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系统设计》之数据理解和提炼

Posted jzdwajue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机器学习系统设计》之数据理解和提炼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前言:

    本系列是在作者学习《机器学习系统设计》([美] Willi Richert)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全书通过Python从数据处理,到特征project,再到模型选择。把机器学习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一一呈现。书中设计的源码和数据集已上传到我的资源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solomon1558/8971649

       第1章通过一个简单的样例介绍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揭示过拟合的风险,帮助我们增强理解和提炼数据的能力。

1. 背景介绍

    如果互联网公司MLAAS为全部Web訪问请求都提供服务。眼下的server工作极限是每小时响应100 000个请求。

我们希望利用历史数据预測何时达到基础设施的极限。

2. 数据读取和预处理

    现已收集到上个月的Web统计信息,并把它们汇集到web_traffic.tsv(以Tab字符切割数据。存在于配套资源中)。

该数据集存储着每小时的訪问次数,每一行包括连续的小时信息,以及该小时内的Web訪问次数。文件前几行例如以下所看到的:

技术分享

    通过高速检验显示,我们已经正确地读取各个列的数据,一共同拥有743个二维点。将每一个样本分成x,y两个列向量,这个切分过程通过SciPy的特殊索引标记来完毕。

# coding=utf-8
# Chapter_1 Simple ML samplem
import scipy as s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read data
data = sp.genfromtxt("data/web_traffic.tsv",delimiter="\t")
print(data[:10])
print(data.shape)

    为了清洗y向量中的无效值nan,使用布尔型数组来索引这个Scipy的数组。sp.isnan(y)返回一个布尔型数组。用来表示每一个数组项中的内容是否是一个数字。使用~在逻辑上对数组取反,使得在x和y中仅仅选择y值合法的项。

 

# clean data
x=data[:, 0]
y=data[:, 1]
print(sp.sum(sp.isnan(y)))
x=x[~sp.isnan(y)]
y=y[~sp.isnan(y)]

    为了获得对数据的整体印象,使用Matplotlib在散点图上将数据画出来。在图中能够看出前面几个星期的流量几乎相同同样。可是最后呢哥星期呈现出显著的上升趋势。
#draw pic
plt.scatter(x,y)
plt.title("Web traffic over the last month")
plt.xlabel("Time")
plt.ylabel("Hits/hour")
plt.xticks([w*7*24 for w in range(10)],[‘week %i‘%w for w in range(10)])
plt.autoscale(tight=True)
plt.grid()
plt.show()

   技术分享

     为了方便绘制不同的模型,将画图部分定义一个函数plot_models。

# all examples will have three classes in this file
colors = [‘g‘, ‘y‘, ‘b‘, ‘m‘, ‘r‘]
linestyles = [‘-‘, ‘-.‘, ‘--‘, ‘:‘, ‘-‘]
# plot input data
def plot_models(x, y, models, fname, mx=None, ymax=None, xmin=None):
    plt.clf()
    plt.scatter(x, y, s=10)
    plt.title("Web traffic over the last month")
    plt.xlabel("Time")
    plt.ylabel("Hits/hour")
    plt.xticks(
        [w * 7 * 24 for w in range(10)], [‘week %i‘ % w for w in range(10)])
    if models:
        if mx is None:
            mx = sp.linspace(0, x[-1], 1000)
        for model, style, color in zip(models, linestyles, colors):
            # print "Model:",model
            # print "Coeffs:",model.coeffs
            plt.plot(mx, model(mx), linestyle=style, linewidth=3, c=color)
        plt.legend(["d=%i" % m.order for m in models], loc="upper left")
    plt.autoscale(tight=True)
    plt.ylim(ymin=0)
    if ymax:
        plt.ylim(ymax=ymax)
    if xmin:
        plt.xlim(xmin=xmin)
    plt.grid(True, linestyle=‘-‘, color=‘0.75‘)
    plt.savefig(fname)
    plt.show()

3. 选择正确的模型和学习算法

3.1 模型误差分析

    模型是对复杂现实世界的简化的理论近似,它总会包括一些近似误差。这个误差将指引我们在无数选择中寻找正确的模型。

我们用模型预測值到真实值的平方距离计算这个误差。详细来说,对于一个训练好的模型函数f。依照以下的公式计算误差:

def error(f, x, y):
    return sp.sum((f(x) - y) ** 2)

3.2 模型选择

    先从最简单的直线模型開始,希望在散点图中找到一条最佳的直线。是结果中的近似误差最小。

SciPy的polfit()函数正是用来解决这类问题的。

给定数据x和y,以及期望的多项式的阶数(直线的阶是1),他可以找到一个模型,可以最小化之前定义的近似误差。

 

# create and plot models
fp1, res, rank, sv, rcond = sp.polyfit(x, y, 1, full=True)
print("Model parameters: %s" % fp1)
print("Error of the model:", res)
f1 = sp.poly1d(fp1)

     polyfit()函数会把拟合的模型函数所使用的參数返回,及fp1。通过把full置True,能够获得很多其它逼近过程的背景信息。

得到的模型输出及残差(近似误差)例如以下:

Modelparameters: [   2.59619213  989.02487106]

(‘Errorof the model:‘, array([ 3.17389767e+08]))

    然后用poly1d()依据这些參数创建一个模型函数,并画出第一个训练后的模型:

技术分享

    从图中能够看出,该直线模型的输出与前四周的数据偏差较小,可是在第四周之后偏差较大,经计算实际误差值317389767.34。综上所述直线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差,能够把其作为模型比較的基线。直到找到更好的模型。

    接下来使用更高阶数:2,3,10,100来做拟合,看其能否够更好地“理解”数据。

f2 = sp.poly1d(sp.polyfit(x, y, 2))
f3 = sp.poly1d(sp.polyfit(x, y, 3))
f10 = sp.poly1d(sp.polyfit(x, y, 10))
f100 = sp.poly1d(sp.polyfit(x, y, 100))
plot_models(x, y, [f1], os.path.join("..", "1400_01_02.png"))
plot_models(x, y, [f1, f2], os.path.join("..", "1400_01_03.png"))
plot_models(
    x, y, [f1, f2, f3, f10, f100], os.path.join("..", "1400_01_04.png"))

     技术分享

    模型越复杂,曲线对数据逼近的越好。它们的误差值也反映了相同的结果:

      Errors for the complete data set:

Errord=1: 317389767.339778

Errord=2: 179983507.878179

Errord=3: 139350144.031725

  Errord=10: 121942326.363551

    Errord=100: 109452403.015271

    然而。当阶数为10阶和100阶的多项式对数据的拟合出现了巨大的震荡。它不但捕捉到了背后的数据生成过程。还把噪音也包括了进去。这就叫做过拟合。

    在上述这5个拟合模型中,1阶模型太过简单。而10阶和100阶的模型显然过拟合了。而2阶和3阶模型在数据的两个边界上效果较差。

我们还须要真正第理解数据。

    【注意】当执行程序时遇到了一个问题:阶数 d > 53时,plot出的图中显示d为53,与实际的阶数不符。

4. 模型改进

    从还有一个角度又一次分析数据,似乎在第3周到第4周的数据之间有一个拐点。折让我们能够以3.5周作为分界点把数据分成两份,并训练出两条直线来。我们使用第3之前的数据来训练第一条线。剩下的数据训练第2条线。

# fit and plot a model using the knowledge about inflection point
inflection = 3.5 * 7 * 24
xa = x[:inflection]
ya = y[:inflection]
xb = x[inflection:]
yb = y[inflection:]
fa = sp.poly1d(sp.polyfit(xa, ya, 1))
fb = sp.poly1d(sp.polyfit(xb, yb, 1))
plot_models(x, y, [fa, fb], os.path.join("..", "1400_01_05.png"))

技术分享

    两条线组合起来似乎比之前的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数据,但组合之后的误差仍然高于高姐多项式的误差。我们最后是否能相信这个误差呢?

    换一个方式来问,相比于其它复杂模型,为什么仅在最后一周数据上更相信拟合的直线模型?这是由于我们仍未它更符合未来的数据。假设在未来时间段上画出模型,就能够看到这是很正确的。

# extrapolating into the future
plot_models(
    x, y, [f1, f2, f3, f10, f100], os.path.join("..", "1400_01_06.png"),
    mx=sp.linspace(0 * 7 * 24, 6 * 7 * 24, 100),
    ymax=10000, xmin=0 * 7 * 24)
print("Trained only on data after inflection point")
fb1 = fb
fb2 = sp.poly1d(sp.polyfit(xb, yb, 2))
fb3 = sp.poly1d(sp.polyfit(xb, yb, 3))
fb10 = sp.poly1d(sp.polyfit(xb, yb, 10))
fb100 = sp.poly1d(sp.polyfit(xb, yb, 100))
print("Errors for only the time after inflection point")
for f in [fb1, fb2, fb3, fb10, fb100]:
    print("Error d=%i: %f" % (f.order, error(f, xb, yb)))
plot_models(
    x, y, [fb1, fb2, fb3, fb10, fb100], os.path.join("..", "1400_01_07.png"),
    mx=sp.linspace(0 * 7 * 24, 6 * 7 * 24, 100),
    ymax=10000, xmin=0 * 7 * 24)

    技术分享

    图(a)是各模型在全数据集上的预測曲线。

10阶和100阶的模型很努力地对给定数据正确建模,但它们无法推广到将来的数据上,及过拟合。还有一方面。地阶模型则不能恰当地拟合数据,及欠拟合(underfitting).

    如图(b)仅仅拟合最后1周数据,由于我们相信最后1周的数据比之前的数据更符合未来的趋势。

b图更加明显地显示出过拟合问题是怎样不好。

    然而。当模型仅仅在3.5周及以后数据上训练时,从模型误差中推断,仍然应该选择最复杂的那个模型。

                     Trainedonly on data after inflection point

                            Errorsfor only the time after inflection point

Errord=1: 22143941.107618

Errord=2: 19768846.989176

Errord=3: 19766452.361027

  Errord=10: 18949296.835986

    Errord=100: 18300735.896218

5. 训练与測试

    假设有一些未来数据用于模型评估。那么仅从近似误差结果中就应该能够推断出所选模型的优劣。假设没有未来数据,能够从现有数据中拿出一部分来模拟类似的结果。

比如,把一定比例的数据删掉。并使用剩下的数据进行训练,然后在拿出的那部分数据上计算误差。

    仅仅利用拐点时间后的数据训练出来的模型。其測试误差显现了一个全然不同的情况。

# separating training from testing data
frac = 0.3
split_idx = int(frac * len(xb))
shuffled = sp.random.permutation(list(range(len(xb))))
test = sorted(shuffled[:split_idx])
train = sorted(shuffled[split_idx:])
fbt1 = sp.poly1d(sp.polyfit(xb[train], yb[train], 1))
fbt2 = sp.poly1d(sp.polyfit(xb[train], yb[train], 2))
fbt3 = sp.poly1d(sp.polyfit(xb[train], yb[train], 3))
fbt10 = sp.poly1d(sp.polyfit(xb[train], yb[train], 10))
fbt100 = sp.poly1d(sp.polyfit(xb[train], yb[train], 100))
print("Test errors for only the time after inflection point")
for f in [fbt1, fbt2, fbt3, fbt10, fbt100]:
    print("Error d=%i: %f" % (f.order, error(f, xb[test], yb[test])))
plot_models(
    x, y, [fbt1, fbt2, fbt3, fbt10, fbt100], os.path.join("..",
                                                          "1400_01_08.png"),
    mx=sp.linspace(0 * 7 * 24, 6 * 7 * 24, 100),
    ymax=10000, xmin=0 * 7 * 24)

技术分享                                     
                                       Testerrors for only the time after inflection point

Errord=1: 8261798.132525

Errord=2: 7197691.673144

Errord=3: 7216384.013935

   Errord=10: 7564071.658053

   Errord=53: 7966754.023273

    综上所述。最优的模型是2阶模型。其測试误差最低,而这个误差是在模型训练中未使用的那部分数据上评估得到的。

6. 预測结果

     经过权衡利弊,我们已经得到了较优的模型。能够回答“server的响应请求何时到达每小时100 000次”。

    通过从多项式中减去100000,得到还有一个多项式。然后计算出它的根。

假设提供了參数的初始值,SciPy的optimize模块的fsolve函数能够完毕这项工作。

from scipy.optimize import fsolve
print(fbt2)
print(fbt2 - 100000)
reached_max = fsolve(fbt2 - 100000, 800) / (7 * 24)
print("100,000 hits/hour expected at week %f" % reached_max[0])

输出结果例如以下:

       2

0.08609 x - 94.13 x + 2.749e+04

       2

0.08609 x - 94.13 x - 7.251e+04

100,000 hits/hour expected at week 9.613315

    模型告诉我们鉴于眼下的用户行为和该公司的推进力。在第9周将会达到訪问容量的界限。

7. 小结

    本文来源于《机器学习系统设计》第1章的内容。主要涉及了数据的读取与预处理、近似误差的计算、模型选择、过拟合的概念、训练/測试模型等内容。通过一个微小的机器学习演示样例来训练理解和提炼数据的能力。帮助我们将精力从算法转移到数据上来。













以上是关于《机器学习系统设计》之数据理解和提炼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

领域模型驱动设计(DDD)之模型提炼

学习设计模式之原型模式

Java进阶篇 设计模式之十四 ----- 总结篇

Python面向对象之单例模式

DDD学习笔录——提炼问题域之有效提炼知识的模型

构建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