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的第一个python 脚本是一个用来提取动态网页的数据,尽行计算,并且提交的。
网页的要求很明显,就是给了一个算式。让提交者在1.5S内提交出来。由于这个算是过于庞大,所以直接算?不存在的。
脚本的功能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了。
在这次的做题过程中我遇到的问题有好多。首先是我的编写平台pycharm,因为这是我的第一个Python脚本,也是我的第一个程序,所以对于pycharm的使用相当的不熟悉。然后就是在引用requests库的时候。上面提示没有这个库,但是我明明已经用pip install requests安装了啊。很可惜,pycharm的使用不是这样子的,而是在它的setting里面进行的安装。这是第一个问题,我解决了。
然后就是用的requests.get(url)获得的数据,然后是转换成了text文本的格式,也就是将网页的内容全部转换成了字符的形式,下面这一步其实挺简单的,也很自然,就是怎么样把字符提取出来,我是先用的
nPos = r.text.index(‘exp‘)
print(nPos)
也就是查找到了对应的id是exp的那些数字所在的地方。
m1=m[515:523]
m2=m[524:532]
m3=m[533:540]
m4=m[541:549]
提取出来了这些数字对应的字符串,
然后就是使用的NUM()函数,把这些字符串里面的数字(字母)摘出来,
再用int()把字符变量转换成数字,要不然数学计算是无法进行的。
计算出来answer
这也是对应的变量的提交方向,下面是我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一开始在提交的时候用的是构造字典
com={‘answer‘:answer}
succeed=requests.get(url,params=com)
print(succeed.text)
我本以为这就完了,
但是我没有考虑到两次提交带来的cookie的值是不一样的(学长说使用模拟抓包可以抓取自己编写的脚本的包使用的是proxies模块),所以就是说这是一个重新的请求,也就是第一次请求得到的数据已经
不同于这一次请求的到的数据了,这是两次独立的请求。
然后,最终的解决方案是。。。
在一开始的时候使用requests.Session()这样的话,就可以保持在一个session()回话里面了,所以以后的时候可以在一开始就直接用frist=requests.Session()
然后就是很自然的就转换到了含有flag的里面了。这道题终于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