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的需求文档写作,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和规范?

Posted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互联网产品的需求文档写作,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和规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写前准备(信息结构图):产品需求文档的写作(一)在写PRD文档之前,我们需要先罗列出产品功能的信息内容,这一步是将想法逐渐清晰的第一步,也是帮助我们接下来规划功能的辅助信息,同时也可以辅助服务端技术人员创建数据库。因为这是第一步,所以我们不需要罗列的很详细,在之后的步骤里,我们会逐步改进和完善信息内容。例如一篇文章的信息内容主要有:文章标题、文章正文、文章作者、发布时间、所属分类。初始的功能需求只有这些信息内容,但是在之后的功能规划中逐渐更加细致的考虑时,可能会增加或者删减,因此第一步我们不用刻意的追求信息的全面。罗列信息内容的方式有很多种,文本形式、思维导图形式等等都可以,最主要的是能够清晰易懂,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思维导图,因此我称这一步为信息结构图。2、梳理需求(产品结构图和用户流程图):产品需求文档的写作(二)当我们对产品的信息结构了解后,我们就需要规整脑海中的产品需求,让想法更加结构化,因此这一步是梳理产品的需求。我们首先要罗列出产品的频道及页面(产品结构图),其次再基于产品结构图梳理出频道及页面中的功能,并延伸构建出用户的操作流程(用户流程图)。以上两步是为了让我们在撰写产品需求文档之前能够对产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类似鸟瞰式的一目了然,也方便调整完善。3、原型设计(手绘原型,灰模原型,交互原型):产品需求文档的写作(三)当我们逐渐清晰了产品的需求后,并梳理了产品的各个频道及页面,那么这一步就要开始验证这些想法的具体界面表现和方案的可行性了。首先我建议通过手绘的形式快速在草纸上绘制出产品的原型,推演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当有一定的进展之后,我们再通过软件工具进行更深入的设计。移动产品可以考虑灰模原型,网站产品可以考虑交互原型,对于这两种原型方式,无论是移动产品还是网站产品都可以使用,具体取得于你的个人习惯和团队要求。对于产品经理来说,原型设计是为了帮助我们细致的考虑方案,并论证方案的可行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产品宣讲时,抽象的语言描述导致听众理解困难和理解偏差。4、撰写文档(PRD文档):产品需求文档的写作(四)当我们通过以上三个大的步骤之后,我们就已经非常清晰产品的需求了,一般情况下,通过原型加描述的方式就已经完成了PRD文档的目的(很多产品经理直接使用Axure制作PRD)。当然也会有一些个人或团队的要求不一样,对PRD文档有特定的规范标准,这类情况可能是需要存档归类。无论什么样的规范标准,PRD文档的目的都是相近的,因此功能描述的方式也是相似的,所以在这里我分享了三种撰写PRD文档的方式。5、用例文档(UML用例图、流程图):产品需求文档的写作(五)《产品需求文档(PRD)的写作方法》的补充文章,主要讲解PRD文档中的重要辅助文档“用例文档”。

参考技术A

最近新的公司刚好遇到了产品需求文档方面的一些问题,因此我也跳出来说说产品需求或PRD文档啥的。       现在很多产品团队对于PRD文档的规范有较大分歧,其实文档本身,只是一个团队沟通的一个中间工作产品,目的是将产品的实现思路传达到每个人(重要的如设计、前后端开发、测试,以及运营、商务等部门,甚至是老板),它一方面和团队内部沟通机制有莫大的关系,另一方面和产品类别相关,总所周知产品一般分为互联网产品和政企信息系统产品,从应用领域分又分为移动应用产品和web端产品,政企信息系统产品更模块化功能化,产品规模都较大,因产品所处行业的关系前期需求比较容易控制,手机端和web端产品功能相似度较高,因此两者在前期做产品需求基本一样,为了便于团队之间沟通,通常借助于规范化的prd文档描述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关系、业务流程、信息字段及非功能性需求,这样的PRD文档规格在网上搜索大把,无太大争议。       而互联网产品的设计原则是大道至简,并初期担负着试探市场及用户的重任,产品快速的迭代发布让PRD的规范有更大的灵活度,当我们开展一款新的产品(PRD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新产品的开发阶段),应该以简为主,当前互联网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很多产品甚至只是主打一个核心功能,因此PRD文档也有相对应的简化,比如我们做手机app,我们一般会将UI控制在十个以内,甚至五个,界面布局、交互流程及信息字段基本可以通过原型图表达清楚,所以这时候原型图即是PRD,如果原型图也无法表达清除应该好好思考团队之间的协作问题沟通机制了。而对于互联网的web产品,PRD任然有其必要,考虑到web页面较大信息量和复杂的交互,我们仍然需要借助原型以外的流程图和Excel、Word将更多更复杂的信息表达清楚(一般来说原型图、流程图和信息字段三件东西足矣),这里可以根据团队默契程度自行考虑,比如曾经我公司一个产品团队尝试过前期只是用过web原型图即实现了产品的快速敏捷开发和迭代。        前面提到比较多根据团队自身情况调整PRD的规范问题,其实所谓自身情况即是团队架构和沟通机制,部分公司是弱矩阵型(根据角色职能划分部门,根据产品项目配置人员,人员调动可能性较大,如腾讯),可能会受制于不同部门的文化,影响沟通,PRD需要尽量详细以避免理解冲突;部分公司产品团队型,比如我公司以前的产品团队结构,人员默契度较高,沟通频繁,这时候可以简化RD不必要的环节。       说到最后,还不得不提一下,有些童鞋仍然搞不清楚MRD(也有人称之为brd)和PRD的关系,建议做产品前好好研究一下,两者在产品需求环节都需要且必不可少,前者解释为什么做产品(行业市场、竞争环境)、怎么做产品(功能框架)、怎么卖(推广运营)、怎么赚钱(商务模式)及怎么规划,详细的文档结构也可以网上找到,这份文档是产品的根本(个人认为重要程度比PRD高),而PRD重点在于解释怎么做产品(功能及分功能的需求),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比如原型、流程 也可以是任何其他的形式。

参考技术B

在快速迭代的敏捷开发模式下,要想写一个特别完整的需求文档不是不可以,但是会耗费特别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是一个产品团队的话,那就可以分模块来写,然后归档。如果只是老哥一个,那就惨了。不过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以及每次与UI、技术、测试等相关人员的私下沟通来看,他们根本不会在意你的文档写的如何,他们需要的是他们关注的内容。产品的用户价值是什么?产品的内部逻辑如何?产品的细节如何从产品层面实现等无论用什么模板,无论用什么规范,只要说清楚就行,在很多时候会有一些细节无法照顾到的,我特别推崇公司wiki,无论项目内成员,还是以后接手的人,都会看的清清楚楚,也节省了很多时间和提高了效率。以上针对不怎么大的需求,及快速迭代来看,一般为一周两周开发,纯属经验只谈。------------------如果是周期较长,项目较大,这个产品说明文档就得细心准备了。楼上各位聊的已经很详细了,我就不多说了。另外有一个问题需要给大家提个醒。我以前犯过错的,希望大家别再经历。针对需求的变更,一定要不怕麻烦,如果有条件,召集所有人碰头,如果没有时间,也一定要发邮件,晨会上详细说明。因为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需求会应为某种特殊原因需要变更。如 领导的一句话,某个合作方变更需求,某个资源紧急撤离等等。

如何搞定哲学类Essay写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很多留学生在完成哲学类essay写作时都不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经常觉得自己被莫名其妙的扣分。其实这类essay写作还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回答问题并且明确表明你正在问答问题。

  如果教授认为你没在处理原有的问题,你将会付出很高的代价。当你觉得一个过度疲劳并且不是非常敏锐的教授可能没有跟上你的思路,没有理解为什么你在说这些,或者这些与问题是如何发生关联的,你应该重申你提出这些要点的理由。有时从问题中重复一些话可能很有用。这可能就能说服教授你依然在处理这个问题。

  当然也会发生你的论文材料已经用完,但是你的论文依然很短的情况。然后你可能就想去提及一些你知道的,但它明显不是问题的好答案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增加任何东西。无论如何不要只增加一个段落,写些以“除此之外,人们必须注意”开头的内容。而是要尝试将附加的要点与你已经写了的内容联系起来。例如,你可以声称剩下的部分对一个之前论证的前提有影响。因此,虽然它与问题没有直接关系,对于问题的回答间接地依赖于这些附加的材料。在修订期间要关注这些关联。

  不要解释其他人会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应回答这个问题。

  假设你处理这个问题“你是否有理由相信明天太阳将会照常升起?”通过阐述休谟或者其他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你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至少没有直接回答。如果你只是写“休谟主张没有理由相信太阳明天会升起”,读者最多了解休谟的观点可能是什么,是否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太阳会升起来。当然,你可以提到休谟。你甚至可以阐述休谟的观点;但是紧接着你需要说明休谟的观点是如何帮助回答这个问题的。你可以说,比如,你赞成休谟的观点。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重点应该放在这个主张或论证上而不是谁为这个观点做过辩护。在一篇史学论文中,比如早期现代哲学,你可能遇到”在什么意义上,休谟是一个因果怀疑论者”这个问题,此时你必须要阐述休谟的观点。然而,就算在这种情况下,仍存在你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的风险,如果你只是总结休谟专家关于休谟陈述的看法。

  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抄袭别人的想法,把它们当作自己的。例如,以下句子告诉一些关于盖梯尔工作的内容:‘盖梯尔认为知识不能被定义为被证成的真信念,他考察了一个男人的例子……’。不要这样说,你可以通过赞同这个观点,去讨论关于“知识”的问题:‘知识不能被定义为被证成的真信念,就像盖梯尔用以下例子展示的那样……’

  确保你的论文论证结构清晰。

  不应该让读者怀疑你只是报告一个观点还是捍卫它,或是怀疑你为什么会提到它。

  例如,只要不是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明白,你要拥护这个观点,段落就不应该以“威廉姆森主张知识是不可定义的”这句话开头,而又不明确地说出你赞成威廉姆森。

  如果你仅仅想要表明许多人并不相信一个论证的有效性或它的前提,那就说出来,而不要像下面一样写:对这一论证的有效性分析造成了大量的怀疑论。

  这里尚不清楚是谁分析了这个论证,又是谁认可关于什么的怀疑论。

  当然,你可以通过谈论“关于论证有效性的怀疑论”以及谁怀疑过论证的有效性来澄清你的意图。但那就过于冗长了。说很少有人相信该论证的有效性会好得多。更好的是不一直躲在他人的身后。如果你不想做一个社会学或者史学的断言,但又希望去表达论证并不有效或在一个特定的语境下并不有效,那就说出来。

  避免像“某人可能认为……”或“可以认为……”之类的短语。

  这可能会比报告一个特定哲学家的观点更糟糕。如果你真的想去阐述后面所述的观点,你应该直接这样做而不是先用这样的短语。如果你确实想给出一个史学的主张并想表明有人给出了某个论证或持有某个观点,你应该提到一个特定的作者并且——至少在课程论文中——添加一篇参考文献。

  “有人认为融贯性意味着一致性”这句话并不能给融贯性意味着一致性的主张以任何支持。类似的,但也许更不明显的情况是,“普遍认为融贯性意味着一致性”这句话对于辩护融贯性意味着一致性这种观点也没有多大帮助。即使绝大多数或者全体哲学家都持有某个特定的观点,那也不意味它是对的——除非你支持一些关于真理的奇怪理论。诉诸权威在中世纪哲学中是常见的事情,并且中世纪的作家喜欢通过增加“哲人的教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去支持他们的观点,不管亚里士多德说过与否。那样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如果你不打算在专门用途上使用它们,就避免使用专门术语。

  比如“理念”,就是一个专门术语。如果你只想说贝克莱说过一些关于上帝的话,不要写成“贝克莱谈论上帝的理念”。因为贝克莱可能否认存在关于上帝的理念。如果你只想说“重要的”,不要使用“本质上”这个词。令人惊讶的是如此多的哲学术语已经进入了日常用语;重新把它们引入哲学是危险的。

  避免像“这一点也很重要……”这样的短语。

  只在有非常好的理由时才使用它们。读者可能希望你写的一切都很重要。这些短语看起来并不是一个使论文更长的精明计策。它们也可能传递给评分者一个信号,那就是你不知道怎样把你将要说的东西与之前的段落联系起来或你究竟为什么要提到它。如果你知道,你就会用这个点和已经写过内容的联系作为一个段落的开头。

  不要害怕重复一个术语。

  一些老师会告诉你不要太过频繁地重复一个术语;但是最好去重复一个术语而不是让其边界模糊。例如,当洛克谈到“观念(idea)”这个词时,不要试图用“概念(concept)”、“概念(notion)”之类的词去代替它,“观念”是个术语,你应该一直使用这个词。

  当你改变你的表达时,读者可能认为你故意做出这种改变。例如,如果你写一篇关于“人格”的人格同一性的论文,然后提及“主体”,后面甚至可能提及“人们”,读者就会猜想为什么你要用不同的术语,他们可能认为你混淆了不同的概念。

  不要写成总结。

  在阅读列表中你可以发现引用了斯坦福哲学百科全书中或其他类似文集中的文章。这可能会造成这样的印象,让你以为在那里找到的内容就是写作哲学论文的最佳方式。这些文章的作者通常会努力在文章中囊括给定领域所有主要的观点和论证。小编不希望你们在论文中这么做。事实上你甚至不应该这样去尝试。

  以百科全书文章的部分内容为出发点,然后以此为基础撰写论文的想法很诱人。由此写成的论文可以是相当好的。但是有一个大的风险是你可能不理解一些问题的关键点。这些文章的作者努力打磨他们的文章让它们更加简洁。因为它们很密集,就很容易遗漏很微妙的点。而且,可能无法注意到你并没有理解它们,因为你是在没有确切理解重要问题到底是什么的情况下就从文章中复制出来的。然后,当你试图在笔记本或考试中再现你的论文或论文的一部分时,你将偏离文章中的表述并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些要点。此时你可能会遇到麻烦。你在课程辅导时展示出没有理解一个论证比在考试中展示出来要好得多。

  不要去写一篇概述,而是聚焦于一个单一的论证(或多个简单的论证)并较为详细地讨论它。展示你完全理解一个论证比证明你浏览过该领域的一些综述要好得多。

  不要承认你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你可能以为没有学生实际上在论文的某个特殊部分会说他或她没有回答问题;但出人意料的是,这经常发生。比如,小编有很多次读到过这样的话:“在回答问题前必须……”。写下在回答问题前必须先做一些别的事会使教授想知道,除了要回答问题外,你在文中还有什么是不得不做的。你可以说的是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是否做出一个特定的假设或者取决于怎样解读这个问题。

  避免引战的言论。

  不要把作者或者他(她)的理论或论证当作垃圾。如果一个论证是无效的,请说出来;但没必要去加上“该作者拥护的主张显然是荒谬的、有悖于常理”。

  很多哲学家喜欢发表讽刺和引战的言论。如果你想去学习如何挑起论战,请阅读叔本华和尼采。但不适合在一篇本科论文里做这种事情。

  没有充分理由不要使用隐喻。

  人们经常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一些隐喻。“盖梯尔的论证攻击了柏拉图关于知识的定义”,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尴尬。狮子和足球运动员才攻击,但一个论证你能说它“攻击”吗?最好说盖梯尔用一个论证攻击了这个定义。小编也发现“外在论宣称……”或者“这些外在论者的理论本质上提出……”这也很尴尬。一个抽象的学说能宣称什么?它们能提出什么想法?宁可说“根据外在论,……”或者“外在主义者宣称……”。

  关于论文结构的评论尽量简短。

  在考试中你只有很少的时间,你不能像一本书或长篇文章的作者那样偏题。你写的一切都应该是要点。因此没必要以你的论文摘要作为论文的开头。在某些情况下,这是可接受的甚至是有用的,但是在论文开头写一个简明的概述看起来更像是想要不顾一切地拉长你的论文。

  不要写不必要的规定。如果你总结一下你的论文结构,不要说没有其他可能的结构。比如,以下句子觉得规定太过:

  在比较先验性和必然性之前,必须先定义必然性的概念。

  真的吗?你将无法提供充分且内容丰富的必然性的定义。也许你可以稍微澄清一下必然性的概念。读者也可能想知道为什么必须先定义它。直截了当的用一些关于必然性的有用评价的比较开头也同样不错。当你写下“首先,必须得考虑……”等句子向读者发号施令的时候尤其要小心。真的必须那么做吗?或者当你说“我们”的时候你仅仅指自己?

  奇怪的是,对读者的命令在英文散文中非常普遍。这让脾气暴躁的德国人觉得很无礼。意识到本文除了对读者的命令外,并没有包含更多的东西。

  不要相信不可靠的消息来源。例如,维基百科是一个不可靠的来源。维基百科里包括了无数的对哲学家们的观点的曲解。哲学家被维基百科禁止纠正自己的观点。在维基百科里,你甚至不能相信传记的数据。甚至出生日期都可能是不正确的。

  注意你的逻辑术语。

  不仅是学究式的逻辑学家会反对一些说法例如“显然盖梯尔的论证是不一致的。”句子集和命题集可以是不一致的,但论证不是。

  滥用术语会导致错误。请看下面这段话:

  叔本华提出了说明人的性格不能改变的论证。但是很明显,人的性格不能改变的说法是荒谬的。因此叔本华的论证是无效的。

  这真是太糟糕了。你从论证的结论为假得出论证是无效的。一个有效的论证可以有一个假的结论。在这里,情不自禁要推荐给你最喜欢的逻辑教材(Halbach 2010)。

  不要把一个主张或命题叫做论证。

  这有一个例子:法兰克福声称一个人能在道德上负责即使他并没有别的选择。这个论证是有缺陷的。

  “这个论证”指的是什么呢?它并不指向法兰克福的说法。法兰克福确实对他的观点做过论证而第二个句子意味着那个论证有出错的地方。如果你想说这个观点有些地方出错了,你就需要这样说而不是去讨论这个论证。在写作中,不要试图避免使用逻辑术语,比如,“法兰克福反驳了它”,这时,代词“它”指的是什么完全不清楚。请说清楚你指的是论证还是主张。永远不要让代词的所指有歧义。不要让读者自己去设法弄清代词指的是一个论证,还是它的结论,抑或是它的前提或者其他东西。

  在哲学中,定义有许多作用。他们可以仅仅作为规定,也可以像在数学中那样引入一个缩写。但它们也可以是概念性的分析。通常定义不能被叫做真的或假的。定义可以是适当的或正确的或不适当的、不正确的。例如,你可以说盖梯尔(1963)表明把知识定义为被证成的真信念是不适当的。你也可以说知识是被证成的真信念这个主张是错的。

  反对或不接受一个哲学理论,可能存在不同的理由。明确你的立场是什么以及你站在这个立场的理由是什么。如果你已经表明的是一个主张的论证是无效的,那么你就不能得出这个主张是错的。例如,你不应该因为笛卡尔的论证是无效,就断言他的主张思维和广延是完全不同的物质不是真的。你就需要论证来反驳他的实体二元论,才能够说它不是真的。

  一个哲学主张可能就是假的;但是它也可能没有任何意义。说一个主张是没有意义或是荒谬的与说它是假的截然不同。当你仅仅想说一个主张不是真的或显然不是真的,不要说它没有意义。如果你想表明一个主张没有意义,你必须表明它没有语言意义或正在讨论的句子没有表达命题。

  注意同一性和语义陈述。

  以下句子的作者主张道德责任和一个特定的观念相同:“道德责任是这样的观念,你应该对你的行为负责,因为它们都源于你。”严重怀疑道德责任与任何观念等同。如果某人有道德责任,这并不保证他有这个观念,即你应该对你的行为负责,因为它们都源于你。怀疑这句话是为了表达以下几行的意思:“一个人P对一个行为A负有道德责任,当且仅当P应该对P的行为负责,因为它们都源于P。”然而,不确定是否已经理解这个句子想要传达的意思。

  为了避免直接的同一性主张,一些人希望用语义表达来代替。例如,不是写“道德责任是某种观念……”,他们说“道德责任指的是……观念”。这可能看起来更好,因为在英语口语中,动词“refer”有时在一个非常宽松的意义上使用,意思是“与……某种程度上相关”。首先,在哲学中(并且不仅仅是哲学中)“refer”经常在非常具体的意义上用来表达一种语义关系。其次,在任何更具体的意义上“道德责任指的是……观念”是假的:道德责任根本就没有指任何东西。一个专名能指称一个对象,一个人可以指着一个对象,但是道德责任不能。

  如果你想断言一种同一性,那就直说,不要使用“refer”之类的含糊不清的表达。例如,不要写“决定论指的是……”,你应该写“决定论是……”

  通常要避免过度抽象和复杂的句子。

  用更抽象的方式表达一些东西会造成歧义并且让你的文章更难读。你可以用一些复杂的句子和抽象的概念来恐吓别人。哲学家们看得太多了,对此不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考虑上面的例子:“一个人P对行为A具有道德责任当且仅当P应该对P的行为负责,因为它们都源于P。”已经论证过,原始的和更抽象的版本“道德责任是……理念”是不正确的。然而,某人可能试图用更抽象的方式去表达这个主张。并不知道这个作者究竟想要说什么,认为以下抽象的版本接近于她想去表达的:“道德责任是一个人和一个行为之间的关系,其恰好在这个人应当为行为负责时成立,因为它源于这个人。”这句话更难理解,而且更愿意为本段开头的不那么抽象的版本辩护。对此可能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小编认为比较抽象的版本比不那么抽象的句子更容易让人理解错误。

  这有另一个从一篇关于盖梯尔问题的论文摘录出来的例子:

  被证成的真信念(以下称作JTB)理论形成了传统上对知识的分析框架,其采取了这种观点:S要知道p,p必须为真,S必须相信p并且S必须被证成地相信p。

  如果用以下方式写会丢失什么呢?

  根据JBT的说法,S知道当且仅当p是真的,S相信p,并且S被证成地相信p。

  不要使用不完全理解的术语——并且不要在课程论文中无标记地使用它。

  想象一下,你试着用你在一些文本中找到的术语使你的论文不那么无聊。例如,你用这个句子“命题式的知识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即使它不是最基本的问题。”作为你认识论论文的开头。形容词“命题式的”听起来不错,但你对它的意思可能只有模糊的认识。在课程论文中你可以这么做。但是请用旁注标记它,比如“你能解释一下什么是命题式的知识吗?”无论如何,不要用任何你不理解的术语。

  避免在课程论文中使用较长的引文。

  引用一位哲学家的话当然无可厚非。如果你直接从作者的文本中复制句子,与你用自己话改写他的句子相比,你更不可能歪曲作者说的话。因此,你会期待这次就没有理由抱怨,只要你同时加入一个确切的参考文献。然而,依然有担忧。

  通过写论文并且讨论它们,你应该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复制粘贴对理解文本没有多大帮助。不要直接引用或遵循原文逐字逐句地间接引用,至少要转述文本。除非你记住它,不然你大概不能引用更长的文本段落。如果你发现你无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你的思想,这为时已晚。

  尤其在一篇关于特定文本解释的论文中,较短的引用会很有效。但不要让读者自行去解释这个文本。那是你的任务。如果引用了特殊的术语,你必须解释它。

  个人意见要谨慎。“我认为”很容易被教授解释为“相信,但是没有任何证据或证明。”你个人对这个话题的态度是不相干的,并且不应该被提及,除非你能用好的论证去支持它们:教授将很难对应试者NO.51599不相信上帝这个事实感兴趣。当然,你可以说笛卡尔的关于“我思”的证明依赖于他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并且他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是有问题的;但没必要补充说你是个无神论者。回答来源于Meeloun,原文链接

参考技术A

Essay作业常见误区:

1、语法不重要

    很多学生认为语法在essay里占的比重很低,一般有10%,而且essay更多关注在内容上,所以对语法便不加以重视。

    事实上,语法对essay的作用真的很大。首先,通篇语法问题非常影响读者的观感。所以,语法错误少的作业会更加容易得到老师的青睐,能让老师感觉到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

2、告别拖延症

    拖延症带来的问题就是作业会失去连续性,让句子之间缺乏连贯性,段落间衔接不好,这种essay会给老师留下很不好的印象,而导致之后的作业也会被带有偏见。

    essay如果可以一鼓作气完成是比较好的,一旦中断,再去回想之前的内容与观点,难免会影响作业的效率。

3、越复杂越好

    很多同学以为用复杂的句子,或者单词,就会得到老师的好感。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大学作业不是语言考试,不需要使用复杂的从句,也不需要使用鲜见的单词。

    用简单的句子,和恰当的单词,展示对某个论题的理解和知识,就足以获得很好的分数。

4、将中文资料翻译后引用

    首先,很多中文资料是不能够作为有效的reference的。

    其次,如果语言水平不够,是很难将资料进行有效的翻译的,还会导致作业变得不伦不类。

参考技术B 哲学倾向以及民族种族问题。由于这种话题比较敏感,而且写作起来非常不好掌握

以上是关于互联网产品的需求文档写作,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和规范?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测试Leader应该做哪些事

微信小程序开发注意事项重点都有哪些

文案写作有哪些关键步骤?

产品设计初期的6大注意事项

使用变频电源之前应该注意哪些

一个合格的测试主管应该做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