候千万别骂交易网站心太黑,因为这笔钱并不是他们收的,而是你们心心念念的区块链收的。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新出现的虚拟货币,就有以“转账手续费低”为优点的,认为自己比比特币更优越。

其实我们2013年转账的时候,是根本不care这点手续费的,但是到了2017年比特币涨到10万元上下,这笔手续费看上去就很贵了。所以那些新出现的虚拟货币也别高兴太早,万一你们也涨到10万元了呢?那手续费不也贵了么?

 

区块容量问题

区块链实际就是一个个的区块以时间为链条组装在一起的文件。比特币每个区块的容量是1MB,随着转账交易的增加,区块链文件也在不断“变胖”。我还记得2013年挖矿时,一个比特币钱包同步好了之后有十几GB,而2017年底,这个文件已经达到130多GB了。

为了保障“去中心化”,比特币社区是鼓励玩家们在自己的电脑上存储这个文件的。可实际上呢,炒币挖矿的人这么多,有几个人会在电脑里同步一个100多GB的钱包?这对普通用户来说根本就是一种负担。区块链这个容量过大的问题实质上也增加了去中心化的难度。

更何况,比特币最早设定的1MB区块大小已经很多次被人diss了,当交易频度大大增加之后,1MB的容量就不够用,同样也会让区块链网络的处理速度变慢。很多新出现的虚拟货币基本都会以这个问题来攻击比特币,并且标榜自己区块容量大。当然,这些都改变不了比特币始终是老大的事实。

 

以上是关于周鸿祎区块链五大缺点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区块链技术将是8090后富起来的最大希望!

区块链技术发展面临七大关键挑战以及未来的五大展望

区块链未来五大应用

一文带您了解区块链五大分类

区块链五大应用场景的落地挑战与实践

区块链解决方案-最新全套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