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次作业+105032014001
Posted 切嗣prpr
tags:
篇首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第3次作业+105032014001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修正流程图:根据新修改的代码,再次修正流程图
2、测试用例设计:依据所有的覆盖理论,分别写出相应的测试用例设计。
覆盖方式 |
用例 |
输入 |
期待结果 |
实际结果 |
是否通过 |
时间 |
判定覆盖 |
1 |
150,150,200 |
边的值不在范围内 |
等腰三角形 |
否 |
2017.3.30 |
判定覆盖 |
2 |
2,3,6 |
不能够组成三角形 |
不能够组成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语句覆盖 |
3 |
3,4,6 |
一般三角形 |
一般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语句覆盖 |
4 |
3,3,4 |
等腰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语句覆盖 |
5 |
3,3,3, |
等边三角形 |
等边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语句覆盖 |
6 |
3,4,5 |
直角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判定覆盖 |
7 |
a,3,4 |
请输入整数 |
请输入整数 |
是 |
2017.3.30 |
判定覆盖 |
8 |
-1,-3,2 |
边的值不在范围内 |
请输入整数 |
否 |
2017.3.30 |
条件覆盖 |
9 |
100,100,100 |
等边三角形 |
等边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条件覆盖 |
10 |
1,2,1 |
不能够组成三角形 |
不能够组成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条件覆盖 |
11 |
1,1,2 |
不能够组成三角形 |
不能够组成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条件覆盖 |
12 |
2,2,1 |
等腰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判定/条件覆盖 |
13 |
4,5,6 |
一般三角形 |
一般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判定/条件覆盖 |
14 |
4,4,6 |
等腰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判定/条件覆盖 |
15 |
101,101,101 |
边的值不在范围内 |
等边三角形 |
否 |
2017.3.30 |
判定/条件覆盖 |
16 |
0,0,0 |
边的值不在范围内 |
不能够组成三角形 |
否 |
2017.3.30 |
路径覆盖 |
17 |
6,6,6 |
等边三角形 |
等边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路径覆盖 |
18 |
5,5,8 |
等腰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路径覆盖 |
19 |
6,8,10 |
直角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路径覆盖 |
20 |
7,8,9 |
一般三角形 |
一般三角形 |
是 |
2017.3.30 |
3、单元测试框架:采用单元测试框架Junit,初步简单的自动化执行测试用例。
import static org.junit.Assert.*;
import java.util.Scanner;
import org.junit.AfterClass;
import org.junit.Assert;
import org.junit.Before;
import org.junit.BeforeClass;
import org.junit.Test;
public class testTriangle{
@Before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setUpBeforeClass() throws Exception {
}
@AfterClass
public static void tearDownAfterClass() throws Exception {
}
@Test
public void triangle03() {
String s=null;
s=triangle03.trangle(101, 101, 101);
Assert.assertEquals("边的值不在范围内!", s);//1
s=triangle03.trangle(6, 6, 6);
Assert.assertEquals("可以组成等边三角形", s);//2
s=triangle03.trangle(3, 4, 5);
Assert.assertEquals("可以组成直角三角形", s);//3
s=triangle03.trangle(3, 3, 4);
Assert.assertEquals("可以组成等腰三角形", s);//4
s=triangle03.trangle(7, 8, 9);
Assert.assertEquals("可以组成普通三角形", s);//5
s=triangle03.trangle(1, 2, 1);
Assert.assertEquals("不能够组成三角形!", s);//6
}
}
3、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用例设计,执行测试,并给出TestRunner测试结果图。
4、测试小结:
- 测试用例编写的心得体会。
- 采用单元测试框架,和用main()方法调用的心得体会。
- 调试与测试的不同体会。
(1)在编写测试用例的时候让我更加了解各种覆盖方式的区别,掌握了基本的覆盖理论,能够写出各种覆盖用例。在编写用例是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以覆盖更多条件和路径。
(2)单元测试能同时测试多个用例,更具效率性, 且不必输入数据。
(3) 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错误,至于找出错误的原因和错误发生的地方不是软件测试的任务,而是调试的任务.调试的目的是为了证明程序的正确,因此它必须不断地排除错误,它们的出发点不一样。前者是挑错,是一种挑剔过程,属于质盘保证活动。后者是排错,是一种排除过程,是编码活动的一部分。
以上是关于第3次作业+105032014001的主要内容,如果未能解决你的问题,请参考以下文章