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jango模型操作常用方法

Posted 我是那叶子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Django模型操作常用方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Save()

基本方法:object.save()

save顾名思义是保存的意思,在django中既可以进行新增也可以进行修改操作。具体判定的算法如下:

1.如果对象的主键属性为一个求值为True的值(例如,非None值或非空字符串),Django将执行UPDATE

2.如果对象的主键属性没有设置或者UPDATE没有更新任何记录,Django将执行INSERT

Save函数可跟参数如下:

Model.save([force_insert=False, force_update=False, using=DEFAULT_DB_ALIAS, update_fields=None])

高级方法:重写Save()

重写的方式是覆盖模型的方法

1.添加其他操作

defsave(self,*args,**kwargs):
    
do_something()
    
super(YourModel, self).save(*args,**kwargs)  # Call the "real" save() method.
    do_something_else()

2.添加判断条件

defsave(self,*args,**kwargs):
    if
self.name =="Yoko Ono‘s blog":
        return  
# Yoko shall never have her own blog!
    else:
        
super(YourModel, self).save(*args,**kwargs)  # Call the "real" save() method.

注意:批量操作中被覆盖的模型方法不会被调用

2.返回新的查询集的方法

filter

filter(**kwargs):返回一个新的QuerySet,包含与给定的查询参数匹配的对象。其中查找的参数(**kwargs)应该满足字段查找中的格式。在底层的SQL语句中,多个参数通过AND连接。

exclude

返回一个新的QuerySet,它包含不满足给定的查找参数的对象。在底层的SQL语句中,多个参数通过AND连接,然后所有的内容放入NOT()中。

例如:

Entry.objects.exclude(pub_date__gt=datetime.date(2005, 1, 3), headline=‘Hello‘)

等价于SQL:

SELECT ... WHERE NOT (pub_date > ‘2005-1-3‘ AND headline = ‘Hello‘)

不过它的严格写法是:

Entry.objects.exclude(pub_date__gt=datetime.date(2005,1,3)).exclude(headline=‘Hello‘)

等价于SQL:

SELECT ... WHERE NOT pub_date > ‘2005-1-3‘ AND NOT headline = ‘Hello‘

Annotate

使用提供的查询表达式Annotate 查询集中的每个对象。查询表达式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值、模型(或关联模型)字段的一个引用或对查询集中的对象一个聚合函数(平均值、和等)。

例如,如果你正在操作一个Blog列表,你可能想知道每个Blog有多少Entry
>>> fromdjango.db.models importCount
>>> q= Blog.objects.annotate(Count(‘entry‘))
# The name of the first blog
>>> q[0].name
‘Blogasaurus‘
# The number of entries on the first blog
>>> q[0].entry__count
42

order_by

order_by(*fields):默认情况下,QuerySet根据模型Meta类的ordering选项排序。你可以使用order_by方法给每个QuerySet指定特定的排序。

默认情况下,QuerySet 根据模型Meta类的ordering选项排序。你可以使用order_by方法给每个QuerySet指定特定的排序。

例如:

Entry.objects.filter(pub_date__year=2005).order_by(‘-pub_date‘, ‘headline‘)

上面的结果将按照pub_date 降序排序,然后再按照headline升序排序。"-pub_date"前面的负号表示降序排序

若要按照另外一个模型中的字段排序,可以使用查询关联模型时的语法。即通过字段的名称后面跟上两个下划线(__),再跟上新模型中的字段的名称,直至你希望连接的模型。例如:

Entry.objects.order_by(‘blog__name‘, ‘headline‘)

reverse

reverse() 方法反向排序QuerySet中返回的元素。第二次调用reverse()将恢复到原有的排序。

如要获取QuerySet 中最后五个元素,你可以这样做:

my_queryset.reverse()[:5]

注意,这与Python 中从一个序列的末尾进行切片有点不一样。上面的例子将首先返回最后一个元素,然后是倒数第二个元素,以此类推。如果我们有一个Python序列,当我们查看seq[-5:]时,我们将一下子得到倒数五个元素。Django不支持这种访问模型(从末尾进行切片),因为它不可能利用SQL高效地实现。

同时还要注意,reverse() 应该只在一个已经定义排序的QuerySet上调用(例如,在一个定义了默认排序的模型上,或者使用order_by()的时候)。如果QuerySet没有定义排序,调用reverse()将不会有任何效果(在调用reverse()之前没有定义排序,那么调用之后仍保持没有定义)。

distinct

返回一个在SQL 查询中使用SELECT DISTINCT的新QuerySet。它将去除查询结果中重复的行。

values

返回一个ValuesQuerySet ——QuerySet 的一个子类,迭代时返回字典而不是模型实例对象。

每个字典表示一个对象,键对应于模型对象的属性名称。

下面的例子将values() 与普通的模型对象进行比较:

# This list contains a Blog object.

>>> Blog.objects.filter(name__startswith=‘Beatles‘)

[<Blog: Beatles Blog>]

# This list contains a dictionary.

>>> Blog.objects.filter(name__startswith=‘Beatles‘).values()

[{‘id‘: 1, ‘name‘: ‘Beatles Blog‘, ‘tagline‘: ‘All the latest Beatles news.‘}]

3.不返回查询集的方法

create

create(**kwargs)是一个在一步操作中同时创建对象并且保存的便捷方法.所以:

p = Person.objects.create(first_name="Bruce", last_name="Springsteen")

:

p = Person(first_name="Bruce", last_name="Springsteen")

p.save(force_insert=True)

是等同的.

get_or_create

一个通过给出的kwargs 来查询对象的便捷方法(如果你的模型中的所有字段都有默认值,可以为空),需要的话创建一个对象。

返回一个由(object, created)组成的元组,元组中的object是一个查询到的或者是被创建的对象, created是一个表示是否创建了新的对象的布尔值。

这主要用作样板代码的一种快捷方式。例如:

try:

    obj = Person.objects.get(first_name=‘John‘, last_name=‘Lennon‘)

except Person.DoesNotExist:

    obj = Person(first_name=‘John‘, last_name=‘Lennon‘, birthday=date(1940, 10, 9))

    obj.save()

如果模型的字段数量较大的话,这种模式就变的非常不易用了。上面的示例可以用get_or_create()重写:

obj,created=Person.objects.get_or_create(first_name=‘John‘,last_name=‘Lennon‘,defaults={‘birthday‘: date(1940, 10, 9)})

count()

返回在数据库中对应的 QuerySet.对象的个数。count() 永远不会引发异常。

例如:

# Returns the total number of entries in the database.

Entry.objects.count()

# Returns the number of entries whose headline contains ‘Lennon‘

Entry.objects.filter(headline__contains=‘Lennon‘).count()

latest

latest(field_name=None)

通过实践返回表中最近一条记录,使用表中字段名作为查询的日期字段

下面这个例子返回Entry表中按pub_date字段排序的最新的一条记录

Entry.objects.latest(‘pub_date‘)

earliest

earliest(field_name=None)

工作方式和上面的latest相同,只是取得的值相反

first

first()

返回结果集的第一个对象, 当没有找到时返回None.如果QuerySet 没有设置排序,则将会自动按主键进行排序

例子:

p = Article.objects.order_by(‘title‘, ‘pub_date‘).first()

说明:first() 是一个简便方法 下面这个例子和上面的代码效果是一样

try:

    p = Article.objects.order_by(‘title‘, ‘pub_date‘)[0]

except IndexError:

    p = None

last

last()

工作方式类似first(),只是返回的是查询集中最后一个对象。

exists

exists()

如果QuerySet 包含任何结果,则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它会试图用最简单和最快的方法完成查询,但它执行的方法与普通的QuerySet查询确实几乎相同。

exists() 用于搜寻对象是否在QuerySet中以及QuerySet是否存在任何对象,特别是QuerySet比较大的时候。

查找具有唯一性字段(例如primary_key)的模型是否在一个QuerySet中的最高效的方法是:

entry = Entry.objects.get(pk=123)

if some_queryset.filter(pk=entry.pk).exists():

    print("Entry contained in queryset")

update

update(**kwargs)

为特定的字段执行SQL更新查询,然后返回受影响的行数。

例如,将2010年发布的所有blogentry中的评论关了,可以执行下面操作

>>> Entry.objects.filter(pub_date__year=2010).update(comments_on=False)

delete

delete()

执行SQL删除时将直接删除设定数据集中的所有记录。

例如, 删除主键为1blog下的所有entries

b = Blog.objects.get(pk=1)

# Delete all the entries belonging to this Blog.

>>> Entry.objects.filter(blog=b).delete()

4.字段查找

exactiexact

exact:精确匹配。区分大小写

例如:

Entry.objects.get(id__exact=14)

Entry.objects.get(id__exact=None)

iexact:不区分大小写的精确匹配

例如:

Blog.objects.get(name__iexact=‘beatles blog‘)

Blog.objects.get(name__iexact=None)

containsicontains

contains:包含,大小写敏感

例如:

Entry.objects.get(headline__contains=‘Lennon‘)

icontains:包含,大小写不明感.

例如:

Entry.objects.get(headline__icontains=‘Lennon‘)

in

在一个给定的列表中.

Example:

Entry.objects.filter(id__in=[1, 3, 4])

gtgteltlte

gt:大于

例子:

Entry.objects.filter(id__gt=4)

Gte:大于或等于

Lt:小于

Lte:小于或等于

startswithistartswithendswithiendswith

startswith:区分大小写,开始位置匹配

例如:

Entry.objects.filter(headline__startswith=‘Will‘)

istartswith:不区分大小写,开始位置匹配

endswith:区分大小写,结束位置匹配

iendswith:不区分大小写,结束位置匹配

range

范围

例如:

import datetime

start_date = datetime.date(2005, 1, 1)

end_date = datetime.date(2005, 3, 31)

Entry.objects.filter(pub_date__range=(start_date, end_date))

等价SQL:

SELECT ... WHERE pub_date BETWEEN ‘2005-01-01‘ and ‘2005-03-31‘;

yearmonthday

year: 返回精确的年份

例如:

Entry.objects.filter(pub_date__year=2005)

等价SQL:

SELECT ... WHERE pub_date BETWEEN ‘2005-01-01‘ AND ‘2005-12-31‘;

month: 对于月份时间字段,匹配一个整数从1 (January)12 (December).

day: 对于日期和日期时间字段,具体到某一天的匹配。取一个整数的天数。

isnull

值为 True False, 相当于SQL语句IS NULLIS NOT NULL.

例如:

Entry.objects.filter(pub_date__isnull=True)

等价SQL:

SELECT ... WHERE pub_date IS NULL;

5.常见聚合函数

Avg:

class Avg(expression, output_field=None, **extra)

返回给定expression 的平均值,其中expression必须为数值。

默认的别名:<field>__avg

返回类型:float

Count:

class Count(expression, distinct=False, **extra)

返回与expression 相关的对象的个数。

默认的别名:<field>__count

返回类型:int

有一个可选的参数:

distinct:

如果distinct=TrueCount将只计算唯一的实例。它等同于COUNT(DISTINCT <field>) SQL语句。默认值为False

Max:

class Max(expression, output_field=None, **extra)

返回expression 的最大值。

默认的别名:<field>__max

返回类型:与输入字段的类型相同,如果提供则为 output_field 类型

Min:

class Min(expression, output_field=None, **extra)

返回expression 的最小值。

默认的别名:<field>__min

返回的类型:与输入字段的类型相同,如果提供则为 output_field类型

StdDev:

class StdDev(expression, sample=False, **extra)

返回expression 的标准差。

默认的别名:<field>__stddev

返回类型:float

有一个可选的参数:

sample:

默认情况下,StdDev 返回群体的标准差。但是,如果sample=True,返回的值将是样本的标准差。

Sum:

class Sum(expression, output_field=None, **extra)

计算expression 的所有值的和。

默认的别名:<field>__sum

返回类型:与输入的字段相同,如果提供则为output_field 的类型

Variance

class Variance(expression, sample=False, **extra)

返回expression 的方差。

默认的别名:<field>__variance

返回的类型:float

有一个可选的参数:

sample

默认情况下,Variance 返回群体的方差。但是,如果sample=True,返回的值将是样本的方差。

 

转自:http://blog.csdn.net/chr23899/article/details/52079311/

以上是关于Django模型操作常用方法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Django学习--ORM常用操作

Django ORM 常用的13个方法

Django之操作数据库

Django 常用方法总结 单,多表的增删改查 cooike session

ORM模型里连接数据库常用方法和QuerySet API

Django的model操作中一些常用的小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