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Posted 滴滴滴滴哒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设计模式单例模式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单例设计模式是设计模式中使用最为普通的模式之一。它是一种对象创建模式,用于产生一个对象的实例,它可以确保系统中一个类只产生一个实例。在Java语言中,这样的行为能带来两大好处:
(1)对于频繁使用的对象,可以省略创建对象所花费的时间,这对于那些重量级对象而言,是非常可观的一笔系统开销。
(2)由于new操作的次数越少,因而对系统内存的使用频率也会降低,这将减轻GC压力,缩短GC停顿时间。
因此对于系统的关键组件和被频繁使用的对象,使用单例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善系统的性能。
单例模式的参与者和参与者非常简单,只有单例类和使用者两个,如下图:
单例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一个接口返回唯一的对象实力。一个简单的单例实现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 is create.");//创建单例的过程可能会比较慢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注意代码中标注红色的部分,首先单例类必须要有一个private访问级别的构造函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单例不会在系统中的其他代码内被实例化,这是相当重要的;其次instance成员变量和getInstance()方法必须是static的。
这种单例的实现方式很简单,而且十分可靠。他唯一不足仅是无法对instance实例做延迟加载。假如单例的创建过程很缓慢,而由于instance成员变量是static定义的,因此在JVM加载单立时,单例对象就会被建立,如果此时这个单例在系统中汉扮演其他角色,那么在任何使用这个单例的地方都会初始化这个单例变量,而不管是否会被用到。比如单例类作为String工厂,用于创建一些字符串(该类及用于创建单例Singleton,又用于创建String对象):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System.out.println("Singleton is create.");//创建单例的过程可能会比较慢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public static void createString(){//这是单例扮演其他角色 System.out.println("createString in Singleton."); } }
当时用Singleton. createString()执行任务时,程序输出如下图:
从输出结果可以看到,虽然此时并没用使用单例类,但它还是被创建出来,这也许是开发人员不愿意看到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以此提高系统在相关函数调用时的反应速度,就需要引入延迟加载机制。
public class LazySingleton { private LazySingleton(){ System.out.println("LazySingleton is create.");//创建单例的过程可能会比较慢 } private static LazySingleton instance = null;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LazySingleton getInstance(){ if(instance==null){ instance = new Lazy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首先,对于静态成员变量instance初始值赋予null,确保系统启动时没有额外的负载;其次,在getInstance()工厂方法中,判断当前单例是否存在,若存在则返回,不存在则再创建单例。这里尤其还要注意,getInstance()方法必须是同步的,否则在多线程环境下,当线程1正再创建单例时,完成赋值操作前,线程2可能判断instance为null,故线程2也将启动新建单例的程序,而导致多个实例被创建,故同步关键字是必须的。
使用上例中的单例实现,虽然实现了延迟加载的功能,但和第一种方法相比,它引入了同步关键字,因此在多线程环境中,它的时耗要远远大于大于第一种单例模式。
为了使用延迟加载引入同步关键字反而降低了系统性能,是不是有点得不偿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public class Static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Singleton(){ System.out.println("StaticSingleton is create."); }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Holder{ private static Static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tatic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tatic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SingletonHolder.instance; } }
在这个实现中,单例模式使用内部类来维护单例的实例,当StaticSingleton被加载时,其内部类并不会被初始化,故可以确保当StaticSingleton类被载入JVM时,不会初始化单例类,而当getInstance()方法被调用时,才会加载SingletonHoider,从而初始化instance。同时,由于实例的建立是在类加载时完成,故天生对多线程友好,getInstance()方法也不需要使用同步关键字。因此,这种实现方式同时兼备以上两种实现的优点。
通常情况下,用以上方式实现的单例已经可以确保在系统中只存在唯一实例了。但仍然有例外情况,可能导致系统生成多个实例,比如在代码中,通过反射机制,强行调用单列类的私有构造函数,生成多个单例。
一个可以被串行化的单例:
public class SerSingleton implements Serializable{ String name; private SerSingleton(){ System.out.println("SerSingleton is create."); name = "Ser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er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er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er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public static void createString(){ System.out.println("createString in Singleton."); } private Object readResolve(){ return instance; } }
以上是关于设计模式单例模式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