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读书
Posted 火线速递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我所理解的读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所理解的读书
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我,既不是签约作家,也不是名家大师,谈读书,显得有点褚小怀大,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敢苟同于当下网红观点。
在这个信息化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不局限于书本了。我不相信当你想了解自然时,有哪本书比《自然世界》更逼真生动?我不相信当你想了解一个地方时,有哪本游记比一个纪录片画面感更强?我不相信当你想学习专业时,用同样的努力去看哪本书,能比听清华大学教授的教学视频让你收获更多?社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书不再是传播知识的唯一媒介,我们已经有了更多获取知识的选择。当下媒体却把它拉离了它的轨道,他们所宣扬的书却仅仅是人文作品,是所谓的不为谋生为谋心,不为牟利为修行。这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平时下班晚上我会看法律,我一个朋友在读《圣经》。我在法律中感受到了逻辑的美,正义的美,诚实信用的美。他在《圣经》中得到了情感的寄托。对此无法评论谁优谁劣,也许他可以说我是一个社会的机器,也许我可以说他的祷告对生活并没有什么用。他不是我,无法感受我内心的平静与喜悦,我不是他,无法感受他心中的祥和,但是我们殊途同归,各自在业余的时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与追求。
对此我想说读书不是阳春白雪,只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众多爱好之一。不要让读书标签化,那种片面的宣传只能让读书固步自封,如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清末守旧派,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我们要跟随时代的脚步,改变传统文化中的读书思维。中国哲学里向来就缺少自然科学这一领域,从西方哲学奠基人之一的亚里士多德身上不难发现这一结论,他涉足数学、物理、生物等众多科学领域,而中国哲学先师们均没涉及这一领域,不管是孔孟还是老庄。由此可见我国传统读书价值观中就缺少自然科学这一领域。缺少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下媒体还在用传统思想来定义读书,倡导价值观走向。
阅读不在于形式,管它是书还是视频,关键在于我们喜欢什么,哪种形式更适合我们,不应将阅读固囿于形式。
生活中常见这种传统形式主义的价值观。如一个小孩每天看童话书,另一个小孩每天看动画片,90%的中国家长教育都会偏向看童话书的孩子,事实是他们只不过获取故事的方式不同。再如一个小孩成天把玩具拆拆装装,另一个每天背诵唐诗,我们的价值观导向不用说,大家都有一致的答案,但我们从未反思过我们所反对的这件事的对错。我们不能再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
不囿于形式的同时还应不固于内容,不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好像只有读人文作品才叫读书。一篇文章和一段程序没有区别,同样是思维的火花,同样是思想的表达。一座大桥和一尊雕像没有区别,同样是先建骨架,再进行细化,最后精心细调做到完美。一副工程蓝图和一首歌曲没有区别,同样是把零散的个体组成一个完美的系统。关键在于我们的感悟。
读不在于形式,书不在于类别。选我所选,爱我所爱。不囿于形,不流于众。这便是我所理解的读书。
以上是关于我所理解的读书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