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Posted 雪飞鸿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人工智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书共分为6个章节,6个主题:
- 人工智能现状
-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 人工智能对人类有威胁吗
- 人工智能目前的典型应用场景
- 人工智能带来的创新创业机遇
-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与个人发展
用第一章中提到的Primsa软件,给自家狗拍照后用生成不同风格的画作
精彩看点
什么是人工智能
第一章最后提到了人工智能的5种定义:
- AI就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计算机程序
- AI就是与人类思考方式相似的计算机程序
- AI就是与人类行为相似的计算机程序
- AI就是会学习的计算机程序
- AI就是根据对环境的感知,做出合理的行动,并获得最大收益的计算机程序
其中,第二种定义被作者明确否决,因为目前人类自己对自己大脑的工作机理认知尚浅;第四种定义则反应了当前的AI技术趋势——机器学习。我个人更喜欢最后一个定义:根据对环境的感知,作出合理的行动,并获得最大收益,这个定义也可用于日常生活中,当然,合理的行动要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
不同的角度看AI会得到不同的定义,不同的定义会导致不同的研究方向。在《纯粹经济学》的序言中提到,不同的经济理论造就不同的经济制度,进而造就不同的经济社会后果。所以,在生活、工作中,一个好的引导理论是十分必要的。这里顺道给大家安利一篇文章——如何用一种思维,解决人生99%的困惑,文章中提到了定义式思维。定义的过程,本质上是在回答一个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的过程,是建立事物的边界,锁定事物本质特征的过程。多数事情搞不定是因为人对事情的定义不清晰导致的。
人工智能简史
本章对人工智能的历史作了简单梳理,用书中的一张图片概括就是:
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认识可谓一波三折,先是被AI技术在某些领域的惊艳表现震撼到,进而对AI抱有很高的心理预期,然后认识到其局限性,导致巨大的心理落差。这有点儿像《三体Ⅱ:黑暗森林》中,在三体入侵舰队毁灭人类太空舰队后,罗辑的待遇。主角罗辑先是被寄予拯救人类的厚望而被抬上神坛,但并未能给到民众一个符合预期的计划而又惨遭唾弃。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所谓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但,本书作者看好第三次也就是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的AI热潮,一句话概括原因就是,本次AI热潮有商业需求推动且AI被用于解决具体场景中的实际问题(如:自动驾驶,语音识别等)。在本章末,书中用通俗易懂的话对深度学习和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关系做了详尽的阐述,正是深度学习与大数据携手早就了第三次AI热潮,读后受益匪浅。
人工智能会威胁到人类吗
先科普三个概念:
- 弱人工智能
也称限制领域人工智能或应用型人工智能,指的是专注于且只能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人工智能,也是当前人工智能所处的阶段。 - 强人工智能
又称通用型人工智能或完全人工智能,指的是可以胜任人类所有工作的人工智能。 - 超人工智能
计算机程序通过不断发展,可以比世界上最聪明、最有天赋的人类还聪明,那么,由此产生的人工智能系统就可以被称为超人工智能。
第三章通过两篇文章——蒂姆·厄班的一个故意不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和AI只是人类的工具:专访杰瑞·卡普兰来引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 AI快要毁灭人类了
- 人类离威胁还相当遥远
书中提到第一种观点的持有者霍金和埃隆·马斯克公开发表了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担忧,同时赞扬二位不是悲观的担忧,而是积极行动来预防人工智能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威胁。
我不认同蒂姆在人工智能发展上的观点,但我认可他的两句话:
- 指数级增长的开端可能像蜗牛漫步,但是后期会跑得非常快
- 软件的发展可能看起来很缓慢,但是一次顿悟,就能永远改变进步的速度
作者自己则持第二种态度,现在还远没到必须分散精力去担心未来,或为可能的机器威胁做准备的地步。第一种观点建立在技术人类科技总是以加速度形式跃进的基础上。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推导,会得出:
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花了几十年时间达到了人类脑残智障的水平,而当这个节点发生的时候,电脑对于世界的感知大概和一个4岁小孩一般;而在这个节点后一小时,电脑立马推导出了统一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物理学理论;而在这之后一个半小时,这个强人工智能变成了超人工智能,智能达到了普通人类的17万倍。
而作者则认为,特定技术如人工智能,在一段时间的加速发展后,会遇到某些难以逾越的技术瓶颈。从技术角度来说,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之间的鸿沟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而且,由于基础科学(如物理学和生物学)尚缺乏对人类智慧和意识的精确描述,从弱人工智能发展到强人工智能,期间有很大概率存在短期内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我们所面对的,只不过是一些列工程设计上的问题。我们必须确保我们设计制造的产品和服务符合我们的愿望和预期。你知道,这件事与桥梁工程师们使用一整套质量保障方案来确保他们建造的桥梁不会坍塌没有什么两样。我们有许多工程学上的原则,来指导我们测试一个系统,什么样的系统是合格的,什么样的系统是足够安全的,等等。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同样需要这样的技术,因为人工智能十分强大,具有潜在的危险性。但这并不是因为智能机器会像人类一样思考,只是因为它们十分强大,我们必须小心使用它们。
华盛顿计算机科学家奥伦 伊兹奥尼则表示:
“今天的人工智能发展,距离人们可能或应该担忧机器统治世界的成都,还非常遥远......如果我们讨论的是一千年后或更遥远的未来,AI是否有可能给人来带来厄运?绝对是可能的,但我不认为这种长期的讨论应该分散我们关注真实问题的注意力。”
今天的人工智能在跨领域推理、抽象能力、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常识、审美、情感、自我意识七个领域还很“稚嫩”。但若,人工智能拥有了自我意识或情感后会是怎样的一幅场景?届时AI将不再是冷冰冰的机器,电影黑客帝国就是讲述人类反抗具有自我意识的机器的暴政的故事;电影人工智能则讲述了具有情感的机器人融入人类家庭的故事。
应该说,可预见的未来AI对于人类的威胁主要在于失业问题。在第四章及第六章中,均对于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的失业问题做了相关的论述。
五秒钟准则
在判断一项工作是否会被人工智能取代问题上,作者李开复提出五秒钟准则:
一项本来有人从事的工作,如果人可以在5秒钟以内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部或部分取代。
按照这个标准,交易员,司机等职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作者也明确表示,五秒钟准则只是个经验法则,如,护理工作,很少有复杂的决策过程,但它很难被机器取代,因为这项工作需要较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但,收银、银行柜台这些也需与顾客交流的工作却有被替代的趋势,我觉着在判断人工智能是否可以替代某项工作时,还应结合替代的经济成本这个维度加以考虑。
作者认为,将来大部分工作只是工作内容发生转换而非消失。在未来10年里,至少有一半的人需要关系自己的工作与人工智能的关系,需要在未来的人机写作模式中,找到自己的新位置。
漫漫千年人类文明史,因科技进步而造成的社会格局、经济结构的调整、变革、阵痛乃至暂时的倒退都屡见不鲜。但,从全局视角看,历史上还没有哪次科技革命成为人类灾难而不是福音。
书中第四章最后,还对AI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与变革做了简要论述。
AI时代的教育与个人发展
本书最后,对于AI时代教育体系应该做怎样的变革和个人的发展问题做了论述。怎样学比学什么重要,作者还推荐了几种学习方法,如:
- 主动挑战极限
- 向机器学习
- 启发式教育
- 学习要追随兴趣
- ......
个人感觉这些有点儿形而上,说到学习方法,我正在看一本书——《如何高效学习》,该书提到了整体性学习,由于目前尚未完成该书的阅读,更为能实践书中的学习方法,所以不做过多的介绍。若有兴趣,大家可以自行翻阅。
若AI可以胜任绝大多数人类工作,那么人还有存在的意义吗?答案是,不要停止思考。黑客帝国里面,第一代在设计第一代母体时,模拟出的人类生存环境是一个极乐园,结果培养皿中的人类因为大脑无需对周围环境进行分析,进而做出对最优选择而导致大量死亡。大脑一旦停止思考,人也就失去了为人的意义。
结语
本书有创新工厂创始人李开复和王咏刚合著,李开复在人工智能领域深耕多年,颇有造诣;王咏刚则是IT行业的大牛。全书通俗易懂而又不失专业水准,通篇没有晦涩的专业术语和枯燥的数学公式,是科普人工智能的优秀读物,值得一读。
推荐阅读
一个故意不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
AI只是人类的工具:专访杰瑞·卡普兰
10个机器学习的JavaScript示例
如何用一种思维,解决人生99%的困惑
书籍推荐
《人工智能》
《大数据时代》
影视推荐
《黑客帝国》三部曲
《人工智能》
《异次元骇客》
《机器人总动员》
文章较长,文笔较烂,能读到最后哥们对你表示佩服和同情,:) 。
以上是关于人工智能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