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tlin学习—— 基本语法,函数,变量,字符串模板,条件表达式,null,类型检测,for,while,when,区间,集合
Posted 刘某人程序员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Kotlin学习—— 基本语法,函数,变量,字符串模板,条件表达式,null,类型检测,for,while,when,区间,集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基本语法
Kotlin的很多概念跟JAVA是有类似的,所以我应该不会像我的JAVA之旅一样那么的详细,但是不用担心,你会看的很明白的,我也是根据官方的文档来学习的
我们在IDEA中创建一个项目Kotlin02
1.函数(fun)
我们默认有一个主函数,就是main了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
print("主函数")
}
和JAVA一样,他就是程序的主入口了,当然,我们还有普通的函数
fun sum(): Unit {
print("无参 无返回")
}
fun sum() {
print("一般Unit可以省略")
}
fun sum(a: Int) {
print("有参 无返回")
}
fun sum(): Int {
print("无参 有返回")
return 0;
}
fun sum(a: Int): Int {
print("有参 有返回")
return 0;
}
这里就可以对Kotlin的函数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首先,我们的无参 无返回中有一个Unit,这个就是标志
这个函数没有返回值,和JAVA中的void是一样的,而且我们一般是可以省略掉的,并且这里要注意下的就是他的函数传值
是先定义变量,再用冒号去指向类型,如a:Int b:String,并且返回值也是用冒号去指向的,如:Int
并且我们还可以将表达式作为函数体、返回值类型⾃动推断的函数,如:
fun sum(a: Int, b: Int) = a + b;
2.变量(val&var)
变量分三种,局部变量,顶层变量和可变变量
但是就两个修饰符val 和 var
//定义Int类型的变量
val a: Int = 1
//定义变量 自动识别类型,如果不指定类型,就必须赋值
val b = 2
//没有初始值,不可操作
val c: Int
//赋值 val修饰只能赋值一次
c = 3
用val修饰符修饰之后,只能一次赋值后就编程只读变量了,在JAVA中可以理解为常量,这里怎么理解呢,可以说是JAVA中用final修饰一样,我们来举个例子
//报错
val a: Int
print(a + 2 )
//正确
a = 3
print(a)
这里的意思就是我定义一个Int类型的a,然后输出a + 2,编译器会提示错误,因为val修饰后无值,不可操作,然后我给他赋值= 3,就可以正确输出了
这里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我们可以 val c: Int这样定义一个变量,先不赋值,但是如果你不指定值又不定义类型,比如val a,那是错误的,编译器无法得知你需要做什么操作
我们再来看下可变变量,用法是一样的,但是注意的事,他是可变的
var a: Int = 2
print(a)
a++;
print("a:" + a)
这里就可以明白,a输入2,然后a++,输出3
还有最后一种顶层变量,顶层变量其实就是JAVA中的全局变量,这个没什么可说的
//顶层
val x = 2
var y = 3
fun sum() {
y++
print(x + y)
}
这个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3.字符串模板($)
字符串模板也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字符引用,我们来看一段例子
val boy = 5
var girl = 7
var all = "班级共有男孩:$boy 人,女孩:$girl 人"
print(all)
然后run一下,输出
可以看出,这里我输出的时候就引用了变量boy和girl,只需要前面加上$即可,有点类似于JAVA中的转义字符
当然,还有一些更加高级的用法,比如
val boy = 5
var girl = 7
var all = "班级共有男孩:$boy 人,女孩:$girl 人"
//print(all)
//将男孩替换成女孩
print("${all.replace("男孩","女孩")},现在班级的所有女生共有:${boy + girl}" )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输出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直接操作,当然,本质上这样转义跟下面这样并没有什么区别
print(all.replace("男孩","女孩") + ",现在班级的所有女生共有:" + (boy + girl))
你觉得哪种方便呢?
4.条件表达式(if else)
//比较大小
fun maxOf(a: Int, b: Int): Int {
if (a > b) {
return a
} else {
return b
}
}
if else 一直都是这种写法,当然,简单判断的话,我们还可以这样去写
fun maxOf(a: Int, b: Int) = if (a > b) a else b
5.可空值及 null 检测(?)
还记得我们在java中怎么去写函数的嘛?比如
private String testOf(String x){
String y = null;
//通过一些逻辑的操作
if(!TextUtils.isEnty(y)){
y = x;
}
return y;
}
这是一段JAVA代码,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我们通过逻辑操作后可以让y赋值,但是也同样的,有存在有可能返回null的情况,但是在kotlin中,我们需要特殊处理
fun parseInt(str: String): Int? {
return null;
}
这里注意,如果返回值有可能为空的话,需要标记?问号,不然你return null会报错
6.类型检测及⾃动类型转换(is)
类型检测在JAVA中都是用instanceof来处理,在kotlin中,可以用is,我们看一个例子
var a:Any = "123"
if(a is String){
print(a.length)
}
在这段代码中,我说明一下,Any是所有类都有一个共同的父类,类似于Object,但是他的神通没有Object大
而在这段代码中,首先,我用is判断了String,这里可不仅是判断,而且还类型转换了,所以为true的话,就可以输出a.length了,但是在没有调用is之前,实际上是没有length这个方法的
7.for循环(for in)
var a = listOf(1, 2, 3, 1)
for (b in a) {
//错误
//print(b + "\\n")
print("$b \\n")
}
这段代码中,我们定义了一个list为a,然后通过in去for循环,这里我要说一下,就是字符串模板的应用场景。
比如输出的结果需要换行,那么print(b + “\\n”)你这样用+号是错误的,需要print(“$b \\n”),在Kotlin中,in负责for循环,即最大次数为list长度
当然,如果你想问,那我想知道下标是多少怎么办?
var a = listOf(1, 2, 3, 1)
for (b in a.indices) {
print("item:" + b + "值" + a[b] + "\\n")
}
实际上in只是提供循环的手段而已,真正要循环的东西,还是要自己决定,所以这里,我就循环list的下标a.indices
这样我就可以拿到下标以及对应的值,也是一样的,当然,这个输出我们可以用更官方的写法来写的:
print("item:$b 值${a[b]}\\n")
一样,我们可以看到打印
8.while循环(while)
var a = 0;
while (a < 10) {
a++;
print(a)
}
while循环没什么好讲的,你按照正常的来就好了
9.when表达式(when)
var x = 1;
var y = 1;
when (x) {
1 ->
if(x + y > 5){
print("a")
}else{
print("b")
}
2 -> print("x == 2")
else -> { // 注意这个块
print("x is neither 1 nor 2")
}
}
从这段代码大家可以看出一些东西来吧,没错,实际上Kotlin中的when表达式就是JAVA中的switch语句块 -> 相当于case
10.区间(range)
val x = 5
if (x in 1..10) {
println("fits in range")
}
我们通过int可以判断x是否在1-10的区间,当然,区间的用法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数列迭代等,这些我们后面会详细讲到
11.集合
集合在我们上面for循环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过
var a = listOf(1, 2, 3, 1)
for (b in a) {
print("$b \\n")
}
集合的用处很广泛,我们在后面还会细讲,这里举一个例子:
/**
* 有一堆水果和一堆投票员
* 每个投票员手中有1-3张票不等
* 且他们每个人只喜欢一种水果
* 如果投票员吃到的这个水果就会给你投票
* 如果总分超过5分
* 那你就顺便合格
* 我们假设5个投票员,3个水果
* 请问他是否合格?
*/
//放出3个水果
var fruit = listOf("香蕉", "苹果", "西瓜")
//分数
var fractions = 0;
for (fr in fruit) {
if (fr is String) {
when (fr) {
"龙眼" -> {
print("+1 \\n")
fractions = fractions + 1;
}
"香蕉" -> {
print("+2 \\n")
fractions = fractions + 2;
}
"橘子" -> {
print("+2 \\n")
fractions = fractions + 2;
}
"苹果" -> {
print("+2 \\n")
fractions = fractions + 2;
}
"西瓜" -> {
print("+1 \\n")
fractions = fractions + 1;
}
}
}
}
//计算是否合格
if (fractions > 5) {
print("合格")
} else {
print("不合格")
}
我们先看下输出结果
这个题出的有点粗糙,大家看的懂就行,意思就是我们只有三种水果给到三个喜欢吃的投票员,他会给我相应的分数,最后超过5分就合格,然后我们来分析下这个题目
首先我们定义了一个集合fruit来表示我当前的水果,然后我定义fractions来进行分数的累加,开始循环并且判断谁喜欢吃,给几分,最后判断是否大于5,
题目很简单,但是我们的逻辑也是从这里开始萌发的
这些大概就是Kotlin的大致介绍了,实际上这门美丽的语言不止是这些内容,当你已经了解了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正在的开始没一个知识点的细讲了
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来Github参与一下
我的公众号,期待你的关注
以上是关于Kotlin学习—— 基本语法,函数,变量,字符串模板,条件表达式,null,类型检测,for,while,when,区间,集合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