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结缘计算机
1.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计算机是我喜欢的领域,但不是我擅长的。
2.你对计算机的热爱是怎样的?仅仅是口头的吗?
我对计算机的热爱是可以熬夜甚至通宵来完成一些东西。
第二部分:学习生活
1.你对你的大学生活有什么想要吐槽的地方吗?你理想的大学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跟学校给你的有什么区别?
感觉没什么吐槽的,进入大学完成基础学业能够毕业,就可以尽情做自己的事情。这也是我理想中的大学,能够允许每个人有不同的发展。这一点上差别不大,但是感 觉进入大学,大部分人的集体生活还是比较少,都是埋头干自己的事,缺少对学生一种合作精神的培养。
2.迄今为止,你写了多少代码,描述你做的最复杂的软件项目/作业。
不超过2000个。就一个作业,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存储学生的成绩,然后对这些数据做不同的处理,得到总平均分,各科平均分,成绩分布情况。
3. 科班出身和北大青鸟有什么区别?
没见过北大青鸟的,不知道有什么区别,以下都是猜测。科班出身了解的更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什么这么做?还有什么其他方法吗?可能北大青鸟就只学怎么去做。
4.速成的培训班和打基础的大学教育还有mooc之间有区别吗?
有区别。光在脑子里想和动手去做区别还是很大。
5.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时候,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我们为什么要学这么多数学,这和我们的专业有关系吗”,你现在是否还有这样的疑问?对这个问题,你有自己的解答了吗?那么其他学科呢?
有过。否。有。没有。
第三部分:
1.未来规划你有什么样的梦想或者未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准备怎样来规划你技术道路,职业道路和社会道路?
在未来要去的岗位上解决碰到的专业领域的问题。本阶段先跟着导师进行学习,把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上去,了解一个看起来高大上的科研项目实际到底是怎样的;进入工作岗位发现问题,然后去解决。
2.你对于实现自己的梦想已经做了或者计划做什么样的准备?
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混日子,正在学习以后需要用到的相关软件。
第四部分:课程期望
1.你对这门课的期望是什么?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你愿意为了一个你感兴趣的项目、或得到实战锻炼而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包括熬夜)吗?
能够学到编程的知识,达到能自己开发软件方便自己的生活。能完成我期望的小时数。愿意。
第五部分:分析软件
软件有很多种: ShrinkWrap(在包装盒子里面的软件)、Web APP ( 基于网页的软件)、Internal Software (企业或学校或某组织内部的软件)、Games(游戏)、Mobile Apps(手机应用)、Operating Systems(操作系统)、Tools(工具软件),选取三种软件,请分析它们各自的特点。
-
这些软件的开发者是怎么说服你(陌生人)成为他们的用户的?他们的目标都是盈利么?他们的目标都是赚取用户的现金么?还是别的?
-
你个人第一次用此类软件是什么时候,你当时多大,具体在什么学校读几年级,老师是谁,同桌叫啥?软件是如何到你手里的?例如:邮购,下载,互相拷贝,从应用商店购买,…….
-
我们知道有些软件是收费的,有些是“免费” 的, 那么,软件公司为何会给你免费使用这个软件呢? 写这个软件的工程师们,他们的工资如果不从你(用户)这里来, 从哪里来呢? 目前你们当地的软件工程师的工资大约是多少,请给出尽量详细的分析,精确到年收入多少万元人民币。
-
你是如何学会用这软件的?它给你什么好处,坏处? 这些软件是如何处理 bug 的? 如何更新新版本的? 你估计软件团队更新一个主要版本花了多少 人月? 请写上人月的定义. 如果你们宿舍(或者你和另外三四个同学)要做同样水平的软件,请估计你们需要多少时间?
-
同一类型的软件之间是如何竞争的?你现在还用它么,你为何选择这个产品,而不是它的竞争对手?
-
5年后, 这种软件运行的硬件会有什么变化, 软件再过 5 年还会存在么,为什么?
-
列举你在使用上述软件的时候观察到的 “特殊”现象,它们和硬件有什么不同? 这些能说明软件的某些本质特性么?
1.Internal Software :能够完成专业的课程设计,比如画图,仿真;目标是方便工业设计,最主要的还是盈利。
Games:能够玩得比较开心,打发时间;目标也是盈利;
Mobile Apps:能够随时随地获得资源;目标还是盈利。
2.Internal Software :大一,同学之间互相拷贝;Games:游戏官网下载;Mobile Apps:应用商店下载。
3.能够免费试用的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会有一些付费项目,或者付费的更好服务;工资不够还可以利用使用量来买广告;武汉软件工程师工资待遇 - 592招聘网 http://www.job592.com/pay/wuhan/394.html
4.Internal Software :老师上课传授加自己看视频;通过下载补丁来处理bug;Games、Mobile Apps:自学;通过更新版本来修复bug;如果是我来做相应的产品,第一类个人单独几乎完不成,第二、三类完成一个简单的需要两三个月吧,因为不是计算机专业的,需要学习很多。
5.Internal Software :不同软件侧重点不同,比如画图软件,pro/e对小模型的建立更加精确,solidwork对曲面的建立更好,同一类型软件通过自己面向不同的特定需求来提高竞争力;Games、Mobile Apps:通过活动,或者其他渠道增加用户来竞争。
6.Internal Software :每一代产品都有相应的硬件能够满足,新的软件需要更高性能的硬件,但是硬件不够好的可以继续使用老版本。Games、Mobile Apps:为了维持用户量,这两类软件对硬件的要求不会变化太快,比如13年买的电脑,到17年还能打同一个游戏,但是游戏体验会下降。
7.最大的不同就是更新速度比硬件快很多,开发的团队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