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使用大全 WYF收集整理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药剂使用大全 WYF收集整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详细了解小紫药,小白药,小绿药
小紫药、小白药、小绿药这三种药在杀虫方法上都是一样的,都属于内吸型杀虫剂,简单的说就会植物吸收了药效,害虫吸食植物就等于吸食杀虫剂,以此来达到杀虫的目的。
由于这三种药使用方法都几近相同,所以具体的使用方法我们就不多说了,但是需要提醒的是,用水稀释浇灌这样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都是将药拌入土中,待植物吸收后才会发生作用,药效可以持续2-3个月,因为其药效明显使用方法简单所以小紫药、小白药、小绿药这三种药一直都是比较热门的药剂选择。
下面我们分别从小紫药、小白药、小绿药这三种药剂的出现时间,毒性,各自特点来了解它们。
如果从出现的时间来说,最先出现的是小绿药,后小白药出现,最后出现的是小紫药。
1.小绿药
应该是最早期流行的,也被称为拜耳小绿药,是一种有机磷农药(含乙拌磷、敌死通成分),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负面都有影响,在美国加拿大欧盟都不被批准使用(在我国应该也是禁止的),高温易挥发分解,挥发后有明显恶臭味,所以要埋入土里。
正因为有剧毒而且有臭味所以小绿药逐渐被后来的小白药取代。
2.小白药
也被称为DX小白药,源自日本,小白药的毒性低,主要成分为乙酰甲胺磷。可是乙酰甲胺磷虽然是低毒农药,其制剂中有少量甲胺磷存在,同时,乙酰甲胺磷的制剂产品稳定性差,在降解过程中也能代谢出甲胺磷,甲胺磷属于高毒农药,有些国家是禁用乙酰甲胺磷。而小白药也属于有明显臭味的。
所以现在小紫药逐渐成为主流的药剂。
3.小紫药
也被叫做美国小紫药,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小紫要是含量3%的呋喃丹(呋喃丹在我国都是禁止的...),所以颜色上呈紫,不过小紫药没有上述两者的明显臭味。
在毒性上,商品标注是中等毒性,在没有气味,毒性中等这两个特点下,小紫药成为三者的主流也就不奇怪了。
最后,小紫药、小白药、小绿药这三种药不论哪一种都需要小心使用,都不要徒手触摸,使用时口鼻都要注意防护,尽量不要放在土壤表面,要埋进土里,远离居室,特别是家庭有儿童的,更要注意保存,不要让儿童触碰甚至误食的机会。
多肉小白药怎么用
1.多肉小白药怎么用
直接撒在土表面或者拌入土里使用即可。小白药的药效大概是1-2个月,具体看花友的实际情况,如果室外建议1个月追加一次,如果室内可以考虑2个月追加一次。
2.多肉小白药用量
这个问题可以接着问题1,一般来说2克的小白药混入1生的土里,或者1、2克每株或者40克以内每平方米再或者7*7cm的花盆(标准小黑方)撒土面1ml,10*10cm花盆撒土面2ml,20cm的盆撒4ml,再大的盆适当增加用量即可。
3.小白药对多肉有害吗
基本无害,因为小白药是内吸型的药剂,设计之初就是让植物吸收后再杀虫,虽然此类药剂是内吸型的,但是也不至于把多肉植物种在小白药里,所以一般情况下对多肉是没害的。
4.多肉小白药对人的危害
小白药虽然有些商家说是低毒,但是主要成分为乙酰甲胺磷。可是乙酰甲胺磷虽然是低毒农药,其制剂中有少量甲胺磷存在,同时,乙酰甲胺磷的制剂产品稳定性差,在降解过程中也能代谢出甲胺磷,甲胺磷属于高毒农药,有些国家是禁用乙酰甲胺磷。小白药也属于有明显臭味的。所以还是小心为好,使用小白药时注意防护。
5.小紫药好还是小白药好
从杀毒方式上来说两者都是内吸型的,从毒性来说,小白药时低毒的,小紫药是中等毒性,但是小白药有类似烂白菜味道,但是小紫药是无味的。
杀菌剂(多菌灵、百菌清、高锰酸钾等)使用误区
杀菌剂分内吸式和非内吸式,常见的有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
误区一∶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轮换使用,避免出现抗药性,但上面三种药物有交互抗性,不能轮换使用,因为都是在植物体内产生多菌灵,只要多菌灵产生抗药性,再用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也毫无意思!
误区二∶多菌灵混土起杀菌作用。多菌灵在土壤极失效,也不是不能用,只是效果近于无,不能长期有效,(多菌灵主要内吸性药剂,只有植株病了,才在体内起效)多菌灵对毛霉根霉效果较差。碱性环境分解失效。
误区三,多菌灵抹植物伤口预防病菌感染。多菌灵杀菌原理,植物吸收体内产生多菌灵,影响细菌分裂。
误区四,高锰酸钾浸泡时间和浓度。高锰酸钾有效时间只有两小时,浸泡五分钟足以起到杀菌作用,浸泡越久,有毒害作用。高锰酸钾土壤消毒浓度应该是1:500,很多人配制浓度1:1000,百分之0·01起到灭杀作用太低了,要想起到真正效果,浓度约百分0·3。
杀菌药剂应该对症下药,预防病菌霉,应该考虑百菌清,百菌清属于触杀剂,沉积植物表面,与霉菌接触后杀灭,(以后发霉不要洒多菌灵,应该是百菌清,专杀真菌)预防用百菌清,有病用多菌灵,。内吸性和非内吸性轮用,效果更好。
百菌清
百菌清是广谱、保护性杀菌剂。作用机理是能与真菌细胞中的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相结合,从而破坏该酶活性,使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受破坏而失去生命力。百菌清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但喷到植物体上之后,能在体表上有良好的黏着性,不易被雨水冲刷掉,因此药效期较长。
作用与功能
高效、广谱杀菌剂,具有保护作用。对弱酸、弱碱及光热稳定,无腐蚀作用。在植物表面易粘着,耐雨水冲刷,残效期一般7-10天。
多菌灵
多菌灵又名棉萎灵、苯并咪唑44号。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如半知菌、多子囊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可用于叶面喷雾、种子处理和土壤处理等。
功能
多菌灵为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
花卉病害的防治多菌灵对大丽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兰叶斑病,海棠灰斑病,兰花炭疽病、叶斑病,花卉白粉病等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用法是在病害发生初期,使用25%多菌灵250倍液喷雾。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决定喷药次数。隔7~10天喷一次。
多肉植物扦插时防止伤口烂腐。
百菌清和多菌灵区别
百菌清和多菌灵都是广谱性杀菌剂,它们的区别在于,百菌清喷到植物体上之后,能在体表上有良好的黏着性,不易被雨水冲刷掉,而多菌灵则是为高效低毒内吸性杀菌剂,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喷到植物体上之后,可以内吸到植物体内发挥药效。
简单的说,就是百菌清的强项是在植物表面杀菌,而多菌灵的强项是内吸到植物体内杀菌,当然现在有的厂商可以会改进产品,所以建议看一下后面的说明比较好。
对于使用上来说,两者都差不多,不过百菌清更适合灌根,多菌灵喷叶,附着力强,持久有效,对已发病叶片治疗效果强于百菌清,内吸杀菌能力也强于百菌清。
另外,有的花友一看两者一个内吸一个黏附,索性百菌清和多菌灵混用,其实这个是不对,两者要交替使用,而不是混在一起使用!
多菌灵、苯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科学使用
多菌灵、苯菌灵和甲基托布津都属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是园林植物保护中最常用的三种杀菌剂。虽然它们的名称和成分不同,但杀菌机理是一样。现就使用中注意的几个问题,加以说明,供使用者参考。
一、多菌灵
中文通用名称:多菌灵英文通用名:Carbendazim商品名称:苯并咪唑44号、MBC等。
多菌灵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对子囊菌的许多病原菌和半知菌类的大多数病原菌都有效,而对卵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无效。
在酸性条件下(pH值为2.5至3.0)防治效果好,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作用机理是干扰病原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起到杀菌作用。一般持效期为10至15天,在多雨条件下,持效期7天左右;对植物生长有刺激作用;对人、畜毒性低,对植物安全。
常用剂型:25%、50%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
防治对象:防治多种真菌性叶部病害如炭疽病、霜霉病、锈病、疮痂病、褐斑病等,同时也能防治花卉的茎腐病、根腐病等。
使用方法: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至8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黑斑病及其他真菌性叶斑病。
二、苯菌灵
中文通用名称:苯菌灵英文通用名:Bennomyl商品名称:苯菌特、苯来特、苯雷特等。
苯菌灵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并兼具有保护、铲除及杀螨卵的作用,最初是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开发出来的。它在植物体内代谢为多菌灵及具有挥发性的异氰酸丁酯,其杀菌作用方式与多菌灵相同,能抑制病菌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但产生的异氰丁酯易与叶、果表皮的角质层、蜡质层结合,所以药效常比多菌灵效果好。
常用剂型:30%、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同多菌灵。
三、甲基托布津
中文通用名称:甲基托布津英文通用名:Thiophanate-methyl商品名称:甲基硫菌灵、托布津M等。
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谱性内吸低毒杀菌剂,它最初是由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研制开发出来的。它对多种植物病害有防治作用,其内吸性比多菌灵强,随液流向顶传导。甲基托布津按其化学结构属于取代苯类杀菌剂,但它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所以也可归为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其杀菌机理与多菌灵相同,干扰病原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起到杀菌作用。残效期为5至7天。主要用于叶面喷雾,也可用于土壤处理。对人、畜、天敌、植物都很安全。
常见剂型:50%、70%可湿性粉剂,40%悬浮剂。
防治对象:褐斑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灰霉病、黑斑病等多种真菌病害。每次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至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至1200倍液。
四、多菌灵、苯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使用注意事项:
①可与多种杀菌剂、杀螨剂、杀虫剂混用,但要现混现用。不能与铜制剂、碱性药剂混用。
②多菌灵、苯菌灵和甲基托布津长期单一使用,病菌会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应与其他药剂轮换使用。但多菌灵、苯菌灵和甲基托布津之间不能轮换使用,因为它们之间有交互抗性。
③它们的药剂对皮肤、眼睛有刺激作用,操作时应避免与药液直接接触。使用过程中,若药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清水或2%苏打水冲洗。
高锰酸钾在种苗中的应用
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很强的杀菌、消毒作用,用于防治多种种苗病害效果很好,无毒、无残留,又可作微肥防治苗期淬倒病、立枯病、霜霉病、软腐病、枯萎病、根腐病、病毒病等病害效果很好。
浸种消毒:可用0.3%至o.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杉、松、桉、樟、油茶、楠、木荷、茶叶、毛桃、枳壳等种子;或用0.1%至0.2%高锰酸钾溶液浸大豆、花生、玉米、西红柿、西瓜、黄瓜、茄子、甜瓜等蔬菜和瓜类种子。一般浸泡2至3小时,用清水洗净阴干后播种,能消除种子所带的病菌,促使发芽迅速,生长整齐。
喷雾或灌根:
1.幼苗猝倒病。多发生在4至6月,对松、杉、樟、楠、桑、榆、桉、椿、桦、银杏和果树花卉苗木,在发病初期用0.3%至0.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瓜类蔬菜苗期的猝倒病,在出苗后每隔7至10天用高锰酸钾溶液800至1000倍液喷雾,需防治3次,发病率可控制在2%左右。
2.幼苗枯萎病。防治瓜类、豆类、茄果类蔬菜、花卉枯萎病,效果好于托布津、敌克松等农药。一般在大田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800至1000倍液全田逐株灌根,每株用药150毫升,每隔5至7天灌一次,连灌3次,能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
3.防治病毒病。辣椒等茄果类蔬菜花卉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600至800倍液,西葫芦等瓜类用1000至1200倍液对全株进行喷雾,每隔5至7天喷1次,连喷3至4次,可控制病毒病的蔓延。注意在防治病毒病前,应先对植株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等进行防治,阻止蚜虫带毒传染。
4.防治霜霉病。高锰酸钾防治蔬菜、花卉霜霉病的效果明显高于百菌清、代森锌等农药。如黄瓜在出苗后至2叶1心至结瓜前用高锰酸钾600至800倍液喷雾,每隔5至7天一次,连喷4次,可防止霜霉病的发生。在出现中心病株时,用高锰酸钾600倍液连喷3次,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5.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羽衣甘蓝及大白菜的苗期和莲座期。用高锰酸钾600至800倍液喷洒3至4次,可有效防治软腐病,并可兼治霜霉病。
6.防治根腐病。在杉、松、樟、泡桐油茶、乌桕、月季、玫瑰、桂花和果树、花卉苗木,根腐病发生初期用O.3%至0.5%高锰酸钾溶液喷雾和灌根,防治效果可达91%至95%;对瓜、茄、豆类、蔬菜及棉花等作物在苗期发生根腐病,用500至600倍液喷雾和灌根,每隔7至10天喷一次,连喷3次,能控制危害。
此外,杉苗立枯病、柳杉赤枯病、橘苗炭疽病、栗苗白粉病、茶苗菌核根腐病等,在幼苗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400至500倍液喷雾和灌根,防治效果可达96%以上。
使用高锰酸钾时,配药时应不断搅拌,使高锰酸钾充分溶解,并随配随用,防止久放失效。另外,喷药应选择在上午9时左右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幼苗7叶前施药应在喷药后5分钟及时用清水冲洗,防止产生药害。
高锰酸钾土壤消毒方法
一般来说给土壤消毒用0.05%-0.1%,配制成浅紫色,植物上盆后浸盆(浇灌也可以)。配制水溶液时要用凉开水,热水会使其分解失效。配制好的水溶液通常只能保存两小时左右(阳光照射下会加速失效),当溶液变成褐紫色时则失去消毒作用,故最好能随用随配。
即使是已经上盆的花,也可以用,可以用超低浓度的,水里加一点点,水溶液显示淡红色的,就可以浇到花盆里了,不过不要喷到幼叶茎。
下面我们来说说使用高锰酸钾的一些常识。
高锰酸钾杀菌力可随浓度升高而增强,0.1%时可杀死多数细菌的繁殖体,2%~5%溶液能在24h内杀死细菌芽孢。深紫色溶液(约0.3%浓度)具有强烈的氧化性,杀菌能力较强,可用于消毒盆器。玫瑰红色溶液(约0.01%浓度)可用于消毒被细菌污染后的植物,植物用此浓度的溶液浸泡5min即可杀菌。
使用高锰酸钾的时候,如果不小心弄到手上吧,手上会紫印,并且不太好洗,这里有一个小窍门,上药店买最便宜的维C大概1瓶100片,1块钱,用它蘸点水在有黑印的地方搓搓,一下就没了,原理很简单,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而维生素C是强还原剂,所以维C很容易就把高锰酸钾的紫印去了。
以上是关于药剂使用大全 WYF收集整理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