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磁盘分区——fdisk
当一个新的硬盘需要加到系统中,我们需要做一下几个步骤
(1) 对硬盘进行分区,以建立可用的partition(分隔槽)
(2) 对分隔槽进行format(格式化),以建立可用的filesystem(文件系统)
(3) 可以对文件系统进行检验
(4) 挂载到相应的目录上才能正常使用磁盘
你可以在里面进行各种的实验,只要退出时按q就可以
删除分隔槽和新增分隔槽,大家自己试试
2.磁盘格式化——mkfs,mke2fs
格式:mkfs [-t ext2/ext3/vfat] 装置名称
例如:mkfs -t ext3 /dev/sda4 将/dev/sda4格式化为ext3文件系统
而mke2fs命令是可以自定义文件系统中的一些参数的值,比如block大小,inode数量等等,大家自己试试
3.磁盘检验——fsck,badblocks
当文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数据发生了紊乱,此时我们就要对文件系统进行检验,fsck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由于这两个命令是当系统出现问题时才能用到,所以我就不实验的了
4.磁盘挂载与卸除——mount,umount
由于只有将文件系统挂载到相应的目录上,我们才能用过访问目录实现存储数据的功能
首先我们要新建一个目录mkdir /mnt/zyj
然后执行:mount /dev/sda3 mnt/zyj
这样就可以将/dev/sda3挂载到/mnt/zyj目录上了,我们访问这个目录就相当于访问这个文件系统
如果不想挂载了,执行umonut /dev/sda3就可以卸除掉挂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