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day13 机器学习实战线性回归
Posted flowertree花树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机器学习day13 机器学习实战线性回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这两天学习了回归的相关知识,后面本来有个实战案例,但无奈不能上网站抓取信息不能实现,还有一个缩减的方法前向逐步回归没有看,lasso的简化版,只看了岭回归。
回归与分类的区别:回归的标签值为连续的数值,我们做的是预测未知点的标签数值,分类的标签值为类别,我们做的是预测其他样本的分类。
相关系数的计算:
有柯西不等式可以得到相关系数的绝对值|r| < 1。-1 < r < 1,r越趋近1或-1相关性越大,越能用直线表示,r > 0说明x,y同增,r < 0说明x,y同减。
直线y = wx。截距为x0 * w0 ,x0不是特性,设为1.0。
衡量一个拟合直线的标准是计算所有点与直线y值之差的平方之和,
对求导得
这里要求矩阵的逆,矩阵的逆不一定会有,矩阵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矩阵的行列式不为0,numpy中有函数实现linalg.det()。求矩阵的逆numpy也有相应函数。
后面会写一些相关细节。
step1:
读取简单数据:
#读取简单数据 def loadDataSet(filename): featruenum = len(open(filename).readline().split('\t')) - 1 dataset = [] lavels = [] f = open(filename) for i in f.readlines(): line = [] l = i.strip().split('\t') for j in range(featruenum): line.append(float(l[j])) dataset.append(line) lavels.append(float(l[-1])) return dataset, lavelsstep2:
可视化数据集中的点:
#画出ex0的数据点 def drawPoint(dataset, lavels): xtemp = array(dataset) xx = xtemp[ : , 1] yy = array(lavels) fig = plt.figure() ax = fig.add_subplot(111) ax.scatter(xx, yy, s = 15, c = 'green') fig.show()
可以看到点基本上分布呈直线状,我们似乎能找到一条直线大致拟合这些数据。
step3:
最小二乘法计算最佳系数,并画出拟合直线。
#最小二乘法计算w def getW(x, y): xmat = mat(x) ymat = mat(y).T xT = xmat.T tempx = xT * xmat if linalg.det(tempx) == 0.0: print "error" return w = tempx.I * xT * ymat return w
#画出线性拟合直线 def drawBestLine(x, y, w): tempx = array(x) tempy = array(y) xx = tempx[ : , 1] fig = plt.figure() ax = fig.add_subplot(111) ax.scatter(xx, tempy, s = 15, c = 'red') xx.sort(0) tempy = tempx * w ax.plot(xx, tempy) fig.show()
这条拟合直线为:
可以看出拟合的效果令人满意。
但是我们还可以挖掘出一点数据的潜在价值,即让拟合线更加贴近数据,不一定是直线。
我们引入了局部加权线性回归,简称LWLR。
根据测试点和训练集中数据的距离给训练集数据设定不一样的权值,离测试点近的训练点权值高,起到的作用更大。
权值采取高斯核,公式在这里不给出。有两个方面会影响权值,一为距离,二为k值,k越大距离测试点相同距离的点权值越大,也就是k越大,影响最终拟合线的点越多,越倾向线性回归,k越小,影响最终拟合线的点越少,越形成小局部的点拟合一条线,很多局部最终会合成一条拟合度很高的曲线,这样会过拟合,未必好。
我们接下来设置3个不同的k来看一下这种区别。
step4:
LWLR的方法给出3条不同k的拟合线:
#局部加权线性回归(对单个数据预测) def LWLR(data, l, t, k = 1.0): test = mat(t) datamat = mat(data) lavelsmat = mat(l).T m = shape(datamat)[0] w = mat(eye((m))) for i in range(m): diffmat = datamat[i] - test w[i, i] = exp(diffmat * diffmat.T/(-2.0 * k ** 2)) tempmat = datamat.T * (w * datamat) if linalg.det(tempmat) == 0.0: print 'error' return weights = tempmat.I * datamat.T * w * lavelsmat return test * weights #对数据集LWLR def testLWLR(data, l, testdata, k = 1.0): m = shape(testdata)[0] ymat = zeros(m) for i in range(m): ymat[i] = LWLR(data, l, testdata[i], k) return ymat
#绘制LWLR拟合的回归线(不一定是直线) def drawLWLR(d, lavel, k): data = array(d) l = array(lavel) tempx = data[ : , 1] fig = plt.figure() ax = fig.add_subplot(111) ax.scatter(tempx, l, s = 15, c = 'red') temp = data.copy() temp.sort(0) tempy = testLWLR(data, l, temp, k) ax.plot(temp[ : , 1], tempy) plt.show()k = 1时的拟合线:
k = 0.01的拟合线,已经是一条比较平滑的曲线了:
k = 0.003的拟合线,已经惨不忍睹了,虽然对训练数据拟合的很好:
我们看到了上面两种线性回归方式,但是有个特殊的情况,就是当特征数大于样本数的时候无法求矩阵的逆,也就无法应用上面的两种方法,下面介绍一种新方法:岭回归。
岭回归可以处理这种情况,公式类似于LWLR,公式参见《机器学习实战》。公式添加了一个我们自行设置的系数,我们采取了30个不同的值来观察一下w的改变。
step5:
岭回归:
#岭回归 def ridgeRegression(data, l): xmat = mat(data) ymat = mat(l).T ymean = mean(ymat, 0) ymat = ymat - ymean xmean = mean(xmat, 0) v = var(xmat) xmat = (xmat - xmean) / v #取30次不同lam岭回归的w cycle = 30 wmat = zeros((cycle, shape(xmat)[1])) for i in range(cycle): tempw = ridgeGetW(xmat, ymat, exp(i - 10)) wmat[i, : ] = tempw.T return wmat #计算岭回归的w def ridgeGetW(x, y, lam = 0.2): tempx = x.T * x temp = tempx + lam * eye(shape(x)[1]) if linalg.det(temp) == 0.0: print 'error' return w = temp.I * x.T * y return w
30次计算不同的权值之后我们可视化一下这些权值:
横坐标是我们设置的值的log值,当我们设置的值很小的时候,结果和线性回归的w差不多,但是我们设置的值比较大时,w会慢慢变成0,起不到任何作用,干扰了我们的拟合。
我们也可以通过这张图发现那些特性影响预测值大,那些影响预测值小,也可以摒弃一些权值小的特性,便于后面处理。
这就是回归的基本知识,有个前向逐步回归和lasso没有看,案例因为没能连接上网站没能进行。
接下来总结一下回归的方法:
我们可以先把找重要的特性,然后数据可视化,观察数据的分布特点然后决定预测方式。
可以选择简单的线性回归,如果要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我们用LWLR并设置合适的k。
当特征数大于样本数时,我们用岭回归的方式,多次选择不同的设置值并交叉验证出一个最佳的w作为拟合权值。
这一章学的不好,明天进行cart的学习。
以上是关于机器学习day13 机器学习实战线性回归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