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磁盘与文件系统篇——初识文件系统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三:磁盘与文件系统篇——初识文件系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文件系统详解:

linux文件系统主要是ext2、ext3、ext4等等,它主要是管理系统的数据,数据是保存在磁盘里面的,

当磁盘被分区、格式化后就可以正常的存取数据了,其实格式化就是向分区的部分写入文件系统,

在文件系统的概念中,数据是怎么保存的,还有那些档案的属性、权限等又是保存在什么地方的,

下面详细介绍文件系统中的几个重要的东西inode和block,inode中保存档案的属性和档案实际数据存储的block

号码,而block则是保存档案的实际内容的

就那我的系统来说,我的/dev/sda1分区总共10G,分为80个区块群组(block group),每个区块群组大概127M容量

每个区块群组都包含六个主要的区段

  (1) :Superblock(超级区块)——它是记录整个文件系统的信息,包括inode和block的总量、未使用和已使用的inode和block数量

    block和inode的大小、文件系统挂载时间等等信息(它的容量为1k)

  (2) :Filesystem Description(文件系统描述说明)——它记录每个区块群组的开始与结束block号码,以及每个区段位于哪个block之间

  (3) :Block bitmap(区块对照表)——它记录哪些block是空的以及当删除档案后标记哪些block为未使用,以便后面存储

  (4) :inode bitmap(inode对照表)——它是记录哪些inode号是使用还是未使用的

  (5) :inode table(inode 表格)——它主要记录档案的属性,比如档案的存取模式、拥有者与群组、容量、mtime/ctime/atime、

    档案特性(setuid等)、档案内容的指向(pointer)(我的系统每个inode容量为256B)

  (6) :data block(数据区块)——它主要是存储数据的,我的系统每个block的容量为4K

上面六个区段构成了一个区块群组,我们可以用dumpe2fs命令查看分区的文件系统的信息

我查看的是/dev/sda1分区即挂载在根目录下的分区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每一个inode只能保存一个档案的信息,如果档案容量很大就需要多个block保存,当我们读取档案时,系统开始是去读取inode,然后

通过inode里面保存的block号码同时读取多个block块,然后找到档案的实际数据。当分区格式化后,inode和block的数量、大小都是确定

的,不能更改的,除非重新分区,格式化。

2.文件系统的简单操作:

df——查看以挂载的磁盘容量,使用容量,剩余容量

  -h:以KB,MB,GB形式显示

  -i:以inode数量显示

技术分享图片

du——查看某个目录或文件所占空间大小

一般加-sh参数即du -sh filename

技术分享图片

 

以上是关于三:磁盘与文件系统篇——初识文件系统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Linux磁盘管理:初识linux文件系统

三.linux磁盘与文件系统

linux的磁盘管理与文件系统

Linux磁盘与文件系统管理

Linux篇 | 磁盘存储和文件系统

磁盘分区:格式化与挂载文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