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看JVM运行时候的内存区域,如下图:
大多数 JVM 将内存区域划分为 Heap(堆)、方法区、Stack(栈)、本地方法栈、程序计数器。其中 Heap 和 方法区 是线程共享的,Stack、本地方法栈 和 程序计数器 是非线程共享的。为什么分为线程共享和非线程共享的呢?请继续往下看。
首先我们熟悉一下一个 Java 程序的工作过程。一个 Java 源程序文件,会被编译为字节码文件(以 .class 为扩展名),每个 Java 程序都需要运行在自己的 JVM 上,被 JVM 通过字节码解释器加载运行。那么程序开始运行后,都是如何涉及到各内存区域的呢?
概括地说,JVM 初始运行的时候都会分配好 Heap 和 方法区,而 JVM 每遇到一个线程,就为其分配一个 Stack、本地方法栈 和 程序计数器。当线程终止时,三者所占用的内存空间也会被释放掉。这也是为什么我把内存区域分为线程共享和非线程共享的原因,非线程共享的那三个区域的生命周期与所属线程相同,而线程共享的区域与 Java 程序运行的生命周期相同,所以这也是系统垃圾回收的场所只发生在线程共享的区域(实际上对大部分虚拟机来说是发生在 Heap 上)的原因。
1、Heap
Heap(堆)是 JVM 的内存数据区。Heap 的管理很复杂,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在 JVM 启动的时候创建,专门用来保存对象。在 Heap 中分配一定的内存来保存对象,实际上也只是保存对象的属性值、属性的类型 和 对象本身的类型标记等,并不保存对象的方法(方法以栈帧的形式保存在 Stack 中)。而对象在 Heap 中分配好内存以后,需要在 Stack 中保存一个4个字节的 Heap 内存地址,用来定位该对象在 Heap 中的位置,便于找到该对象。Heap 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场所。Heap 处于物理不连续的内存空间中,只要逻辑上连续即可。
2、方法区
Object Class Data(加载类的类定义数据) 是存储在方法区的。除此之外,常量、静态变量、JIT(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也都在方法区。正因为方法区所存储的数据与堆有一种类比关系,所以它还被称为 Non-Heap。方法区也可以是内存不连续的区域组成的,并且可设置为固定大小,也可以设置为可扩展的,这点与堆一样。
垃圾回收在这个区域会比较少出现,这个区域的内存回收主要针对常量池的回收和类的卸载。
3、Stack
先来了解下 Java 指令的构成:
Java 指令由 操作码(方法本身)和 操作数(方法内部变量)组成。
1)方法本身是指令的操作码部分,保存在 Stack 中;
2)方法内部变量(局部变量)作为指令的操作数部分,跟在指令的操作码之后,保存在 Stack 中(实际上是简单类型(int, byte, short 等)保存在 Stack 中,对象类型在 Stack 中保存地址,在 Heap 中保存值);
栈也叫栈内存,是在线程创建时创建,它的生命期是跟随线程的生命期,线程结束栈内存也就释放,对于栈来说不存在垃圾回收问题,只要线程一结束,该栈就 Over ,所以不存在垃圾回收。也有一些资料翻译成 Java 方法栈,大概是因为它所描述的是 Java 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执行的同时创建栈帧(Strack Frame)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栈(记录出栈、入栈的操作),动态链接,方法出口 等信息,每个方法被调用直到执行完毕的过程,对应着 栈帧 在 栈 的入栈和出栈的过程。
局部变量表 存放了编译期可知的各种基本数据类型(byte、short、int、long、float、double、boolean、char)、对象的引用( reference 类型,不等同于对象本身)和 returnAdress 类型(指向下一条字节码指令的地址)。局部变量表 所需的内存空间在编译期间完成分配,在方法运行之前,该局部变量表所需要的内存空间是固定的,运行期间也不会改变。
栈帧是一个内存区块,是一个数据集,是一个有关方法( Method ) 和运行期数据的数据集,当一个方法 A 被调用时就产生了一个栈帧 F1 ,并被压入到栈中,A 方法又调用了 B 方法,于是产生栈帧 F2 也被压入栈,执行完毕后,先弹出 F2 栈帧,再弹出 F1 栈帧,遵循 “先进后出” 原则。
4、本地方法栈
与 Stack 相似,Stack 为 JVM 提供执行 Java 方法的服务,本地方法栈 则为 JVM 提供使用 native 方法的服务。
5、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是一块较小的内存区域,作用可以看做是当前线程执行的字节码的位置指示器。分支、循环、跳转、异常处理和线程恢复等基础功能都需要依赖这个计数器来完成。
JVM 运行例子
我们来写一个简单的类,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JVMShowcase {
// 静态类常量
public final static String ClASS_CONST = "I'm a Const";
// 私有实例变量
private int instanceVar = 15;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调用静态方法
runStaticMethod();
// 调用非静态方法
JVMShowcase showcase = new JVMShowcase();
showcase.runNonStaticMethod(100);
}
// 常规静态方法
public static String runStaticMethod() {
return ClASS_CONST;
}
// 非静态方法
public int runNonStaticMethod(int parameter) {
int methodVar = this.instanceVar * parameter;
return methodVar;
}
}
这个类没有任何意义,不用猜测这个类是做什么用的,只是写一个比较典型的类,然后我们来看看 JVM 是如何运行的,也就是输入 java JVMShowcase 后,我们来看 JVM 是如何处理的:
第 1 步, 向操作系统申请空闲内存。JVM 对操作系统说 “给我 64M(随便模拟数据,并不是真实数据) 空闲内存” ,于是,操作系统就查找自己的内存分配表,找了段 64M 的内存写上 “Java 占用” 标签,然后把内存段的起始地址和终止地址给 JVM, JVM 准备加载类文件。
第 2 步,JVM 分配内存。JVM 获得 64M 内存,就开始得瑟了,首先给 Heap 分配内存,然后给 Stack 也分配好。
第 3 步,文件检查 和 分析 class 文件。若发现有错误即返回错误。
第 4 步,加载类。由于没有指定加载器,JVM 默认使用 bootstrap 加载器,就把 rt.jar 下的所有类都加载,JVMShowcase 也被加载到内存中。我们来看看方法区,如下图:(这时候包含了 main 方法和 runStaticMethod 方法的符号引用,因为它们都是静态方法,在类加载的时候就会加载)
此时,Heap 是空,Stack 是空,因为还没有对象的新建和线程被执行。
- 第 5 步,执行方法。执行 main 方法。执行启动一个线程,开始执行 main 方法,在 main 执行完毕前,方法区如下图所示:
(public final static String ClASS_CONST = "I‘m a Const"; )
在 方法区 加入了 CLASS_CONST 常量,它是在第一次被访问时产生的(runStaticMethod方法内部)。
Heap 内存中有两个对象 Object 和 showcase 对象,如下图所示:(执行了JVMShowcase showcase = new JVMShowcase(); )
为什么会有 Object 对象呢?因为它是 JVMShowcase 的父类,JVM 是先初始化父类,然后再初始化子类,不管有多少个父类都初始化。
在 Stack 内存中有三个栈帧,如下图所示:
于此同时,还创建了一个程序计数器指向下一条要执行的语句。
- 第 6 步,释放内存。运行结束,JVM 向操作系统发送消息,说 “内存用完了,我还给你” ,运行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