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3种设计模式研究之六命令模式
Posted 工业物联网集成了微电子计算技术、通信技术、云平台、大数据技术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35)23种设计模式研究之六命令模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命令模式
一:定义
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即我们创建的Command对象),从而使你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 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以及支持可撤销的操作。
二:实现
解决的问题
在软件系统中,行为请求者与行为实现者通常是一种紧耦合的关系,但某些场合,比如需要对行为进行记录、撤销或重做、事务等处理时,这种无法抵御变化的紧耦合的设计就不太合适。
模式中角色
1 抽象命令(Command):定义命令的接口,声明执行的方法。
2 具体命令(ConcreteCommand):具体命令,实现要执行的方法,它通常是“虚”的实现;通常会有接收者,并调用接收者的功能来完成命令要执行的操作。
3 接收者(Receiver):真正执行命令的对象。任何类都可能成为一个接收者,只要能实现命令要求实现的相应功能。
4 调用者(Invoker):要求命令对象执行请求,通常会持有命令对象,可以持有很多的命令对象。这个是客户端真正触发命令并要求命令执行相应操作的地方,也就是说相当于使用命令对象的入口。
5 客户端(Client):命令由客户端来创建,并设置命令的接收者。
三:模式分析
4.4 模式分析
4.4.1 本质:对命令进行封装,将发出命令与执行命令的责任分开。
4.4.2 每一个命令都是一个操作:请求的一方发出请求,要求执行一个操作;接收的一方收到请求,并执行操作。
4.4.3 请求方和接收方独立开来,使得请求的一方不必知道接收请求的一方的接口,更不必知道请求是怎么被接收,以及操作是否被执行、何时被执行,以及是怎么被执行的。
4.4.4 使请求本身成为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和其它对象一样可以被存储和传递。
4.4.5 命令模式的关键在于引入了抽象命令接口,且发送者针对抽象命令接口编程,只有实现了抽象命令接口的具体命令才能与接收者相关联。
5. 模式总结
5.1 优点
5.1.1 解除了请求者与实现者之间的耦合,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
5.1.2 对请求排队或记录请求日志,支持撤销操作。
5.1.3 可以容易地设计一个组合命令。
5.1.4 新命令可以容易地加入到系统中。
5.2 缺点
5.2.1 因为针对每一个命令都需要设计一个具体命令类,使用命令模式可能会导致系统有过多的具体命令类。
5.3 适用场景
5.3.1 当需要对行为进行“记录、撤销/重做”等处理时。
5.3.2 系统需要将请求者和接收者解耦,使得调用者和接收者不直接交互。
5.3.3 系统需要在不同时间指定请求、请求排队和执行请求。
5.3.4 系统需要将一组操作组合在一起,即支持宏命令。
6. 应用举例:银行帐号的存款、提款
以上是关于(35)23种设计模式研究之六命令模式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