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理
Posted 棒冰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网络原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名词解释
1) LAN:局域网
2) WAN:广域网
3) 以太网: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
4) 广播地址:主机标识段全为1的地址,广播的边界通常为交换器和路由器等介质。例如10.1.1.0 (255.255.255.0 )网段,其广播地址为10.1.1.255 (255 即为2 进制的11111111 ),当发出一个目的地址为10.1.1.255 的分组(封包)时,它将被分发给该网段上的所有计算机。
5) 集线器:集线器的英文称为“Hub”。“Hub”是“中心”的意思,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即物理层。集线器的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同时把所有节点集中在以它为中心的节点上。不具有类似于交换机的"智能记忆"能力和"学习"能力。它也不具备交换机所具有的MAC地址表,所以它发送数据时都是没有针对性的,而是采用广播方式发送。
6) 网桥:和交换机功能类似
7) 交换机:交换机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的CPU会在每个端口成功连接时,通过将MAC地址和端口对应,形成一张MAC表。在今后的通讯中,发往该MAC地址的数据包将仅送往其对应的端口,而不是所有的端口。因此,交换机可用于划分数据链路层广播,即冲突域;但它不能划分网络层广播,即广播域。
8) 路由器:交换机工作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三层,即网络层。路由器(Router)又称网关设备(Gateway)因此,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IP路径的功能。路由器通过串行接口来连接WAN广域网。
(二)OSI七层模型
1)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发了OSI(开放系统模型)。
2) OSI七层模型
l 应用层:用户与计算机交付的场所
l 表示层:向应用层提供数据并负责数据转换与代码格式化
l 会话层:负责与表示层实体建立、管理和终止回话,并将不同应用程序的数据进行隔离
l 传输层:数据分段并重组为数据流
l 网络层:管理设备编址,跟踪设备在网络中的位置选择最佳的路径
l 数据链路层:提供数据传输、处理错误通知、控制网络流量等
l 物理层:发送和接受比特
(三)报文数据格式
数据经过上层的应用程序协议封装后传给传输层,传输层封装TCP、UDP等协议头部,交给网络层,网络层封装IP等协议头部,再交给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封装帧头和帧尾,最后交给物理层,物理层将以比特流的形式将数据发送到物理线路上。
在不同协议层我们对数据包有不同的称谓,在传输层我们称为段(segment),在网络层我们称为报(datagram),在数据链路层我们称为帧(frame)。数据封装成帧后发送到传输介质上,在到达主机后每层协议再剥掉相应的首部,最后交由应用层来处理。
整个过程如下:
整个数据帧的格式如下:
其中,Tcp Header的详细信息如下:
名词解释:
名称 |
作用 |
|
源端口号(Source Port) |
16位,标识主机上发起传送的应用程序; |
|
目的端口(Destonation Port) |
16位,标识主机上传送要到达的应用程序。 |
|
序列码(Sequence Number) |
32位,TCP会话的每一端都包含一个32位(bit)的序列号,该序列号被用来跟踪该端发送的数据量。每一个包中都包含序列号,在接收端则通过确认号用来通知发送端数据成功接收 |
|
确认码(Acknowledgment Numbwe)
|
32位,如果设置了ACK控制位,这个值表示一个准备接收的包的序列码,只有ACK标志为1时,确认号字段才有效。它包含目标端所期望收到源端的下一个数据字节。 |
|
数据偏移量(Data Offset) |
4位,也就是头部长度,指出TCP负载(数据)的开始位置。以4字节为单位,如"0101"表示20字节位置的数据为负载开始,也就是头部长度为20字节。 |
|
保留(Reserved) |
6位,这些位必须是0; |
|
控制标记(Contral Flag) |
URG(Urgent data) |
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有效。如果URG为1,表示这是一个携有紧急资料的封包。 |
ACK(Acknowledgment field significant) |
确认序号有效。如果ACK为1,表示此封包属于一个要回应的封包。一般都会为1。 |
|
PSH(Push function) |
接收方应该尽快将这个报文段交给应用层。如果PSH为1,此封包所携带的数据会直接上传给上层应用程序而无需经过TCP处理。 |
|
RST(Reset) |
重建连接。如果RST为1,要求重传。表示要求重新设定封包再重新传递。 |
|
SYN(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 |
发起一个连接。如果SYN为1,表示要求双方进行同步沟通。 |
|
FIN(Finish-No more data for sender) |
释放一个连接。如果FIN为1,表示传送结束,然後双方发出结束回应进而正式终止一个TCP传送过程。 |
|
窗口(Window) |
16位,接收窗口大小。此字段用来进行流量控制,单位为字节数,这个值是本机期望一次接收的字节数。这里一般称为“滑动视窗(Sliding Window)”。 |
|
校验位(Checksum) |
16位,对整个TCP报文段,即TCP头部和TCP数据进行校验和计算,并由目标端进行验证。 |
|
紧急指针(Urgent Pointer) |
16位,它是一个偏移量。指向后面是优先数据的字节,紧急指针指出在本报文段中的紧急数据的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和序号字段中的值相加表示紧急数据最后一个字节的序号。 |
|
选项(Options) |
长度不定;但长度必须以字节记;选项的具体内容我们结合具体命令来看。 |
|
填充(Padding) |
不定长,填充的内容必须为0,它是为了保证包头的结合和数据的开始处偏移量能够被32整除。 |
三次握手:
(四)CIRD表示法
ip段:10.0.0.1-10.0.0.255的表示方法:10.0.0.0/24
ip段:10.0.0.1-10.0.255.255的表示方法:10.0.0.0/16
ip段:10.0.0.1-10.255.255.255的表示方法:10.0.0.0/8
二进制表(表1)
0 0 0 0 0 0 0 0
128 64 32 16 8 4 2 1
CIDR值(表2)
子网掩码 CIDR值
255.0.0.0 /8
255.128.0.0 /9
255.192.0.0 /10
255.224.0.0 /11
255.240.0.0 /12
255.248.0.0 /13
255.252.0.0 /14
255.254.0.0 /15
255.255.0.0 /16
255.255.128.0 /17
255.255.192.0 /18
255.255.224.0 /19
255.255.240.0 /20
255.255.248.0 /21
255.255.252.0 /22
255.255.254.0 /23
255.255.255.0 /24
255.255.255.128 /25
255.255.255.192 /26
255.255.255.224 /27
255.255.255.240 /28
255.255.255.248 /29
255.255.255.252 /30
(五)IP地址
-
IP地址分类
IP地址格式:IP地址=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网络地址全0和全1的地址用做特殊用途,主机地址全0表示网络段本身,即网络号,主机地址全1表示该网络段的广播地址,所以主机地址不可以分配全0或者全1
分类 |
网络地址 |
点分表示 |
网络个数 |
实际网络个数 |
主机个数 |
A类 |
0000 0000 0111 1111 |
1.0.0.0~126.0.0.0 0.0.0.0和127.0.0.0保留 |
2^7+1=128 |
2^7-1=126 |
2^24-2=16777213 |
B类 |
1000 0000 0000 0000 1011 1111 1111 1111 |
128.1.0.0~191.254.0.0 128.0.0.0和191.255.0.0保留 |
2^14+1=16384 |
2^14-1=16382 |
2^16-2=65533 |
C类 |
11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110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
192.0.1.0~223.255.254.0 192.0.0.0~223.255.255.0保留 |
2^21+1=2097152 |
2^21-1=2097150 |
2^8-2=253 |
-
私有IP地址
A类私有地址: 10.0.0.0~10.255.255.255 即10.0.0.0/8
B类私有地址:172.16.0.0~172.31.255.255即172.16.0.0/12
C类私有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即192.168.0.0/16
以上是关于网络原理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